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正史要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正史要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674052.jpg)
- 袁家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团结出版社
- ISBN:978751262685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24页
- 文件大小:302MB
- 文件页数:642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正史要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卷 三皇1
一、天皇燧人氏1
一、人皇伏羲氏2
三、地皇炎帝神农氏4
二卷 五帝6
一、轩辕黄帝时代6
二、少昊颛顼时代8
三、帝喾、挚、尧、舜、禹时代11
(一)帝喾帝挚时代,前3431——前3345年11
(二)帝唐尧,前2357——前2154年12
(三)帝舜,前2136年——前2119年13
三卷 夏朝15
一、帝禹,前约2070年——前2026年15
二、帝启,前2025年——前2016年15
三、帝太康,前2016年——前1988年15
四、帝仲康,前1987年——前1976年16
五、帝相,前1975年——前1948年16
六、帝少康,前1908年——前1887年16
七、帝杼,前1886年——前1869年16
八、帝槐,前1868年——前1844年16
九、帝芒,前1843年——前1826年16
十、帝泄,前1825年——前1815年16
十一、帝不降,前1814年——前1755年17
十二、帝扃,前1754年——前1734年17
十三、帝厝,前1 733年——前1 713年17
十四、帝孔甲,前1712年——前1682年17
十五、帝皋,前1681年——前1670年17
十六、帝发,前1669年——前1653年17
十七、帝桀,前1653年——前1600年17
四卷 商朝18
一、成汤,前1600年——前1571年18
二、帝外丙,前1571年——前1569年18
三、帝中壬,前1569年——前1565年18
四、帝太甲,前1565年——前1553年18
五、帝沃丁,前1553年——前1534年19
六、帝太庚,前1534年——前1529年19
七、帝小甲,前1529年——前1512年19
八、帝雍己,前1512年——前11500年19
九、帝太戊,前1500年——前1425年19
十、帝中丁,前1425年——前11414年19
十一、帝外壬,前1414年——前1399年19
十二、帝河禀甲,前1399年——前1390年19
十三、帝祖乙,前1390年——前1371年19
十四、帝祖辛,前1371年——前1357年19
十五、帝沃甲,前1357年——前1352年20
十六、帝祖丁,前1352年——前1343年20
十七、帝南庚,前1343年——前1327年20
十八、帝阳甲,前1327年——前1323年20
十九、帝盘庚,前1323年——前1295年20
二十、帝小辛,前1395年——前1282年20
二十一、帝小乙,前1282年——前1271年20
二十二、帝武丁,前1271年——前1211年20
二十三、帝祖庚,前1211年——前1199年20
二十四、帝祖甲,前1199年——前1165年20
二十五、帝禀辛,前1165年——前1151年20
二十六、帝康丁,前1151年——前1141年21
二十七、帝武乙,前1141年——前1106年21
二十八、帝文丁,前1106年——前1096年21
二十九、帝乙,前1095年——前1099年21
三十、帝辛,前1099年——前1066年21
五卷 西周23
一、周武王姬发,前1066年——前1064年23
二、成王姬诵,前1063年——前1027年23
三、康王姬钊,前1026年——前1001年25
四、昭王姬瑕,前1001年——前977年25
五、穆王姬满,前976年——前922年25
六、共王伊邑,前921年——前909年26
七、懿王姬喜,前908年——前885年26
八、孝王辟方,前884年——前870年26
九、夷王姬燮,前869年——前858年26
十、厉王姬胡,前857年——前840年26
十一、二相执政共和,前839年——前828年27
十二、幽王宫煜,前781年——前771年28
六卷 春秋29
一、周平王宜臼,前770年辛未——前720年辛酉29
二、周桓王姬林,前719年壬戊——前697年甲申30
三、周庄王姬佗,前696年乙酉——前682年己亥30
四、周僖王胡齐,前681年庚子——前677年甲辰30
五、周惠王姬阆,前676年乙巳——前653年戊辰31
六、周襄王姬郑,前652年己巳——前619年壬寅32
七、周顷王壬臣,前618年癸卯——前613年戊申35
八、周匡王姬班,前612年己酉——前607年甲寅36
九、周定王姬瑜,前606年乙卯——前586年乙亥36
十、周简王姬夷,前585年丙子——前572年己丑36
十一、灵王泄心,前571年庚寅——前545年丙辰37
十二、景王姬贵,前544年丁巳——前520年辛巳38
