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操作指南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超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7125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56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操作指南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Info)操作指南3
1概述3
1.1平台简介3
1.2功能组成与数据流程4
2系统安装与环境配置6
2.1系统安装6
2.1.1系统运行环境要求6
2.1.2程序安装6
2.2环境配置8
2.2.1配置字库、符号库、线型库目录8
2.2.2设置系统工作目录DGSData8
2.2.3设置系统数据路径9
2.3旧版本数据转换9
3工作区(图幅)组织与打开11
3.1背景图的准备11
3.2按接图表组织工程11
3.2.1 1:50000图幅选择11
3.2.2 1:100000图幅选择11
3.2.3 1:200000图幅选择12
3.2.4 1:250000图幅选择13
3.2.5自制任意比例尺接图表14
3.2.5.1新建接图表14
3.2.5.2查看接图表16
3.2.5.3删除接图表16
3.3按行政区组织工程17
3.4选择背景图层与打开新工程18
3.5添加背景图层到图幅库19
3.6打开最近的工作区20
3.7工作数据控制台20
4设计路线22
4.1添加设计路线22
4.2编辑设计路线23
5野外手图组织与打开24
5.1对话框方式24
5.2野外手图控制台方式26
6野外手图与掌上机数据交换27
6.1桌面数据到掌上机27
6.2掌上机数据到桌面28
7室内路线数据录入29
7.1输入路线号和地质点号29
7.2输入地质点数据29
7.3输入分段路线数据30
7.4输入点和点间界线数据31
7.5输入产状数据31
7.6输入照片数据32
7.7输入素描数据33
7.8输入采样数据35
7.9输入化石数据35
7.10用键盘输入坐标定位地质点位置36
7.11插入点间路线或地质界线36
8室内路线数据编辑38
9数码照片导入野外手图39
10实测剖面数据投影与浏览40
10.1实测剖面投影到图幅PRB库40
10.2实测剖面浏览41
10.2.1浏览剖面图42
10.2.2浏览柱状图42
11路线重新计算与点坐标重写43
11.1点间路线计算43
11.2点坐标写入43
11.3显示距离方位43
12野外路线小结、自检及信手剖面44
12.1野外路线小结与自检44
12.2信手剖面自动生成45
13 PRB图示图例整理48
13.1点图层静态标注48
13.2点图层动态标注48
13.3信息整理和旋转产状符号49
13.4按属性值统改图示图例49
13.4.1统改产状符号49
13.4.2统改地质点符号51
13.4.3统改设计路线线型51
13.4.4统改分段路线线型51
13.4.5统改地质界线线型53
13.4.6统改采样符号53
13.4.7地质点单一符号表示53
13.4.8产状点单一符号表示53
13.4.9采样点单一符号表示53
13.5按地质点替换PRB和产状图的填图单位代号54
13.6按地质点替换PRB图层的批注填图单位代号55
13.7统改野外手图地质点号或路线号56
13.7.1统改野外手图地质点号56
13.7.2统改野外手图路线号57
14 PRB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58
14.1路线数据质量程序检查58
14.2实体属性检查58
14.3地质点、线控制程度检查59
14.3.1创建多边形检查区域文件60
14.3.2空间分布(矩形)定量评价62
14.4多级质量检查63
15野外路线数据入库65
15.1单条路线数据入库65
15.2批量路线数据入库66
15.3空间位置不变重新更新属性入库66
16路线数据查询与统计67
16.1按图层属性进行空间数据查询67
16.2路线数据综合查询68
16.3地质点描述查询69
16.4采样样品分类统计70
17数字高程模型与横切剖面71
17.1数字高程模型制作71
17.2横切剖面制作72
17.3横切剖面制作(自选剖面线)73
18样品管理74
18.1启动样品管理功能74
18.2从野外PRB和数字剖面中导入样品和化石74
18.3样品与化石采集库的管理76
18.4样品与化石送样信息管理78
18.5样品与化石成果库80
19实际材料图操作81
19.1更新实际材料图的背景数据81
19.2打开实际材料图81
19.3地质界线(B)属性提取到Geoline82
19.4点间路线(R)属性提取到Geopoly83
19.5实际材料图中录入与编辑90
19.6实际材料图属性浏览91
19.7在实际材料图中形成各种专题图层92
19.8自动赋Geoline左右地质体代号94
19.9 Geopoly的填图单位代号与图形参数(颜色)匹配检查95
19.10回填实际材料图中Geopoly的“批注地质代号”到PRB过程96
