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性 非理性批判 精神和哲学的历史逻辑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性 非理性批判 精神和哲学的历史逻辑考察](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5095077.jpg)
- 冯玉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933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理性-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理性 非理性批判 精神和哲学的历史逻辑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子1
第二章 理性非理性的直接同一14
一、原生命的自然意识14
二、理性的发萌:神秘感与巫术18
三、人类原初精神:万物有灵论的理性非理性的直接同一23
第三章 理性非理性直接同一的破裂26
一、自然意识向自我意识的转化26
(一)转换的文化中介26
1.原始图腾27
2.原始宗教29
3.原始神话31
4.原始艺术33
(二)符号文化系统的形成36
二、理智理性的确立37
第四章 理性的必然确定性40
一、诗性智慧的荷马时代40
二、理智理性精神的概念显现:人类哲学文化形式的诞生46
三、宇宙理性观和人本理性观的确立50
(一)自然宇宙理性观50
(二)人本理性观58
1.“人是万物的尺度”60
2.美德即知识61
3.理念与真善美同一的设定;人类理性精神概念体系的肇端63
4.“隐德来希”·精神哲学·理性非理性同一为美德的思想68
四、理性哲学的精神转向与理性变异的开端75
五、辩证理性的古典形态:理性非理性的直观辩证同一79
第五章 理性的异化和变体:宗教理性80
一、宗教理性:理性的变体80
二、宗教理性的哲学精神及其成果83
(一)教父哲学的宗教理性84
(二)经院哲学的宗教理性88
(三)宗教理性孕育的科学文化成果91
三、宗教理性之“恶”93
第六章 宗教理性的二律背反与理性的觉醒95
一、宗教理性的二律背反95
二、理性的觉醒:文艺复兴的启蒙运动——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97
(一)人文主义100
(二)路德宗教改革的理性启蒙思想105
三、人文主义和新教精神的诘问108
第七章 理性的时代112
一、理性的大复兴112
二、近代理性精神的概念形态及其特征114
(一)理性经验主义114
(二)唯理主义120
1.“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开辟了近代理性哲学的新时代120
2.“追求真观念”——斯宾诺莎的理智拯救说与激情论125
(三)科学理性理论形态130
(四)政治理性主义131
三、近代理性精神的归宿141
第八章 理性的批判和批判的理性145
一、精神科学的革命时代:德国理性主义的特性145
二、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批判:真、善、美之求索148
(一)纯粹理性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考察:何以与因果律和自由律相通148
1.人为自然立法——纯粹理论理性:因果律149
2.人为其行为立法——纯粹实践理性:自由律151
(二)心灵的三种机能:认识机能、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机能——理性与本能冲突之科学认识的尝试158
(三)理性与本能矛盾解决的两难境地——道德理想的宗教归宿:信仰、上帝、灵魂不朽161
三、德国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发端162
四、绝对理性主义:理性的宗教165
(一)德国理性主义的最高成果:绝对精神的概念体系166
(二)理性主义大全中的非理性思想170
五、辩证理性的近代形态:理性非理性的辩证统一174
第九章 理性主义的二律背反与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崛起177
一、时代的转折与精神的转换177
二、理性主义的悖论与非理性主义的兴起181
(一)德国精神文化的生命意志论倾向与浪漫主义思潮181
(二)绝对理性主义危机及其瓦解184
(三)拒斥形而上学以求现象律,实证论的科学哲学思潮186
(四)非理性主义的人本思潮189
1.悲观主义的意志论189
2.“上帝—人”:孤独个体的叹息191
3.“非纯粹理性批判”——人文科学的新方法:生命。理解论的兴起195
三、非理性主义的现代转向:尼采思想及其文化政治的影响198
第十章 现代反理性主义的确立:西方理性和人性的危机203
一、20世纪反理性主义确立的必然性203
(一)感性现象界的根源:理性、科学社会化秩序的无序204
(二)精神文化根源208
1.反理性主义渊源于宗教伦理精神的衰落和瓦解209
2.反理性主义形成发展的哲学思想根基212
3.反理性主义形成于浪谩主义思想家的浪漫精神与忧患意识216
二、现代反理性主义的形态217
(一)哲学形态的反理性主义217
(二)特种心理学的反理性主义224
(三)现代派文学艺术的反理性主义228
三、人类精神发展的曲折、循环与超越232
四、分析时代与现代理性主义238
第十一章 精神之对立与和谐(上):新理智主义的确立与反理性主义的衰落246
一、精神的现代特性:新的融合246
二、新理智主义的特征与反理性主义的否定性252
(一)符号世界——人类心灵理性与激情的综合254
(二)理解学——理性非理性同一的世界观257
(三)结构——无意识理智功能的创造262
三、精神·生命和谐在X点上266
四、谁来解这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呢268
第十二章 精神之对立与和谐(下):后现代主义的摧毁和建设272
一、现代性历史过程中后现代文化转向:当代思想世界主要哲学倾向及其运动——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73
(一)20世纪中叶世界政治、经济改革潮涌动:资本的变形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273
1.中国“文革”对欧美学生“反文化运动”与资本主义内部变革的影响274
2.现代主义总体危机及其文化分裂;后现代精神转向与文化抉择279
3.西方意识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与出路283
(二)西方现代哲学向后现代过渡的历史与文化逻辑考察288
1.康德是现代哲学总根源;先验理性矛盾是现代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动力288
2.20世纪中后期对康德先验理性的多向性变革,形成“交往共同体”先验解释学——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过渡的文化中介294
二、解构与创造—摧毁和建设,后现代主义是现代否定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化观296
(一)解构主义——当代哲学怀疑论的一种变形297
(二)后现代思想不是启蒙精神的中断,而是启蒙精神的延续301
(三)精神和哲学的历史逻辑显现与相应的社会历史阶段及其文化特征304
(四)法国后结构主义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发展脉络306
(五)德里达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哲学理路和心结310
(六)德里达与马克思情结:马克思幽灵与解构幽灵的相通性317
(七)一个“边缘”的历史思维方式:福柯的“尼采—谱系学—历史学”概述320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一种理性的综合科学,后现代世界精神与一种新社会设计321
(一)罗蒂的新实用主义与旧实用主义“镜式观念”及其关系323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哲学观、科学观、方法论331
四、生态文明:环境与心灵的双重危机与拯救反思的文化结晶340
第十三章 人类精神的当代意向:回归纯思想—匡扶公平正义—永久和平论344
一、历史精神的人性本质347
(一)人类天赋理性是贯通各哲学领域的立法基础和动力:自由律和法权律相通350
(二)人性内在理性—非理性对抗与外在权利关系对抗和解的根本出路: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353
(三)世界公民状态的国际公法与国家公民宪法生成、人类进化“高度的文化”目标361
二、永久和平论364
(一)永久和平论:康德的“一部哲学的规划”365
(二)人群生存状态与国家体制关系374
(三)人类共同体的体制是基于各种合法权利为最高权力的宗旨;各种公共权利和义务,以基于公民和世界公民的个人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或人权为保障378
(四)康德宗教哲学的一个意谓:先验向善能力——历史进步的人性根据385
三、理性精神的当代意向: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的理想和实践388
(一)罗尔斯正义论和正义新论:康德法权哲学后工业国家实现的政治体制条件论证390
(二)罗尔斯正义论要义及其两个正义原则394
(三)康德、罗尔斯社会正义与人格正义和当代人类政治正义精神相通397
尾声 精神—历史—人性—哲学的文化逻辑如何可能400
后记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