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学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5058583.jpg)
- (美)桑戴克,(美)盖次著;熊子容译 著
- 出版社: 世界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33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的领域1
第一节 教育的一般特征1
第二节 教育的需要7
第三节 改进教育的方法13
第二章 教育的终极目的15
第一节 用人类种种欲望以解释各种教育目的15
第二节 幸福为教育目的之一种22
第三节 准备生活为教育目的之一种22
第四节 生长与经验改造为教育目的之一26
第五节 完成主义为教育目的之一27
第六节 各种狭隘的教育目的29
文化为普通目的的种种限制30
知识为教育目的的一种31
第七节 总括与结论34
第三章 教育的当前需要37
第一节 对物质世界的顺应39
第二节 对经济的各种境况之顺应40
第三节 对家庭的各种境况之顺应43
第四节 对社会的各种境况之顺应47
第五节 对公民的各种境况之顺应50
第六节 撮要与结论52
第七节 身体的卫生53
第八节 精神的健康与持平55
第九节 娱乐的休养58
第十节 哲学的伦理的宗教的修养61
第十一节 智慧的修养63
第十二节 结论66
第四章 人类的天性67
第一节 人的普通天性67
第二节 满足与怒恼的各种情况69
第三节 人类各种欲望的本质72
第四节 人类主要欲望的种类75
第五节 社会欲望与反应80
第六节 知识理想与技艺的原始禀赋86
第七节 教育利用人类的原始倾向88
第五章 学习的主要特征91
第一节 学习为反应91
第二节 效果律95
第三节 准备律96
第四节 练习的影响101
第五节 反应的错综复杂108
第六节 学习的主要事项与学习的附带事项109
第七节 获得的反应之转移112
第六章 知识的涉猎与思考能力119
第一节 习得的反应的分类121
第二节 属于知识的或事项知识的反应动作的获得123
第三节 用语言表达的便利138
第四节 用形艺与工艺的活动所表现便利诸点140
第五节 用语言与艺术活动作为表达工具的不便之点143
第六节 思维与别类智力的技术149
第七章 筋肉活动的道德的及欣赏的各种反应之习得157
第一节 发展筋肉活动的各项技能158
第二节 行为的各项反应162
第三节 情绪与情感的各种反应174
第四节 各种欣赏与审美的情感178
第五节 结论180
第八章 学科与活动的选择183
第一节 评定教材价值的主要标准185
第二节 估量教材的价值以便支配适宜187
第三节 别项教育势力与学校教育的相关187
第四节 指定的与附带的学习两者估值的比较189
第五节 估计附带的反应或反应转移之价值193
第六节 估计学科的知识技能对学生现在与将来的价值198
第七节 估计学习兴趣的影响200
第八节 客观的各种研究之需要204
第九章 人类各年期与心身发育成熟的影响209
第一节 注重幼儿教育的理由209
第二节 青年期以后的教育与指导215
第三节 延长学校教育年期的各种价值与缺点223
第四节 延长青年期的教育为发展成人生活的效能226
第五节 依照学生发育状况选择与组织教材与教法230
第十章 个性差异235
第一节 单独以各项特质为标准所显示的个别差异性236
第二节 以各种特质结合为标准所显示的个别差异239
第三节 个性差异在教育上的地位242
第四节 个性差异之错误假设248
第十一章 各种教学方法251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原则252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分类254
第三节 书本方法与讲述方法256
第四节 读书的方法262
第五节 讨论方法264
第六节 讲演方法271
第十二章 教学方法(续)273
第一节 练习方法273
第二节 表演方法279
第三节 实验方法281
第四节 设计方法283
第五节 表演的方法290
第六节 自发活动的方法292
第十三章 判别教育所产生的各项价值295
第一节 学校教育的各种结果297
第二节 教育测验的各种特征304
第三节 测验运动目前的状况307
第四节 各种测验与测量的价值310
第五节 测验运动所发生的危机与缺陷314
第十四章 小学中学大学的功用319
第一节 各项重要原则的复习320
第二节 小学教育323
第三节 小学校325
第四节 中等教育331
第五节 高等教育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