19.11实际材料图检索功能97
19.11.1实际材料图数据的加载97
19.11.2交互式浏览实际材料图图层98
19.11.3实际材料图的检索99
19.11.4专题图层生成100
19.12显示大比例尺综合图102
19.13实际材料图综合工具介绍104
20编稿原图操作105
20.1更新编稿原图实际材料图内容105
20.2打开编稿原图105
20.3实际材料图(大比例尺)到编稿原图(小比例尺)106
20.3.1从1:10万投影到1:25万106
20.3.2从1:2.5万投影到1:5万107
20.4编稿地质图操作107
21空间数据库操作108
21.1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基本技术路线与操作流程108
21.2更新编稿原图内容到空间数据库111
21.3打开空间数据库112
21.4自动继承编稿原图到空间数据库要素类112
21.5自动继承空间数据库要素类的属性数据到全部对象类114
21.5.1自动继承空间数据库要素类的属性数据到全部对象类数据114
21.5.2自动继承空间数据库要素类的属性数据到指定对象类数据114
21.6基本要素类属性录入与管理115
21.6.1基本要素类属性录入115
21.6.2基本要素类属性管理118
21.7综合要素类数据输入与管理119
21.7.1综合要素类数据输入119
21.7.2综合要素类属性管理120
21.8对象类数据录入121
21.8.1与地质体有关的对象类录入121
21.8.2与地质界线有关的对象类(断层)录入122
21.8.3与地理要素有关的对象类录入124
21.8.4从内图框提取图幅基本信息并编辑属性124
21.9辅助建库工具125
21.9.1要素类属性统改工具125
21.9.2自动给要素类赋ID值127
21.9.3自动赋地质界线两侧的地质体代号128
21.9.4自动给断层编号字段加图幅编号128
21.9.5选择产状合并到空间数据库(产状无属性)128
21.9.6拓扑重建工具129
21.10辅助检查工具131
21.10.1地质界线代码与线型一致性131
21.10.2地质体面实体的地质代号与图形参数(颜色)匹配检查132
21.10.3拓扑检查(区)、拓扑检查(线)、线弧套合检查138
21.10.4检查基本要素类和对象类的一致性140
21.10.5产状检查142
21.10.6地质体地质代号与注记一致性检查144
21.11选择其他地质图标准的数据合并到空间数据库145
21.12空间数据库检索功能147
21.12.1检索功能的流程148
21.12.2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的加载149
21.12.2.1快速浏览149
21.12.2.2通用方式150
21.12.3要素交互式浏览152
21.12.4地质要素检索153
21.12.4.1对象类检索153
21.12.4.2基本要素类检索154
21.12.4.3综合要素类检索155
21.12.5专题图层生成155
22实测剖面操作157
22.1创建新剖面157
22.2打开已有剖面158
22.3录入剖面数据158
22.3.1打开剖面数据编辑功能158
22.3.2数据录入按钮功能说明159
22.3.3输入导线库159
22.3.4输入分层数据160
22.3.5输入分层描述161
22.3.6产状化石采样数据录入161
22.3.7照片数据录入162
22.3.8素描数据录入163
22.3.9地质点数据录入166
22.3.10剖面信息与小结录入167
22.3.11柱状图群组段录入167
22.4编辑剖面数据168
22.4.1打开数据编辑主界面168
22.4.2导线库、分层厚度库、分层描述的阅读、编辑修改169
22.4.3室内分层号的录入170
22.4.4产状化石采样库的阅读、编辑修改170
22.4.5照片库的阅读、编辑修改170
22.4.6素描库的阅读、编辑修改171
22.5野外实测剖面、数码照片和素描图导入172
22.6剖面厚度计算173
22.6.1真厚度计算173
22.6.2自选产状剖面厚度计算173
22.6.3按产状分段分层剖面厚度计算174
22.6.4按室内分层剖面厚度计算174
22.6.5高精度剖面厚度计算175
22.6.6高精度剖面厚度(按室内分层)计算175
22.7分层厚度计算表与柱状图花纹录入176
22.8剖面信息总库浏览与更新177
22.9柱状图和剖面图绘制参数输入说明178
22.10生成剖面图178
22.10.1选择剖面图工程178
22.10.2自动生成剖面图178
22.10.3人工交互编辑剖面图180
22.11柱状图绘制180
22.11.1选择柱状图工程180
22.11.2自动生成柱状图180
22.12剖面数据输出182
22.12.1输出剖面原始记录表182
22.12.2输出剖面综合数据表183
22.12.3输出剖面计算表183
23第四系钻孔操作184
23.1钻孔数据的录入、整理、导入184
23.1.1录入钻孔基本信息184
23.1.2录入钻孔编录信息185
23.1.3钻孔文件组织说明186
23.1.4用户自定义数据库导入186
23.2创建、选择柱状图的环境189
23.3柱状图的设计189
23.3.1柱状图的结构190
