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穴位灸疗大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穴位灸疗大全](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0438119.jpg)
- 温木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02665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852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866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穴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穴位灸疗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2
第一章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2
第一节 灸法的起源2
第二节 灸法的发展3
第三节 灸法的现状6
第二章 灸法的治疗机理8
第一节 温热刺激作用8
第二节 药物治疗作用9
第三节 经络调节作用10
第四节 综合治疗作用11
一、温热刺激与药物作用12
二、温热刺激与经络的调节作用12
三、经络与药物的关系12
第三章 灸法的特点与作用13
第一节 灸法的特点13
一、疗效确切,适应证广13
二、简便节 约,方便及时14
三、易学易用,便于推广14
四、安全可靠,无副作用14
第二节 灸法的作用15
一、温经散寒,疏风解表15
二、行气通络,温经逐痹15
三、消瘀散结,祛痰除湿16
四、回阳固脱,升阳举陷16
五、拔毒泄热,止痛生肌16
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17
第四章 热证可灸刍议18
一、皮肤之热,导而出之18
二、经络之热,温而通之18
三、脏腑之热,引而泄之19
第五章 灸法的分类21
一、艾灸法21
二、非艾灸法22
第六章 灸用材料与制作23
第一节 施灸常用材料23
一、艾的生长与形态23
二、艾的功能与作用24
三、艾的保管与存放25
第二节 灸用材料的制作26
一、艾绒的特点26
二、艾绒的制备26
三、艾炷和艾条的制备28
四、部分灸法材料的制备30
第七章 常用灸法35
第一节 艾灸法35
一、艾炷直接灸法35
二、艾炷隔物灸法38
三、艾条悬灸法45
四、艾条隔物悬灸法50
五、艾条压灸法53
六、铺灸法57
七、艾灸器灸法60
八、温针灸法65
第二节 非艾灸法67
一、线灸法67
二、条灸法72
三、仪器灸法75
四、药灸法79
五、其他热灸法82
六、天灸法85
第八章 操作方法90
第一节 灸前准备90
一、灸治环境90
二、心理准备90
三、灸法的体位91
四、灸法的选择91
五、灸法的选穴与配穴92
第二节 灸法操作95
一、定穴95
二、灸法的消毒96
三、置炷96
四、取火与点火96
五、燃艾98
六、穴位施灸顺序98
七、灸感99
八、灸法的补泻方法100
九、炙治数量103
十、治疗频率105
十一、艾条灸灭火法106
第九章 灸疗意外与灸后反应108
第一节 灸疗意外108
一、晕灸108
二、灸疗过敏109
三、灸疗中毒110
第二节 灸后反应110
一、灸疮111
二、其他反应112
第十章 灸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115
第一节 适应证115
第二节 禁忌证116
第三节 注意事项117
第十一章 灸法常用腧穴119
第一节 十四经常用腧穴119
一、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119
二、手阳明大肠经常用腧穴120
三、足阳明胃经常用腧穴122
四、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124
五、手少阴心经常用腧穴126
六、手太阳小肠经常用腧穴126
七、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128
八、足少阴肾经常用腧穴132
九、手厥阴心包经常用腧穴133
十、手少阳三焦经常用腧穴134
十一、足少阳胆经常用腧穴136
十二、足厥阴肝经常用腧穴138
十三、督脉常用腧穴139
十四、任脉常用腧穴141
第二节 经外奇穴142
下篇 各论148
第十二章 内科疾病148
第一节 传染性疾病148
一、流行性感冒148
二、流行性腮腺炎152
三、艾滋病156
四、淋巴结核159
五、肺结核161
六、病毒性肝炎165
附:乙型肝炎168
七、流行性出血热171
八、痢疾174
九、艾滋病腹泻177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179
一、支气管炎179
二、支气管哮喘183
三、发热187
四、咳嗽190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194
一、冠心病194
二、心绞痛197
三、心律失常200
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4
五、高血压206
六、低血压210
七、高脂血症212
八、贫血215
九、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18
十、白细胞减少症222
十一、白血病225
十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229
十三、大动脉炎232
十四、雷诺氏病235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239
一、膈肌痉挛239
二、胃炎242
三、消化性溃疡245
四、胃下垂248
五、胃痛252
六、胃痉挛254
七、胃肠神经官能症257
八、呕吐260
九、化疗后胃肠道反应263
十、脂肪肝266
十一、肝硬化269
十二、肝硬化腹水272
十三、黄疸275
十四、功能性消化不良278
十五、胃肠炎281
十六、肠易激综合征284
