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真善美的求索 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真善美的求索 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思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4973459.jpg)
- 杨俊一,陈超南主编;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4442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80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8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真善美的求索 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研究3
1.论实践观、唯物论、辩证法的三者统一&杨俊一3
2.主体性、客观性和主观性——实践与交往的统一性&杨俊一21
3.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实践的理解方式&杨俊一35
4.经济“转轨”与实践模式的转换&杨俊一42
5.论主体客观性的原则与范畴&杨俊一50
6.市场经济与主体客观性原则&杨俊一56
7.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阐释——兼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视角&杨俊一62
8.企业制度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杨俊一70
9.从“矛盾思维”到“实效思维”——邓小平对毛泽东实事求是观的发展&杨俊一87
10.论实践模式:结构、原理、运作机制&杨俊一99
11.元哲学与哲学——与李光程同志商榷&安维复109
12.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安维复120
13.从国家创新体系看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安维复132
14.哲学观的嬗变:从拟科学到拟价值&安维复157
15.创新范畴与马克思哲学当代形态的研究&安维复171
16.从交往范畴看实践与主体性&安维复179
17.从国家创新体系看发展观的重建&安维复183
18.中西权利文化的差异及其原因&贺然197
19.纯粹主体之消解——兼论唯物史观的逻辑前提&夏耕210
第二编 以价值评价为特色的认识论研究227
20.关于评价活动的认识论机制&陈新汉227
21.我国认识论研究的几个生长点&陈新汉242
22.论信仰中的理性、非理性及其相互转化&陈新汉255
23.论自由向必然的转化——关于“必然中包括自由”命题的思考&陈新汉259
24.关于环境问题的对话&陈新汉274
25.认识成果中的知识、意义和美感&陈新汉284
26.论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机制&陈新汉297
27.关于理论创新的几点认识论思考&陈新汉315
28.试论“范畴直观”的认识启蒙意义——从胡塞尔、舍勒到海德格尔&贡华南331
29.智的直觉何以可能——试论牟宗三对形上方法论的重建&贡华南347
30.实践范畴的确立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伟大变革&夏耕363
31.试析当前价值生活中的几个矛盾和问题&黄凯锋377
32.价值论美学论纲&黄凯锋386
33.论笛卡尔与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证明的区别&刘绍学399
第三编 以社会主义辩证法为主题的邓小平理论研究407
34.实践辩证法的胜利——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胡振平407
35.时代的辩证法——试论邓小平辩证法思想中的时代精神&胡振平422
36.邓小平南方谈话:实践的辩证法&胡振平443
37.“结合”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试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胡振平456
38.论毛泽东“结合”思想&胡振平470
39.“德治”与“法治”构成完整的治国方略&胡振平485
40.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和邓小平的战略思想&马慧琴489
41.传统农民的本质特征与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小生产理论&赵平之502
42.中国传统及其近代变革和毛泽东方法论的产生&赵平之517
43.主权国家体系的制度生成及其思想基础&曹泳鑫532
44.中国国际战略面向未来的理论观照&曹泳鑫547
45.论转型时期道德价值系统的重构&贺然等557
第四编 以经济活动基本观念为对象的哲学研究569
46.社会本性的伸张——论当代经济伦理学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陆晓禾569
47.论中国特点的经济伦理研究&陆晓禾590
48.世纪之交的我国经济伦理学:回顾与展望&陆晓禾602
49.论经济发展与人的道德能力&陆晓禾617
50.论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框架和学科特征&陆晓禾627
51.中国能为“全球经济伦理”做什么&陆晓禾644
52.跨世纪的道德建设&陈泽环656
53.论我国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陈泽环667
5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初探&陈泽环681
55.经济伦理和个人伦理&陈泽环690
56.社会的经济化和经济伦理学&陈泽环700
57.经济哲学三题议&陈超南709
58.论网络传播中的双重效应——民主与支配&陈超南720
59.为现代商业增补道德标准&陈超南734
60.技术发展与犹太民族生存的启示&陈超南744
61.纳什均衡的内涵、问题和前景——读《纳什均衡论》&吴德勤759
62.略论西方主流经济学占主导地位的根据&吴德勤770
63.经济哲学何以可能&吴德勤782
64.从博弈论看信用的保证&吴德勤793
65.经济哲学:解析知识经济的新视角&彭学农795
后记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