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 插图本 1928-193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 插图本 1928-1932
  • 鲁迅著陈淑渝,肖振鸣整理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43654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鲁迅著作-全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 插图本 1928-193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九二八年(戊辰·1月23日前为丁卯)《某报剪注》按语(1月21日发)1

【备考】某报剪注(瘦莲)2

《唐宋传奇集》广告(1月21日发)4

《“行路难”》按语(1月22日)5

【备考】“行路难”(陈仙泉)6

《禁止标点符号》按语(1月22日)8

【备考】禁止标点符号(钱泽民)8

拟预言——一九二九年出现的琐事(1月28日发)9

《卢勃克和伊里纳的后来》译者附记(1月发)11

“醉眼”中的朦胧(2月23日)12

看司徒乔君的画(3月14日)17

季廉来信按语(3月19日)19

【备考】通信(季廉)19

《示众》编者注(3月19日)22

【备考】示众(育熙)22

本刊小信(3月21日)26

在上海的鲁迅启事(3月27日)27

《思想·山水·人物》题记(3月31日)29

文艺与革命(复冬芬信)(4月4日)32

扁(4月10日)38

路(4月10日)39

头(4月10日)41

通信(复Y先生)(4月10日)43

太平歌诀(4月10日)49

铲共大观(4月10日)51

关于《近代美术史潮论》插图(4月11日)53

【备考】来信(陈德明)53

通信(复张孟闻)(4月12日)55

【备考】偶像与奴才(白露之什第六)(西屏)55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4月20日)61

《这回是第三次》按语(4月30日发)65

【备考】这回是第三次(文辉)65

《奔流》编校后记(一)(6月5日)67

《思想·山水·人物》广告(6月18日发)70

《奔流》凡例五则(6月20日发)71

《奔流》编校后记(二)(7月4日)72

复晓真、康嗣群(7月20日 7月21日)75

【备考】信件摘要(晓真、康嗣群)75

革命咖啡店(8月10日)76

文坛的掌故(8月10日)78

文学的阶级性(8月10日)82

《奔流》编校后记(三)(8月11日)84

《剪报一斑》拾遗(8月20日)87

【备考】剪报一斑(盈昂)87

《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文后附白(8月28日)92

【备考】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潘楚基)93

通信(复章达生)(9月1日)98

【备考】来信(章达生)98

《奔流》编校后记(四)(9月15日)101

《食人人种的话》译者附记(9月20日)103

《贵家妇女》译者附记(9月发)104

《关于绥蒙诺夫及其代表作〈饥饿〉》译者附记(10月2日)105

《北欧文学的原理》译者附记(10月9日)106

《大衍发微》附记(10月20日)107

《奔流》编校后记(五)(10月26日)108

《农夫》译者附记(10月27日)111

《奔流》编者附言(10月30日)113

《而已集》题辞(10月30日)114

关于“粗人”(11月1日)115

《北欧文学的原理》译者附记二(11月1日)116

《东京通信》按语(11月8日)118

【备考】东京通信(噩君)119

《在沙漠上》译者附识(11月8日)122

《竖琴》译者附记(11月15日)124

《奔流》编校后记(六)(11月18日)126

《跳蚤》译者附记(11月发)127

《坦波林之歌》译者附记(11月30日发)128

《奔流》编校后记(七)(12月23日)129

《〈雄鸡和杂馔〉抄》译者附记(12月27日发)134

敬贺新禧(12月30日发)135

一九二九年(己巳·2月10日前为戊辰)《十月》首二节译者附记(1月2日)136

《奔流》编校后记(八)(1月18日)137

《近代木刻选集》(1)小引(1月20日)138

《托尔斯泰之死与少年欧罗巴》译后记(1月20日)140

《蕗谷虹儿画选》小引(1月24日)141

谨启(致《北新》半月刊读者)(1月28日)143

《近代木刻选集》(1)附记(1月出)144

《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2月14日)146

“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2月17日)147

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2月25日)149

哈谟生的几句话(3月3日)153

《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3月10日)156

《奔流》编校后记(九)(3月25日)158

《近代木刻选集》(2)附记(3月出)161

《壁下译丛》小引(4月20日)163

关于《关于红笑》(4月20日)165

《毕亚兹莱画选》小引(4月20日)169

《艺术论》(卢氏)小序(4月22日)172

《面包店时代》译者附记(4月25日发)175

《新时代的预感》译者附记(4月25日)176

《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4月26日)177

《艺苑朝华》广告(4月发)179

《一篇很短的传奇》译者附记(二)(4月发)180

《奔流》编校后记(十)(5月10日)181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5月22日)183