23.3.2图名、图眉的设计190
23.3.3表头的设计191
23.3.3.1栏目表头的设计191
23.3.3.2复合表头(从属表)的设计191
23.3.4栏目的设计192
23.3.4.1文本193
23.3.4.2组合文本193
23.3.4.3分段文本195
23.3.4.4地质描述196
23.3.4.5柱状图(岩性花纹)196
23.3.4.6曲线198
23.3.4.7照片199
23.3.4.8刻度200
23.3.4.9孔径201
23.4表头的生成202
23.5柱状图的生成202
23.6柱状图模板的应用203
24探矿工程库操作204
24.1打开探矿工程界面204
24.2坑道数据采集204
24.2.1坑道基本信息数据采集204
24.2.2打开坑道编录数据录入总界面205
24.2.3坑道分层坐标数据说明206
24.2.4坑道绘图原点约定206
24.2.5坑道导线数据录入207
24.2.6坑道分层(穿脉)数据录入208
24.2.7坑道分层(沿脉)数据录入209
24.2.8坑道刻槽取样数据录入210
24.2.9坑道样品数据录入211
24.2.10坑道产状数据录入212
24.2.11坑道照片数据录入212
24.2.12坑道掌子面基本信息数据录入213
24.2.13坑道掌子面分层数据录入214
24.2.14坑道掌子面刻槽取样数据录入216
24.2.15坑道工程图绘制与编辑218
24.2.16坑道工程地质编录表输出218
24.2.17地下水数据录入219
24.2.18水文地质观测数据录入220
24.3探槽数据采集221
24.3.1探槽基本信息数据采集221
24.3.2打开探槽编录数据录入总界面222
24.3.3探槽坐标系与取值约定222
24.3.4探槽导线数据录入223
24.3.5探槽壁轮廓测量数据采集226
24.3.6探槽分层数据采集227
24.3.7探槽采样数据采集227
24.3.8探槽刻槽采样数据采集228
24.3.9探槽产状数据采集229
24.3.10探槽照片数据采集229
24.3.11探槽工程图绘制与编辑230
24.3.12探槽工程地质编录表输出231
24.4浅井数据采集232
24.4.1浅井基本信息数据采集232
24.4.2打开浅井编录数据录入总界面233
24.4.3浅井分层坐标参数约定234
24.4.4浅井分层数据采集234
24.4.5浅井刻槽数据采集234
24.4.6浅井产状数据采集235
24.4.7浅井标本采样数据采集235
24.4.8浅井照片数据采集235
24.4.9浅井井底数据采集237
24.4.10方井素描图绘制237
24.4.11圆井素描图绘制238
24.4.12浅井地质编录表输出238
24.5钻孔数据采集239
24.5.1钻孔基本信息数据采集239
24.5.2打开钻孔编录数据采集总界面240
24.5.3回次库数据录入241
24.5.4分层库数据录入241
24.5.5钻孔弯曲度242
24.5.6刻槽采样数据录入243
24.5.7照片数据录入245
24.5.8采样数据录入245
24.5.9钻孔地质编录素描绘制与编辑246
24.5.10钻孔地质编录表输出248
24.5.11水文库数据录入248
24.5.12冲洗库数据录入250
24.5.13测井点数据录入251
24.5.14测井层数据录入252
24.6坑道数据编辑253
24.6.1坑道基本信息数据编辑253
24.6.2坑道测量数据编辑253
24.7探槽数据编辑254
24.7.1探槽基本信息数据编辑254
24.7.2探槽测量数据编辑255
24.8浅井基本信息数据编辑255
24.8.1浅井基本信息数据编辑255
24.8.2浅井测量数据编辑255
24.9钻孔数据编辑255
24.9.1钻孔基本信息数据编辑255
24.9.2钻孔测量数据编辑256
24.10工程素描操作256
24.11探矿工程投影到矿区平面图258
24.11.1打开实际材料图或编稿原图258
24.11.2探槽工程投影到实际材料图258
24.11.3坑道工程投影到平面图259
24.11.4钻孔工程投影到平面图259
24.11.5工程批量投影到平面图260
24.12探矿工程名称静态(新图层)标注260
24.13手图数据与掌上机的交换260
24.13.1工程手图转到CF卡260
24.13.2 CF卡转入地图数据261
24.14工程数据与掌上机系统的交换261
24.14.1工程数据修改后转到CF卡261
24.14.2 CF卡转入勘探工程262
24.15统改勘探线号263
24.16批量建立工程数据目录263
24.17工程点批量重投影263
24.18矿区基本数据库采集操作264
24.19样品测试结果数据库录入操作265
24.20矿区和样品相关数据库管理267
24.21工程数据导入272
24.21.1工程基本信息导入272
24.21.2工程编录数据导入导出273
24.22采样平面图边界处理274
24.23钻孔综合柱状图编制275
24.23.1打开柱状图275
24.23.2柱状图编辑275
24.23.2.1柱状图“组成”表编辑276
24.23.2.2柱状图“从属表”编辑276
24.23.2.3柱状图“栏目”表编辑277
24.23.2.4“采样分析结果”栏277
24.23.2.5分层压缩的设置277
