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DSPs原理及应用教程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DSPs原理及应用教程 第2版
  • 薛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6112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数字信号处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DSPs原理及应用教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实时数字信号处理与DSPs芯片1

1.1 实时数字信号处理1

1.1.1 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对DSPs的要求1

1.1.2 DSPs处理器与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比较2

1.1.3 DSPs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的比较2

1.1.4 DSPs的性能指标5

1.2 DSPs的发展历史6

1.2.1 初期的DSP结构和第一代DSPs产品6

1.2.2 增强的第二代DSPs7

1.2.3 第三代DSPs的创新设计7

1.2.4 当今DSP技术的新特点和应用领域8

1.3 TI公司的DSPs及开发环境、工具11

1.3.1 TI的CCS开发工具11

1.3.2 MATLAB DSP模块对TI DSPs的支持12

1.3.3 LabView DSP模块对TI DSPs的支持13

思考题113

第2章 中央处理单元的基本结构14

2.1 TMS320C62x和TMS320C67x系列中央处理单元的基本结构14

2.2 数据通路15

2.2.1 通用寄存器组15

2.2.2 功能单元17

2.2.3 存储器读取/存储数据通路18

2.2.4 数据寻址通路18

2.2.5 寄存器组交叉通路18

2.3 控制寄存器组18

2.3.1 AMR、CSR19

2.3.2 IFR、ISR、ICR、IER、ISTP、IRP20

2.3.3 PCE120

思考题220

第3章 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结构21

3.1 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的基本结构21

3.2 程序存储器控制器22

3.3 片内程序存储器22

3.3.1 映射模式22

3.3.2 cache使能模式23

3.3.3 cache冻结模式23

3.3.4 cache旁路模式23

3.4 数据存储器控制器23

3.5 片内数据存储器24

3.6 片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25

思考题325

第4章 片外存储器接口(EMIF)26

4.1 EMIF的功能和接口信号26

4.2 EMIF的寄存器28

4.2.1 GBLCTL28

4.2.2 CECTLn28

4.2.3 SDCTL、SDTIM30

思考题432

第5章 EMIF与SDRAM的接口和地址分配33

5.1 TMS320C6201/6701 EMIF与SDRAM接口的设计原理33

5.1.1 SDRAM的特点和TMS320C6201/6701支持的类型33

5.1.2 EMIF与SDRAM接口信号和说明34

5.2 SDRAM(MT48LC4M16A2)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时序34

5.2.1 SDRAM器件MT48LC4M16A2简介35

5.2.2 MT48LC4M16A2的读操作36

5.2.3 MT48LC4M16A2的写操作36

5.2.4 MT48LC4M16A2的刷新操作37

5.2.5 MT48LC4M16A2的初始化37

5.3 EMIF与MT48LC4M16A2的实际接口电路和地址配置37

5.4 EMIF与MT48LC4M16A2接口时序的计算38

5.4.1 TMS320C6201/6701对SDRAM输出数据的时序计算39

5.4.2 TMS320C6201/6701由SDRAM输入数据的时序计算39

5.5 EMIF与MT48LC4M16A2对MT48LC4M16A2接口的寄存器配置40

5.5.1 GBLCTL的设置40

5.5.2 CECTLn的设置41

5.5.3 SDCTL的设置41

5.5.4 SDTIM的设置42

5.6 EMIF对MT48LC4M16A2接口的初始化程序42

5.7 MT48LC4M16A2的工作电源、复位、功耗和体积44

思考题545

第6章 EMIF与SBSRAM的接口和地址分配46

6.1 TMS320C6201/6701 EMIF与SBSRAM接口的设计原理46

6.1.1 EMIF与SBSRAM的接口特点46

6.1.2 EMIF与SBSRAM接口信号46

6.2 SBSRAM(MT58L256L32P)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时序47

