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放射防护学 供预防医学、影像医学、放射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少林主编;吴永忠,王荣福,季平,彭志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450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辐射防护-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放射防护学 供预防医学、影像医学、放射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放射线的产生和特性1
第一节 原子结构1
第二节 放射性衰变1
一、原子核的稳定性1
二、衰变类型1
三、衰变规律3
第三节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
二、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
第二章 电离辐射量与单位6
一、放射性活度6
二、照射量6
三、吸收剂量7
四、比释动能7
五、当量剂量8
六、有效剂量8
七、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8
八、常用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9
第三章 放射性测量原理及方法11
第一节 放射性探测原理11
一、放射性探测的基本过程及分类11
二、放射性探测仪器的构件11
三、晶体闪烁探测仪12
四、电离探测器12
五、其他探测器12
第二节 γ、β射线的测量及防护仪器12
一、γ射线和β射线的测量12
二、活度计13
三、污染与剂量监测仪13
第四章 临床核医学显像仪器15
一、γ照相机16
二、SPECT19
三、PET20
四、图像融合技术和仪器24
第五章 天然本底辐射26
一、宇宙射线和宇宙射线感生放射性核素26
二、地球辐射27
三、天然辐射源对人体产生的年有效剂量29
四、天然本底辐射的另一个侧面29
第六章 射线发生装置、人工辐射和职业照射31
第一节 射线发生装置31
一、X射线发生装置31
二、高能射线发生器37
三、原子反应堆40
第二节 人工辐射40
一、医疗照射40
二、热力发电站41
三、核爆炸和辐射事故41
四、含放射线的用品42
第三节 职业照射42
第七章 辐射生物效应45
第一节 辐射生物效应的分类46
一、急性效应和晚期效应46
二、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46
第二节 影响辐射效应的因素46
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46
二、分割次数与剂量率46
三、照射范围46
四、氧效应和线性能量传递47
五、相对生物效应47
六、组织的辐射敏感性47
七、介质因素47
第三节 辐射诱导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48
一、离体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量和照射量成正比关系48
二、生物剂量测定结果和物理方法测定剂量基本一致48
三、测定方法48
第八章 放射生物效应的物理、化学基础和低剂量辐射效应49
一、辐射损伤的物理基础49
二、辐射损伤的化学基础49
三、低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50
第九章 辐射对染色体及造血组织的损伤52
第一节 电离辐射对染色体的损伤52
一、人类染色体52
二、染色体畸变52
三、染色体畸变的作用机制53
第二节 电离辐射对造血组织的损伤55
一、特点55
二、辐射对造血干/祖细胞损伤55
三、辐射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56
第十章 辐射对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57
第一节 消化系统57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57
一、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58
二、神经系统的形态变化58
三、神经系统的生化变化58
四、小剂量辐射对神经系统的作用59
五、特大剂量辐射对神经系统的作用59
六、分次照射对神经系统的作用59
第三节 皮肤和皮肤附属组织60
一、毛囊性丘疹与脱毛60
二、红斑60
三、色素沉着60
四、水疱性皮炎60
五、皮肤溃疡61
第四节 性腺61
一、性腺的放射敏感性61
二、辐射生殖效应62
第十一章 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和措施63
一、放射防护的目的63
二、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64
第十二章 外照射防护和非密封源的内照射防护68
第一节 外照射防护措施68
一、外照射防护的一般原则68
二、β放射源的防护69
三、γ放射源的防护72
四、中子源的防护73
第二节 非密封源的内照射防护74
一、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途径与吸收74
二、开放性放射源内照射的放射损伤特点74
三、内照射防护措施75
第十三章 放射职业卫生管理79
第一节 放射职业卫生管理的依据79
一、法律依据79
二、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80
第二节 射线源的管理81
一、放射性核素的管理81
二、射线装置的管理81
第三节 放射工作场所的管理83
一、放射工作场所83
二、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要求83
三、放射工作条件的划分85
四、放射工作场所的射线监测85
五、射线装置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85
第十四章 放射从业人员的管理87
第一节 放射从业人员的管理措施87
一、放射工作人员证87
二、个人剂量监测87
三、个人卫生防护87
四、安全操作88
第二节 职业性放射病89
第三节 放射事故的预防和管理89
第十五章 放射事故及异常外照射人员的医学处理91
第一节 核事故的定义及分级91
第二节 放射事故医学处理的一般原则92
第三节 异常外照射人员的医学处理92
