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诗经的文学阐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代诗经的文学阐释
  • 朱孟庭著 著
  •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 ISBN:957668817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诗经的文学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诗经》阐释的类别1

第二节《诗经》的经学阐释与文学阐释4

第三节《诗经》的文学阐释史(先秦—宋明)7

第四节 清代《诗经》文学阐释的概况及研究源起与展望12

第二章 具有灵眼灵手的金圣叹16

第一节 金圣叹与《诗》论16

第二节 金圣叹释《诗》的情感论18

一、真为诗的原本18

二、诗为人的心声21

第三节 金圣叹释《诗》的结构论23

一、阐述文气的一贯而下23

二、点出重叠的艺术效用26

三、点出回环的艺术效用27

第四节 金圣叹释《诗》的鉴赏论28

一、重分解28

二、重细读30

三、再创造32

四、解放与保守兼具33

第五节 小结34

第三章 首创系统研究的王夫之36

第一节 王夫之与《诗》论36

第二节 王夫之释《诗》的创作鉴赏论38

一、比兴手法38

二、兴观群怨40

三、灵通幽微44

四、修辞立诚47

第三节 王夫之释《诗》的内涵论48

一、诗以道情48

二、意藏篇中50

三、情景交融51

四、体物穷理56

五、以事函理59

第四节 王夫之释《诗》的影响论60

一、作法与效用对后世的影响60

二、炼字与句法对后世的影响61

三、叙事与抒情对后世的影响62

第五节 小结65

第四章 析论丰富多样的姚际恒69

第一节 姚际恒与《诗》论69

第二节 姚际恒释《诗》的趁韵论75

一、性质相同依序叠咏76

二、相似字词并列叠咏79

三、主从虚实配合叠咏83

四、倒字简称变文叠咏89

第三节 姚际恒释《诗》的章法论93

一、从章句形式分析章法95

二、从内容结构分析章法100

三、从渐层关系分析章法104

四、从互文关系分析章法110

第四节 姚际恒释《诗》的修辞论112

一、错综113

二、音节115

三、摹写116

四、复叠117

五、映衬118

六、互文119

七、倒装120

八、双关122

九、排偶123

十、曲绕124

十一、赋比兴125

第五节 姚际恒释《诗》的结构论134

一、起笔、收笔135

二、承接法137

三、眼目139

四、相间法141

第六节 姚际恒释《诗》的情意论144

一、情思的表达144

二、意境的营造149

三、神会言外之意153

第七节 姚际恒释《诗》的影响论156

一、创始的地位156

二、后世所不及161

第八节 小结162

第五章 运用文论观点的方苞169

第一节 方苞与《诗》论169

第二节 方苞释《诗》的义法论170

一、文义须相贯173

二、文义须相类173

第三节 方苞释《诗》的修辞论175

一、修辞以雅洁、真诚为贵175

二、倒装、层递的修辞解说176

三、玩味辞意,以想像进行再创造178

第四节 方苞释《诗》的情感论180

一、融入背景与心理的情感分析181

二、结合诗意与教化的情感阐释184

三、以文学的角度看待男女情诗186

第五节 方苞释《诗》的风雅颂论188

一、以文学的角度分别风雅颂188

二、由风物以兴情189

第六节 小结191

第六章 杂糅诗学批评的袁枚193

第一节 袁枚与《诗》论193

第二节 袁枚释《诗》的体裁论194

一、《诗》非经学、考据,属文学、性灵194

二、肯定赠答、艳情诗199

第三节 袁枚释《诗》的内涵论203

一、专主性情203

二、情真意实207

三、有灵趣无定格209

第四节 袁枚释《诗》的创作论212

一、文字有绝调亦有未工者212

二、音律风趣,各有声调217

第五节 小结219

第七章 欲原诗人始意的方玉润223

第一节 方玉润与《诗》论223

第二节 方玉润释《诗》的章法论230

一、从章句形式分析章法231

二、从内容结构分析章法232

三、从渐层关系分析章法235

四、从互文关系分析章法240

第三节 方玉润释《诗》的修辞论241

一、错综241

二、音节242

三、摹写243

四、复叠244

五、映衬244

六、互文245

七、倒装246

八、排偶246

九、曲绕247

十、赋比兴247

第四节 方玉润释《诗》的结构论254

一、起笔、收笔255

二、承接法257

三、眼目265

四、相间法269

第五节 方玉润释《诗》的情意论272

一、情思的表达273

二、意境的再现276

三、情意的领会——兴会言外之意279

第六节 方玉润释《诗》的影响论283

一、创始的地位283

二、学习的对象287

三、相似或同类288

四、后世所不及291

第七节 姚际恒与方玉润论《诗》的异同292

一、相同292

二、相异295

第八节 小结301

第八章 结论306

参考书目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