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视觉与照明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视觉与照明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300479.jpg)
- 庞蕴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24469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建筑光学;照明-关系-视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视觉与照明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光、光源与灯具1
第一节 光的概念及其基本量1
一、光的本质1
二、光谱光视效率曲线2
三、光的度量4
四、色彩的度量11
第二节 光源18
一、光源的发展及其分类18
二、光源的发光效率20
三、光源的亮度22
四、光源的颜色23
五、新光源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29
第三节 灯具32
一、灯具的分类33
二、灯具的光分布及其分类35
三、灯具的光学特性42
四、LED灯具48
五、我国灯具标准49
第二章 视觉特性51
第一节 眼睛的视觉机构与视觉阈51
一、视觉机构与视觉过程51
二、光的视感觉和视觉偏移规律53
三、中间视觉的国际最新进展54
四、光子理论的新旧观点56
五、绝对光阈与绝对灵敏度58
六、临界亮度对比度与对比灵敏度59
七、视网膜周围生理抑制效应60
第二节 视角、视力和照度60
一、视角、视力与视力的限度60
二、视角、视力与照度的关系61
三、检查视力的照度标准值64
四、照度标准值等级的划分65
第三节 视觉的识别和适应66
一、识别机率、识别时间和识别速度66
二、视野和视场与视觉适应68
三、视觉适应在隧道照明设计中的应用69
第三章 视度和视功效71
第一节 视度和相对视度71
一、视度71
二、相对视度及其物理意义72
第二节 视功效的实验研究及其与国际比较73
一、实验设备和方法73
二、我国成年人的视功效特性曲线74
三、SD型视度仪获得的我国成年人视功效特性曲线75
四、SD型视度仪获得的我国少年儿童的视功效特性曲线77
五、复旦大学获得的我国成年人视功效特性曲线77
六、国外视功效特性曲线简介与比较82
第三节 工业企业实际工件的视度85
一、实际目标的视觉分等85
二、平面目标的视度85
三、立体目标的视度和等效对比度87
第四节 视功效解析图及其应用88
一、视功效曲线的变换88
二、相对视度曲线图89
三、视功效解析图的作用90
第五节 我国中小学生视觉心理满意度的实验研究90
第六节 我国视觉满意度曲线与国外九家曲线的比较93
第四章 制定照度标准的方法和照度标准值的变化94
第一节 根据视功效制定和评价照度标准94
一、根据视功效提出照度标准值94
二、根据视功效评价照度标准值95
三、国家标准(旧版)TJ 34—1979的相对视度水平95
四、国外几种用视功效制定照度标准的方法96
第二节 根据视疲劳制定照度标准值100
一、我国成年人视疲劳与照度的关系100
二、我国少儿视疲劳与照度的关系100
三、国外有关视疲劳与照度关系简述101
第三节 根据现场调研制定照度标准值101
一、根据现场的照度现状提出照度标准值101
二、根据现场主观视觉评价提出照度标准102
三、根据现场实验提出照度标准103
四、人工照明现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03
第四节 根据经济分析方法制定照度标准105
一、小堀富次雄方法(日本,1962)105
二、TрyxaноB方法(苏联,1958)105
第五节 阅读视觉作业的照度标准值的变化106
一、川畑爱藏(1937)106
二、大塚(1939)107
三、蒲山久夫(1962)、本桥和佐藤(1965)107
四、松井等(1963)107
五、印东和河合(1965)108
六、Борисова(1978)108
七、Bерзинъ等(1978)108
八、Moon和Spencer(1947)109
九、Blackwell(1959)109
十、Bodmann(1962)109
第六节 照度的等级和范围以及时空均匀度110
一、照度等级和范围110
二、最低照度和平均照度111
三、规定照度的平面111
四、照度的时空均匀度111
第七节 照度标准值提高的速度和世界照度发展趋势112
第八节 中国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发展114
一、中国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发展历程114
二、国家标准(旧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的特点115
三、国家标准(新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的特点116
第五章 照明质量与视觉效果117
第一节 视觉效果及其评价方法117
第二节 照度分布与视觉效果的关系119
第三节 反射光幕与视觉效果的关系120
第四节 照明方式与视觉效果的关系121
一、国外研究结果的分析121
二、国内研究结果的比较123
第五节 荧光灯与白炽灯的视觉效果128
一、实验1128
二、试验2129
三、实验3130
四、实验4130
五、实验5131
第六节 天然光与人工光的视觉效果132
第七节 光的质量与视觉效果133
一、光的色表(观)133
二、光谱分布134
三、红外线和紫外线135
四、光的频闪135
