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脏病学前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脏病学前沿
  • 沈卫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50910698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29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心脏病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脏病学前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高血压基因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朱鼎良1

一、高血压基因研究现状1

二、高血压基因研究的应用前景3

第2章 高血压治疗联合用药策略 陈绍行6

一、血压达标的现状及意义6

二、联合降压治疗的优势7

三、合理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7

四、联合降压治疗的步骤12

五、结语12

一、现有升HDL-C的措施14

第3章 高密度脂蛋白——调脂新靶点 赵水平14

二、针对HDL的新治疗方法16

三、总结23

第4章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 霍勇 马为25

一、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定义25

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27

三、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关系28

四、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其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机制30

五、防治心血管疾病—从防治代谢综合征做起37

第5章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调脂治疗 范维琥42

一、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42

二、降LDL-C治疗的主要手段:他汀类药物43

三、调整代谢综合征的核受体配体:PPAR激动药44

四、联合用药46

五、调脂治疗的额外得益47

六、新治疗48

七、正在研究中的治疗48

八、结论49

第6章 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调脂治疗 张敏 陆国平50

一、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及调脂目标50

二、糖尿病血脂异常调脂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54

一、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假说58

第7章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吴宗贵 梁春58

二、炎症、斑块稳定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72

三、动脉粥样硬化与其他炎性疾病的关系74

四、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调节和干预措施76

五、炎症标记物在临床上的应用78

六、减少血管炎症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治疗作用81

七、小结84

第8章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陆林89

一、糖化终末产物致病机制89

二、PKC途径激活机制91

三、氧化应激机制91

一、流行病学93

二、慢性肾病伴冠心病危险因素93

第9章 慢性肾病对冠心病发病和预后的影响 张瑞岩93

三、慢性肾病与冠心病发病及不良预后的关系94

四、慢性肾病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95

五、慢性肾病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术预后96

第10章 炎症介质白三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唐礼江 吴超能 沈卫峰100

一、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100

二、白三烯及其受体100

三、白三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102

四、临床应用前景与展望104

第11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研究进展 沈卫峰 朱政斌107

一、概述107

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新认识108

三、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消退的临床意义110

四、小结113

第12章 无创性影像学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陈克敏 郝晶 刘燕116

一、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116

二、MRI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120

三、SPECT及PE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123

四、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124

第13章 心电图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中的作用 刘霞130

一、LAD阻塞与心电图改变130

二、RCA和LCX阻塞与心电图改变135

三、LMCA阻塞与心电图改变143

一、溶栓治疗147

第14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 沈卫峰 张奇 沈杰147

二、直接PCI治疗148

三、易化PCI149

四、补救性PCI149

五、AMI时药物洗脱支架的作用150

六、AMI再灌注时的抗栓治疗152

七、STEMI的辅助药物治疗154

八、小结155

第15章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沈卫峰158

一、发生机制158

二、易损斑块的早期检出159

三、危险分层160

四、治疗162

五、结论169

第16章 糖尿病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回顾与展望 沈卫峰 张奇 陆林173

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173

二、糖尿病冠心病的高危特征174

三、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175

四、糖尿病患者PCI后处理179

第17章 药物洗脱支架年代——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处理 杨震坤182

一、冠脉血运重建术发展史182

二、比较两种血管重建策略治疗冠脉多支病变疗效的研究183

三、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冠脉多支病变治疗还需要外科吗?190

四、冠脉多支病变的血管重建策略192

第18章 药物洗脱支架年代——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处理 张瑞岩195

一、钙化病变的评估195

二、冠状动脉操作器材的评价196

三、钙化病变介入操作技巧和治疗策略197

第19章 药物洗脱支架年代——冠状动脉小血管、长病变的处理 张清 何奔200

一、小血管病变200

二、弥漫性冠脉长病变的PCI治疗205

三、总结206

第20章 药物洗脱支架年代——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处理 葛雷208

一、金属裸支架时代PCI治疗CTO病变的疗效208

