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201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2014](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0462316.jpg)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1891783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技术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14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201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2
一、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2
二、科技工作主要进展4
三、科技创新成效10
第一章 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6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16
一、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16
二、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17
三、推进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19
四、深化科技评价奖励制度改革19
五、加快推进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建设20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21
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1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21
三、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22
第三节 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22
一、高校研发体系22
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23
三、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23
四、新型研发组织24
第四节 协同创新25
一、促进产学研合作25
二、加强科教结合26
三、完善军民科技融合机制26
第五节 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26
一、技术市场26
二、生产力促进中心27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27
四、大学科技园28
五、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8
六、科技评估29
第六节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30
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30
二、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30
三、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31
四、促进创业31
第二章 科技资源配置34
第一节 科技投入34
一、全社会科技投入34
二、财政科技投入35
第二节 科技金融39
一、科技金融工作与合作机制39
二、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进展40
三、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44
第三节 科技人才队伍46
一、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与结构46
二、科技人才培养47
三、科技人才重大工程与人才引进49
第四节 科技创新基础能力51
一、研究实验基地51
二、科研条件建设55
三、科技资源共享57
第三章 科技重大专项62
第一节 总体情况62
一、年度主要工作62
二、年度任务部署64
三、重点突破进展65
第二节 重要科研进展与成果67
一、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67
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69
三、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71
四、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74
五、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76
六、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79
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81
八、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84
九、重大新药创制87
十、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89
第四章 基础前沿94
第一节 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94
一、数学、物理学和化学94
二、天文学94
三、地球科学95
四、生物科学96
五、新兴交叉学科97
第二节 面向国家需求的基础研究99
一、蛋白质研究99
二、干细胞研究100
三、全球变化研究100
四、脑与认知102
五、物质与新效应102
第三节 前沿技术103
一、高性能计算技术103
二、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104
三、新型材料技术104
四、深海技术106
五、空天技术107
六、增材制造技术110
第五章 民生科技112
第一节 资源环境112
一、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12
二、污染控制114
三、生态保护115
第二节 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118
一、生产安全118
二、食品安全120
三、社会安全121
四、全球气候变化121
五、地震、地质灾害122
第三节 人口与健康123
一、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123
二、重大疾病防治与实用卫生技术123
三、新型医疗仪器与设备125
四、中医药现代化126
第四节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126
一、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126
二、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127
三、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127
四、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128
五、城市信息平台128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实验与示范129
一、全面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调查工作129
二、着力推进实验区评估工作129
三、开展实验区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示范和培训129
四、扎实做好实验区过程管理130
第六章 农业科技创新132
第一节 现代农业132
一、农业高效生产132
二、农业生物种业133
三、现代农机装备与农用物资134
四、农林生物质综合利用与生物质资源135
五、现代海洋农业136
六、农村与农业信息化137
七、食品加工与现代物流138
八、农林生态环境139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140
一、村镇建设新技术140
二、农村民生关键技术141
第三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143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43
二、星火产业带145
第四节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145
一、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145
二、星火培训和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146
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146
第七章 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48
第一节 产业技术升级148
一、推进重点产业科技进步148
二、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62
第二节 现代服务业164
一、现代服务业创新体系164
二、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165
三、现代服务业试点示范166
四、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167
第三节 节能减排168
一、科技支撑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68
二、节能环保技术169
三、绿色制造169
四、材料领域171
五、能源领域173
第八章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176
第一节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176
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76
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78
三、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80
四、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81
五、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82
六、天津滨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83
七、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84
八、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86
第二节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187
一、国家高新区经济发展187
一、国家高新区创新成效188
第三节 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191
一、火炬计划191
二、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192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93
四、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195
第九章 区域科技发展与地方科技工作198
第一节 重点区域科技工作198
一、京津冀地区198
二、长江经济带199
三、一带一路199
第二节 部省会商与地方科技工作200
一、部省会商200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200
三、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建设201
第三节 民族与边疆科技工作202
一、科技援藏202
二、科技援疆203
三、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203
第四节 基层科技工作204
一、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204
二、科技兴县(市)专项工作206
三、科技扶贫开发207
第十章 科技对外开放与合作210
第一节 与发达国家的双边合作210
一、中美科技合作210
二、中欧科技合作212
三、中俄科技合作215
四、中日与中韩科技合作215
五、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217
第二节 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218
一、与东盟国家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科技合作218
二、与非洲国家的科技合作220
三、与拉美国家的科技合作220
四、与中东欧国家的科技合作220
五、科技援外培训221
第三节 多边科技合作222
一、牵头和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计划222
二、与国际组织的合作222
三、多边机制下的科技合作223
第四节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224
一、与港澳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224
二、与台湾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225
第五节 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建设225
一、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25
二、国际合作基地226
三、国际人才引进与培养226
四、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228
五、国际科技合作论文和专利228
第十一章 科普事业230
第一节 科普能力建设230
一、科普队伍建设230
二、科普经费投入232
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233
四、科普出版与传媒234
五、科普能力建设培训班234
第二节 科普活动与事件235
一、全国科技活动周235
二、全国科普日236
三、农村科普237
四、青少年科普238
五、新媒体科普238
六、科普事件239
附表242
表1 科技人员242
表2 科技经费242
表3 科技产出243
表4 高技术产业243
表5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44
支持单位245
支持单位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