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0749479.jpg)
- 田慧中,林庆光,谭远超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750626449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165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发展史1
2 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3
2.1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3
2.2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4
2.3 化验检查5
2.4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药物治疗6
2.5 中医治疗7
3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脊柱畸形的外科治疗10
3.1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的外科治疗原则12
第2章 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研究15
1 脊柱外科应用解剖学15
1.1 脊柱应用解剖15
1.2 常用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36
2 胚胎学和脊柱的成长41
2.1 脊索和神经管的发生42
2.2 中胚层的分化44
2.3 体节45
2.4 生骨节46
2.5 寰椎与枢椎48
2.6 骶骨48
2.7 分化的控制48
2.8 脊柱的生长49
3 脊柱的生物力学52
3.1 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52
3.2 脊柱的解剖55
3.3 脊柱的生物力学性能57
3.4 脊柱的运动学与动力学64
3.5 脊柱稳定与不稳定的生物力学70
3.6 脊柱弯曲的生物力学73
3.7 与脊柱相关周围神经的生物力学75
3.8 脊柱固定手术的生物力学原则77
3.9 脊柱截骨加器械矫正治疗脊柱后、侧凸的生物力学原理81
3.10 近位压缩和远位撑开的生物力学在脊柱复位固定中的应用84
第3章 检查与诊断87
1 临床检查与诊断87
1.1 病史的收集87
1.2 影像学检查88
1.3 化验检查91
1.4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95
1.5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99
2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与诊断102
2.1 临床症状103
2.2 确定诊断的方法105
2.3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107
第4章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11
1 药物疗法111
1.1 病因病机111
1.2 治疗112
1.3 中草药疗法112
1.4 中药熏洗泡敷疗法115
1.5 固定药物治疗116
1.6 综合治疗策略117
2 物理疗法117
2.1 物理疗法117
2.2 针灸火罐疗法118
2.3 推拿按摩疗法120
3 运动疗法121
4 强直性脊柱炎的非手术治疗现状122
4.1 药物治疗122
4.2 中药治疗123
4.3 康复疗法124
第5章 各种脊柱畸形的外科治疗127
1 各种脊柱畸形的外科治疗原则127
1.1 脊柱外科医师的手术技巧和基本功127
1.2 脊柱骨刀的应用128
1.3 田氏椎弓根定位器的应用131
2 各种脊柱畸形矫正技术134
2.1 基本手术技术134
2.2 各种脊柱畸形的手术方法146
2.3 脊柱的前入路150
2.4 前路融合术153
2.5 前路截骨术156
2.6 脊髓前减压术157
2.7 椎体切除术158
2.8 前路器械固定术158
2.9 特殊技术161
第6章 强直性脊柱炎的截骨术165
1 田氏脊柱骨刀的应用165
1.1 田氏脊柱骨刀的发展史165
1.2 田氏脊柱骨刀在脊柱外科中的优势165
1.3 VI型田氏脊柱骨刀的使用适应证166
1.4 VI型田氏脊柱骨刀的用途166
1.5 手术过程(全脊柱截骨术举例)167
1.6 临床体会169
2 强直性脊柱后凸椎板V形截骨术169
2.1 椎板V形截骨的手术方法170
2.2 V形截骨术的优点171
3 强直性脊柱后凸椎板横形截骨术171
3.1 田慧中设计的椎板横形截骨术的改良方法171
3.2 椎板横形截骨术的手术操作172
3.3 横形截骨与V形截骨的比较分析173
4 强直性脊柱后凸椎弓椎体次全截骨术173
4.1 截骨部位的选择174
4.2 手术器械及其使用方法174
4.3 手术方法174
5 强直性脊柱后凸全脊柱截骨术176
