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X线投照技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X线投照技术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452377.jpg)
- 郑晓林,朱纯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 ISBN:978751921910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X射线摄影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X线投照技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2
第1节 X线的产生和特性2
1.1 X线的产生2
1.2 X射线谱3
1.3 X线的特性4
第2节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图像特点6
2.1 X线的成像原理6
2.2 人体组织X线图像特点6
第3节 X线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8
3.1 评估图像质量标准8
3.2 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9
第4节 X线的设备和发展12
4.1 传统X线摄影12
4.2 计算机放射摄影系统13
4.3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14
第5节 X线投照基本原则和规范15
5.1 机房制度和设备使用规范15
5.2 检查流程规范16
5.3 X线摄影原则16
5.4 计算机操作规定17
5.5 正确处理与被检者之间的关系17
5.6 造影检查规定17
5.7 放射防护18
第6节 X线投照与诊断的关系19
6.1 正确选择投照部位是显示病变的基本条件19
6.2 投照方位标准化对诊断的作用19
6.3 规范的技术操作在诊断中的作用20
6.4 X线图像质量是诊断的关键21
第2章 胸部24
第1节 应用解剖及定位标记24
1.1 应用解剖24
1.2 体表定位24
第2节 胸部各部摄影技术26
2.1 胸部后前位26
2.2 胸部侧位28
2.3 胸部前弓位30
2.4 心脏右前斜位(第一斜位)32
2.5 心脏左前斜位(第二斜位)34
2.6 胸部仰卧正位36
2.7 膈下肋骨正位37
2.8 胸骨后前位39
2.9 胸骨侧位41
2.10 胸锁关节后前位43
2.11 单侧胸锁关节斜位(左、右侧胸锁关节斜位)44
第3章 腹部49
第1节 应用解剖及定位标记49
1.1 应用解剖49
1.2 腹部分区49
1.3 体表定位标志与定位线49
第2节 全腹部各部位摄影技术50
2.1 腹部仰卧前后位(卧位正位)50
2.2 腹部站立后前位(腹部站立正位)52
2.3 腹部侧卧前后位54
2.4 腹部侧位55
2.5 腹部倒立前后位和倒立侧位57
第3节 腹部局部摄影技术59
3.1 双肾区前后位59
3.2 膀胱区前后位60
3.3 膀胱区斜位62
3.4 尿道前后位63
3.5 尿道斜位64
第4章 脊柱69
第1节 应用解剖与定位标记69
1.1 应用解剖69
1.2 体表定位70
第2节 脊柱各部位摄影技术70
2.1 颈椎70
2.2 胸椎84
2.3 腰椎90
2.4 骶、尾椎101
2.5 腰骶关节107
2.6 数字化全脊柱拼接成像110
第5章 骨盆116
第1节 应用解剖与定位标记116
1.1 应用解剖116
1.2 体表定位116
第2节 骨盆各部位摄影技术117
2.1 骨盆前后位(正位)117
2.2 骨盆侧位120
2.3 髂骨翼斜位(骨盆斜位)122
2.4 骨盆入口位124
2.5 骨盆出口位125
2.6 骶髂关节前后位127
2.7 骶髂关节斜位129
第6章 上肢135
第1节 应用解剖与定位标记135
1.1 应用解剖135
1.2 体表定位136
第2节 摄影部位和技术137
2.1 拇指正位137
2.2 拇指侧位138
2.3 第2~5指正位140
2.4 第2~5指侧位141
2.5 手部后前正位(手部正位)143
2.6 手部后前斜位145
2.7 手部侧位148
2.8 腕关节正位149
2.9 腕关节侧位152
2.10 舟状骨尺偏斜位153