6.2.1 SBSRAM器件MT58L256L32P简介47

6.2.2 MT58L256L32P的操作模式48

6.3 TMS320C6201/6701与MT58L256L32P的实际接口电路和地址配置49

6.4 EMIF与MT58L256L32P接口时序和计算50

6.4.1 TMS320C6201/6701对SBSRAM输出数据的时序计算50

6.4.2 TMS320C6201/6701对SBSRAM输入数据的时序计算51

6.5 EMIF、MT48LC4M16A2与MT58L256L32P接口的寄存器配置51

6.5.1 GBLCTL的设置52

6.5.2 CECTL0的设置52

6.6 EMIF与MT58L256L32P接口的初始化程序53

6.7 MT58L256L32P的工作电源、复位、功耗和封装53

思考题655

第7章 EMIF与异步存储器的接口和地址分配56

7.1 TMS320C6201/6701 EMIF与异步存储器接口的设计原理56

7.1.1 TMS320C6201/6701 EMIF与异步存储器接口信号56

7.1.2 TMS320C6201/6701 EMIF支持的异步存储器模式57

7.2 异步存储器(AM29LV160DB)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时序58

7.2.1 AM29LV160DB简介58

7.2.2 AM29LV160DB的工作模式和通用命令59

7.3 EMIF与AM29LV160DB的接口逻辑和地址分配63

7.4 EMIF与AM29LV160DB的接口时序和计算64

7.4.1 DSPs和AM29LV160DB相关时间参数64

7.4.2 读周期时间参数的计算65

7.4.3 写周期时间参数的计算66

7.5 EMIF与AM29LV160DB接口的寄存器配置67

7.5.1 GBLCTL的设置67

7.5.2 CECTL1的设置67

7.6 EMIF与AM29LV160DB接口的初始化程序相关程序68

7.7 AM29LV160DB的操作电源、复位、功耗和封装72

思考题773

第8章 EMIF与FIFO的接口和地址分配74

8.1 TMS320C6201/6701 EMIF与FIFO接口的设计原理74

8.2 FIFO(CY7C4245-10ASC)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时序75

8.2.1 CY7C4245-10ASC简介75

8.2.2 CY7C4245-10ASC的读/写操作76

8.2.3 CY7C4245-10ASC的标志操作76

8.3 EMIF与FIFO(CY7C4245-10ASC)的接口逻辑和地址分配78

8.4 TMS320C6201/6701与CY7C4245-10ASC接口的寄存器配置79

8.5 FIFO的操作电源、功耗和封装80

思考题882

第9章 直接存储器访问(DMA)83

9.1 DMA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点83

9.2 DMA配置寄存器84

9.3 DMA的数据传输过程85

9.3.1 DMA自动初始化85

9.3.2 DMA运行模式控制85

9.3.3 DMA通道重载寄存器85

9.4 DMA的操作方式85

9.4.1 同步触发DMA传输85

9.4.2 通道分裂操作86

9.4.3 资源仲裁与优先级配置86

思考题986

第10章 中断控制器(Interrupt Controllor)87

10.1 TMS320C6201/6701中断类型和优先权87

10.2 中断控制寄存器组89

10.2.1 CSR中的中断控制位89

10.2.2 IER、IFR、ISR、ICR、ISTP、IRP、NRP90

10.2.3 中断服务表(IST)91

10.3 中断的响应和返回过程92

10.3.1 复位(RESET)92

10.3.2 非屏蔽中断(NMI)与可屏蔽中断(INT4~INT15)92

10.4 中断嵌套93

10.5 陷阱94

思考题1094

第11章 流水线95

11.1 TMS320C6201/6701流水线的基本结构95

11.2 流水线运行注意事项96

思考题1197

第12章 DSPs主机端口(HPI)的原理及应用98

12.1 HPI的结构98

12.2 HPI的信号99

12.2.1 数据总线HD[15:0]99

12.2.2 访问控制选择信号HCNTL[1:0]99

12.2.3 半字识别选择信号100

12.2.4 地址选通输入信号100

12.2.5 选通信号100

12.2.6 字节使能位HBE[1:0]101

12.2.7 读/写选择信号HR/W101

12.2.8 准备信号HRDY101

12.2.9 主机中断信号HINT101

12.3 HPI寄存器101

12.3.1 HPI数据(HPID)寄存器102

12.3.2 HPI地址(HPIA)寄存器102

12.3.3 HPI控制(HPIC)寄存器102

12.4 HPI的存取操作103

12.5 HPI的自举(boot)加载操作103

12.6 HPI应用实例103

12.6.1 双DSPs的连接103

12.6.2 主从DSPs的启动105

思考题12106