二、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CTO病变的疗效209

三、CTO病变PCI技术的进展210

四、CABG在DES时代治疗CTO病变的作用217

第21章 药物洗脱支架年代——左主干病变的处理 吕树铮 宋现涛220

一、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指南的变迁220

二、多个中心报告:LM病变-DES优于BMS220

三、DES和CABG对左主干病变的对比临床试验222

四、特殊情况下的左主干病变治疗222

五、特殊技术在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223

六、结论224

第22章 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支架内血栓 张奇226

二、ISA发生率232

一、ISA形成原因232

第23章 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性——支架贴壁不良 张奇232

三、ISA与临床事件的关系234

四、总结235

第24章 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的治疗 胡健237

一、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的原因237

二、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的类型238

三、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的治疗239

四、治疗策略241

第25章 药物洗脱支架年代的PCI指征:从临床实践到指南 沈卫峰243

一、DES正在改变PCI领域243

二、DES拓展PCI指征244

四、总结248

三、DES尚待解决的问题248

第26章 药物洗脱支架能否完全取代普通支架 韩雅玲 李毅251

一、DES在PCI“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应用的现状251

二、DES的临床证据尚不充分255

三、DES的安全性256

四、DES的效价比257

五、BMS的应用价值258

六、DES的现状与未来259

第27章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存在的问题 徐亚伟262

一、桡动脉的解剖262

二、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基础264

三、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技术266

四、经桡动脉介入诊疗的并发症及处理270

第28章 保护装置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 张奇274

一、EMERALD研究274

二、ASPARAGUS研究275

三、PROMISE研究275

四、AIMI研究276

五、X-AMINE ST研究276

六、总结277

第29章 血管内超声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的价值 钱菊英 葛均波279

一、血管内超声显像的技术和病变的判断279

二、血管内超声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的应用282

三、小结287

第30章 造影剂肾病——介入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张奇290

一、造影剂肾病290

二、CIN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291

三、CIN与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291

四、CIN的预防和治疗292

五、总结295

第31章 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现状 陈绍良 刘志忠297

一、移植的细胞类型297

二、移植的路径299

三、临床病理状态300

四、研究展望301

第32章 间歇性低氧对缺血性心脏病的防治研究 杨黄恬 陈乐 周兆年305

一、间歇性低氧的心肌保护效应305

二、间歇性低氧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307

三、间歇性低氧适应的临床应用前景310

第33章 离子通道与体表心电图ST-T变化 罗晓颖313

一、正常体表心电图ST-T信号的形成机制313

二、体表心电图上异常ST-T变化的细胞离子机制315

三、总结318

第34章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2005年指南解读 吴士尧320

一、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320

二、定义与分期320

三、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价322

四、心力衰竭的治疗325

五、2005年ACC/AHA心衰指南330

六、总结332

第35章 ARB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 施仲伟336

一、疗效并不更好、不能取代ACE抑制药336

二、与ACE抑制药合用可能有益338

三、用于不能耐受ACE抑制药的患者339

四、CHARM试验初步确定ARB的地位340

五、结论342

第36章 β受体阻滞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及疗效评价 张凤如345

一、β受体阻滞药治疗CHF的机制345

二、β受体阻滞药治疗CHF的临床研究347

三、β受体阻滞药治疗CHF临床应用进展350

四、使用β受体阻滞药时应注意的问题352

五、总结353

第37章 脑钠肽测定的临床意义 何汝敏 曹久妹355

一、BNP的生物学特性355

二、BNP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356

三、BN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57

四、BNP与高血压358

五、BNP与呼吸困难359

第38章 肥厚型心肌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胡健361

一、病理361

三、临床评估362

二、发病机制362

四、治疗363

五、预后及展望366

第39章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分子细胞机制 陈颖369

一、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369

二、心肌细胞肌球蛋白的变化373

三、膜蛋白373

四、心肌细胞的自分泌功能374

五、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375

六、总结和展望375

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379

第40章 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及治疗策略 曹克将 张凤祥379

一、恶性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379

三、恶性心律失常的分类380

四、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380

五、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381

六、恶性心律失常长期治疗策略383

七、特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386

第41章 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治疗评价 李毅刚389

一、室速的标测技术390

二、室速消融的普通方法394

三、多种室速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394

四、不同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消融效果396

五、室速消融的适应证403

第42章 最小化右心室起搏治疗 凌天佑 吴立群406

一、右室心尖部起搏带来的临床不良后果406

二、右室心尖部起搏不良后果的产生机制408

三、最小化右室心尖部起搏的方法409

第43章 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吴立群 顾刚415

