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法分析学导论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关保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8300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行政法-法的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法分析学导论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定位3
第一章 行政法学之不完整性评说3
一、行政法学不完整性之涵义3
(一)学科概念的不周延性3
(二)研究方法的非系统性7
(三)学科对象的断根性10
(四)学科功能的迟滞性13
二、行政法学不完整性之证实16
(一)抽象性行政法学之不完整性16
(二)实用主义式行政法学之不完整性20
(三)元素性行政法学之不完整性23
三、行政法学不完整性之后果27
(一)不能分析行政法之存在基础27
(二)不能分析行政法之运行进程29
(三)不能分析行政法之规范状态32
第二章 行政法分析学与行政法学方法论比对35
一、共相性之比对36
(一)作为分析手段的共相性36
(二)作为行政法现象分析标的的共相性39
(三)作为行政法分析技术的共相性42
二、异质性之比对45
(一)存在形态上的异质性45
(二)构成元素上的异质性47
(三)功能实现上的异质性49
三、共通性52
(一)行政法分析学作为广义的方法论52
(二)行政法学方法论对行政法分析学的支持55
(三)行政法分析学与行政法学方法论之包容57
第三章 行政法分析学与行政法分支学科的比较60
一、与行政法哲学的比较61
(一)行政法问题阐释位次上的比较63
(二)元素构成67
(三)研究手段70
(四)学科地位73
二、与行政法史学的比较77
(一)与行政法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比较77
(二)与行政法史学的部分交叉80
(三)与行政法史学的相互促进85
三、与部门行政法学的比较86
(一)研究客体86
(二)学科构成90
(三)学科性质93
第四章 行政法分析学与后现代行政法96
一、后现代行政法的界定97
(一)现代行政法时代的终结97
(二)后现代行政法概念的解释106
二、行政法分析学作为后现代行政法之必须115
(一)新的概念系统的角度115
(二)新的调控手段的角度118
(三)新的功能定位的角度123
三、行政法分析学与后现代行政法的契合125
(一)人本属性之定在的契合125
(二)民治属性之运作状态的契合127
(三)司法属性之运作过程的契合129
第五章 行政法分析学的独立学科定位132
一、行政法学科划分之趋势132
(一)多进路化132
(二)分解化135
(三)细密化138
(四)构型化141
二、行政法分析学作为新兴学科之原由144
(一)行政法传统学科不能包容144
(二)行政法分析学有新兴性之理论基础151
(三)行政法分析学有法实之所需154
三、行政法分析学作为独立学科之进路157
(一)行政法分析学雏形157
(二)行政法分析学排他性之进路162
(三)行政法分析学体系化之进路165
二 原理173
第六章 行政法分析学界说173
一、行政法分析学的概念174
(一)学科特性上的交叉性177
(二)学科对象上的后规范性180
(三)学科方法上的分析性184
二、行政法分析学与行政法学研究189
(一)行政法分析学的科学进路189
(二)分析疲软的考察193
(三)分析对行政法分析学的意义196
三、行政法分析学作为原创学科198
(一)行政法分析学的源起198
(二)行政法分析学学科之当下任务200
第七章 行政法分析学的源流202
一、分析的时代作为哲理基础203
(一)分析的时代作为哲学命题203
(二)分析时代中的人文分析206
(三)人文分析与自然分析的关系210
(四)分析时代对行政法学研究的辐射212
二、分析法学作为法理基础214
(一)分析法学作为法学流派214
(二)分析法学对部门法分析的价值217
(三)分析法学在行政法分析学中的延伸219
三、行政法的社会化作为伦理基础221
(一)行政法社会化中的行政法能量交换222
(二)行政法元素的膨胀225
(三)行政法社会化对行政法分析学的呼唤228
第八章 行政法分析学的精髓232
一、法定量分析精髓233
(一)行政法学研究中的定性偏向233
(二)定量之内涵237
(三)定量与定性的关系244
(四)定量的意义247
二、法证实精髓250
(一)行政法分析学中的规范证明250
(二)以空间为单位的证明255
(三)以时间为单位的证明258
三、法实现精髓261
(一)行政法中的法实施与法实现261
(二)行政法学中法实现分析的滞后265
(三)行政法分析中的法实现指标266
(四)行政法分析学中法实现的价值270
第九章 行政法分析学的构成272
一、主体构成274
(一)立法系统的行政法分析主体274
(二)研究机构的行政法分析主体277
(三)研究个体的行政法分析主体279
二、目的物构成283
(一)法与人283
(二)法与事286
(三)法与人及事289
(四)法与其他硬件、软件291
三、意识构成292
(一)行政法分析的有意识性292
(二)法知识295
(三)背景知识300
四、技术构成302
(一)结构化处理302
(二)功能化处理305
(三)人本化处理306
第十章 行政法分析学的逻辑过程310
一、行政法现象311
(一)行政法是一个事物311
(二)行政法是一个整体317
(三)行政法是一个过程321
二、行政法现象中的事实归纳322
(一)事实归纳的概念322
(二)事实归纳的范围327
三、行政法现象中的规范演绎331
(一)规范演绎的概念331
(二)规范演绎的作用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