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赵清理医案医话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安业,刘永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8463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中医内科学-医案-汇编-中国-现代;中医内科学-医话-汇编-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赵清理医案医话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术思想说略篇2
熟谙伤寒 善用经方2
法遵东垣 重视脾胃5
洞悉郁证 活用逍遥8
医论撷英篇12
辨证论治的特色不可丢弃12
浅谈经方中的对立统一观15
略论《伤寒论》中真武汤的运用17
试论《伤寒论》中保胃气的学术思想22
“治未病”当贵脾胃31
试论“阳虚三夺统于脾”——学习《理虚元鉴》的点滴体会34
浅谈胃脘痛的辨证治疗40
“肺合皮毛”及其临床应用44
如何突出中医特色治疗糖尿病48
巧趣医话篇54
低热辨治 当重脾胃54
失眠辨治体会56
脾肾为生痰之源 肺胃为贮痰之器59
辨味觉异常的临床意义60
绝经后阴道下血当作崩漏论62
头痛首辨内外伤 依经视位慎审详64
气虚当补肺脾肾 气滞气逆理肝胃68
肝气犯胃小议70
活瘀当重“气” 辨证是关键72
咳喘之虚实寒热辨75
经年阳痿 治佐祛瘀76
牙痛略说77
诊后劝说三句 胜似良药十帖79
溃疡病治疗琐谈81
十人九胃八不同82
漫谈体虚感冒的治疗84
继承开拓 厚今薄古——仲景学风纵横谈86
医案精选篇88
屡用经方起沉疴88
一、麻黄汤加味治疗卫阳被郁无汗症88
二、桂枝汤加味治疗低热、荨麻疹89
三、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喘91
四、桂枝加附子汤治疗产后误汗变证92
五、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发热性疾病93
六、旋覆代赭汤治疗梅尼埃综合征96
七、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头痛97
八、五苓散加味治疗水肿98
九、真武汤加味治疗高血压100
十、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脑血管疾病101
十一、泽泻汤加味治疗眩晕、头痛、心悸症102
十二、乌梅丸加减治疗胆囊炎和顽固性呕吐104
十三、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严重失眠106
十四、小承气汤加味治疗术后腹痛106
十五、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菌痢107
十六、肾小球肾炎(水肿)的经方同病异治109
十七、经方辨治痹证113
十八、旋覆花汤加味治疗肝着116
十九、四逆散临床应用体会117
二十一、白虎汤加味治疗口渴不止和声哑121
二十、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手指变形121
二十三、茯苓甘草汤加味治疗脐下悸动123
二十二、桂枝人参汤加味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3
二十四、小陷胸汤加味治疗胃脘痛124
二十五、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吐血125
二十六、大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125
二十七、白通汤加味治疗下利不止126
二十八、竹叶石膏汤加味治疗心烦不安126
二十九、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百合病127
活用逍遥愈百病128
一、丹栀逍遥散129
二、辛芷逍遥散130
三、生脉逍遥散131
五、百合逍遥散132
四、三仙逍遥散132
六、良附逍遥散133
七、左金逍遥散134
八、龙牡逍遥散135
九、保和逍遥散135
十、香附逍遥散136
十一、二妙逍遥散137
十二、四香逍遥散138
十三、醒脑逍遥散139
十四、甘麦大枣逍遥散140
燮理脾胃疗顽疾141
一、补中益气汤运用心得141
二、活用生脉 独具匠心145
三、治疗诸多胃痛 临床辨证十法151
四、治疗杂症 勿忘脾胃159
疑难杂症细审辨173
一、湿温重证昏迷案173
二、肺癌治案176
三、脏脱(急性心衰)抢救案179
四、癫痫治验181
五、狂证治验183
六、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异治185
七、急黄(亚急性肝坏死)治验186
八、养阴润肺法治疗癃闭190
九、痿证治验191
十、虚劳(席汉病)治验193
十一、小儿遗尿的治疗195
十二、瘿瘤(甲状腺肿)治验196
十三、养血息风法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198
十四、复元活血汤的运用体会198
其他治疗经验篇201
哮喘外治法201
慢性支气管炎的冬病夏治202
四味百部饮治疗小儿顿咳203
麝香敷脐治疗柿结胃腑205
内外合治法治疗(脊椎)骨质增生205
高位截瘫的综合治疗207
治学教学心得篇211
医以文远重典籍 学有门径德为基211
中医教学点滴体会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