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西大学中国 东盟研究院文库 区域生产贸易链与出口产业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广西大学中国 东盟研究院文库 区域生产贸易链与出口产业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0736096.jpg)
- 唐文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284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地方外贸-出口贸易-对外贸易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西大学中国 东盟研究院文库 区域生产贸易链与出口产业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 章导论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3
1.1.1 研究背景3
1.1.2 研究意义5
1.2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7
1.2.1 研究框架8
1.2.2 主要研究内容8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2
1.3.1 研究方法12
1.3.2 技术路线14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主要创新点14
1.4.1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14
1.4.2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15
第2章 文献综述17
2.1 关于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研究19
2.1.1 关于产业合作的研究19
2.1.2 关于中国与东盟之间产业合作的研究21
2.2 关于中国与东盟出口产业的研究23
2.3 关于中国与东盟出口产业政策协调的研究25
2.3.1 关于产业政策的定义及理论依据25
2.3.2 关于区域产业政策协调的研究27
2.3.3 关于出口产业政策协调的研究29
2.4 关于出口产品竞争问题的研究37
2.4.1 关于中国与东盟出口产品的现状的研究37
2.4.2 关于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研究38
2.4.3 关于中国与东盟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研究39
2.4.4 关于中国东盟产业互补性的研究40
第3章 区域分工条件下出口产品区域生产贸易链决策的理论基础45
3.1 分工理论与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形成47
3.1.1 分工理论的内涵47
3.1.2 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56
3.1.3 区域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62
3.1.4 区域分工与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形成66
3.2 产业链理论、价值链理论、供应链理论与区域出口产品分工倾向75
3.2.1 价值链理论、产业链理论与供应链理论75
3.2.2 价值链分工、产业链整合以及供应链管理83
3.2.3 价值链分工与区域出口产品分工倾向85
3.2.4 价值链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链整合与区域出口产品分工合作87
3.3 生产贸易链理论与出口产品区域协调的互动机理92
3.3.1 生产贸易链的内涵93
3.3.2 生产贸易链与区域经济融合94
3.3.3 生产贸易链与出口产品区域协调的互动关系99
本章小结102
第4章 中国与东盟出口产业发展的现实考察105
4.1 中国四省区出口产业发展的现实考察107
4.1.1 中国四省区出口产业发展现状107
4.1.2 中国四省区出口产业政策考察144
4.2 东盟十国出口产业发展的现实考察157
4.2.1 东盟对世界贸易现状157
4.2.2 东盟对中国贸易现状163
4.3 生产贸易链条件下中国与东盟出口产品生产实力与贸易实力的分析与比较172
4.3.1 中国对东盟贸易概况172
4.3.2 中国与东盟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分析173
本章小结178
第5章 区域分工条件下企业跨国合作的理论与实践181
5.1 企业跨国合作的内涵185
5.1.1 企业投资区位185
5.1.2 企业合作方式189
5.2 企业跨国合作与生产贸易链之间的互动关系209
5.2.1 企业合作促进了生产贸易链的形成210
5.2.2 企业合作延伸了生产贸易链的形成211
5.2.3 生产贸易链中企业跨国合作的分工211
5.3 中国与东盟企业跨国合作的实践213
5.3.1 广东与东盟的合作213
5.3.2 广西与东盟的合作215
5.3.3 海南与东盟的合作223
5.3.4 云南与东盟的合作225
本章小结228
第6章 中国四省区产业部门重要性度量229
6.1 引言231
6.2 研究思路233
6.3 实证分析236
6.3.1 总产出角度的各产业部门重要性度量236
6.3.2 GDP角度的各产业部门重要性度量239
6.3.3 就业角度的各产业部门重要性度量242
6.3.4 四省区各产业部门重要性比较246
本章小结248
第7章 中国四省区出口产业竞争力测度251
7.1 贸易专业化指数253
7.2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257
7.3 波特区域产业竞争力模型260
7.3.1 四省区资源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分析261
7.3.2 四省区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分析267
7.3.3 四省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分析270
7.3.4 四省区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分析274
本章小结278
第8章 出口产业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279
8.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理论281
8.1.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281
8.1.2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特征282
8.1.3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步骤283
8.2 出口产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构建283
8.2.1 出口产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的模型准备284
