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政治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政治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3046726.jpg)
- 戴文标等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4621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与发展1
二、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与历史任务4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6
第二节 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0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0
二、经济规律的客观性12
三、边际效用论14
四、帕累托原理16
第三节 对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认识19
一、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9
二、历史地看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20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2
第一章 劳动价值论24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26
一、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27
二、亚当·斯密的价值论28
三、李嘉图的价值论33
第二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36
一、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37
二、劳动的二重性39
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41
四、价值规律43
第三节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深化45
一、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完善45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挑战46
一、马尔萨斯的价值理论51
第一节 庸俗经济学的价格理论51
第二章 边际效用理论与均衡价格论51
二、萨伊的价值理论52
三、穆勒的价值理论53
第二节 边际效用学派的价值与价格理论56
一、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57
二、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理论62
三、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价格理论63
第三节 局部均衡价格理论65
一、需求66
二、供给70
三、均衡价格71
第三章 价格理论的新发展79
第一节 垄断价格理论79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价格决定80
二、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决定84
三、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决定87
第二节 物价总水平理论89
一、凯恩斯以前的物价总水平理论89
二、凯恩斯的物价总水平理论92
三、货币主义的物价总水平理论94
四、通货膨胀95
第三节 政府的价格干预100
一、政府干预价格的原因100
二、政府的直接价格干预101
三、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宏观政策104
第四章 价值增值110
第一节 资本和价值增值110
一、资本的一般含义110
二、资本的最重要特征——增值性111
三、资本和价值增值的制度属性112
第二节 价值增值114
一、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114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115
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增值116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值117
一、价值增值与发展生产力117
二、价值增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119
三、价值增值中的诸因素120
一、经济增长及其特征129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129
第五章 经济增长129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130
三、内生经济增长理论135
四、经济周期136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源泉139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障碍139
二、经济增长的基础141
三、经济增长的源泉143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145
第三节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45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策略147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就业150
第六章 经济发展155
第一节 经济发展及其衡量155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155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57
三、经济发展的衡量160
一、产业结构的演进163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动与优化163
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度化165
三、二元经济的现代化166
第三节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70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170
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72
三、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177
第七章 分 配185
第一节 分配的一般理论185
一、分配的概念和内涵185
二、分配和生产的关系186
三、分配的对象188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190
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三个层次190
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192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194
一、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194
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具体途径196
第四节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199
一、按劳分配200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202
第五节 正确处理分配领域的几个关系问题204
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04
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205
三、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207
四、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208
第八章 交 换212
第一节 交换的一般理论212
一、交换的概念和内涵212
二、交换与交换研究的历史214
三、现代交换215
四、交换的分类217
第二节 交换的场所——市场218
一、市场一般218
二、市场体系的性质和内容221
三、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229
第三节 交换中的博弈231
一、博弈的一般理论231
二、交换中的博弈233
三、竞争与垄断235
第九章 消 费238
第一节 消费一般238
一、消费的概念和内涵238
二、消费与生产的关系239
三、消费的类型241
四、影响消费的因素242
五、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246
第二节 关于消费的理论248
二、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249
一、凯恩斯的“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49
三、莫迪哥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250
四、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251
第三节 节约型社会253
一、几种消费观点253
二、节俭消费与节约型社会257
三、消费政策258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产生262
一、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长处262
第十章 政府宏观调控262
二、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市场失灵268
三、对一个历史观点的再认识270
第二节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271
一、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目标271
二、关于公平与效率272
三、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方式273
四、政府失灵278
参考文献284
后 记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