2.11 尺桡骨正位156
2.12 尺桡骨侧位157
2.13 肘关节正位159
2.14 肘关节侧位161
2.15 肱骨正位164
2.16 肱骨侧位165
2.17 肱骨上段穿胸位167
2.18 肩关节正位169
2.19 锁骨正位171
2.20 锁骨轴位173
2.21 肩胛骨正位175
2.22 肩胛骨外展位176
2.23 肩胛骨侧位178
2.24 冈上肌出口位180
第7章 下肢186
第1节 应用解剖与定位标记186
1.1 应用解剖186
1.2 体表标志187
1.3 体表定位187
第2节 下肢各部位摄影技术188
2.1 足正位188
2.2 足内侧斜位189
2.3 足外侧斜位191
2.4 足外侧位192
2.5 足负重侧位194
2.6 踝关节正位195
2.7 踝关节侧位197
2.8 跟骨侧位199
2.9 跟骨轴位200
2.10 胫腓骨正位202
2.11 胫腓骨侧位204
2.12 膝关节正位206
2.13 膝关节侧位208
2.14 髌骨轴位210
2.15 股骨正位212
2.16 股骨侧位213
2.17 髋关节正位215
2.18 髋关节侧位217
2.19 髋关节水平侧位219
2.20 髋关节侧斜位220
2.21 髋关节蛙型位222
2.22 数字化全下肢正位拼接成像224
第8章 头部232
第1节 应用解剖与定位标记232
1.1 应用解剖232
1.2 体表定位235
第2节 头部摄影技术237
2.1 头颅后前位237
2.2 头颅侧位239
2.3 头颅水平侧位241
2.4 汤氏位242
2.5 头颅轴位(颅底位、颏顶位)244
2.6 头颅切线位246
2.7 蝶鞍侧位248
2.8 视神经孔位250
2.9 茎突正位252
2.10 茎突侧位254
2.11 内耳道后前正位(经眶位)256
2.12 乳突劳氏位258
2.13 乳突许氏位260
2.14 乳突伦氏位262
2.15 乳突梅氏位264
2.16 斯氏位267
2.17 反斯氏位269
2.18 面骨45°后前位270
2.19 颧弓切线位272
2.20 鼻骨侧位274
2.21 鼻骨轴位276
2.22 柯氏位(鼻窦后前23°位)278
2.23 华氏位(鼻窦后前37°位)280
2.24 副鼻窦侧位282
2.25 眼眶正位284
2.26 眼眶侧位286
2.27 眼眶薄骨位287
2.28 眶上裂位289
2.29 眶下裂位291
2.30 下颌骨后前位293
2.31 下颌骨侧斜位294
2.32 颞颌关节张口位和闭口位297
2.33 口腔曲面全景摄影299
第9章 乳腺305
第1节 应用解剖与定位标记305
1.1 应用解剖305
1.2 体表定位306
第2节 乳腺摄影的特殊要求307
2.1 乳腺压迫307
2.2 准直307
2.3 乳腺摄影推荐使用的曝光条件308
2.4 乳腺X线图像的文字规定308
第3节 乳腺摄影的体位309
3.1 常规摄影体位309
3.2 补充摄影体位315
第4节 乳腺摄影的质量控制322
4.1 乳腺X线图像质量评估要点322
4.2 乳腺X线摄影质量保证措施和工作程序324
4.3 图像输出和胶片打印325
第5节 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和术前钢丝定位及投照技术326
5.1 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326
5.2 乳腺X术前钢丝定位328
5.3 注意事项329
第10章 X线造影检查333
第1节 对比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333
1.1 对比剂的类型333
1.2 对比剂进入机体的途径335
第2节 碘对比剂风险控制和不良反应及处理336
2.1 碘对比剂使用的高危因素336
2.2 碘对比剂使用的禁忌证337
2.3 使用对比剂的注意事项及风险防范337
2.4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及处理337
第3节 常用的X线造影技术339
3.1 静脉肾盂造影339
3.2 逆行肾盂造影343
3.3 膀胱造影345
3.4 尿道造影347
3.5 口服法胆道造影350
3.6 静脉胆道造影(静脉注入法和静脉滴注法)352
3.7 术后胆道造影354
中英文词汇对照357
中英文词汇对照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