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机组装工艺及常规检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机组装工艺及常规检测
  • 才家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1704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电机-组装;电机-检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机组装工艺及常规检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机通用知识1

第一节 常用电机的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1

一、常用电机的分类1

二、常用电机型号的编制方法3

三、常用电机名称与型号6

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电压、电流、频率和转速13

第二节 电机的安装型式及其代号15

一、电机安装型式代号的组成15

二、由三部分组成和由两部分组成的两种表示方式之间的关系18

第三节 电机的冷却方式及其代号19

一、旋转电机冷却方式的表示方法19

二、常见电机冷却方法举例22

第四节 电机的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23

一、线端标志符号23

二、绕组线端标志的规则和示例23

三、常用电机绕组接线图23

四、旋转方向24

第五节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IP代码)32

一、表示方法33

二、第一位表征数字(防固体等级)的内容33

三、第二位表征数字(防液体等级)的内容34

练习题35

第二章 滚动轴承的常识和装配方法37

第一节 概述37

一、轴承质量和装配质量的重要性37

二、组成轴承的部件及各部位的名称37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分类38

一、按承受载荷方向、公称接触角及滚动体形状分类38

二、按轴承的结构分类39

三、按轴承的尺寸大小分类41

第三节 滚动轴承代号编制方法41

一、代号的三个部分名称及包含的内容41

二、基本代号42

三、后置代号所用符号和所包含的内容43

第四节 滚动轴承的游隙和测量方法49

一、轴承游隙的定义49

二、轴承游隙的重要性和选择原则50

三、深沟球轴承游隙的简易测量方法50

四、深沟球轴承和圆柱孔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和施加载荷后径向游隙的增量51

第五节 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53

一、滚动轴承装配前的检查54

二、滚动轴承装配前的清洗54

三、轴承的装配工艺55

第六节 电机用润滑脂的品种、特性和选用原则57

一、电机用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和选用原则57

二、电机用润滑脂的品种、特性和适用场合58

三、润滑脂加入量及注入要求58

练习题61

第三章 组装前对零部件的处理和检查62

第一节 对零部件外观的检查和处理62

一、外观检查项目和要求62

二、清理零部件的方法和要求63

三、除锈的方法65

第二节 对交流异步电动机零部件机械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检测65

一、机座的检测方法和相关规定66

二、端盖机械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检测86

三、转子铁心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检测95

四、转轴主要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检测98

五、对有绕组定子铁心主要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检测106

第三节 对电气性能的检查107

一、测量绝缘电阻107

二、绕组耐交流电压试验109

三、绕组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112

四、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试验119

五、三相接线的相序检查126

六、对埋置的热敏元件以及空间加热器的试验128

练习题129

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组装工艺131

第一节 组装用工作台(流水线)、通用工装和工具131

一、组装用工作台(流水线)131

二、组装用通用工装135

三、组装用通用工具136

第二节 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142

第三节 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组装工艺144

一、定子铁心压入机座工艺144

二、铝机壳电机定子铁心装入机座的方法146

三、安装接线装置和接线147

四、转子装入定子(机座)内膛的方法150

五、轴承的装配工艺(组装流水线上的自动装配工艺)153

六、端盖、轴承盖的装配工艺155

七、安装外风扇和风扇罩157

八、其他配套部件的安装159

九、轴承室有内挡圈的较小电机装配特点159

第四节 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组装工艺特点159

一、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159

二、对转子的检查与试验159