5.1 重度强直性脊柱后凸腹部软组织的挛缩问题177
5.2 术后处理179
6 前路松解后路截骨矫正术179
6.1 手术方法180
7 脊柱后凸非顶椎截骨术182
7.1 非顶椎截骨术的手术方法182
7.2 截骨部位的选择183
7.3 非顶椎截骨术的手术操作183
8 强直性脊柱后凸顶椎截骨术185
8.1 顶椎截骨术的手术方法185
8.2 内固定方法186
9 颈胸段截骨术187
9.1 强直性颈胸段脊柱后凸治疗发展史187
9.2 手术适应证188
9.3 手术方法188
10 不作内固定的截骨分次手法矫正术189
10.1 不作内定的截骨矫正术189
10.2 术后分次手法矫正的方法190
11 V形截骨加手法矫正强直性脊柱后凸190
11.1 对强直性脊柱后凸的认识190
11.2 内固定的不足之处190
11.3 不用内固定和术后分次矫正的优点191
11.4 手术的适应证191
11.5 手术方法191
11.6 术后处理193
11.7 分次手法矫正194
12 强直性脊柱后凸截骨矫正术195
12.1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195
12.2 手术前准备195
12.3 手术种类及方法196
13 强直性脊柱侧凸矫正术205
13.1 强直性脊柱侧弯治疗的手术设计205
14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双侧髋关节强直的手术治疗207
14.1 手术方法207
14.2 预防措施208
14.3 X线表现209
14.4 手术步骤209
15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的早、晚期手术治疗211
15.1 早期手术211
15.2 晚期手术212
第7章 脊柱截骨术215
1 V形截骨椎板间压缩钩棍固定术215
1.1 压缩钩棍固定术的手术操作215
2 V形截骨棘突间鲁氏棍固定术217
2.1 棘突间鲁氏棍固定术的手术方法218
3 V形截骨棘突间椎板下钢丝固定术219
3.1 V形截骨棘间椎板下钢丝固定术的手术方法219
4 V形截骨弓根螺钉加压棍加棘突间钢丝固定术221
4.1 田氏弓根螺钉加压系统221
4.2 V形截骨弓根螺钉加压棍加棘突间钢丝固定术223
5 强直性脊柱后侧凸和侧凸截骨矫正内固定术224
5.1 强直性脊柱后侧凸的截骨矫正术225
5.2 强直性脊柱后侧凸的手术方法225
5.3 强直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方法226
6 重度强直性脊柱后凸截骨矫正内固定术227
6.1 手术方案的选择227
6.2 手术方法228
6.3 经验与体会230
7 椎板V形截骨加钉棍矫治强直性脊柱后凸232
7.1 手术适应证233
7.2 手术方法233
7.3 术后处理234
7.4 总结234
第8章 青年性脊柱后凸和截骨矫正术235
1 青年性脊柱后凸235
1.1 正常的胸后凸235
1.2 病因与发病机制236
1.3 临床表现237
1.4 姿势性圆背、Scheuermann病(典型的)与非典型Scheuermann病的关系238
1.5 Scheuermann病的并发症240
1.6 治疗的适应证241
1.7 治疗方法241
2 青年性脊柱后凸的概述245
2.1 青年性后凸在进展期的X线表现246
2.2 手术治疗可分为3个阶段246
2.3 前路手术加后路手术247
2.4 青年性后凸的手术并发症247
3 田氏弓根螺钉加压棍治疗青年性脊柱后凸248
3.1 器械准备248
3.2 麻醉248
3.3 手术方法248
3.4 术后处理249
第9章 脊柱植骨融合术251
1 植骨的来源251
1.1 髂骨取骨法251
1.2 肋骨取骨法253
1.3 腓骨取骨法253
1.4 库存骨的保存和应用254
2 脊柱后融合术255
2.1 Hibbs法脊柱融合术255
2.2 Albee脊柱融合术256
2.3 H形植骨术257
2.4 横突间融合术258
2.5 腰椎椎弓峡部植骨术258
2.6 植骨融合假关节修复术259
3 脊柱前融合术259
3.1 适应证259
3.2 手术方法(以L5、S1椎间融合为例)260
3.3 术中注意事项260
第10章 术后外固定261
1 石膏外固定261
1.1 石膏颈围263
1.2 颌-胸石膏263
1.3 头-颈-胸石膏263
1.4 石膏背心264
1.5 石膏床264
1.6 Risser石膏265
2 石膏技术266
2.1 Risser局限石膏266
2.2 Cotrel延长、反旋、屈曲石膏266
2.3 术手Risser-Cotrel石膏267
2.4 过伸石膏268
2.5 腋下石膏269
2.6 头环石膏270
2.7 小腿后伸石膏271
2.8 螺杆石膏272
3 支架外固定273
3.1 塑料颈围273
3.2 颈椎牵引支架273
3.3 头-胸牵引支架273
3.4 头-盆牵引支架273
3.5 Milwaukee支架274
3.6 皮围腰274
第11章 各种并发症及其防治275
1 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275
1.1 牵引并发症275
1.2 石膏引起的并发症276
1.3 支具固定引起的并发症277
2 术中并发症278