24.23.3生成钻孔柱状图279
24.24素描图、柱状图与工作区图切换280
24.241打开工程素描图280
24.24.2打开工作区图281
25物化遥数据操作282
25.1地球物理数据采集录入与编辑282
25.1.1重力调查数据采集与编辑282
25.1.1.1重力测区基本信息采集与编辑282
25.1.1.2重力原始数据采集与编辑282
25.1.1.3重力原始数据实体ID自动赋值283
25.1.1.4重力原始数据表格输出283
25.1.2地面高精度磁测数据采集与编辑284
25.1.2.1地面高精度磁测测线基本信息数据采集与编辑284
25.1.2.2地面高精度磁测数据基本信息数据采集编辑284
25.1.2.3磁参数测定数据采集与编辑285
25.1.2.4地面高精度磁测原始数据实体ID自动赋值285
25.1.2.5地面高精度磁测原始表格输出286
25.1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数据采集表与编辑286
25.13.1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测线数据采集表与编辑286
25.13.2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数据采集A表(适用于梯度、剖面装置、测深、二次场采一块面积)与编辑286
25.13.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数据采集B表(适用于梯度、剖面装置、测深、二次场采多块面积)与编辑286
25.13.4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数据采集C表(适用于梯度、剖面装置、测深、长脉冲供电方式)与编辑287
25.1.3.5岩矿标本电性参数测定数据采集与编辑287
25.1.3.6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数据实体ID自动赋值287
25.1.3.7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数据表格输出288
25.1.4航空磁测数据(数据库采集格式)与编辑288
25.1.4.1磁日变校正数据采集与编辑288
25.1.4.2航空磁测数据采集与编辑288
25.1.4.3航空磁测数据原始数据实体ID自动赋值288
25.1.4.4航空磁测数据表格输出288
25.2航天影像数据基本信息录入与编辑289
25.3自然重砂数据采集289
25.3.1自然重砂测量路线设计289
25.3.2形成野外手图290
25.3.3转出野外数据到掌上机290
25.3.4野外数据转入桌面系统野外手图目录291
25.3.5在桌面系统野外手图中采集自然重砂数据292
25.3.6在桌面系统中,把野外手图的自然重砂数据入库293
25.3.7标注自然重砂样号293
25.3.8编辑已采集的重砂数据和设计路线294
25.3.9自然重砂数据实体ID自动赋值294
25.3.10自然重砂数据表格输出295
25.4地球化学岩石测量数据采集295
25.4.1地球化学岩石测量路线设计295
25.4.2形成野外手图295
25.4.3转出野外数据采集器数据295
25.4.4野外数据转入桌面系统野外手图目录295
25.4.5在桌面系统野外手图中采集地球化学岩石测量数据295
25.4.6在桌面系统野外手图地球化学岩石测量数据入库295
25.4.7标注地球化学岩石测量样号295
25.4.8编辑已采集的地球化学岩石测量数据296
25.4.9地球化学岩石实体ID自动赋值296
25.4.10地球化学岩石数据表格输出296
25.5地球化学土壤沉积物测量数据采集296
25.5.1地球化学土壤测量路线设计296
25.5.2形成野外手图296
25.5.3转出野外数据采集器数据296
25.5.4野外数据转入桌面系统野外手图目录296
25.5.5在桌面系统野外手图中采集地球化学土壤测量数据296
25.5.6在桌面系统野外手图地球化学土壤测量数据入库297
25.5.7标注地球化学土壤测量样号297
25.5.8编辑已采集的地球化学土壤测量数据297
25.5.9地球化学土壤实体ID自动赋值297
25.5.10地球化学土壤数据表格输出297
25.6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采集297
25.6.1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路线设计297
25.6.2形成野外手图297
25.6.3转出野外数据采集器数据297
25.6.4野外数据转入桌面系统野外手图目录297
25.6.5在桌面系统野外手图中采集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298
25.6.6在桌面系统野外手图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数据入库298
25.6.7标注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样号298
