图书介绍
经济学:经济学内容的全新探索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文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4190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26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学:经济学内容的全新探索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经济分析基础13
第一章 生产力系统分析15
第一节 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16
第二节 生产力系统27
第三节 生产力性质38
第四节 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形态的关系46
第二章 生产方式的变化过程55
第一节 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55
第二节 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变化及其原因64
第三节 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68
第四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与传统社会主义的产生过程80
第五节 人类利益的实现方式与生产方式变化的关系87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产生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95
第三章 生产资料所有制95
第二节 所有制中各种权力之间的关系101
第三节 所有制中微观权力与宏观权力的分解及相互关系103
第四节 所有制与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105
第五节 所有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107
第六节 公有制内容及公有化程度的衡量标准111
第七节 重建我国的公有制118
第四章 经济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121
第一节 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121
第二节 经济系统的构成及其内部关系126
第三节 经济系统的性质132
第四节 经济系统制衡机制的构成134
第一节 价值的内涵及其属性139
第五章 商品价值与价格分析139
第二节 价值生产的范围及其运动144
第三节 价值生产的量及其转化151
第四节 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内容及量的规定163
第五节 货币的性质与作用173
第六节 价格与价值间的相互关系182
第七节 价格运动的一般规律187
第六章 价值生产分析193
第一节 社会生产的物质条件193
第二节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196
第三节 价值生产与地租的关系201
第四节 价值生产的一般趋势分析205
第七章 若干经济范畴分析215
第一节 工资与剩余价值216
第二节 资本与利息221
第三节 企业家与利润226
第四节 土地与地租231
第二篇 资源配置分析233
第八章 市场供求与价格形成235
第一节 个体消费者行为与商品需求价格235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价格241
第三节 个体厂商行为与市场供应248
第四节 (行业)厂商行为与市场供给253
第五节 市场供求与价格决定259
第六节 市场价格与价值的关系263
第九章 微观资源配置266
第一节 从厂商角度看微观资源的配置原则266
第二节 行业间的资源配置277
第三节 资源配置的均衡条件285
第十章 自由竞争与市场势力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劣比较294
第一节 市场势力条件下的资源配置294
第二节 自由竞争的假设条件与客观现实296
第三节 自由竞争行业实际的资源配置状况301
第四节 垄断行业中的实际资源配置状况309
第十一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320
第一节 劳动力价格的确定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320
第二节 资本价格的决定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351
第三节 土地使用价格的确定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368
第四节 企业家的作用及其收入水平的决定373
第五节 国家收入的确定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379
第六节 各要素收入水平与资源配置的关系387
第一节 静态中劳动工资与资本利润的分配比例397
第十二章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397
第二节 静态收入分配结果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系——社会基本经济矛盾的产生402
第三节 生产力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动态作用——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409
第四节 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及其转化424
第五节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关系434
第十三章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440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的涵义440
第二节 微观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444
第三节 宏观静态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449
第四节 宏观动态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457
第五节 经济体制和结构变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467
第六节 公平与效率中的相对抉择472
第一节 外部影响的涵义及其分类476
第十四章 外部影响与资源配置476
第二节 产生外部影响的主要原因和作用机制482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490
第四节 外部影响与资源配置的关系495
第五节 对外部影响的调节及其效果分析503
第十五章 人口生产分析507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中的微观经济行为分析507
第二节 人口再生产中的宏观经济行为分析512
第三节 宏观、微观关系对人口生产的作用分析517
第四节 生产力发展中的人口生产523
第五节 产品分配与人口生产的关系532
第六节 我国人口生产中的问题及其对策537
第十六章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积累540
第一节 资本积累的性质541
第二节 资本积累的社会条件和作用机制544
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产品分配的关系553
第四节 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变革中的资本积累557
第五节 经济运动中的资本积累563
第六节 一定时间范围内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567
第七节 资本积累中的人口再生产570
第十七章 微观资源配置与宏观经济运动576
第一节 微观资源配置中的现实条件及作用机制577
第二节 行业资源配置的运动过程584
第三节 各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关系591
第四节 宏观经济的运动597
第三篇 经济总量运动分析607
第一节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内容610
