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肝硬化循证诊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肝硬化循证诊疗
  • 张学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90743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60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781页
  • 主题词:肝硬变-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肝硬化循证诊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3

第一章 肝脏结构及其血液循环3

第一节 肝脏解剖基础3

第二节 肝脏血液循环3

第三节 门静脉系统胚胎发生学5

第四节 肝脏淋巴系统7

第五节 肝脏神经分布7

第六节 肝脏血液循环调节7

第二章 肝纤维化10

第一节 肝纤维化病因及发生机制10

第二节 组织病理学15

第三节 治疗17

第三章 肝纤维化临床评估24

第一节 肝活检24

第二节 非侵入性技术评估肝纤维化27

第三节 诊断肝纤维化技术综合比较及推荐意见31

第四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38

第一节 门静脉高压分类及其病因38

第二节 门静脉高压发病机制39

第三节 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路径41

第四节 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43

第五节 自然史45

第六节 治疗45

第五章 门静脉高压诊断技术53

第一节 门静脉压力检测技术53

第二节 血流量检测技术59

第三节 曲张静脉压力检测技术60

第四节 非侵入性技术评估门静脉高压60

第六章 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综合征68

第一节 肝硬化循环功能障碍发生机制68

第二节 HDC对重要器官血流动力学影响75

第三节 自然史77

第四节 临床特征78

第五节 鉴别诊断78

第六节 治疗78

第七章 肝硬化肝储备功能及其预后评估86

第一节 肝储备功能评估86

第二节 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88

第三节 优化评估LC预后趋势分析92

第八章 肝硬化相关影像学技术进展102

第一节 影像学技术鉴别肝硬化高危结节102

第二节 影像学技术诊断弥漫性肝病进展107

病因篇123

第九章 肝硬化总论123

第一节 流行病学123

第二节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123

第三节 病理学127

第四节 肝硬化能否逆转128

第五节 临床表现129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131

第七节 影像学检查132

第八节 诊断133

第九节 鉴别诊断135

第十节 治疗135

第十章 乙型肝炎肝硬化142

第一节 HBV感染自然史142

第二节 临床诊断和评估144

第三节 抗病毒治疗145

第四节 LT适应证及其结局154

第五节 乙肝LC患者预后155

第十一章 丙型肝炎肝硬化160

第一节 流行病学160

第二节 HCV感染自然史160

第三节 丙型肝炎危险因素161

第四节 临床特征和诊断163

第五节 抗病毒治疗163

第六节 预后172

第十二章 酒精性肝硬化181

第一节 流行病学181

第二节 发病机制181

第三节 临床特征182

第四节 自然史183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184

第六节 影像学检查184

第七节 病理学检查185

第八节 诊断185

第九节 治疗186

第十三章 NAFLD相关肝硬化197

第一节 流行病学197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198

第三节 自然史199

第四节 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200

第五节 治疗204

第十四章 自身免疫性肝炎219

第一节 流行病学219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自身抗体及其抗原219

第三节 发病机制221

第四节 病理学222

第五节 临床表现223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225

第七节 诊断226

第八节 鉴别诊断228

第九节 自然史231

第十节 治疗232

第十五章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245

第一节 流行病学245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245

第三节 肝活检和病理学247

第四节 临床表现247

第五节 辅助检查248

第六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249

第七节 自然史251

第八节 治疗252

第十六章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64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264