一、异常外照射受照人员的初步鉴别92
二、外照射照射量的确定93
三、事故剂量估算程序94
第十六章 放射事故中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医学处理97
一、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剂量估算及防护97
二、体内污染人员的初期医学处理97
第十七章 辐射防护监测101
第一节 个人辐射监测101
第二节 工作场所监测107
第三节 环境放射性监测109
第十八章 X射线防护114
第一节 X射线的发展历程114
第二节 X射线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115
一、监测的主要内容116
二、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监测的一般要求116
三、医用诊断X射线使用中的防护监测要求116
四、主要监测方法116
第三节 X射线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117
一、诊断X射线机作用于人体的X射线分析117
二、屏蔽X射线物质的选择117
三、X射线防护的基本原则118
四、X射线防护的具体措施118
五、患者的防护119
六、操作X射线机的防护120
七、医用治疗X射线的防护122
八、医用加速器的防护123
九、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及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23
第十九章 超声对人体的影响125
第一节 超声生物效应125
一、概论125
二、超声生物效应的产生机制125
第二节 超声对人体组织、器官的影响127
第二十章 放射治疗的放射防护130
第一节 放射治疗放射防护遵循的原则130
第二节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放射防护131
一、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放射防护要求131
二、加速器治疗室防护设施的要求133
第三节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放射防护133
一、浅表治疗的放射防护134
二、组织间治疗的放射防护134
三、腔内治疗的放射卫生防护134
第四节 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的放射防护135
一、γ射束远距治疗设备放射防护要求136
二、γ射束远距治疗室防护设施的要求137
第五节 放射治疗中患者的防护137
一、放射治疗中患者防护的基本原则137
二、对放射治疗单位的要求138
三、对放射治疗设备的要求138
四、对放射治疗操作的要求138
五、剂量监测139
第二十一章 介入治疗的放射防护140
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的简介及其防护现状140
一、介入放射学的由来140
二、介入治疗的优势140
三、介入治疗放射防护的必要性141
第二节 介入治疗放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141
一、介入治疗的防护特点141
二、介入治疗的三种基本防护原则142
三、介入治疗放射防护措施的探讨143
第二十二章 核医学诊疗放射卫生防护145
第一节 核医学防护的重要性和防护原则145
一、核医学防护的重要性145
二、核医学防护原则145
第二节 核医学工作单位的分类与分级146
一、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单位的分类146
二、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分级147
三、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要求147
四、放射性药物操作的一般放射防护要求149
五、临床核医学治疗的放射防护要求149
六、核医学诊断中的放射性活度指导水平150
七、放射性废物处理152
八、个人健康监测153
九、卫生部颁发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新标准153
第二十三章 急性放射病的诊断和治疗155
第一节 急性放射病的症状和诊断155
一、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155
二、急性放射病的诊断157
第二节 急性放射病的治疗159
一、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159
二、肠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160
三、脑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160
第二十四章 慢性放射病的诊断和治疗161
第一节 慢性外照射放射病161
一、发病原因161
二、临床表现161
三、实验室检查162
四、诊断162
五、鉴别诊断163
六、治疗163
七、预防164
第二节 慢性内照射放射病164
一、病因164
二、机体内损伤特点及临床表现164
三、实验室检查165
四、诊断165
五、治疗原则165
六、预防166
第二十五章 工矿企业放射卫生防护167
一、增强的天然本底辐射及氡和粉尘的影响167
二、工矿企业放射防护措施168
三、个人健康监护168
第二十六章 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及辐射防护安全管理172
第一节 辐射安全法律法规172
一、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历史沿革172
二、辐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174
三、我国现行辐射安全法律法规175
第二节 辐射防护安全标准176
一、标准的概念及分级分类176
二、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标准简介177
三、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安全基本标准180
四、我国医用电离辐射防护安全有关标准183
中英文对照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