十三、敬王姬勾,前519年壬午——前476年乙丑40
七卷 战国48
一、周元王姬仁,前476年——前467年48
二、东周定王姬介,前468年癸酉——前441年庚子49
三、周孝王姬嵬,前440年辛丑——前426年乙卯49
四、威烈王姬午,前425年丙辰——前402年己卯50
五、周安王姬骄,前401年庚辰——前376年乙巳50
六、周烈王姬喜,前375年丙午——前369年壬子51
七、周显王姬扁,前368年癸丑——前321年51
八、周慎靓王姬定,前320年辛丑——前315年丙午55
九、周赧王姬延,前314年丁未——前256年56
八卷 秦朝71
一、秦始皇赢政,前221年庚辰—前210年辛卯71
二、秦二世胡亥,前209年—前206年73
九卷 汉朝77
一、高祖刘邦,前206年——前195年77
二、惠帝刘盈,前194年——前188年84
三、高后吕雉,前187年——前180年85
四、文帝刘恒,前179年——前157年86
五、景帝刘启,前156年——前141年87
六、武帝刘彻,前140年——前87年88
七、昭帝佛陵,前86年——前74年96
八、宣帝刘询,前73年——前49年97
九、元帝刘爽,前48年——前33年99
十、成帝刘骜,前32年——前7年100
十一、哀帝刘欣,前6年——前1年101
十二、平帝刘衍1年——公元5年102
十三、孺子婴居摄6年——8年108
十卷 东汉109
一、光武帝刘秀25年——57年109
二、汉明帝刘庄58年——75年112
三、肃宗章帝恒76年——88年113
四、和帝刘肇89年——105年114
五、殇帝刘隆106年——106年115
六、安帝刘祐107年——125年115
七、顺帝刘保126年——144年116
八、冲帝刘炳145年——145年117
九、质帝刘缵146年——146年118
十、恒帝刘志147年——167年118
十一、灵帝刘宏168年——189年119
十二、献帝刘协189年——220年121
十一卷 西晋138
一、武帝司马炎265年——290年138
二、惠帝司马衷290年——306年141
三、怀帝司马炽307年——313年146
四、愍帝司马邺313年——317年147
十二卷 东晋148
一、元帝司马睿317年——332年148
二、明帝司马绍323年——325年149
三、成帝司马衍326年——342年150
四、康帝司马岳343年——343年152
五、穆帝司马聃345年——361年153
六、哀帝司马丕362年——365年156
七、海西公司马奕366年——371年156
八、简文帝司马昱371年——372年157
九、孝武帝司马曜373年——396年158
十、安帝司马德宗397年——418年162
十一、恭帝司马德文419年——420年166
十三卷 南北朝166
一、宋北魏166
二、齐北魏174
三、粱北魏178
四、梁、东魏、西魏182
五、梁、东魏、西魏、北齐185
六、陈、北齐北周187
七、陈北周190
八、陈隋190
十四卷 隋朝201
十五卷 唐朝201
一、高祖李渊618——626年201
二、太宗世民627——649年206
三、高宗李治650——683年210
四、则天武后684——704年215
五、中宗李显705——710年219
六、睿宗李旦710——712年220
七、玄宗隆基712——756年221
八、隶宗李亨756——762年227
九、代宗李豫763——779年235
十、德宗李适780——805年239
十一、宪宗李纯806——820年243
十二、穆宗李恒821——824年246
十三、敬宗李湛825——826年246
十四、文宗李昂827——840年246
十五、武宗李炎841——746年248
十六、宣宗李忱847——859年249
十七、懿宗李凗860——873年250
十八、僖宗李辕874——888年250
十九、昭宗李晔889——903年255
二十、哀帝李祝904——907年260
十六卷 五代十国262
一、后梁262
二、后唐267
三、后晋270
四、后汉274
五、后周276
十七卷 宋辽夏金281
一、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281
二、太宗光义977年——997年288
三、真宗赵恒998——1022年294
四、仁宗赵祯1023——1063年297
五、英宗赵曙1064——1067年303
六、神宗赵顼1068——1085年304
七、哲宋赵煦1086——1100年308
八、徽宗赵佶1101——1125年310
九、钦宗赵桓1126——1127年319
南宋320
一、高宗赵构1 127年——1162年320
二、孝宗赵音(慎)1163——1189年344
三、光宗赵惇1190——1194年346
四、宁宗赵扩1195——1224年347
五、理宗赵昀1225——1264年354
六、度宗赵椹265——1274年363
七、恭帝赵昱1275——1276年367
八、端宋赵昰1276——1278年369
九、幼帝赵昺1278——1279年371
十八卷 元朝372
一、世祖忽必烈1279——1294年372
二、成宗铁木儿1294——1307年375
三、武宗海山1307——1311年376
四、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312——1320年377