第二节 病理学特征265

第三节 临床表现265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267

第五节 治疗269

第六节 预后271

第十七章 肝静脉血流阻塞280

第一节 解剖学分类280

第二节 充血性肝病281

第三节 布加综合征283

第四节 肝窦阻塞综合征291

第十八章 肝豆状核变性300

第一节 流行病学300

第二节 发病机制301

第三节 病理学302

第四节 临床表现302

第五节 辅助检查303

第六节 诊断305

第七节 筛检306

第八节 鉴别诊断306

第九节 治疗306

第十节 预后评估310

第十九章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316

第一节 流行病学316

第二节 α1-AT分子生物学316

第三节 α1-AT遗传学317

第四节 肝病病理生理学318

第五节 肝病病理解剖学318

第六节 临床表现318

第七节 自然史320

第八节 诊断320

第九节 治疗321

第二十章 肝硬化与药物诱导肝损伤325

第一节 药物诱导肝损伤325

第二节 肝硬化相关药物诱导肝损伤328

并发症篇341

第二十一章 肝硬化腹水341

第一节 病因学341

第二节 腹水发生机制343

第三节 诊断347

第四节 鉴别诊断350

第五节 常规治疗措施353

第六节 肝硬化腹水分级处理策略356

第七节 顽固型腹水治疗361

第二十二章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374

第一节 食管静脉曲张自然史374

第二节 筛检食管静脉曲张376

第三节 EVB的一级预防377

第四节 EVB预测382

第五节 EVB诊断385

第六节 EVB治疗386

第七节 EVB死亡风险评估393

第八节 EVB的二级预防393

第二十三章 胃及异位静脉曲张出血408

第一节 胃静脉曲张出血408

第二节 异位静脉曲张出血414

第三节 门静脉血栓与GV/ECV出血415

第二十四章 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病425

第一节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425

第二节 门静脉高压性结肠病429

第三节 门静脉高压性小肠病432

第二十五章 肝硬化相关免疫功能障碍437

第一节 肝脏免疫功能437

第二节 肝硬化免疫功能缺陷机制439

第三节 肝硬化诱导全身炎症机制442

第四节 肝硬化并发CAID临床意义444

第二十六章 肝硬化并发感染451

第一节 感染危险因素及常见感染类型451

第二节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51

第三节 肝硬化并发SBP外其他部位细菌感染460

第四节 肝硬化并发病毒和真菌感染463

第五节 肝硬化患者发热和感染征兆464

第二十七章 肝肾综合征473

第一节 促发因素473

第二节 发病机制474

第三节 临床表现474

第四节 肾功能评估475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476

第六节 预防策略478

第七节 治疗479

第二十八章 肝性脑病487

第一节 肝性脑病分类487

第二节 病因学和诱发因素488

第三节 发病机制489

第四节 神经病理学492

第五节 临床表现493

第六节 辅助检查494

第七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495

第八节 治疗495

第二十九章 肝肺综合征507

第一节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507

第二节 临床表现509

第三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509

第四节 评估和筛检511

第五节 自然史512

第六节 治疗513

第三十章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520

第一节 流行病学520

第二节 发病机制520

第三节 组织病理学521

第四节 临床表现521

第五节 诊断522

第六节 鉴别诊断523

第七节 病程和预后524

第八节 筛检525

第九节 治疗525

第三十一章 肝性胸腔积液533

第一节 发病机制533

第二节 临床表现533

第三节 并发症534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535

第五节 治疗536

第三十二章 肝硬化相关肝衰竭541

第一节 定义及临床特征541

第二节 鉴别诊断542

第三节 预后评估543

第四节 治疗545

第三十三章 肝硬化性心肌病552

第一节 CCM研究历史回眸552

第二节 发病机制552

第三节 组织学变化553

第四节 临床表现554

第五节 辅助检查555

第六节 诊断557

第七节 治疗557

第三十四章 肝硬化内分泌功能障碍562

第一节 肝源性糖尿病562

第二节 肝硬化生长素代谢紊乱566

第三节 肝硬化甲状腺素代谢紊乱567

第四节 LC氢化可的松代谢异常567

第五节 肝硬化性功能障碍568

第三十五章 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573

第一节 血小板减少及其功能障碍573

第二节 凝血因子异常574

第三节 抗凝血系统异常575

第四节 促凝血和抗凝血动态平衡变化576

第五节 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特征578

第六节 凝血功能障碍实验室评估579

第七节 凝血功能障碍预防580

第八节 凝血功能障碍治疗580

第三十六章 肝硬化低钠血症587

第一节 发病机制587

第二节 临床表现588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588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589

第五节 治疗589

第六节 预后593

第三十七章 肝硬化代谢异常597

第一节 肝硬化代谢特征597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597

第三节 蛋白质代谢异常598

第四节 脂代谢异常599

第五节 肝脏在营养代谢中的作用600

第六节 微营养代谢异常及其对策601

第三十八章 肝硬化营养不良607

第一节 流行病学607

第二节 病因及发生机制608

第三节 营养不良标志610

第四节 营养状态评估613

第五节 临床特征及预后616

第六节 治疗618

第三十九章 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633

第一节 肝硬化脾脏结构和功能变化633

第二节 发病机制634

第三节 临床表现635

第四节 鉴别诊断636

第五节 治疗636

第六节 预后641

第四十章 肝硬化骨营养障碍645

第一节 骨代谢生理及影响因素645

第二节 骨营养障碍流行病学646

第三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647

第四节 临床表现648

第五节 诊断649

第六节 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650

第七节 治疗650

外科篇659

第四十一章 肝硬化外科风险及对策659

第一节 手术相关肝损伤病理生理学659

第二节 术前肝病筛检及风险评估660

第三节 手术时间选择和择期手术禁忌证660

第四节 外科手术风险预测模型662

第五节 不同类型手术风险及防范措施665

第六节 围手术期风险及其对策668

第四十二章 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进展680

第一节 TIPS术前评估680

第二节 TIPS技术操作681

第三节 TIPS相关血流动力学变化682

第四节 TIPS疗效评价682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689

第四十三章 终末期肝硬化肝移植进展698

第一节 肝移植适应证及优化评估698

第二节 肝移植围术期技术要点699

第三节 肝移植存活率及影响因素701

第四节 活体肝移植发展趋势709

第五节 儿童和青少年肝移植特点710

第六节 二次肝移植711

第四十四章 肝移植后原肝病复发及其对策718

第一节 HBV相关慢性肝病718

第二节 HCV相关慢性肝病727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732

第四节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733

第五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734

第六节 酒精性肝病735

第七节 NAFLD相关肝硬化736

第八节 血色病737

附录7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