第13章 片内外部设备107

13.1 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s)107

13.1.1 TMS320C6201/6701多通道缓冲串口的技术特性107

13.1.2 多通道缓冲串口的接口信号107

13.1.3 多通道缓冲串口的寄存器108

13.1.4 数据的发送与接收109

13.2 通用定时器(Timers)109

13.2.1 TMS320C6201/6701通用定时器基本技术特性109

13.2.2 通用定时器的运行111

第14章 DSPs芯片模式、时钟、电源及相关技术113

14.1 端格式、芯片模式113

14.1.1 端格式配置113

14.1.2 芯片模式配置概述113

14.2 电源系统设计114

14.2.1 加电次序设计114

14.2.2 供电系统设计115

14.2.3 Power-Down模式115

14.3 时钟电路116

14.4 Reset117

14.4.1 RESET电路117

14.4.2 系统复位时间的确定118

14.5 BGA封装与焊接119

14.6 TMS320C6201/6701电源去耦合电容和地线121

14.7 TMS320C6201/6701的散热121

14.8 DSPs的JTAG调试接口122

思考题14123

第15章 前端信号处理技术及ADC124

15.1 信号前端处理中的截止频率、采样频率、采样分辨率的关系124

15.2 模拟信号和ADC的极性126

15.2.1 单极性模式的ADC输入端126

15.2.2 差分模式的ADC输入端126

15.2.3 准差分模式的ADC输入127

思考题15128

第16章 指令、算法标准和DSP BIOS的工程性129

16.1 TMS320C62x和TMS320C67x指令概述129

16.1.1 指令的格式与并、串行操作规则129

16.1.2 寻址方式131

16.2 TI DSP算法标准(XDAIS)131

16.2.1 XDIAS的工程概念131

16.2.2 Ti通用算法标准的特征和4层编程规范133

16.2.3 XDAIS的主要规则和建议133

16.2.4 DSPs的软件工程模块137

16.3 TI DSP上的实时操作系统内核DSP/BIOS137

16.3.1 DSP/BIOS的版本及提供形式137

16.3.2 DSP/BIOS的5个功能模块138

16.3.3 DSP/BIOS的4类程序线程和优先级140

16.3.4 线程类型的选择方法141

16.3.5 任务线程的工作状态转换及调度说明142

16.3.6 DSP/BIOS的3种协调机制143

思考题16144

第17章 利用CCS开发DSP程序145

17.1 开发程序前的准备145

17.1.1 安装TMS320 C6201/6701的硬件仿真设备145

17.1.2 新建一个工程文件146

17.1.3 向工程中添加各类文件148

17.2 用CCS的基本工具开发DSP程序149

17.2.1 使用基本调试工具149

17.2.2 修改编译选项及更改语法错误151

17.2.3 使用断点和观察窗口152

17.2.4 使用文件输入/输出探针154

17.2.5 使用图形工具显示图形154

第18章 利用TMS320C6201/6701核心系统的定浮点运算程序的设计与分析158

18.1 DSP的定、浮点表示方式158

18.1.1 定点表示方式158

18.1.2 IEEE标准的浮点数表示方式159

18.2 定点小数乘法程序的设计与分析159

18.2.1 定点小数乘法程序的设计159

18.2.2 程序的运行分析(存储器、寄存器、单步运行方式)160

18.3 64位整数加减法程序的设计与分析164

18.3.1 64位整数加减法程序的设计164

18.3.2 程序的运行分析164

18.4 浮点运算程序的设计与分析166

18.4.1 浮点乘除法运算程序的设计166

18.4.2 程序的运行分析167

第19章 利用TMS320C6201/6701核心系统的FFT运算程序的设计与分析169

19.1 FFT运算的原理169

19.2 FFT运算程序的设计171

19.2.1 主程序171

19.2.2 倒序子程序171

19.2.3 FFT算法程序171

19.3 程序的运行分析172

19.3.1 设置断点172

19.3.2 添加Watch Window观察变量172

19.3.3 单步运行程序173

19.3.4 添加View Graph比较输入输出波形173

第20章 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程序的设计与仿真175

20.1 数字滤波器的表示方法175

20.2 IIR数字滤波器DSP程序的设计175

20.3 用CCS对IIR数字滤波器程序进行仿真177

20.4 FIR数字滤波器程序的设计178

20.5 用CCS对FIR数字滤波器程序进行仿真180

第21章 基于DSP/BIOS测试FIR数字滤波器程序182

21.1 DSP/BIOS功能及其组件182

21.1.1 DSP/BIOS实时库和API182

21.1.2 DSP/BIOS的配置工具183

21.1.3 DSP/BIOS插件——实时分析工具184

21.2 DSP/BIOS测试模块——LOG185

21.3 DSP/BIOS测试模块——STS185