《论文集〈二十年间〉第三版序》译者附记(6月19日)187

通讯(复张逢汉)(6月25日)188

【备考】关于孙用先生的几首译诗(张逢汉)188

“皇汉医学”(7月28日)191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7月28日)193

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7月28日)195

《奔流》编校后记(十一)(8月11日)197

《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8月16日)199

柔石作《二月》小引(8月20日)203

关于《子见南子》(8月21日)205

《人性的天才——迦尔洵》译者附记(8月30日)219

《小彼得》译本序(9月15日)220

《放浪者伊利沙辟台》和《跋司珂族的人们》译者附记(9月出版)223

《苦蓬》译者附记(10月2日)224

《VI.G.理定自传》译者附记(11月18日)225

《奔流》编校后记(十二)(11月20日)226

《恶魔》译者附记(12月3日)231

我和《语丝》的始终(12月22日)232

流氓的变迁(12月)239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12月)241

一九三○年(庚午·1月30日前为己巳)《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者附记(1月16日)243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1月24日)247

书籍和财色(2日1日发)261

《文艺研究》例言(2月8日)263

文艺的大众化(2月8日)265

《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2月8日)266

柳无忌来信按语(2月19日)268

【备考】来信(柳无忌)268

张资平氏的“小说学”(2月22日)270

《新俄画选》小引(2月25日)271

习惯与改革(3月1日发)274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3月1日发)276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讲(3月2日)278

我们要批评家(4月1日发)283

《文艺政策》后记(4月12日)285

“好政府主义”(4月17日)288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4月19日)290

《进化和退化》小引(5月5日)293

《艺术论》译本序(5月8日)295

鲁迅自传(5月16日)304

《浮士德与城》后记(6月16日)306

《洞窟》译者附记(7月18日)310

《十月》后记(8月30日)311

题赠冯蕙熹(9月1日)316

《静静的顿河》后记(9月16日)317

《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9月27日)320

开给许世瑛的书单(秋)322

《中国小说史略》题记(11月25日)(存目,见第8卷)《铁甲列车Nr.14-69》译本后记(12月30日)323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夜记之五(本年底)324

一九三一年(辛未·2月17日前为庚午)《毁灭》后记(1月17日)326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寄开明书店中学生杂志社(1月19日)332

送O.E.君携兰归国(2月12日)334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2月)335

赠邬其山(初春)336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为美国《新群众》作(2、3月间)337

无题(大野多钩棘)(3月5日)342

赠日本歌人(3月5日)343

湘灵歌(3月5日)344

《勇敢的约翰》校后记(4月1日)345

柔石小传(4月25日发)348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4月25日发)350

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5月22日)352

无题二首(大江日夜向东流)(6月14日)354

上海文艺之一瞥——八月十二日在社会科学研究会讲(8月12日)355

《肥料》译者附记(8月12日)366

题《陶元庆的出品》(8月14日)367

凯绥·珂勒惠支木刻《牺牲》说明(9月20日发)368

答文艺新闻社问——日本占领东三省的意义(9月21日)369

《夏娃日记》小引(9月27日)370

《铁流》编校后记(10月10日)372

以脚报国(10月20日发)379

唐朝的钉梢(10月20日发)381

理惠拉壁画《贫人之夜》说明(10月20日发)382

《士敏土》图序(最后一节)(10月22日)383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10月23日发)384

鲁迅启事(10月26日发)391

沉滓的泛起(10月29日)392

《野草》英文译本序(11月5日)394

新的“女将”(11月20日发)395

宣传与做戏(11月20日发)396

《毁灭》和《铁流》的出版预告(11月23日发)398

答中学生杂志社问(11月27日)399

“日本研究”之外(11月30日发)400

三闲书屋校印书籍(11月发)401

送增田涉君归国(12月2日)402

《梅令格的〈关于文学史〉》译者附记(12月3日)403

介绍德国作家版画展(12月7日发)404

德国作家版画展延期举行真像(12月7日)405

《〈铁流〉图》特价告白(12月8日)406

好东西歌(12月11日发)407

公民科歌(12月11日发)408

知难行难(12月11日发)409

几条“顺”的翻译(12月20日发)411

风马牛(12月20日发)413

“友邦惊诧”论(12月20日)415

南京民谣(12月25日发)418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12月25日)419

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12月27日)422

关于翻译的通信(12月28日)424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12月)435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12月)437