五、英宗硕德八刺1320——1323年377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4——1328年378
七、天顺帝阿速吉八1328年378
八、明宗和世顼1329年378
九、文宗图贴睦尔1328——1332年379
十、宁宗懿璘质班1332年380
十一顺帝妥懽贴睦尔1333——1368年381
十九卷 明朝395
一、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395
二、惠帝允炆1399——1402年402
三、成祖朱棣1403——1424年407
四、仁宗高炽1424——1425411
五、宣宗瞻基1426——1435年412
六、英宗祁镇1436——1449年413
七、景帝祁钰1450——1456年415
八、宪宗见深1465——1487年417
九、孝宗枯樘1488——1505年420
十、武宗厚照1506——1521年420
十一、世宗厚熄1522——1566年424
十二、穆宗朱载垕1567——1572年429
十三、神宗翊钧1573——1620年429
十四、熹宗由校1621——1627年436
十五、思宗由检1628——1644年440
二十卷 清朝449
一、世祖福临顺治1644年——1661年449
二、圣祖玄烨康熙1662年——1722年462
三、世宗胤桢雍正1723——1735年478
四、高宗弘历乾隆1736——1795年481
五、仁宗颙琰嘉庆1796——1822年492
六、宣宗旻宁道光1821——1839年498
二十一卷 近代史502
一、宣宗昱宁道光1840——1850年502
二、文宗奕宁咸丰1851——1861年508
三、穆宗载淳同治1862——1874年527
四、德宗载恬光绪1875——1908年535
五、宣统溥仪1909——1911年562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567
1912年壬子,中华民国元年567
1.中华民国成立567
2.清帝溥义退位568
3.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569
1913年癸丑,中华民国二年(总统袁世凯)569
1.宋教仁被刺案569
2.二次革命570
3.国会选举总统571
4.解散国民党571
1914年甲寅,民国三年(袁世凯政府,国民党被袁解散)571
1.麦克马洪线571
2.《中华民国约法》571
3.西姆拉条例约571
4.中华革命党成立572
1915年乙卯,中华民国四年(袁世凯政府)572
1.日本提出二十—条572
2.“五·九”国耻572
3.《中俄蒙协约》6月7日,中、俄、蒙协约签字572
4.筹安会鼓吹帝制573
5.洪宪帝制573
6.护国军573
1916年丙辰,中华国民五年(袁世凯称帝)574
1.云南都督府正式成立574
2.袁世凯在革命浪潮下,撤销洪宪帝制574
3.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574
4.徐州会议575
1917年丁巳,中华民国六年(上年6月黎元洪任总统)576
1.张勋复辟576
2.黎元洪辞职577
3.冯国璋就职代理总统577
1918年戊午,中华民国七年(上年8月冯国璋代总统)578
1.护法联合会578
2.新民学会成立578
3.徐世昌当选总统579
4.世界大战结束580
1919年已未,中华民国八年580
1.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失败580
2.南北和平会议582
3.五四运动582
1920年庚申,中华民国九年584
1.中国共产党诞生584
1921年辛酉,中华民国十年584
1922年壬戍,中华民国十一年585
1.直奉首次战争结束585
1923年癸亥,中华民国十二年585
1.“二七惨案”585
2.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586
3.孙中山主张国共合作586
1924年甲子,中华民国十三年(曹锟)586
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586
2.黄埔军校的创办587
3.第二次直奉战争587
4.段祺瑞执政587
1925年乙丑,中华民国十四年(段祺瑞执政)588
1.孙中山逝世588
2.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588
3.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588
4.五卅运动588
1926年丙寅,中华民国十五年(段祺瑞)589
1.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589
2.蒋介石的权势增长,野心更大,开始反共589
3.“三一八惨案”589
4.北伐战争及其胜利590
1927年丁卯,中华民国十六年590
1.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590
2.“南京惨案”591
3.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591
