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
  • 臧知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3274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土地制度-经济史-中国-秦汉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战国授田制度及相关问题1

第一节 井田与授田2

第二节 春秋土地关系的变动与授田12

一、齐国“相地而衰征”解12

二、晋国的“作爰田”“作州兵”17

三、鲁国的“初税亩”、“作丘甲”和“用田赋”20

四、楚国的“蔿掩庀赋”26

第三节 战国授田制度的普遍化29

一、授田的一般状况30

二、亩制的多样性36

三、土地计算:提封田法43

第二章 秦朝授田制度的统一及其实态56

第一节 商鞅“开阡陌”析疑57

第二节 “名田”与“授田”性质问题68

一、“名田宅”是“以名籍授田宅”72

二、“名田宅”之“名”是“名籍”之省76

三、“自占”之“占”是验证、核实之意78

四、“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的历史分析81

五、“限民名田”所反映的土地关系87

第三节 秦简所见土地制度92

一、青川秦牍土地制度的实行范围92

二、云梦睡虎地秦律所见土地制度补论93

三、龙岗秦简所见田制97

四、里耶秦简、岳麓秦简所见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104

第三章 汉代授田及其私有化112

第一节 土地授予的标准与程序113

一、“复故爵田宅”与秦土地制度的延续113

二、《二年律令》所见的授田制117

第二节 土地继承与买卖124

一、法定继承124

二、遗嘱继承134

三、土地买卖的法律化138

第三节 农民受田实态与土地兼并141

一、农民占田零散多样141

二、授田制与工商兼并农民问题145

第四节 《二年律令》的时效与授田制的废止问题150

一、授田制废止问题的分歧151

二、授田制废止是个历史的过程155

三、“假民公田”系授田制孑遗无“租赁”性质167

第五节 刘秀“度田”与东汉土地管理172

一、“度田”没有因动乱而废止173

二、“度田”与东汉初年社会秩序181

三、东汉的“赋民公田”187

第四章 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190

第一节 传统认识与“以顷计征”的历史考察191

一、田税征收方式分歧述要191

二、“以顷计征”与田税的分类计算195

第二节 秦和西汉的“税田”制度205

一、“垦田舆”与“税田”206

二、“税田”制214

三、按户平均征收田税219

四、“田虽三十而以顷亩出税”解224

第三节 东汉田税征收方式228

第四节 田税的货币化与农民田税负担242

第五节 文帝免征田税新证251

一、免除田税释疑253

二、农商并重政策的历史基础257

三、“弛山泽之禁”与税收结构变动260

第五章 算赋研究的几个问题26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266

第二节 “八月初为算赋”与“算”275

第三节 凤凰山汉简的“算”非“算赋”之省284

第四节 天长“算簿”性质分析300

第五节 松柏53号牍文性质辨析306

第六章 更役与更赋310

第一节 “月为更卒”的历史分析311

第二节 “正卒”之役324

第三节 “更赋”的演变331

一、汉代不存在戍边三日制度332

二、“更有三品”和更赋数额336

三、“外徭”训释340

第七章 户籍分类与户等变迁343

第一节 户口登记及其分类344

一、秦户籍分类345

二、汉代户籍分类353

第二节 “自占年”与户籍登记366

第三节 傅籍与户等结构的变动373

第八章 什伍缘起、居民身份与民居空间382

第一节 什伍制度起源382

第二节 “闾左”性质与基层社会控制395

第三节 “叚门逆旅”身份的历史考察409

第四节 “市井”所见民居空间与社会控制416

一、“市井”含义的传统训释417

二、考古所见古井群422

三、“市井”与民居空间控制425

余论:土地、赋役与农民历史命运429

主要参考资料4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