十七、肠炎287
十八、腹痛290
十九、急性腹泻294
二十、慢性腹泻296
二十一、慢性结肠炎300
二十二、溃疡性结肠炎303
二十三、癌性腹水307
二十四、腹胀309
二十五、便秘312
第五节 精神疾病315
一、失眠315
二、精神分裂症319
三、癫痫322
四、癔病326
五、焦虑症329
六、抑郁症332
第六节 神经疾病336
一、面神经麻痹336
二、面肌痉挛339
三、头痛343
四、偏头痛348
五、三叉神经痛351
六、眩晕354
七、中风后遗症357
八、痴呆363
九、帕金森病366
十、眼睑下垂369
十一、枕神经痛372
十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75
十三、末梢神经炎378
十四、桡神经麻痹382
十五、坐骨神经痛385
十六、腓总神经麻痹388
第七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91
一、慢性肾炎391
二、肾病综合征394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397
四、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400
五、尿频403
六、尿失禁406
七、尿潴留410
八、老年夜尿症413
九、遗尿416
十、尿道综合征419
十一、尿路感染422
十二、阳痿425
十三、附睾炎429
十四、阴缩症432
十五、精液异常症434
十六、男性不育438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441
一、糖尿病441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446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450
四、甲状腺炎453
五、甲状腺良性肿瘤456
六、肥胖症458
第九节 其他疾病462
一、疲劳综合征462
二、重症肌无力466
三、出汗异常470
四、输液反应473
五、腓肠肌痉挛475
六、不宁腿综合征478
第十三章 外科疾病482
第一节 骨科疾病482
一、落枕482
二、颈椎病485
三、颈性眩晕490
四、颈性头痛492
五、肩周炎496
六、肱骨外上髁炎498
七、腕管综合征501
八、腱鞘炎504
九、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506
十、强直性脊柱炎508
十一、风湿性关节炎512
十二、类风湿性关节炎516
十三、肌筋膜炎521
十四、腱鞘囊肿524
十五、骨质疏松526
十六、腰肌劳损529
十七、急性腰扭伤532
十八、腰痛535
十九、腰椎间盘突出症540
二十、隐性脊柱裂544
二十一、腰腿痛546
二十二、臀上皮神经综合征550
二十三、尾骨疼痛552
二十四、腰椎骨质增生症554
二十五、梨状肌综合征557
二十六、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61
二十七、股外侧皮神经炎564
二十八、髌骨软化症567
二十九、髌下脂肪垫炎570
三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73
三十一、膝关节滑膜炎576
三十二、踝关节扭伤579
三十三、痹证582
三十四、骨折588
三十五、软组织损伤590
三十六、痛风性关节炎595
三十七、足跟痛598
第二节 普通外科疾病602
一、胆石症602
二、术后腹胀605
三、肠麻痹607
四、肠梗阻610
五、肛肠术后疼痛612
六、痉挛性斜颈614
七、截瘫617
八、痔疮620
九、直肠脱垂623
十、外伤感染626
十一、疮疡629
十二、窦道631
十三、蝮蛇咬伤633
十四、褥疮635
十五、瘢痕疙瘩638
十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39
十七、输液性静脉炎643
十八、肌注硬结645
十九、慢性下肢溃疡647
二十、冻疮648
第三节 泌尿外科疾病651
一、术后尿潴留651
二、慢性前列腺炎654
三、前列腺增生症657
第十四章 妇科疾病661
一、功能性子宫出血661
二、痛经664
三、月经不调667
四、慢性盆腔炎670
五、急性乳腺炎673
六、乳腺增生675
七、更年期综合征678
八、妊娠呕吐680
九、胎位不正683
十、乳汁缺乏685
十一、带下688
十二、慢性附件炎690
十三、不孕症693
十四、卵巢囊肿696
十五、子宫脱垂698
十六、子宫内膜异位症701
十七、女阴白色病变704
十八、习惯性流产707
第十五章 儿科疾病710
一、小儿扁桃体炎710
二、小儿支气管炎712
三、小儿哮喘715
四、小儿咳嗽718
五、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720
六、小儿发热723
七、小儿厌食症725
八、小儿肠炎728
九、小儿消化不良730
十、婴幼儿腹泻733
十一、小儿脑瘫736
十二、小儿脑积水739
十三、小儿遗尿741
十四、小儿神经性尿频744
十五、小儿脱肛746
十六、小、儿疝气749
十七、小儿汗症752
第十六章 皮肤科疾病755
一、痤疮755
二、黄褐斑758
三、斑秃760
四、银屑病763
五、汗疱疹765
六、荨麻疹767
七、硬皮病770
八、癣症772
九、单纯疱疹774
十、皮肤瘙痒病776
十一、湿疹779
十二、神经性皮炎781
十三、白癜风784
十四、带状疱疹787
十五、扁平疣790
十六、寻常疣792
十七、尖锐湿疣794
十八、传染性软疣797
十九、跖疣799
二十、鸡眼801
第十七章 五官科疾病804
第一节 眼科疾病804
一、麦粒肿804
二、近视807
三、弱视809
四、青光眼811
五、白内障814
六、眼睑下垂816
第二节 耳鼻喉科疾病819
一、耳鸣819
二、突发性耳聋821
三、化脓性中耳炎823
四、慢性鼻炎825
五、过敏性鼻炎828
六、鼻出血831
七、慢性咽炎834
八、慢性咽喉炎836
九、咽部异感症838
十、梅尼埃病840
第三节 口腔科疾病844
一、复发性口腔溃疡844
二、牙痛847
三、颞颌关节炎849
主要参考书目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