“智识劳动者”万岁(12月)439

三闲书屋印行文艺书籍(12月中下旬)440

一九三二年(壬申·2月6日前为辛未)“言词争执”歌(1月5日发)441

水灾即“建国”(1月5日发)442

“非所计也”(1月8日)443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1月23日)445

偶成(文章如土欲何之)(3月31日)446

赠蓬子(3月31日)447

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4月20日)448

《三闲集》序言(4月24日)452

《二心集》序言(4月26日)456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夜记之五》附记(4月26日)459

鲁迅译著书目(4月29日)461

题《外套》(4月30日)467

我对于《文新》的意见(5月4日)468

我们不再受骗了(5月6日)469

题记一篇(7月3日)473

一·二八战后作(7月11日)474

《淑姿的信》序(7月20日)475

《竖琴》前记(9月9日)476

《竖琴》后记(9月10日)479

《一天的工作》前记(9月18日)486

《一天的工作》后记(9月19日)489

论“第三种人”(10月10日)500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10月12日)504

“连环图画”辩护(10月25日)505

《阿Q正传》赌博图解说明(11月8日)509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大学第二院讲(11月22日)510

今春的两种感想——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平辅仁大学讲(11月22日)513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12月10日)517

《自选集》自序(12月14日)520

《两地书》序言(12月16日)523

教授杂咏(四首)(12月29日)527

祝中俄文字之交(12月30日)529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12月31日)533

