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产党通史 第2卷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共产党通史 第2卷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715923.jpg)
- 沈云锁,潘强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9315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共产党通史 第2卷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编 苏联共产党执政的理论与实践29
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9
第一节 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30
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诞生30
二、《火星报》的努力31
三、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34
第二节1905年的俄国革命40
一、俄国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40
二、世界革命中心转移到俄国41
三、1905年俄国革命44
第三节1917年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8
一、俄国革命运动的复苏48
二、二月革命的爆发及革命后的国内形势50
三、十月革命的胜利56
四、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59
小结61
第二章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62
第一节 布尔什维克党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62
一、军事上,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62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65
第二节 俄国共产党(布)执政体制的确立69
一、布尔什维克党地位的确立,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69
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71
第三节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构想77
一、内战结束后的形势77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80
第四节 列宁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84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84
二、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88
三、加强党内民主91
小结96
第三章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97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97
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97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103
三、农业集体化110
第二节 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与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19
一、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119
二、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23
三、斯大林晚年的经济思想126
小结135
第四章 斯大林时期党的建设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137
第一节 联共(布)党内的两次重要斗争137
一、反对新反对派和托一季联盟的斗争137
二、反“右”倾运动144
第二节 斯大林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147
一、党是国家政权的领导者和舵手147
二、党要努力使自己布尔什维克化150
三、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151
四、党要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52
五、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要有自己的特点154
六、党要认真选拔和培养自己的干部155
第三节 关于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157
一、斯大林模式的基本含义与形成过程157
二、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与形成原因158
三、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163
四、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方法论166
小结171
第五章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政治与经济173
第一节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领导班子的更迭173
一、反对贝利亚的斗争173
二、马林科夫的倒台180
第二节 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184
一、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184
二、苏共二十二大的“非斯大林化”运动193
第三节 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调整与局部改革195
一、经济改革195
二、政治改革205
三、思想理论上的蜕变与中苏论战214
小结226
第六章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政治与经济227
第一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228
一、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的经济改革228
二、70年代与80年代前期工业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改善231
三、农业体制改革235
四、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238
第二节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240
一、政治体制的调整与完善240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变化252
第三节 勃列日涅夫去世后的苏联改革263
一、安德罗波夫时期的政策调整与改革措施263
二、契尔年科时期的苏联改革269
小结271
第二编 苏联演变的过程、原因与教训275
第七章 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的经济改革与改革新思维275
第一节 加速发展战略与初期经济改革275
一、加速发展战略的提出与经济改革的设想275
二、对初期经济改革的几点分析282
第二节 改革与新思维的提出与完善285
一、关于改革285
二、关于“新思维”302
小结309
第八章 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的确立与实质310
第一节 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路线的确立310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310
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路线的确立320
第二节 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纲领及其实质327
一、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政治纲领327
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纲领329
三、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纲领332
四、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外交纲领333
第三节 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泛滥的国际国内背景337
一、国际因素的影响337
二、国内因素的影响339
小结346
第九章 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与苏联演变347
第一节 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改革347
一、多党制、议会制与总统制的确立347
二、苏共蜕变为社会民主党358
第二节 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改革366
一、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历程与后果366
二、经济改革方案之争369
三、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方案的内容374
第三节 苏共解散,苏联解体378
一、民主派势力急剧膨胀与夺权行动378
二、“8·19”事件与苏共解散、苏联解体382
小结387
第十章 苏联演变的根源、性质与教训389
第一节 苏联演变的根源389