2.1 气胸278
2.2 硬脊膜损伤279
2.3 内固定器械施力点骨折280
2.4 定位错误281
2.5 脊髓损伤282
2.6 恶性高热(MH)287
2.7 毛细血管内凝血(DIC)290
2.8 术中较大血管损伤290
2.9 周围神经及神经根损伤291
2.10 空气栓塞291
2.11 异物遗留292
2.12 输尿管肠管损伤292
3 术后早期并发症292
3.1 休克292
3.2 气血胸292
3.3 呼吸及心功能不全293
3.4 迟发性神经并发症293
3.5 脑脊液漏295
3.6 腹痛腹胀295
3.7 泌尿系统并发症296
3.8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96
3.9 切口皮缘坏死299
3.10 切口感染299
3.11 应激性溃疡300
3.12 深静脉血栓300
3.13 视力下降或失明301
3.14 褥疮301
4 术后晚期并发症301
4.1 内植物松脱断裂301
4.2 钩或棒端突起形成骨囊或顶出皮外,致使皮肤破溃晚期感染304
2.3 假关节形成304
4.4 术后姿式性并发症305
4.5 矫正角度丢失306
4.6 躯干生长受阻306
4.7 其他并发症307
4.8 手术中及术后死亡307
第12章 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309
1 术前准备309
2 手术室准备310
2.1 一般要求310
2.2 手术室设备310
2.3 手术室消毒311
2.4 手术室管理311
2.5 手术器械准备311
3 术中卧位问题314
4 手术方法314
4.1 术前器械设备314
4.2 麻醉314
4.3 手术步骤314
5 术后处理316
5.1 术后一般处理316
5.2 术后特殊处理316
5.3 分次手法矫正316
5.4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317
第13章 补救与重建手术319
1 临床症状320
2 X线诊断320
3 治疗方法321
3.1 修复假关节321
3.2 延长融合区322
3.3 腰前凸丧失的治疗322
3.4 椎体旋转进行性加重的治疗322
3.5 重建手术323
4 术后制动324
5 并发症324
6 对补救与重建手术的新观点324
第14章 强直性脊柱炎有关疾病325
1 脊柱脊髓肿瘤325
1.1 脊柱肿瘤325
1.2 脊髓肿瘤333
2 脊髓压迫症及其他少见疾病335
2.1 脊髓压迫症335
2.2 椎板切除后的脊柱畸形339
2.3 侏儒症342
2.4 骨髓炎347
2.5 强直性脊椎骨肥厚症(Forestier病)349
第15章 肺功能试验353
1 手术前肺动能的评定353
2 脊柱侧凸对肺功能的影响354
3 手术矫正对肺功能的影响355
4 术后肺异常的治疗357
5 脊柱畸形对肺功能的影响358
第16章 骨移植与骨保存技术361
1 骨移植361
1.1 骨移植的专业用语361
1.2 供骨源361
1.3 植骨的应用362
1.4 异体植骨的免疫源性362
1.5 异体植骨的免疫反应362
2 骨库363
2.1 供骨者的选择363
2.2 非无菌取骨的供骨医疗标准364
2.3 供骨者的实验室检查365
2.4 取骨366
2.5 供骨的灭菌366
2.6 骨的保存366
2.7 细菌学检查367
2.8 植入前的准备367
2.9 保证供骨的质量368
3 建立外科骨库368
4 取骨后的包装和细菌学检查369
第17章 麻醉371
1 脊柱外科的麻醉问题371
1.1 了解术前情况371
1.2 恶性高热372
1.3 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372
1.4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373
1.5 脑瘫373
1.6 神经纤维瘤病373
1.7 蜘蛛足样指(趾)畸形综合征374
1.8 脊柱外伤374
1.9 监测375
1.10 躯体感觉唤醒电位375
1.11 临床监测377
1.12 术中失血和低血压377
1.13 术中的输液和输血379
1.14 自家输血法380
1.15 术前抽血后储存380
1.16 术前静脉切开,自体输血381
1.17 术中回收血381
1.18 呼吸道问题382
1.19 体位383
1.20 麻醉方法384
1.21 唤醒试验385
1.22 术后的早期治疗385
2 局部浸润麻醉386
2.1 麻醉药液的配制和用药386
2.2 术前和术中用药387
2.3 局麻浸润技术和手术操作387
2.4 局麻手术的效果387
2.5 在局麻下进行脊柱大手术的优越性387
第18章 诱发电位与脊髓监护389
1 诱发电位389
1.1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389
1.2 运动诱发电位395
1.3 脊柱手术中的诱发电位监测398
2 术中脊髓监护400
2.1 唤醒试验问题400
2.2 体感诱发电位的脊髓监护401
2.3 运动诱发电位的脊髓监护407
2.4 神经根功能监护412
参考文献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