所闻(12月31日)534

无题二首(故乡黯黯锁玄云)(12月31日)535

答客诮(12月31日)536

一九二八年1

《某报剪注》按语1

吴研人(沃尧)1

《唐宋传奇集》广告4

《语丝》4卷6期本文书影4

《“行路难”》按语5

《语丝》4卷7期“通信”书影5

拟预言9

《语丝》4卷7期本文书影9

“醉眼”中的朦胧12

攻击鲁迅“醉眼陶然”的冯乃超(左一)12

冯乃超晚年照13

主张“由艺术的武器到武器的艺术”的李初梨14

看司徒乔君的画17

画家司徒乔17

司徒乔作品《四个警察和一个女人》(原题《五个警察一个0》)17

本刊小信26

《戒牛图牧童歌》(《春牛图》),载《语丝》4卷18期26

在上海的鲁迅启事27

M女士马湘影致鲁迅的信27

《思想·山水·人物》题记29

《语丝》4卷22期本文书影29

《思想·山水·人物》封面29

文艺与革命(复冬芬信)35

冬芬(董秋芳)35

扁路头38

《语丝》4卷17期本文书影38

《钦差大臣》(《巡按使》剧照)39

提倡儿童身心自由发展的卢骚(通译卢梭)41

郭亮烈士42

鲁迅误记为袁术的《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袁绍42

通信(复Y先生)47

苏联文艺理论家卢那却尔斯奇(通译卢那察尔斯基)47

太平歌诀49

《语丝》4卷18期本文书影49

铲共大观51

女尸暴尸街头51

关于《近代美术史潮论》插图53

法国陀拉克罗亚《希阿的屠杀》53

法国藉里珂《骑士》53

《奔流》编校后记(一)67

西班牙作家巴罗哈67

“支持劳动阶级作家”的布哈林67

《思想·山水·人物》广告70

《语丝》4卷25期本广告书影70

《奔流》编校后记(二)72

作品被中国“艺术家”生吞活剥的日本画家蕗谷虹儿72

为《奔流》提供译文的林语堂74

革命咖啡店76

太阳社作家潘汉年76

作家、画家叶灵凤76

文坛的掌故79

《创造月刊》封面79

拜帅《太阳月刊》的蒋光赤(慈)80

K君即郭沫若80

《奔流》编校后记(三)84

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84

《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文后附白《语丝》4卷32期本文书影92

上海复旦大学校门92

《奔流》编校后记(四)101

法国雕塑家罗丹和他的作品101

罗丹的雕塑《思想者》101

《北欧文学的原理》译者附记106

翻译家耿济之106

《而已集》题辞114

《而已集》封面114

广州枪决共产党人114

《北欧文学的原理》译者附记二116

创造社批评家成仿吾116

《东京通信》按语118

“某女士”陈学昭118

《在沙漠上》译者附识122

《在沙漠上》封面122

《竖琴》译者附记124

鲁迅编译的《竖琴》封面124

《跳蚤》译者附记127

毕加索(Pablo Picasso)在画室127

毕加索作品《沐浴》127

《坦波林之歌》译者附记128

鲁迅编《蕗谷虹儿画选》128

《奔流》编校后记(七)131

“诗人王独清教授”131

一九二九年138

《近代木刻选集》(1)小引138

《近代木刻选集》(1)封面138

《蕗谷虹儿画选》小引141

蕗谷虹儿作品《瞳》141

蕗谷虹儿作品《睡莲之梦》141

谨启(致《北新》半月刊读者)143

《近代美术史潮论》插图“罗兰珊:《女》”143

《近代美术史潮论》插图“莱什:《朝餐》”143

《近代木刻选集》(1)附记144

惠勃木刻作品《高架桥》144

法国作家拉伯雷(Rabelais)145

“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147

西湖博览会开幕典礼147

西湖博览会纪念塔147

自称“革命军马前卒”的邹容148

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鲁迅译《近代美术史潮论》封面149

哈谟生的几句话153

挪威小说家哈谟生(通译汉姆生)153

罗家伦的漫画像154

《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156

永濑义郎作品《母与子》156

《奔流》编校后记(九)158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158

《近代木刻选集》(2)附记161

格斯金木刻作品《大雪》161

《近代木刻选集》(2)封面161

《壁下译丛》小引163

本书封面163

日本作家岛崎藤村163

关于《关于红笑》165

梅川译《红的笑》(商务印书馆,1930)165

日本翻译家二叶亭四迷167

《红的笑》作者安特列夫167

《比亚兹莱画选》小引169

英国画家比亚兹莱自画像169

《阿赛王之死》(现译为《亚瑟王之死》,英国托麦斯·玛洛里著)插图170

比亚兹莱画选《莎乐美》170

《艺术论》(卢氏)小序173

卢那卡尔斯基著《艺术论》173

《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177

1929年朝花社版《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封面177

《一篇很短的传奇》译者附记(二)俄国作家迦尔洵180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184

南社部分成员合影184

《南社小说集》书影184

苏联作家爱伦堡185

《论文集〈二十年间〉第三版序》译者附记鲁迅译Plekhanov(普列汉诺夫)《艺术论》187

“皇汉医学”191

《语丝》5卷22期本文书影191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193

成吉思汗193

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195

《小小十年》封面195

《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201

日本作家藏原惟人201

柔石作《二月》小引203

柔石著《二月》203

关于《子见南子》205

曲阜孔庙205

《小彼得》译本序220

《小彼得》封面220

《奔流》编校后记(十二)227

俄国作家契诃夫227

保加利亚作家跋佐夫229

我和《语丝》的始终235

封禁《语丝》的张作霖235

《语丝》封面236

《语丝》第一期236

流氓的变迁239

清代公案小说《施公案》239

清代侠义小说《忠烈侠义传》,一名《七侠五义》240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241

发表于《新月》2卷3号的《论思想统一》241

发表于《新月》2卷5号的《论批评的态度》241

一九三○年247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247

《新月》2卷6、7号合刊上发表的梁实秋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247

为“革命文学”辩护的钱杏邨(阿英)255

《水门汀》(《士敏土》)的作者苏联作家格拉特珂夫(通译革拉特科夫)256

嘲笑鲁迅“不甘没落”的郑伯奇258

日本文艺批评家藏原惟人259

书籍和财色261

张竞生博士(右)与友人261

美的书店262

《文艺研究》例言263

鲁迅编辑的《文艺研究》季刊263

柳无忌来信按语268

与鲁迅“素不相识”的柳无忌268

张资平氏的“小说学”270

写“三角恋爱”小说的张资平270

古希腊的行吟盲诗人荷马270

《新俄画选》小引271

朝花社编印的《新俄画选》271

苏联画家法浮尔斯基绘画作品(墨斯科》272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277

法国诗人波特莱尔277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278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278