一、心室不同步的病理生理作用415

二、CRT的作用机制416

三、CRT对心室重构逆转的作用416

四、ICD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416

五、临床试验417

六、适应证418

七、置入技术419

八、成功率和并发症419

第44章 他汀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吴立群 朱巍 顾刚421

一、他汀类药物抗房性心律失常(房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421

二、他汀类抗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422

第45章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机制及治疗 李奋426

一、房间隔缺损426

二、三尖瓣下移畸形427

三、Fontan术427

四、法洛四联症428

五、大动脉转位429

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30

七、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430

八、心源性猝死431

第46章 特殊超声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前景 孙寅光433

一、对心脏运动的现代认识433

二、近年来出现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434

三、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的应用前景439

第47章 隐源性脑卒中与卵圆孔未闭 吕安康442

一、PFO与隐源性脑卒中442

二、检测PFO443

三、矛盾性血栓的影响因素444

四、治疗445

一、VSD介入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448

第48章 复杂疑难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秦永文 丁仲如448

二、特殊类型和疑难VSD的介入治疗449

三、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451

四、外科术后残余漏453

五、容易合并传导系统损伤的VSD454

六、巨大VS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454

七、复合型VSD454

八、急性心肌梗死后VSD455

第49章 主动脉夹层分离诊治 张瑞岩 朱政斌457

一、病因457

三、病理分型458

二、病理改变和转归458

四、临床表现459

五、诊断460

六、治疗461

七、预后465

第50章 瓣膜病的介入治疗 丁风华466

一、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466

二、主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治疗471

第51章 肾动脉狭窄 倪钧477

一、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477

三、肾功能减退影响预后478

二、冠心病患者伴肾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478

四、肾动脉狭窄的早期检查479

五、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480

六、肾动脉介入治疗预后:481

七、关于肾动脉狭窄的临床试验荟萃481

第52章 冠状动脉静脉瘘的诊断与处理 方唯一 施鸿毓484

一、病理学特点484

二、临床表现487

三、诊断488

四、治疗489

一、药物安全性492

第53章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注意点 张奇492

二、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499

三、他汀类药物联用其他降脂药物500

四、他汀类药物与低密度脂蛋白靶目标501

五、总结502

第54章 抗血小板药物抵抗 吴士尧504

一、阿司匹林抵抗504

二、氯吡格雷抵抗507

第55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抗栓治疗策略 胡健 沈卫峰512

一、抗血小板治疗512

三、直接凝血酶抑制药514

二、抗凝治疗514

四、维生素K拮抗药515

五、最近的研究515

第56章 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 李庆云518

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心血管疾病518

二、睡眠呼吸暂停引起心血管并发症的机制522

三、心力衰竭导致CSA的机制524

四、治疗526

五、展望528

第57章 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施海明530

一、临床特征530

二、辅助检查与诊断532

三、治疗536

第58章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陈君柱 朱军慧539

一、肺动脉高压诊断分类的历史变迁539

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理学540

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541

四、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541

五、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542

六、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545

第59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处理 丁风华 沈卫峰551

一、无复流的危险因素551

二、无复流的临床预后551

四、无复流的防治552

三、无复流的发生机制552

第60章 中心动脉压及其临床意义 初少莉559

一、中心动脉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559

二、解读中心动脉压的意义561

三、中心动脉压的应用563

四、问题与展望565

第61章 存活心肌评估 王建安567

一、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的概念567

二、心肌存活性评价的临床意义568

三、心肌存活性的评价方法568

四、结语574

一、心脏移植治疗进展577

第62章 心脏移植 臧旺福 周翔 项捷577

二、心脏移植受体选择和准备580

三、心脏移植供体心脏的选择及保护583

四、供心的切取584

五、供心的保护585

六、心脏移植术式588

七、心脏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和免疫抑制疗法590

八、心脏移植后重要并发症的防治593

九、心脏移植疗效与远期存活多因素分析596

十、心脏移植实验研究中见到的问题596

十一、总结597

第63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孔烨600

二、手术禁忌证601

三、CABG外科治疗技术601

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应证601

四、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03

五、展望605

第64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的诊治 杭钧彪 隋亮608

一、移植血管狭窄的病变过程和发生机制608

二、移植血管狭窄的诊断610

三、移植血管狭窄的治疗611

四、移植血管狭窄的临床治疗结果617

五、移植血管狭窄的长期预防618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621

第65章 左心室室壁瘤外科治疗进展 孔烨 章剑锋621

二、手术适应证及原则622

三、手术技术622

四、手术结果623

第66章 心房颤动外科治疗 陈海涛 周健625

一、历史625

二、心房颤动的机制625

三、房颤的常见原因625

四、临床表现和并发症626

五、诊断和外科治疗适应证626

六、手术方法6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