第八节 气氛照明和双色温照明136
一、气氛照明136
二、双色温的混合照明137
第六章 照明中的眩光139
第一节 眩光的种类和作用139
一、直接眩光139
二、反射眩光139
三、由极高的亮度对比形成的眩光139
四、由于视觉的不适应而产生眩光139
五、生活中的眩光实例140
六、国外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失能眩光和不舒适眩光141
第二节 我国不舒适眩光的实验研究142
一、不舒适眩光的基本因素和表达式142
二、不舒适眩光的实验装置和条件143
三、眩光评价的视觉分级及其国际比较144
四、视觉的舒适与不舒适界限(BCD)145
五、眩光常数公式的获得149
六、利用做图法提出眩光源的亮度限制值155
七、多光源的眩光问题157
第三节 不舒适眩光的限制方法158
一、眩光指数(GI)法158
二、视觉舒适概率(VCP)法160
三、亮度曲线(LC)法162
四、亮度曲线法的应用166
五、亮度曲线法与其他方法的关系168
第四节 我国现行的眩光限制标准170
一、统一眩光值(UGR)170
二、眩光值(GR)171
第五节 失能眩光172
一、失能眩光(Disability Glare)的评价方法172
二、失能眩光评价方法之间的关系176
三、失能眩光与不舒适眩光的关系177
第七章 视觉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179
第一节 视度仪的研制和发展179
第二节 视度仪的技术领域和作用181
一、气象能见度的测量181
二、视力的测量181
三、视觉阈值的测量181
四、视觉疲劳的测量182
第三节 SD型视度仪的实际应用182
一、视觉阈值的测量182
二、视功能特性曲线的测量182
三、现场实际工件等效对比度的测量182
四、视觉疲劳的测量183
五、评价照明的数量和质量183
六、提出和评价照明设计标准值183
七、研究驾驶员以及航天员的视觉状态184
八、上海医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仪器185
九、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教学仪器185
十、国际上几种视度仪的应用方向186
第四节 SD型视度仪的光学机械电器及其测量187
一、SD型视度仪的光学原理及其优势187
二、SD型视度仪的机械电器及其性能189
三、SD型视度仪的安装、调试和使用191
第五节 视度仪的国际发展概况及几种视度仪原理简介195
一、1897~1947年原始时代的视度仪195
二、1955~1981年成熟时代的视度仪197
第六节 视觉疲劳的测量仪器和方法202
一、能见度测量法202
二、调节时间变动率法203
三、视觉机能调节测定法204
四、近点测量法204
五、闪光融合频率法204
六、明视持久度法204
七、眨眼次数法204
八、主观评价法204
第八章 室内照明和道路照明及其设计206
第一节 室内照明及其设计206
一、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206
二、室内照明设计的一般视觉要求207
三、室内照度计算方法211
四、照明设计实例——学校教室的照明设计216
第二节 交通道路和生活道路照明及其设计220
一、交通道路与生活道路的特点220
二、交通道路照明要求及其设计221
三、生活道路照明要求及其设计225
四、高杆照明227
五、栏杆照明228
六、交通道路和生活道路中照明器材的选择228
第九章 景观照明设计及其工程实例230
第一节 景观照明的种类和设计原则与方法230
一、景观照明的范围和种类230
二、景观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31
三、景观照明的方式和有关资料232
第二节 我国景观照明的发展历程及其工程实例233
一、我国景观照明的发展概况233
二、深圳泛光照明初期工程234
三、深圳泛光照明中期工程235
四、深圳泛光照明鼎盛时期工程236
五、北、上、广、杭与港、澳、台的景观照明工程概述248
第三节 景观照明工程中应用的光源和灯具举例250
一、景观照明初期的光源和灯具250
二、景观照明发展时期的光源和灯具251
三、景观照明再发展时期的光源和灯具252
四、景观照明发展新时代LED光源与灯具254
五、配光组合灯具259
六、舞台灯260
七、激光灯和特种灯260
第四节 景观照明的控制和多媒体演示系统261
一、多网智能控制系统261
二、108 m高的三面白玉观音圣像开光大典灯光控制实例261
三、LED多媒体演示系统262
四、太阳能光伏供电的发展和前景263
五、景观照明的经济性和地域性264
第十章 绿色照明的节能和技术经济分析265
第一节 绿色照明265
一、绿色照明工程的启动和意义265
二、我国绿色照明的主要目标265
三、照明节能必需以保证照明的数量和质量为前提266
第二节 照明节能的范围和办法266
一、选择发光效率高的优质节能电光源266
二、选择效率高的灯具267
三、选择节电的照明电器配件268
四、安装照明系统节电设备268
五、科学与合理的照明设计269
六、良好的维护管理270
七、景观照明工程节电实例270
第三节 照明节能工程及其技术经济分析272
一、照明设计选择场所、光源与灯具(A1~A14)272
二、计算年用电量(B1~B7)274
三、计算初始投资费(C1~C5)275
四、计算灯具年固定费用(D1~D4)275
五、计算年用电费(E1~E3)275
六、计算年光源费(F1~F5)275
七、计算年系统维护费(G1~G7)276
八、技术经济计算分析结果(H1~H3)276
九、照明节能改造工程中的设计与设备用电量的问题276
参考文献277
后记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