25.6.8编辑已采集的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298
25.6.9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实体ID自动赋值298
25.6.10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数据表格输出298
25.7其他比例尺或不同目的的地球化学数据采集298
25.7.1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野外数据采集298
25.7.1.1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壤地球化学采样数据采集298
25.7.1.2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水地球化学采样数据采集299
25.7.1.3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近岸海域沉积物、湖积物地球化学采样数据采集300
25.7.2 1:25万地球化学数据采集301
25.7.2.1 1:25万地球化学土壤数据采集302
25.7.2.2 125万地球化学岩石数据采集302
25.7.2.3 125万地球化学水样数据采集302
25.7.2.4 1:2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数据采集302
25.7.3大比例尺地球化学数据采集302
25.7.3.1大比例尺地球化学土壤数据采集302
25.7.3.2大比例尺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数据采集302
25.8外围矿点检查表数据采集303
25.8.1新增矿点数据303
25.8.2编辑已有矿点数据303
25.9矿产地数据录入与编辑303
25.10地球物理成果数据录入与编辑304
25.10.1区域布格重力异常成果表录入与编辑(网格化或点数据结构)304
25.10.2地球物理成果(异常)剖面图类数据结构(网格化或点数据结构)305
25.10.3地球物理成果(异常)平面等值线类图(网格化或点数据结构)306
25.10.4地球物理成果(异常)断面等值线类图(网格化或点数据结构)307
25.10.5电测深曲线图数据结构(网格化或点数据结构)308
25.11地球化学成果数据录入与编辑309
25.11.1区域地球化学元素等值线图310
25.11.2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异常数据310
25.11.3区域地球化学元素综合异常图310
25.11.4(组合)元素异常区划分图层310
25.12地球物理推断地质构造数据录入与编辑310
25.12.1推测线性构造图层310
25.12.2推断深部构造单元图层311
25.12.3推断岩浆岩体(含火山岩石及火山机构)分布图层311
25.12.4推断地层分布图层311
25.12.5重磁推断浅部构造311
25.12.6重磁推断基底等深线311
25.12.7重磁三维反演界面311
25.12.8重磁断面模拟311
25.12.9地球物理推断地质构造数据实体ID自动赋值311
25.12.10地球物理推断地质构造数据表格输出312
25.13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数据录入与编辑312
25.13.1推断线性构造图层312
25.13.2推断地层分布图层312
25.13.3推断岩体分布图层312
25.13.4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数据实体ID自动赋值312
25.13.5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数据表格输出312
25.14遥感推断地质构造数据录入与编辑312
25.14.1遥感异常图层312
25.14.2推断线性构造图层312
25.14.3推断环形构造图层312
25.14.4推断地层分布图层313
25.14.5推断岩浆岩体分布图层313
25.14.6推断构造蚀变带图层313
25.14.7遥感推断地质构造数据实体ID自动赋值313
25.14.8遥感推断地质构造数据表格输出313
25.15 重砂矿产综合异常数据录入与编辑313
25.15.1自然重砂矿物异常数据库属性表313
25.15.2矿物分散场图层313
25.15.3重砂汇水盆地异常图层313
25.15.4重砂矿产综合异常数据实体ID自动赋值313
25.15.5重砂矿产综合异常数据表格输出313
25.16异常查证结果数据录入与编辑313
25.16.1异常查证结果数据录入与编辑314
25.16.2异常查证结果数据表格输出315
25.17矿点检查结果数据录入与编辑315
25.17.1矿点检查结果数据录入与编辑315
25.17.2矿点检查结果数据表格输出315