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279

德国诗人海涅280

我们要批评家284

台静农著《地之子》284

《文艺政策》后记287

《文艺政策》书影287

“好政府主义”288

梁实秋在《新月》2卷8期上发表文章,谈到“好政府主义”。288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290

发表在《新月》2卷9期上的梁实秋的“资本家的走狗”290

《拓荒者》书影291

《进化和退化》小引293

美国女作家史沫得列(通泽史沫特莱)293

《艺术论》译本序296

《艺术论》作者蒲力汗诺夫(通译普列汉诺夫)296

潘训(漠华)译阿尔志跋绥夫的小说《赛宁》(通译《沙宁》)298

鲁迅自传304

本文手稿304

《浮士德与城》后记307

卢那卡尔斯基著,柔石译的剧本《浮土德与城》307

《十月》后记311

雅各武莱夫(通译雅柯夫列夫)《十月》中译本封面311

俄国作家赫尔岑313

题赠冯蕙熹316

本诗手迹316

《静静的顿河》后记317

萧洛霍夫317

苏联唆罗诃夫(通译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译本封面317

苏联画家拉甫兼珂的版画《静静的顿河》插图318

《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三闲书屋出版的《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320

一九三一年330

《毁灭》后记330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330

鲁迅设计的《毁灭》扉页330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332

《宋人话本》一文的作者郑振铎332

《两浙古刊本考》的作者王国维333

送O.E.君携兰归国334

本诗手迹334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335

本诗手迹335

赠邬其山336

本诗手迹(邬其山,即内山完造)336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337

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支(通译绥拉菲莫维奇)337

俄国作家安特来夫338

“上海市的政府委员”朱应鹏339

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侦缉队长范争波340

无题(大野多钩棘)342

本诗手迹342

赠日本歌人343

本诗手迹343

湘灵歌344

本诗手迹344

《勇敢的约翰》校后记345

匈牙利裴多菲著,孙用译的长篇童话叙事诗《勇敢的约翰》345

本文手迹346

《勇敢的约翰》插图二幅347

柔石小传348

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地点:上海汉口路“圣公堂”348

柔石短篇小说集《希望》书影349

柔石翻译的《浮士德与城》书影349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封面350

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352

鲁迅与一八艺社成员合影352

木刻讲习班的日本教师内山嘉吉352

无题二首(大江日夜向东流)354

本诗手迹其一354

上海文艺之一瞥356

《点石斋画报》356

毕亚兹莱笔下的人物二幅357

林琴南译外国小说书影358

清末翻译家林琴南358

文学研究会成立照359

俄国作家冈却罗夫(通译冈察洛夫)361

题《陶元庆的出品》367

本文手迹367

凯绥·珂勒惠支木刻《牺牲》说明德国女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木刻作品《牺牲》368

