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美心理视野下的西方音乐体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小诺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0692642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西洋音乐-音乐学-审美心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审美心理视野下的西方音乐体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音乐体裁的情感符号性特征1
(一)情感需要物化释放(情感的符号化替代性释放)1
(二)体裁对基本内容的规定性2
1.体裁是对生活不同领域的把握2
2.体裁是对情感不同表述样式的把握2
3.体裁是不同思维模式的把握3
(三)体裁的情感“符号性”4
二、从审美心理视角看西方音乐体裁的产生5
(一)人类社会分工的折射5
(二)人类对自身生活认识逐渐深化的产物5
(三)体裁是时代情感(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6
三、从审美心理视角看西方音乐体裁的发展和演变8
(一)基本要素的稳定性8
(二)风格变化的开放性9
(三)类型特点的融合性(体裁界线的模糊、体裁风格的交叉)10
(四)体裁情感内容表现的扩张性11
第一章 宗教崇拜的艺术情感——以圣咏、神剧、弥撒为例13
一、形式——将信念予以具象呈现15
(一)圣咏15
1.格里高利圣咏统一了罗马教会仪式的音乐形式16
2.格里高利圣咏是罗马教会统治地位的象征18
(二)神剧19
(三)弥撒21
二、时代的灵魂祈求21
(一)圣咏——不同时代中相同的审美范畴象征22
(二)神剧——对上帝之爱的呼唤27
(三)弥撒——宗教崇拜的具象替代29
三、永远感恩的情愫(原始意象的呈现)30
(一)“感恩”的情感是一种“原型”30
(二)感恩是一种崇高的情感31
第二章 原始情感中的艺术形式——以西方民间舞曲为例33
一、审美的发生33
(一)从人种、生活(生产)方式到思维方式的形成33
1.人种、民族的分化33
2.生活、生产方式——工具的制造34
3.思维方式的形成35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征服自然与风格分化38
1.起源于西班牙的舞曲38
2.起源于法国的舞曲39
3.起源于德奥的舞曲40
4.起源于意大利的舞曲41
5.起源于匈牙利的舞曲42
6.起源于俄罗斯的舞曲42
(三)人与人之间分工协作的关系——音乐节奏形态特征的形成43
1.民间舞蹈的来源——模拟式、操练式43
2.狩猎民族舞蹈节奏的特征——刚性模式44
3.狩猎民族舞蹈节奏模式的性格种类45
二、综合美感的形成与发展50
(一)宫廷生活浮华的需求——拉丁族国家音乐素材的多项运用50
(二)严密思维方式的产物——发生在日尔曼民族国家的舞曲模式化52
1.四乐章古(舞蹈)组曲的确立53
2.古组曲的发展53
本章附录:巴赫、亨德尔古舞蹈组曲结构图表55
第三章 世俗情感中的艺术形式——以摇篮曲、船歌等世俗体裁为例61
一、体验内模仿、构成移情情景61
(一)唤起内模仿61
(二)产生移情体验65
1.音乐作品艺术形式方面的因素引起的移情66
2.音乐作品的内容因素引起的移情70
(三)移情与内模仿互为先导的功能72
1.主动审美状态——移情为先导72
2.被动审美状态——内模仿为先导74
二、情感氛围的营造75
三、形成引申表达79
(一)情景化的引申表达80
(二)意境化的引申表达88
第四章 音乐形式的自由发展和格律概括——以赋格曲与奏鸣曲为例95
一、第一个自由发展到格律概括过程——“点”的规定96
二、第二个自由发展到格律概括过程——“线”的规定96
三、第三个自由发展到格律概括过程——“面”的规定99
(一)横向——时间性:节拍、节奏99
(二)纵向——协和性102
1.以泛音列为基础依据的协和关系102
2.和声(Harmony)103
四、第四个自由发展到格律概括过程——“体”的规定105
(一)纵向:音响层次的拓展106
(二)横向:主调音乐结构的形成110
第五章 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奏鸣-交响套曲中的小步舞曲与谐谑曲117
一、小步舞曲的产生与大规模流行——民族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折射117
(一)小步舞曲产生发展的民族性、时代性沃土117
1.生态环境与心理遗传117
2.民族气质、民族性格118
(二)民族性格、气质与文化特征的兴衰119
1.小步舞曲生存沃土的流失119
2.18世纪厚积薄发的德奥艺术精神120
二、谐谑曲取代小步舞曲——从关注形式到关注内容125
(一)音乐创作由服务宫廷转变为作曲家自我情感抒发需要125
(二)奏鸣-交响套曲(各乐章)由拼贴组合性到贯穿统一性127
1.丰富音乐的形象和内容、表达复杂的思想情感130
2.增强戏剧性的表达134
3.增强套曲的整体感139
第六章 音乐表述中的再现性——以叙事曲为例145
一、关于叙事曲的含义及来源146
(一)叙事曲的含义146
(二)叙事曲的来源146
(三)艺术符号与现实符号的同构性147
二、叙事曲“语法”的象征意义148
(一)利用核心动机构成转喻原型149
1.运用固定音调叙述事件发展过程149
2.运用特定动机指代特定人物或事件151
(二)以封闭的结构框架完成叙事意象性组合155
1.变奏曲式156
2.奏鸣曲式157
3.三部曲式158
4.自由曲式159
三、叙事曲“语义”的象征意义160
(一)叙事曲语义原型160
(二)叙事曲题材来源161
1.悲剧性历史史诗161
2.神话传说163
3.叙事性文学作品163
4.爱情故事165
5.对现实生活的幻想165
第七章 音乐表述中的表现性——以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为例168
一、符号来源168
二、表现性体裁的语法分析170
(一)多动机并存、多意象萦绕171
(二)以开放的结构框架完成审美意象性组合174
三、表现性体裁的语义分析176
(一)以“第一人称”或“无指称”的表述方式176
(二)内容的不可言说性179
结语184
附录一:主要分析、参考曲目186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191
后记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