21.4 用DSP/BIOS模块测试FIR数字滤波器程序187

21.4.1 创建关于FIR数字滤波器程序的DSP/BIOS工程文件187

21.4.2 FIR数字滤波器程序添加DSP/BIOS模块函数188

21.4.3 FIR数字滤波器程序添加DSP/BIOS模块对象191

21.4.4 用统计观察窗观察FIR数字滤波器程序的统计数据192

21.4.5 用Message Log显示FIR数字滤波器程序的统计信息195

附录A TMS320F2812和ADSP-BF506F的CPU结构197

A.1 The CPU's structure of TMS320F2812197

A.1.1 Brief Descriptions197

A.1.2 F2812 CPU Structure197

A.1.3 Registers199

A.1.4 External Memory Interface(XINTF)200

A.1.5 FlashROM,SARAMs,and Boot ROM in Chip200

A.1.6 Peripheral and Exterhal Interrupt Expansion(PIE)201

A.1.7 PLL Clocking and Low-Power201

A.1.8 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Multiplexerand peripherals in chip201

A.2 The CPU's structure of ADSP-BF506F202

A.2.1 Grief Description202

A.2.2 the Core of Blackfin in the BF506F202

A.2.3 the core clock(CCLK)and system peripheral clock(SCLK)206

A.2.4 BOOT mode208

附录B TMS320F2812和ADSP-BF506的存储器结构209

B.1 TMS320F2812 memory structure and mode209

B.1.1 F2812 Memory Map209

B.1.2 XMP/MC# pin and MODE211

B.2 ADSP-BF506F MEMORY ARCHITECTURE211

B.2.1 BF506F Memory map211

B.2.2 Internal(Core-Accessible)Memory212

B.2.3 External(Interface-Accessible)Memory212

B.2.4 I/O Memory Space213

附录C TMS320F2812和ADSP-BF506F的中断结构214

C.1 TMS320F2812 Interrupts214

C.1.1 Interrupt sources214

C.1.2 Flow of a Interrupt Request From a Peripheral to the CPU215

C.1.3 Registers for interrupts217

C.1.4 The Interrupt Vector217

C.2 ADSP-BF506F's Event or Interrupt Control Mechanism218

C.2.1 Two-level Interrupt Processing218

C.2.2 Events and Sequencing218

C.2.3 System Peripheral Interrupts219

C.2.4 System Interrupt Processing221

C.2.5 System Interrupt Controller Registers223

附录D TMS320F2812和ADSP-BF506F的ADC结构225

D.1 TM320F2812 ADC Module225

D.1.1 ADC Module Function225

D.1.2 ADC pins for external circuit226

D.1.3 ADC Control,Status and Result Buffer Register228

D.2 BF506F ADC AND ACM INTERFACE228

D.2.1 The ADC control module(ACM)228

D.2.2 Internal ADC228

D.2.3 ADC Connected with Serial Interface and the Timing230

附录E TMS320C62x/67x指令表234

E.1 TMS320C62x/C67x定点指令集表234

E.2 TMS320C67x浮点指令集表242

附录F CCS指令操作与执行符号245

附录G 本书程序代码247

G.1 用于熟悉CCS基本操作的部分程序247

G.2 FFT主程序及其子程序250

G.3 IIR数字滤波器程序及其相关程序252

G.4 FIR数字滤波器程序及其相关程序257

G.5 基于DSP/BIOS的数字滤波器构造程序258

附录H DSPs Main Words Dictionary260

附录I TMS320C6701、TMS320F2812、ADSPBF506F实验电路照片267

参考文献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