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鄂伦春原生态文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鄂伦春原生态文化研究
  • 王为华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708237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鄂伦春原生态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视角与研究价值1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把握与文献梳理5

一、关于原生态文化的研究现状6

二、关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研究现状10

三、关于鄂伦春文化的研究现状12

第三节 理论运用与研究方法15

一、文化生态学理论15

二、四种研究方法的结合运用18

第四节 基本思路框架与重点、难点21

一、思路框架的直观描述21

二、主要内容21

三、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24

第一章 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对鄂伦春族历史的考察27

第一节 族称与族源探微28

一、族称28

二、族源30

第二节 原始的渔猎经济与社会组织33

一、原始的渔猎经济33

二、传统的社会组织37

第三节 古朴的风尚信仰39

一、淳朴的道德风尚40

二、古老的宗教信仰40

三、不屈的民族43

第二章 渔猎文化——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46

第一节 对渔猎文化的再认识46

一、渔猎文化:人类历史上最成功与最持久的生存方式47

二、渔猎文化:对自然非破坏性的生存要义50

三、渔猎文化:以万物有灵的视角表达对自然的敬畏53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与文化形态57

一、生态环境是文化形态产生的必要条件57

二、承载渔猎文化的地理环境59

三、渔猎文化的特征62

第三节 渔猎文化对人类的贡献68

一、渔猎文化:特定环境中的文化模式69

二、渔猎文化:亲和自然的文化理念70

三、渔猎民族的发明创造70

第三章 人与自然共生的魅力——鄂伦春原生态文化扫描79

第一节 居住文化——与天地山林融为一体的生存理念79

一、依山傍水,便于出猎81

二、快速搭建,易于拆迁82

三、沟通天地,与日月星辰对话85

四、尊长敬神、设立禁忌88

第二节 图腾文化——人类远古美好的幻想93

一、鄂伦春族图腾文化扫描93

二、鄂伦春族图腾文化深层分析100

三、鄂伦春族图腾文化的现代启示103

第三节 萨满文化——人类童年时代的心灵发展轨迹105

一、“萨满”及其职能107

二、鄂伦春萨满文化遗存扫描111

三、萨满教局部性研究和整体性研究的关系121

第四节 桦皮文化——民族古老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延伸123

一、彰显智慧的劳动创造125

二、承载审美理念与精神寄托128

三、古老桦皮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延伸130

第四章 以开放的本土意识兼容陌生文化137

第一节 满清政府统治政策与民族文化间的主动融合138

一、“布哈特八旗”——鄂伦春与内地连接的纽带138

二、“弃猎归农”的失败与成功141

三、“谙达”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142

四、“黄金之路”的开发与“历史幽静后院”的结束14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政策对民族文化融合的促进147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鄂伦春族的现实状况147

二、新中国的民族政策148

三、开发边疆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151

四、全面禁猎与鄂伦春传统文化的濒危152

五、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融合浪潮154

第三节 相邻民族间的文化互动155

一、共同地域环境中的共时存在及文化的融合与变革155

二、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传入157

三、语言的相近是相邻民族文化相似的一个原因160

第四节 不同阶段的教育对鄂伦春族文化演进的促进作用161

第五章 传承与保护——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课题167

第一节文化多样性与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167

一、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目的是保持文化的多样性167

二、鄂伦春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170

第二节 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化复兴173

一、文化尊重是文化保护的前提173

二、政策的持续稳定是文化传承的关键175

三、“照顾”及加速“城市化”未必是文化保护的良策177

四、政策保障机制的强化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希望179

第三节 鄂伦春族原生态文化的静态与动态保护180

一、民族博物馆与民俗文化生态村的建立180

二、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共赢185

第六章 田野手记192

第一节 与加格达奇文化界人士座谈192

第二节 与塔河文化界人士座谈203

第三节 访桦皮文化传承人郭宝林217

第四节 访鄂伦春最后一个萨满——关扣尼224

第五节 访白银纳乡委书记邢雪松231

第六节 访鄂伦春民间艺人关桃芳235

第七节 赵晓澄谈走出大山的民族239

附录1参考文献246

附录2图片说明250

附录3255

鄂伦春族图腾文化:人类远古的幻想和寄托255

开放的本土意识与民族文化融合——黑龙江三小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研究264

从图腾神话感悟古人对自然的尊崇与敬畏——以黑龙江三小民族为例280

记录人类童年时代心灵发展轨迹——鄂伦春萨满文化研究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