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理育种 1 多学科联合改良作物适应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英)M.雷诺兹,(英)A.帕斯克,(澳)马伦编著;景蕊莲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52046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理育种 1 多学科联合改良作物适应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表型分析方法研究背景1
二、表型分析方案的选择1
三、生理育种2
参考文献3
推荐阅读4
第一篇 产量和其他目标性状的改良7
第一章 大环境育种7
一、引言7
二、多环境(点)试验:评价作物适应性的工具8
三、小麦大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9
四、广适应品种:缓冲气候变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13
五、作物ME作为育种工具的前途15
参考文献16
第二章 生理学在耐热和抗旱育种中的应用17
一、引言17
二、基于性状的杂交18
三、早代筛选19
四、新遗传资源的鉴定22
五、遗传资源潜能的量化24
六、战略性生理研究25
七、通过设计试验认识非生物逆境适应性状的遗传基础27
八、生理学应用的总结31
参考文献31
第三章 氮磷利用效率34
一、引言34
二、氮35
三、磷39
四、养分吸收效率的计算42
五、养分利用效率的计算43
六、结论43
参考文献43
第四章 小麦产量潜力遗传改良的机遇45
一、引言45
二、概述提高小麦产量潜力的研究方法46
参考文献51
第五章 寻找生理性状有益变异的遗传资源53
一、引言53
二、小麦遗传资源的获取57
三、利用小麦遗传资源作为新遗传变异的来源57
四、遗传资源在育种中的成功应用59
五、筛选遗传资源的分子途径60
参考文献60
第二篇 表型分析63
第六章 冠层温度和植株水分相关性状63
一、引言63
二、冠层温度63
三、气孔导度66
四、叶片水势和相对水分含量67
五、根系68
六、渗透调节69
七、碳同位素分辨率69
八、结论70
参考文献70
第七章 光谱辐射度量学73
一、引言73
二、电磁波谱73
三、光谱反射的原理和应用74
四、方法与技术75
五、光谱反射指数78
六、结论83
参考文献84
第八章 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的原理及应用86
一、引言87
二、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88
三、光合作用测量91
四、气体交换测量92
五、叶绿素荧光94
六、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在研究中和作为筛选标准的应用98
七、结论100
参考文献100
第九章 根系性状遗传多样性鉴定策略104
一、引言104
二、根系性状的基因型变异104
三、根系性状测量方法107
四、高通量策略111
五、根系性状模拟112
六、结论112
参考文献113
第十章 小麦发育及其对表型鉴定和提高作物适应性的作用117
一、引言117
二、小麦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118
三、控制发育响应的遗传因素124
四、对某些关键物候期的鉴定126
五、适应性的提高126
六、可否通过控制发育性状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127
参考文献129
第十一章 田间和可控环境下的表型分析132
一、引言132
二、可控环境与田间试验132
三、可控环境下的限制因素134
四、结论138
参考文献138
第十二章 农业田间试验设计140
一、引言140
二、关于试验单元需要考虑的重要事项142
三、设计程序142
参考文献148
第三篇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151
第十三章 小麦育种中的遗传标记系统151
一、引言151
二、遗传标记的定义及理解151
三、小麦育种中使用的遗传标记类型155
四、高通量的标记系统159
五、选择标记类型的注意事项162
六、分子标记在植物基因组分析和育种中的应用163
参考文献164
第十四章 为改良作物优化标记辅助选择策略166
一、引言166
二、一个育种周期进展的限制167
三、分子标记辅助等位基因富集策略168
四、显性和共显性标记174
五、改良系谱和集团育种法的使用174
六、目标位点间的连锁、标记和目标等位基因的不完全连锁174
参考文献175
第四篇 为可持续种植制度的发展提供基础179
第十五章 保护性农业的原理179
一、引言179
二、保护性农业(CA)180
三、CA技术的基本原理180
四、CA产生可持续的种植制度185
五、育种家和生理学家的CA187
六、综合的、多学科及跨学科开发的策略和推出基于CA的作物管理措施187
七、结论189
参考文献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