8.2.2 出口产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的模型拟合299
8.3 中国四省区出口产业竞争力测算326
8.3.1 出口产业竞争力测算——模型的选择327
8.3.2 出口产业竞争力测算——权重的确定327
8.3.3 出口产业竞争力测算——排名的确定330
8.3.4 出口产业竞争力测算——结果的分析330
本章小结335
第9章 区域分工条件下出口产业发展战略研究337
9.1 中国与东盟出口产业决策协调研究339
9.1.1 中国与东盟出口产业决策协调过程中的利弊分析339
9.1.2 中国与东盟出口产业决策协调的重要性342
9.1.3 中国与东盟出口产业决策协调的政策建议345
9.2 基于产业重要性及竞争力的中国四省区出口产业发展战略研究351
9.2.1 中国四省区出口产业GE衍生矩阵模型351
9.2.2 中国四省区出口产业发展政策建议359
9.3 区域分工条件下产业政策协调的制度框架研究362
9.3.1 建立四省区产业政策统一指挥部364
9.3.2 制定产业政策,签署合作协议,保证四省区产业政策协调有法可依366
9.3.3 构建四省区高度协同的争端解决机制368
9.3.4 发挥政府间的合作、支持和引导作用372
本章小结373
参考文献375
后记386
图1-1 课题研究框架图7
图1-2 课题技术路线图13
图3-1 国际分工决定因素系统51
图3-2 杨格理论63
表3-1 静态优势理论与动态优势理论对比69
图3-3 技术推动型产业链78
图3-4 资源带动型产业链78
图3-5 需求拉动型产业链78
图3-6 综合联动型产业链78
图3-7 产业链中企业间关系示意图88
图3-8 出口产品合作驱动因素图90
图3-9 价值增值的“微笑曲线”93
图4-1 2007—2010上半年广东省出口总额变化趋势109
图4-2 2009年广东省出口产业类型分布图110
表4-1 广东省2008—2009年资本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10
表4-2 广东省2008—2009年资源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12
表4-3 广东省2008—2009年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14
表4-4 广东省2008—2009年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15
表4-5 广东省2006—2009年广东与东盟贸易数据表116
图4-3 2006—2009年广东与东盟贸易额及增速走势图117
图4-4 2009年广东对东盟出口贸易各国份额图118
表4-6 2010年1~6月广东对东盟进出口前十大类商品表118
图4-5 2007—2010年广西出口总额及增长走势图121
图4-6 2009年广西出口产业中四产业结构分析图122
表4-7 广西2008—2009年资本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22
表4-8 2008—2009年广西资源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23
表4-9 2008—2009年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25
表4-10 2008—2009年广西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26
表4-11 2006—2009年广西与东盟贸易数据表127
图4-7 2006—2009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及增速走势图127
图4-8 2009年广西对东盟出口贸易各国份额图128
图4-9 2007—2009年海南出口额及增速走势图131
图4-10 海南省出口产业类型分布图131
表4-12 2007—2008年海南资本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32
表4-13 2007—2008年海南资源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33
表4-14 2007—2008年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33
表4-15 2006—2009年海南与东盟贸易数据表135
图4-11 2006—2009年海南与东盟贸易额及增速走势图135
图4-12 海南对东盟出口贸易各国份额图136
图4-13 2007—2009云南省出口额变化图138
图4-14 云南省出口产业类型分布图138
表4-16 2007—2008年云南资本密集型粗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39
表4-17 2007—2008年云南资源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40
表4-18 2007—2008年云南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40
表4-19 2007—2008年云南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41
表4-20 2006—2009年云南与东盟贸易数据表142
图4-15 2006—2009年云南与东盟贸易额及增速走势图142
图4-16 云南对东盟出口贸易各国份额图143
图4-17 2005—2008年东盟对外贸易额及增速走势图158
表4-21 2008年东盟与主要伙伴国的贸易情况159
表4-22 2007—2008年东盟贸易情况160
图4-18 2008年东盟各国出口总额分析图161
表4-23 2008年东盟前十大行业贸易情况162
图4-19 2006—2009年东盟对中国贸易额及增速走势图163
表4-24 2009年东盟各国对中国进出口贸易额164
图4-20 东盟各国对中国出口份额图165
图4-21 2009年东盟对中国出口产业分析图166
图4-22 2009年东盟各国对中国资本密集型出口产业份额图166
表4-25 2008—2009年东盟资本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67
图4-23 2009年东盟对中国资源密集型出口产业各国份额图168
表4-26 2008—2009年东盟资源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68
图4-24 2009年东盟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各国份额图169
表4-27 2008—2009年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70
图4-25 2009年东盟对中国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各国份额图171
表4-28 2008—2009年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主要商品构成171
表4-29 2009年中国与东盟资源密集型出口产品比较优势指数表174
表4-30 中国与东盟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比较优势指数表176
表4-31 2009年中国与东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比较优势指数表177