三、集电环的组装161

四、电刷装置的组装163

第五节 永磁转子交流电机的组装工艺特点170

一、永磁转子交流电机的结构特点170

二、永磁转子交流电机的组装特点170

练习题172

第五章 三相交流电机组装后的检查、试验与考核174

第一节 整机机械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标注174

一、常用电机外形结构尺寸和代码174

二、电机整机外形的形位公差180

第二节 整机机械检查和测量考核180

一、外观和转动情况检查180

二、轴伸及键槽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测量180

三、轴中心高的测量181

四、轴中心线对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的测量181

五、轴伸肩至邻近的底脚孔轴线的距离(C尺寸)测量183

六、凸缘端盖安装孔相关尺寸及位置度的测量185

七、凸缘端盖止口尺寸及形位公差的测量185

八、轴伸端面至凸缘端盖止口端面距离的测量187

九、转子轴向窜动量的测量187

十、底脚平面度的测量188

十一、底脚安装孔相关尺寸的测量及计算188

十二、利用辅助工装测量A/2的简易方法190

十三、底脚安装孔位置度的计算191

十四、总长的测量191

十五、定、转子气隙的测量和气隙均匀值的计算192

第三节 整机电气试验和考核193

一、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194

二、耐电压试验194

三、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194

四、绕组对机壳(对地)耐冲击电压试验194

五、对埋置的热敏元件以及空间加热器的试验196

六、堵转电流和损耗的测定试验196

七、绕线转子电机的定、转子电压比的测定试验198

八、空载电流和损耗的测定试验200

九、振动的测定方法及限值200

十、噪声的测定方法及限值208

第四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216

一、通电后不起动,也无任何声响217

二、通电后不起动或缓慢转动并发出“嗡嗡”的异常声响217

三、三相电阻不平衡度较大218

四、三相电阻平衡,但都较大或较小218

五、空载电流三相不平衡度超过标准限值218

六、空载电流较大或较小219

七、空载损耗较大220

八、堵转电流较大或较小220

九、堵转电流三相不平衡度超过标准限值221

十、堵转损耗较大或较小221

十一、轴承过热222

十二、电刷过热222

十三、电刷与滑环接触面有较大火花222

十四、振动较大223

十五、噪声较大224

练习题226

第六章 直流电机的组装工艺228

第一节 直流电机的结构及接线型式228

一、直流电机的结构228

二、直流电机的接线型式231

第二节 对组装前所用部件的检查和试验232

一、对电枢的检查与测量233

二、对磁极铁心及磁极绕组的检查与测量237

三、对电刷、刷盒和刷架的检查239

四、对换向器的检查240

第三节 直流电机的组装工艺241

一、磁极的组装和检查241

二、组装转子风扇、轴承和将转子装入定子中245

三、安装电刷装置和两端端盖245

四、接线及接线后的检查245

五、安装专用风机和测速发电机(用于Z4系列)246

第四节 对直流电机成品的检查与试验246

一、机械检查246

二、电刷中性线位置的测定和调整试验247

三、电气试验项目249

四、电气试验方法和有关规定250

第五节 电磁式直流电动机出厂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255

一、通电后电动机不起动,电枢绕组也无电流255

二、通电后起动困难,并且电枢电流较大255

三、通电起动后很快就停转255

四、并励直流电动机转速超过正常值255

五、复励直流电动机起动时逆转后又改为顺转255

六、起动电流较大,负载转速高256

七、转速低于正常值256

八、电枢绕组过热256

九、励磁绕组过热256

十、电刷下火花较大,换向器过热256

第六节 电磁式直流发电机出厂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257

一、不发电(被拖动后,无输出电压)257

二、空载电压正常,但加负载后电压下降较多257

三、空载电压正常,但加负载后电压降低很快最后改变极性257

四、电压波动较大258

练习题258

附录260

附录1 电机成品耐交流电压试验(试验时间为1min)电压值260

附录2 Y(IP44)和Y2(IP54)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噪声声功率极限值261

附录3 Y和Y2系列电机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和额定电流时的堵转电压统计平均值263

附录4 Y和Y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电流统计平均值范围265

附录5 电机换向火花等级的确定标准265

附录6 电机轴线对底脚支撑面的平行度公差265

附录7 电机底脚支撑面的平面度公差265

附录8 凸缘止口直径N、凸缘止口对电机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及凸缘配合面对电机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266

附录9 电机轴伸直径D、键槽宽F、G尺寸及其公差、键槽对称度、轴伸长度一半处的径向圆跳动公差266

附录10 铜热电阻分度表268

附录11 BA1和BA2(Pt100)型铂热电阻分度表268

附录12 T分度铜-康铜和K分度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0~+200℃,冷端温度为0℃)269

参考文献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