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之研究
  • 刘益东,李根群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5379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工业-工业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分析与评价1

第一节 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来研究中国计算机产业之发展1

第二节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特点4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重大缺陷和误导14

第四节 竞争优势理论的特点和不足23

第五节 比较优势战略和竞争优势战略的关系30

第二章 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有关的若干概念32

第一节 虚拟组织与国家创新系统32

第二节 关于国家智能和系统智能34

第三节 系统知识与国家创新系统37

第四节 学术创新与国家创新系统38

第五节 全程研究与国家创新系统39

第六节 关于路径依赖、惯性因素和启发性因素43

第三章 多机制型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框架及其要素45

第一节 增设学界机制:从二元结构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到三元结构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45

第二节 多机制型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框架50

第三节 作为创新优势战略分析框架使用的多机制型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框架58

第四节 多机制型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框架中的要素59

第五节 关于创新系统优势战略分析框架79

第四章 中国计算机产业史前工业8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相关工业(1905~1949年)83

第二节 计算机产业出现前的相关产业(1949~1958年)89

第五章 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建立94

第一节 仿制苏联计算机的历史背景94

第二节 仿制准备阶段96

第三节 仿制过程98

第四节 我国自行设计计算机的开始103

第五节 1965~1978年存在的主要问题108

第六节 1978~1981年111

第六章 中国大型计算机的发展与研究113

第一节 1982~1990年113

第二节 1990~2002年115

第三节 问题与思考117

第一节 我国微机产业的起步120

第七章 中国微型计算机产业的发展120

第二节 我国微机产业的形成与兴起122

第三节 微机产业成为计算机产业的主导产业124

第八章 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129

第一节 中国软件产业的萌芽与准备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70年代)130

第二节 中国软件产业的起步与形成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中期)137

第三节 中国软件产业的规范与壮大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153

第九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163

第一节 孕育与草创时期(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163

第二节 引进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167

第三节 重点建设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173

第四节 台湾集成电路的发展179

第五节 中国集成电路发展战略和政策180

第十章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187

第一节 互联网的接入与用于学术研究阶段(1987~1994)189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的起步与基础建设阶段(1994~1997)191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的兴起与形成阶段(1997~2002)198

第四节 中国互联网全面规范的发展阶段(2002~)213

第十一章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217

第一节 战略分析、政策分析与历史分析218

第二节 多机制型创新系统分析框架的要素分析248

第三节 关于结构分析、竞争分析、合作分析、利益分析、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学界机制、知识流合作机制、系统智能及其保障机制和系统分析265

第十二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273

第一节 对后发劣势的各种理解273

第二节 社会科学落后、系统智能及其保障机制薄弱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影响276

第三节 扭转后发劣势、摆脱社会科学落后局面的方法293

第十三章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296

第一节 对信息化的理解和把握是发展我国互联网的先决条件298

第二节 重市场机制、轻学界机制,造成我国互联网发展不平衡307

第三节 学界、政界、商界沟通不畅:知识流合作机制的欠缺3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313

主要参考文献318

后记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