表4-32 2009年中国与东盟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比较优势指数表178
表5-1 广西地区数据回归分析结果一187
表5-2 广西地区数据回归分析结果二188
图5-1 企业间技术合作状况得分191
图5-2 企业合作与生产贸易链优化互动关系机理209
图5-3 企业合作与生产贸易链微笑曲线图212
表6-1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简化表233
表6-2 总产出角度各部门重要性237
表6-3 GDP角度各部门重要性240
表6-4 就业角度各部门重要性243
表6-5 总产出角度四省区十大重要性产业246
表6-6 GDP角度四省区十大重要性产业247
表6-7 就业角度四省区十大重要性产业247
表7-1 四省区贸易专业化指数的总体趋势253
表7-2 2008年四省区四大产业详细分类的贸易专业化指数254
表7-3 2009年四省区四大产业详细分类的贸易专业化指数255
表7-4 东盟各类出口产品金额258
表7-5 东盟与中国四省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258
图7-1 东盟与我国四省区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RCA变化情况259
图7-2 东盟与我国四省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RCA变化情况259
图7-3 波特区域产业竞争力模型261
图8-1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步骤283
表8-1 SITC产品划分为资源、资本、劳动、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的归集方法286
表8-2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四版)的分类计划288
表8-3 出口产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变量设计291
表8-4 出口产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数据来源表292
表8-5 资源密集型数据的信度分析结果295
表8-6 资本密集型数据的信度分析结果295
表8-7 劳动密集型数据的信度分析结果295
表8-8 技术密集型数据的信度分析结果296
表8-9 四种产业类型下各潜变量的信度系数296
图8-2 三潜变量出口产业竞争力初始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298
图8-3 二潜变量出口产业竞争力初始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298
表8-10 三潜变量出口产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潜变量及观测变量表298
表8-11 二潜变量出口产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潜变量及观测变量表299
图8-4 资源密集型三潜变量参数估计结果图300
表8-12 资源密集型三潜变量模型参数拟合结果301
表8-13 资源密集型三潜变量协方差估计结果302
表8-14 资源密集型三潜变量方差估计结果302
表8-15 资源密集型三潜变量多元平方系数303
表8-16 资源密集型三潜变量模型拟合指标303
图8-5 资源密集型二潜变量参数估计结果图304
表8-17 资源密集型二潜变量模型参数拟合结果304
表8-18 资源密集型二潜变量协方差估计结果305
表8-19 资源密集型二潜变量方差估计结果305
表8-20 资源密集型二潜变量多元平方系数306
表8-21 资源密集型二潜变量模型拟合指标306
图8-6 资本密集型三潜变量参数估计结果图307
表8-22 资本密集型三潜变量模型参数拟合结果307
表8-23 资本密集型三潜变量协方差估计结果308
表8-24 资本密集型三潜变量方差估计结果308
表8-25 资本密集型三潜变量多元平方系数309
表8-26 资本密集型三潜变量模型拟合指标310
图8-7 资本密集型二潜变量参数估计结果图311
表8-27 资本密集型二潜变量模型参数拟合结果311
表8-28 资本密集型二潜变量协方差估计结果311
表8-29 资本密集型二潜变量方差估计结果312
表8-30 资本密集型二潜变量多元平方系数312
表8-31 资本密集型二潜变量模型拟合指标313
图8-8 劳动密集型三潜变量参数估计结果图314
表8-32 劳动密集型三潜变量模型参数拟合结果314
表8-33 劳动密集型三潜变量协方差估计结果315
表8-34 劳动密集型三潜变量方差估计结果315
表8-35 劳动密集型三潜变量多元平方系数316
表8-36 劳动密集型三潜变量模型拟合指标316
图8-9 劳动密集型二潜变量参数估计结果图317
表8-37 劳动密集型二潜变量模型参数拟合结果318
表8-38 劳动密集型二潜变量协方差估计结果318
表8-39 劳动密集型二潜变量方差估计结果318
表8-40 劳动密集型二潜变量多元平方系数319
表8-41 劳动密集型二潜变量模型拟合指标319
图8-10 技术密集型三潜变量参数估计结果图320
表8-42 技术密集型三潜变量模型参数拟合结果321
表8-43 技术密集型三潜变量协方差估计结果321
表8-44 技术密集型三潜变量方差估计结果322
表8-45 技术密集型三潜变量多元平方系数322
表8-46 技术密集型三潜变量模型拟合指标323
图8-11 技术密集型二潜变量参数估计结果图324
表8-47 技术密集型二潜变量模型参数拟合结果324
表8-48 技术密集型二潜变量协方差估计结果325
表8-49 技术密集型二潜变量方差估计结果325
表8-50 技术密集型二潜变量多元平方系数325
表8-51 技术密集型二潜变量模型拟合指标326
表8-52 潜变量的评价指标观测变量的权重328
表8-53 各行业观测指标权重计算329
表8-54 出口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潜变量的权重330
图8-12 资源密集型出口产业竞争力潜变量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331
图8-13 资本密集型出口产业竞争力潜变量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331
图8-14 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竞争力潜变量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331
图8-15 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竞争力潜变量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332
图9-1 GE衍生矩阵模型示意图352
表9-1 四省区出口产业发展趋势样表353
表9-2 广东出口产业发展趋势表354
表9-3 广西出口产业发展趋势表354
表9-4 海南出口产业发展趋势表354
表9-5 云南出口产业发展趋势表355
图9-2 广东出口产业政策矩阵355
图9-3 广西出口产业政策矩阵356
图9-4 海南出口产业政策矩阵356
图9-5 云南出口产业政策矩阵357
图9-6 四省区组织结构图364
图9-7 四省区争端解决机制组织结构图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