一、对苏联演变根源几个主要观点的评析389
二、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409
第二节 关于苏联演变的性质415
一、社会形态逆规律更替的特殊历史事件415
二、苏联演变是“历史的进步”的说法没有理论与事实依据417
第三节 苏联演变的历史教训421
一、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421
二、苏联演变不能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427
小结431
第三编 东欧共产党执政的理论与实践435
第十一章 南斯拉夫共产党的执政实践435
第一节 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建立和执政436
一、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建立436
二、南斯拉夫共产党的改组439
三、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南斯拉夫共产党443
四、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48
第二节 改革中的南斯拉夫共产党450
一、苏南关系的破裂450
二、社会主义自治道路454
第三节 剧变中的南斯拉夫共产党458
一、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失败458
二、南共联盟的解体和执政地位的丧失463
小结466
第十二章 波兰共产党的执政实践471
第一节 波兰共产党的建立和执政472
一、波兰共产党的建立472
二、波兰共产党的解散475
三、波兰共产党的重建477
四、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建立480
第二节 改革中的波兰共产党483
一、“走向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483
二、波兹南事件487
三、哥穆尔卡的改革490
四、盖莱克的改革494
五、雅鲁泽尔斯基的改革497
第三节 剧变中的波兰共产党500
一、与团结工会的较量500
二、执政地位的丧失503
小结505
第十三章 匈牙利共产党的执政实践507
第一节 匈牙利共产党的建立和执政507
一、匈牙利共产党的建立507
二、匈牙利共产党的重建511
三、民族独立阵线513
四、匈牙利共产党的执政515
第二节 改革中的匈牙利共产党519
一、清洗“铁托分子”519
二、匈牙利事件522
三、卡达尔的改革526
四、“振兴改革”530
第三节 剧变中的匈牙利共产党532
一、打开多党制的闸门532
二、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分裂535
三、执政地位的丧失538
小结540
第十四章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执政实践542
第一节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建立和执政543
一、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建立543
二、联合政府546
三、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执政550
第二节 改革中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553
一、实行斯大林模式553
二、“布拉格之春”557
三、“正常化措施”561
第三节 剧变中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565
一、关于“布拉格之春”的争论565
二、捷共的步步后退568
三、执政地位的丧失571
小结575
第十五章 罗马尼亚共产党执政实践578
第一节 罗马尼亚共产党的建立和执政579
一、罗马尼亚共产党和“八·二三”武装起义的胜利579
二、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的完成584
第二节 罗马尼亚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588
一、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588
二、齐奥塞斯库时代594
第三节 剧变中的罗马尼亚共产党600
一、“太平岁月”的终结600
二、“十二月风暴”608
小结612
第十六章 保加利亚共产党执政实践614
第一节 保加利亚共产党的建立和执政614
一、保加利亚共产党的建立614
二、建立反法西斯的祖国阵线617
三、人民共和国成立6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保加利亚共产党625
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625
二、残酷的党内斗争631
三、“忠实臣民型”的保苏关系634
第三节 剧变中的保加利亚共产党636
一、保加利亚逐步推行新经济机制636
二、国内社会矛盾加剧和反对派的崛起639
三、多党竞争格局与圆桌会议641
四、执政地位的丧失644
小结646
第十七章 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执政实践649
第一节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建立和执政650
一、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建立650
二、人民民主政权的诞生6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659
一、照搬斯大林模式659
二、无休止的党内斗争667
三、自我孤立封闭的对外政策673
第三节 剧变中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677
一、阿利雅“坚持”与“灵活”并存的双重政策677
二、劳动党政权的丧失681
小结684
第十八章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共产党执政实践687
第一节 德国共产党的建立688
一、反法西斯时期的德国共产党688
二、冷战中诞生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692
第二节 改革中的民主德国共产党699
一、“新方针”和1953年东柏林工人暴动699
二、柏林墙的修建704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与实践707
第三节 剧变中的民主德国共产党711
一、昂纳克时代的终结711
二、推倒“柏林墙”,两德实现统一712
小结716
第四编 亚洲共产党和古巴共产党执政的理论与实践721
第十九章 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执政实践及其演变7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的蒙古人民革命党721
一、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建立721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722
第二节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与蒙古演变727
一、蒙古人民革命党实行改革727
二、演变后的蒙古人民革命党732
小结744
第二十章 朝鲜劳动党执政的理论与实践745
第一节 主体思想与主体社会主义理论与政策745
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建立745
二、主体思想746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朝鲜内政与外交的新变化754
一、面临经济困难754
二、内政与外交的重大变化757
三、关于朝鲜发展的前景769
小结770
第二十一章 越南共产党执政的理论与实践77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与危机772
一、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772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践773
第二节 越南革新开放事业的历程777
一、革新开放政策的提出777
二、革新开放事业的发展778
第三节 革新开放的政策、措施与成效781
一、在经济上推行农业革新和城市革新,实行对外开放781
二、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警惕西方国家的“西化”、“分化”政策789
三、在对外政策方面,越南奉行独立自主、多样化、多边化的外交政策793
四、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同时,注重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794
五、革新开放中的问题与挑战797
小结799
第二十二章 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的理论与实践80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调整时期的理论和实践800
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建立800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与调整802
第二节 老挝党四大以来的革新开放事业805
一、党的四大实现历史性转折805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805
第三节 革新开放的政策、措施与成就810
一、革新开放的政策与措施810
二、制约自身发展的因素816
小结818
第二十三章 古巴共产党执政的理论与实践819
第一节 在曲折中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819
一、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819
二、社会主义建设途径的探索825
第二节 苏东剧变后古巴的改革开放事业828
一、苏东剧变使古巴面临巨大的生存威胁828
二、实行“稳步的改革开放”政策831
三、古巴改革开放的特点与趋势845
小结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