第十八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内容及相互关系610
第二节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618
第十九章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与再生产629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分配629
第二节 社会总产品正常实现的一般条件635
第三节 再生产中总量与结构间的相互关系648
第四节 分配比例和支出比例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654
第五节 再生产中各部门比例变化的一般趋势659
第二十章 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总量变化的关系665
第一节 经济结构与总供求变化的静态关系665
第二节 经济结构与经济总量的动态关系672
第三节 产品分配结构与经济总量的关系681
第一节 价格变化类型与性质687
第二十一章 价格与就业的关系687
第二节 价格变化与就业的一般关系691
第三节 价格变化与投资的一般关系697
第四节 运动中的价格变化与就业关系698
第五节 菲利普斯曲线的真实内容706
第六节 货币供应量变化和开放条件下的价格与就业关系713
第二十二章 消费、储蓄、投资间相互关系及其与经济总量的关系719
第一节 影响消费的因素与消费支出的运动过程719
第二节 消费与储蓄的关系730
第三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的关系734
第四节 消费结构变化与投资的关系751
第五节 消费、储蓄、投资间关系与经济总量及总供求之间的关系755
第二十三章 经济增长、比例、效益间的相互关系774
第一节 经济增长、比例、效益的涵义774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效益间的相互关系778
第三节 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比例的相互关系786
第四节 效益与比例结构的关系792
第五节 三者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796
第六节 关于比例、速度与效益之间关系的几点看法798
第二十四章 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800
第一节 投资规模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800
第二节 经济增长变化对投资规模的作用811
第三节 增量需求的经济贡献值分析818
第四节 增量需求经济贡献值变化的机制分析821
第二十五章 国际贸易的基础及与一国经济的关系827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础827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832
第三节 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834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乘数作用及其变化839
第五节 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总量的作用846
第六节 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的作用852
第二十六章 经济周期分析855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原因855
第二节 促使经济复苏的几个因素859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微观基础862
第四节 经济周期中的结构运动872
第五节 经济结构变动中的调节因素881
第六节 经济总量及其总供求间的运动过程884
第七节 经济周期的运动过程及其作用机制894
第八节 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906
第四篇 经济调控分析927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缺陷及其政府调节的必要性929
第二十七章 市场经济的缺陷和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929
第二节 政府管理经济的基础936
第三节 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938
第四节 政府管理经济的实质和效果941
第五节 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944
第二十八章 货币变化与经济的关系952
第一节 货币需求与资产选择952
第二节 货币供应与价格水平的关系957
第三节 货币量变化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分析972
第四节 非均衡结构中的货币调节作用995
第五节 不同资源就业程度下的货币调节作用999
第二十九章 财政调节的内容及其作用分析1005
第一节 财政收入与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1005
第二节 财政收支规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1016
第三节 财政收支差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1022
第四节 经济结构非均衡中的财政调节效果分析1026
第五节 不同就业水平下的财政调节作用1036
第六节 财政调节与货币调节的优劣比较1041
第七节 财政调节与货币调节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1046
第三十章 投资调节作用分析1054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中的投资机制1054
第二节 投资与经济的关系1059
第三节 投资规模变化与价格变动及其调节的关系1064
第四节 投资规模变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1073
第五节 结构性投资调节的作用分析1081
第六节 财政调节与货币调节在投资调节中的作用1083
第一节 外贸变化与一国经济总量平衡的关系1089
第三十一章 外贸的调节作用分析1089
第二节 进出口量及其差额调节对经济总量的影响1092
第三节 对外贸易中的结构性调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1099
第四节 汇率变动中的宏观经济运动1103
第三十二章 外部影响的调节作用分析1107
第一节 外部影响调节的微观效应分析1107
第二节 外部影响调节的宏观效果分析1115
第五篇 经济运动中的福利深化1123
第三十三章 经济发展中的福利深化1125
第一节 福利的内容及其分类1125
第二节 福利深化的涵义1142
第三节 影响福利深化的因素1145
第四节 福利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153
第一节 简单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换过程中的福利深化1162
第三十四章 不同发展阶段中的福利深化1162
第二节 工业化起步阶段中的福利深化1169
第三节 工业化过程中的福利深化1175
第四节 工业化后阶段中的福利深化1184
第三十五章 不同体制及其转换中的福利深化1194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福利深化1194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深化1203
第三节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的福利深化1213
第四节 混合经济体制下的福利深化1222
第三十六章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福利深化1226
第一节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福利深化原因1227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中的福利深化1241
第三节 体制转换中的福利深化1247
第四节 推进改革的福利深化途径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