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生需要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生需要论
  • 陈洪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732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社会保障-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生需要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民生需要与发展之理1

第一章 民生需要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7

一、认识发展和推动发展首先要明确发展的根本目的27

二、对两种发展观的分析31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使民生需要不断得到满足41

四、把握宜生原则实现科学发展45

第二章 民生需要的涵义49

一、民生是民众维持生存实现成长的具有直接消费性特征的各种活动50

二、需要是民众对自身生活状态的目的性要求和那些有助于实现目的性要求的生活条件的依赖和摄取要求56

三、民生需要是民众摄取、利用和消费各种生活条件以不断提高其生活品质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58

第三章 民生需要的基本层次62

一、关于民生需要层次划分的几种代表性观点62

二、生存需要67

三、舒适需要70

四、意义需要72

五、生存需要、舒适需要、意义需要之间的关系76

第四章 民生需要的基本内容80

一、关于民生需要内容划分的几种观点80

二、物质生活需要84

三、社会生活需要84

四、精神生活需要92

五、生态生活需要94

第五章 物质生活需要与物质生活条件96

一、饮食需要与食物条件97

二、居住需要与住房条件99

三、穿衣需要和服装条件102

四、出行需要与交通条件102

五、用品需要与用品条件104

第六章 社会生活需要与社会生活条件105

一、社会服务需要与社会服务条件105

二、社会参与需要与社会参与条件114

三、社会秩序需要与社会秩序条件121

第七章 精神生活需要与精神文化生活条件126

一、知识需要与知识系统建设127

二、情感需要与情感系统建设132

三、意义需要与价值观念系统的建设137

第八章 生态生活需要与生态生活条件142

一、生态环境对于民生具有多方面的价值142

二、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147

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维持和发展自然环境中有利的生态平衡为前提150

第九章 民生需要的满足与民生品质161

一、关于生活品质的几种主要观点161

二、民生品质是指民生需要的实现状况或生活条件满足民生需要的状况167

三、民生品质的三个基本层次和七个基本类型173

第十章 满足民生需要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环节181

一、莱恩·多亚尔关于物质生活需要满足方式的观点及模型182

二、民生需要满足的基本过程可划分为生活条件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三个环节186

第十一章 以满足民生需要为根本动力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矛盾191

一、民生需要与民生条件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191

二、民生需要与民生条件的矛盾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民生需要与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生活条件、精神生活条件、生态生活条件的矛盾192

三、民生需要和民生条件的矛盾在解决方式上主要表现为民生需要与民生条件的生产、分配、消费的矛盾194

四、当今世界民生需要与民生条件的矛盾在多个方面已相当突出196

第十二章 满足民生需要实现宜生发展的基本要求200

一、树立“宜生”发展观,真正把发展置于满足民生需要的基础之上200

二、正确认识民众所真正需要的生活223

三、正确认识满足民生需要的生活条件227

四、正确认识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生活条件可能的来源或供应主体231

五、科学地生产出符合生活需要的各种生活条件234

六、合理地对各种生活条件进行交换和分配242

七、科学地使用或消费生活条件246

第十三章 满足民生需要实现宜生发展的基本方式249

一、协调发展的含义249

二、实现民生需要与民生条件系统的协调发展258

三、建立健全物质、社会、文化和生态条件协调发展的机制264

主要参考文献278

索引283

后记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