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绝密档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绝密档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 上
  • 苏杭,苏若群,姜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50391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国共合作-史料-1924~1927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绝密档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2

一 黑暗中诞生的国共两党2

孙中山奋斗在逆境中2

来自苏俄的关注7

南陈北李11

共产国际派人来15

红船启航18

二 陈独秀婉拒马林24

马林碰壁24

营救陈独秀27

马林看中国民党29

争论初起34

陈独秀:反对加人国民党36

三 将中共引向合作之途40

列宁关心国共合作40

孙中山的顾虑42

达林再促中共47

陈独秀亮明主张49

挥泪斩“马谡”51

中共选择党外合作54

四“斯内夫利特战略”57

马林:共产党不合作则前景暗淡57

利金:争取中共成为首领59

“尚方宝剑”61

西湖边的争吵66

第一批跨党党员69

秘密决议和越马提纲73

一个妥协的产物76

五 苏俄与孙中山携手82

越飞受到冷遇之后82

“吴佩孚将军亲启”84

两个外交官的谈判90

联络孙中山93

挽救国民党102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103

六 痛苦之后的抉择113

血泊中的警示113

再起异议120

窘境之中的马林123

李达愤然脱党126

难啃的“骨头”128

抉择难!131

七 铺平合作之路139

可怜的小伙子139

孙中山发怒145

失望而去的马林149

蒋介石在苏俄152

鲍罗廷与孙中山167

陈独秀精心指挥173

八 难得的盛会178

鲍罗廷操笔178

不和谐的音符180

李大钊亮明态度183

国民党获得新生186

九 并不完美的合作191

陈独秀:表示我们对国民党真诚的合作191

维经斯基的担心193

决裂?还是留下?194

在中苏建交问题上的分歧197

十 解决“共产派”问题201

加拉罕鼓劲201

陈独秀担忧203

息事宁人的全会206

孙中山:“如果 我将抛弃国民党”212

中共中央决议:“鲍罗廷同志犯了许多错误”215

斗争在升级220

十一 合力建黄埔223

创办黄埔军校223

苦撑难局225

来自苏联的援助227

活跃的共产党人232

十二 携手固根基235

镇压商团235

东征陈炯明238

平定杨、刘叛乱241

浴血灭叛贼243

南征邓本殷247

十三 援助国民军250

冯玉祥与吴佩孚250

北京政变254

李大钊出马257

冯玉祥是否值得信任?261

援助“信基督教的将军”267

十四 孙中山北上与逝世270

孙中山要不要北上?270

曲折的北上路274

两个疑点276

扶病进京278

“闲谈会议”284

中山逝世287

遗嘱风波291

十五 小党掀起大浪294

部署无产阶级的行动294

共产党的对策296

鲍罗廷与陈独秀的争论298

鲍罗廷:“掌握国民党在我们手中”300

幕后指导者304

教共产党人认识枪杆子308

共产党人不应发号施令312

十六 国民党大动荡315

高擎两大武器315

戴季陶跳了出来319

廖案里的“文章”325

是谁赶走了许崇智和胡汉民328

猖狂的西山会议派337

十七 抗争中的退让——国民党二大341

以退让求团结341

谈判在苏联领事馆进行343

鲍罗廷批评中共中央345

处分西山会议派348

汪精卫的迷惑352

十八 一个秘密使团的到来355

鲍罗廷引起了季山嘉的不满355

发现“沙文主义”358

面对批评时的加拉罕360

鲍罗廷道破北伐的原因363

国共合作能不能长久?366

十九 中山舰事件370

不共戴天370

鲍罗廷的失误374

汪精卫与蒋介石377

蒋介石是怎样一个人?378

山雨欲来风满楼381

谣言何不止于智者?383

谁是幕后导演?385

布勃诺夫的退让388

二十 蒋介石得陇望蜀394

陈独秀左右为难394

一个彻头彻尾的右倾提纲397

鲍罗廷弃汪扶蒋400

善良幌子下的毒招403

下卷412

一 决策北伐的是是非非412

陈独秀失踪后的特别会议412

莫斯科不希望北伐414

维经斯基奉命劝中共417

陈独秀引火烧身419

责难与辩解421

国际代表之间的争论426

陈独秀的担心是多余的吗?429

二 国共全力北伐432

蒋介石走马上任432

鲍罗廷与蒋介石的一次谈话435

光荣的叶挺独立团437

攻克长沙439

饮马长江442

进军江西453

挥师东南461

三 翻天覆地的革命467

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467

农村大革命风暴472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478

上海工人三次起义482

四 共产党面临难题492

支持还是反对蒋介石?492

迎汪是否倒蒋?494

如何分配蒋、汪的权力?497

共产国际是为国民党作苦力吗?500

如何维持国共联合战线?504

五 迁都之争508

言不由衷的蒋介石508

关于迁都的争论509

鲍罗廷拍板513

从南昌到武汉——对立开始517

蒋介石反悔520

碰了一鼻子灰523

六 危机初显——限共与限蒋的较量528

蒋介石口出狂言528

“共产党人在攻击我”532

质疑蒋介石536

提高党权运动538

限制蒋介石的权力541

七 一张正在编织的黑网546

粉墨登场的黄郛和虞洽卿546

“良师”张静江547

“师保”吴稚晖549

杀出第一刀551

逞凶赣皖556

郭沫若识破蒋介石559

八 当危险悄悄袭来之时561

“护党救国运动”561

纠众密谋564

拉拢汪精卫569

莫斯科指示:将武器藏起来575

陈独秀无奈写《宣言》578

逮捕蒋介石未遂581

九 血雨腥风584

血腥四·一二584

血案迭出592

李大钊被捕595

壮别天涯未许愁599

十 政变冲击波603

“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603

难堪的斯大林605

蒋介石的十二大罪状609

讨蒋运动611

工农运动再发展613

十一 出路在哪里618

斯大林遭遇挑战618

北伐?还是东征?622

鲍罗廷与罗易的争论625

决定命运的4月18日628

中共五大上的争吵633

“唯一的出路是向小资产阶级让步”636

十二 马日事变640

二次北伐640

何键起了反心643

夏斗寅急不可耐645

许克祥充当杀手649

事变当日651

惨无人道653

十三 国共危机在加深658

庇护叛乱者658

鲍罗廷主张退让660

控诉共产党663

幻想破灭667

冯玉祥将手伸给了蒋介石670

汪精卫将怨气撒在共产党身上674

朱培德“礼送”共产党人677

十四 光彩和不光彩的罗易680

罗易:“鲍罗廷实行的是丧送革命的政策”680

罗易:“陈独秀是国民党在共产党内的代理人”682

来自莫斯科的“紧急指示”683

陈独秀:“莫斯科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686

罗易铸成大错690

寄希望于汪精卫695

“罪犯不是我”699

十五 寻求挽救危机之策702

良策在哪里?702

莫斯科力图起死回生707

“不要为他人做嫁衣裳”709

无奈的一招711

退却提纲出台714

十六在风雨中飘摇716

斯大林:“没有别的路可走”716

谭平山、苏兆征两次辞职真相720

陈独秀被免职723

不退出国民党的尴尬726

十七 国共分裂728

邓演达愤而辞职728

宋庆龄痛斥叛徒731

“分共”会议734

武力“清党”736

余波——斯大林对华政策的牺牲者739

维经斯基739

鲍罗廷747

罗易7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