25.18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数据录入与编辑316
25.18.1综合地质构造数据录入与编辑317
25.18.2含矿地质建造数据录入与编辑317
25.18.3控矿构造数据录入与编辑318
25.18.4矿产地数据录入与编辑319
25.18.5矿化信息及找矿标志数据录入与编辑320
25.18.6蚀变带信息数据录入与编辑321
25.18.7物化遥综合异常数据录入与编辑322
25.18.8矿产预测远景区数据录入与编辑323
25.18.9找矿靶区数据录入与编辑324
25.18.10地质工作部署建议数据录入与编辑326
25.18.11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数据实体ID自动赋值327
25.18.12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数据表格输出327
26物化探数据综合处理328
26.1数字特征统计328
26.1.1基本数字特征统计328
26.1.2用户指定子区进行统计330
26.1.3按子区划分进行统计332
26.2等值线图333
26.2.1启动功能333
26.2.2按不同地质体代号进行数字特征计算334
26.2.3数字特征图件编辑338
26.2.4网格化方法选择339
26.2.5网格化文件的输出与导入341
26.2.6等值线极值点参数设置342
26.2.7左侧不同地质体单元频率分布直方图设置343
26.2.8文件名的输入345
26.2.9等值线追踪345
26.2.10等值线生成348
26.2.11单元素异常图348
26.3地球化学图(网格化数据)制作操作349
26.4平面剖面图350
26.4.1数据准备350
26.4.2数据选择351
26.4.3参数设置353
26.4.4生成平剖图355
26.5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图356
26.5.1启动功能356
26.5.2各元素数字特征浏览357
26.5.3选择参与分析的多个元素357
26.5.4元素参数设置358
26.5.5生成综合异常图361
26.6多元统计计算362
26.6.1因子分析362
26.6.2聚类分析363
26.6.3多元判别分析365
26.6.4人工神经网络分析(BP模型进行分类)367
26.6.5用户选择数据源进行数理统计369
26.7地球物理数据处理370
26.7.1解析延拓,水平求导和垂直求导与成图370
26.8物化探数据结构标准化371
26.8.1地球化学元素等值线图/异常图结构372
26.8.2地球物理成果(异常)平面等值线类图结构373
26.8.3“生成结构原型文件”和“合并图层”374
26.9综合剖面图375
26.9.1数据准备375
26.9.2进入功能模块376
26.9.3设置横切剖面基本信息376
26.9.4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的各组元素组合幅面参数配置378
26.9.5各元素参数配置379
26.9.6生成综合剖面图380
26.10证据权法381
26.10.1证据权法资源评价基本流程381
26.10.2数据准备与启动系统382
26.10.3选择研究区域382
26.10.4选择矿种和证据因子384
26.10.5评价计算386
26.10.6查看概率387
26.10.7重新计算388
26.10.8结果图389
26.11多幅联测数据按各分幅拆分处理390
27数据输出391
27.1根据采集图层对自选属性进行报表输出391
27.2 PRB图形输出393
27.3根据路线按传统格式输出野外手簿394
27.3.1 TXT方式394
27.3.2 Word文档方式394
27.4 PRB数据交换到ArcInfo、MapInfo系统396
27.5 PRB图形(野外手图、PRB图幅库、实际材料图)任意裁剪输出397
27.6 JPG图像(照片数据)转换成图像图层数据文件398
28工具400
28.1属性联动浏览400
28.2距离角度量算401
28.3鹰眼功能402
28.4编辑字典403
28.5图层与Excel数据交换操作405
28.5.1图层属性导出Excel405
28.5.2 Excel数据导入图层406
28.5.3多个图幅图层属性输出到Excel407
28.5.4将图层参数输出到Excel408
28.5.5输出线拐点坐标到Excel409
28.6以某图层边界显示410
28.7删除飞点411
28.8压缩保存412
28.9合并图层(选择字段)412
28.10颜色库转换413
28.11地质点描述相似度检查工具413
28.11.1地质点描述相似程度比较413
28.11.2比较一条路线上的所有地质点描述413
28.12区文件保存与合并Label点(带参数)414
28.13其他工具415
附件一 地图投影参数配准说明417
附件二 遥感图像(数字高程、扫描图像)与标准图框配准步骤428
附件三 Excel文件转换成MapGIS WT点文件437
参考文献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