答文艺新闻社问369

九一八事变的报道369

《文艺新闻》封面369

《夏娃日记》小引370

美国作家玛克·土温(通译马克·吐温)370

美国作家爱伦·坡370

美国作家霍桑371

美国诗人惠特曼371

《铁流》编校后记372

曹靖华译《铁流》372

理惠拉壁画《贫人之夜》说明382

墨西哥理惠拉壁画《贫人之夜》382

《士敏土》图序(最后一节)383

《士敏土》插图《工厂》383

《士敏土》插图《劳动者》383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389

“民族主义文学”派刊物《前锋月刊》389

沉滓的泛起392

大明星王人美392

宣传与做戏396

梅兰芳、杨小楼的舞台剧照396

送增田涉君归国402

本诗手迹402

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家增田涉402

《梅令格的〈关于文学史〉》译者附记德国批评家梅令格(通译梅林)403

《〈铁流〉图》特价告白406

《引玉集》中的《铁流》图三幅406

好东西歌407

刊登本诗的《十字街头》书影407

公民科歌408

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将军408

知难行难409

地质学家丁文江409

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410

几条“顺”的翻译411

梁实秋的“徒孙”杨晋豪411

“友邦惊诧”论415

沈阳冯庸大学415

日军占领下的沈阳(二幅)416

南京民谣418

南京中山陵418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420

“Y”先生杨子青(沙汀)420

“T”先生汤艾芜(艾芜)420

答北斗杂志社问422

《北斗》杂志封面422

关于翻译的通信430

J.K.同志瞿秋白430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437

骑瘦马的堂·吉诃德437

德国小说家雷马克438

“言词争执”歌441

血压高的胡展堂(胡汉民)441

得糖尿病的汪精卫441

水灾即“建国”442

1931年水灾情景442

一九三二年443

“非所计也”443

外交部长陈友仁443

受命“固守锦州”的张学良443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445

本诗手迹445

偶成(文章如土欲何之)446

本诗手迹446

赠蓬子447

本诗手迹447

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448

《苏联闻见录》作者林克多448

《莫斯科印象记》封面449

《苏联见闻録》封面449

苏联五一狂欢450

苏联各界庆祝劳动节450

苏联五一节阅兵450

《三闲集》序言453

《创造》季刊封面453

发表成仿吾文章的《洪水》3卷25期书影454

成仿吾在本文中攻击鲁迅“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454

《三闲集》封面455

《二心集》序言456

《奔流》月刊封面456

《萌芽月刊》封面456

《拾零集》书影458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夜记之五》附记青年柔石像459

鲁迅译著书目464

台静农编《关于鲁迅及其著作》464

题《外套》467

果戈理著,韦素园(漱园)译《外套》467

鲁迅题字467

我们不再受骗了469

苏联作家唆罗诃夫(通译肖洛霍夫)469

美国失业工人示威470

德国失业工人示威470

法国失业工人示威470

在中央公园修建的克林德碑(公理战胜牌坊)471

题记一篇473

本文手迹473

一·二八战后作474

本诗手迹(为山本初枝女士书)474

一·二八战后之民房(1934年)474

山本初枝赠鲁迅的合家照474

日本女歌人山本初枝赠鲁迅照片474

《淑姿的信》序475

金淑姿著《信》475

本文手稿475

《竖琴》前记476

鲁迅编译的苏联“同路人”作家短篇小说集《竖琴》476

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477

《竖琴》后记480

法国作家大仲马480

《一天的工作》前记486

苏联短篇小说集《一天的工作》中译本封面486

《一天的工作》后记491

苏联作家略悉珂(通译里亚西柯)491

苏联作家孚尔玛诺夫(通译富曼诺夫)495

英国侦探小说家陀尔(通译柯南·道耳)495

苏联作家班菲洛夫(通译潘菲洛夫)498

论“第三种人”500

提倡文学自由论的胡秋原500

法国作家弗罗培尔(通译福楼拜)503

伟大的意大利画手达文希(通译达·芬奇)503

伟大的意大利雕刻家、画家密开朗该罗(通译米开朗基罗)503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504

本诗手迹504

柳亚子像504

“连环图画”辩护506

陀莱的版画《神曲》插图二幅506

陀莱的版画《失乐园》插图二幅506

《阿Q正传》赌博图解说明509

鲁迅日文手迹509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510

北京大学第二院(理学院)院景(一)510

北京大学第二院(理学院)院景(二)511

北京大学第二院大门511

今春的两种感想513

上海的跳舞513

上海的打牌513

东北事变——日军占领沈阳514

1931年日本骑兵进入沈阳514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517

《文学月报》主编周起应(周扬)517

苏联诗人别德纳依(通译别德内依)518

《自选集》自序520

《鲁迅自选集》书影520

身着洪宪帝装的袁世凯521

企图复辟的张勋521

《两地书》序言523

《两地书》原信523

《两地书》序言手稿523

《两地书》封面525

鲁迅抄本《两地书》书影525

教授杂咏(四首)527

钱玄同钱玄同年轻时曾言:“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枪毙”;在北大曾言:“头可断,辩证法不可开课”。527

赵景深 赵景深将契诃夫《万卡》中的天河(Milky Way)译为“牛奶路”,将德国作家塞意斯的《半人半马怪》译为《半人半牛怪》。527

章衣萍著《枕上随笔》书中说:“懒人的春天哪!我连女人的屁股都懒得去摸了!”北新书局预付他一大笔版税,他说“钱多了可以不吃猪肉,大喝鸡汤”。528

祝中俄文字之交529

《时务报》书影529

《新小说》封面529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533

本诗手迹533

所闻534

本诗手迹534

内山完造夫人美喜534

无题二首(故乡黯黯锁玄云)535

本诗手迹其一535

答客诮536

本诗手迹5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