4.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的失败591
1928年戊辰,中华民国十七年(蒋介石至1949年)591
1.第二次北伐591
2.“五三惨案”又称“济南惨案”592
3.北伐全胜,国民政府宣称全国统一592
4.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592
1929年己巳,中华民国十八年593
1.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593
2.蒋桂战争593
3.蒋冯战争593
4.鄂豫皖、洪湖湘鄂西、广西右江等根据地建立593
5.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594
1930年庚午,中华民国十九年594
1.左江革命根据地创建和闽西、江西苏维埃政府成立594
2.中原大战594
3.《苏维埃土地法》和“土地革命路线”594
4.第一次反“围剿”595
1931年辛未,中华民国二十年595
1.第二次反“围剿”595
2.第三次反“围剿”595
3.九一八事变596
4.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596
1932年壬申,中华民国二十一年596
1.一、二八事变596
2、日本扶持的“满洲国”597
1933年癸酉,中华民国二十二年597
1.第四次反“围剿”597
2.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597
3.第五次反“围剿”598
1934年甲戍,中华民国二十三年598
1.长征开始598
2.油山游击根据地建立598
1935年乙亥,中华民国二十四年598
1.遵义会议598
2.毛泽东领导红军长征599
3.陕北瓦窑保会议600
4.一二九运动601
5.国民党第五次代表大会601
1936年丙子,中华民国二十五年601
1.中共领导人《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601
2.“西安事变”601
1937年丁丑,中华民二十六年602
1.卢沟桥事变602
2.八一三事变602
3.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603
4.陕北洛川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603
5.《中苏互不侵犯条例》604
6.日军以37万人分三路侵犯华北604
7.八路军出师华北及平型关大战役605
8.南京大屠杀605
1938年戊寅,中华民国二十七年606
1.台儿庄战役606
2.徐州、广州、武汉的沦陷606
3.毛泽东的《论持久战》607
4.汪精卫的“反共睦邻”607
1939年己卯,中华民国二十八年608
1.中日第一次长沙会战608
1940年庚辰,中华民国二十九年608
1.国民党军进攻八路军608
2.枣庄之战争,张自忠殉国609
1941年辛巳,中华民国三十年609
1.第二次长沙会战609
2.皖南事变609
1942年壬午,中华民国三十一年610
1.联合国宣言610
2.第三次长沙会战610
1943年癸未,中华民国三十二年610
1.华北地区解放军对日反“扫荡”战争611
1944年甲申,中华民国三十三年611
1.日本向中国下战书611
2.豫湘桂战役使国民党大溃败611
1945年乙酉,中华民国三十四年612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612
2.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612
3.美、英、苏三国首脑波茨坦会议612
4.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613
5.中苏友好同盟613
6.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投降613
7.联合国成立613
1946年丙戌,中华民国三十五年614
1.停战后,国民党军继续向解放区进攻614
2.国民党军向解放军全面进攻614
3.国民大会615
1947年丁亥,中华民国三十六年615
1.国民党军包围延安615
2.台北“二二八事件”615
3.“五二○”惨案615
4.国民党的“勘乱总动员”616
5.《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616
6.杨家沟会议616
1948年戊子,中华民国三十七年617
1.西柏坡会议617
2.济南战役617
3.辽沈战役617
4.淮海战役618
1949年己丑,中华民国三十八年619
1.平津战役619
2.国共谈判破裂620
3.渡江战役621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62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3
6.全国大陆解放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