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传播研究 理论、载体、形态、符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传播研究 理论、载体、形态、符号](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672727.jpg)
- 张晓峰,赵鸿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70170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政治传播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传播研究 理论、载体、形态、符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理论背景与相关研究概述1
第一节 西方政治传播学的发展历史2
一、三大先驱人物的初始研究2
二、政治传播学独立地位之形成4
三、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与走向5
第二节 西方政治传播学的研究范式6
一、研究对象6
二、概念界定11
第三节 西方政治传播的研究方法14
一、西方政治传播研究方法之演进14
二、西方政治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15
第四节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19
一、中国政治传播研究概况19
二、西方政治传播研究对我们的启示21
三、政治传播视角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3
四、中国社会变革与政治传播之演进25
第五节 政治与媒介关系研究38
一、媒介对政治的影响力研究39
二、政治机构应对媒体的实务研究41
三、政治传播中的媒体与政府关系研究44
第二章 政治传播载体——报刊47
第一节 西方报刊与政治47
一、美国报刊与政治48
二、英国报刊与政治52
三、日本报刊与政治53
第二节 中国报刊与政治57
一、近代报刊与政治57
二、现代报刊与政治60
第三节 报刊对政治的影响69
一、传播政治信息69
二、增进政治说服71
三、强化舆论监督73
四、设置政治议程74
五、沟通政治渠道77
第三章 政治传播载体——广播电视79
第一节 广播电视发展与政治介入79
一、广播电视初创时期(1920-1928)79
二、经济萧条时期的广播电视(1929-1938)81
三、二战期间的广播电视(1939-1945)83
四、冷战时期的广播电视(1946-1989)85
五、全球化时代的广播电视(1990年到现在)87
第二节 广播电视与政治参与89
一、广播电视与政治表达89
二、广播电视与政治选举93
三、广播电视与舆论监督96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政府监管99
一、社会责任缺失现状99
二、社会责任缺失原因101
三、适当进行政府监管103
四、敦促媒体行业自律104
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政治影响105
一、传播政治信息106
二、塑造政治形象107
三、推进政治社会化108
四、对政治的负面影响109
第四章 政治传播载体——新媒体112
第一节 新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优势112
一、政治沟通中传统媒介的局限112
二、新媒体介入政治的优势113
三、新媒体的政治中枢作用115
第二节 政治传播中新媒体的类型116
一、电子邮件116
二、手机120
三、网站121
四、电子杂志125
五、政治博客126
六、网络电视131
第三节 新媒体对政治的影响134
一、对政治信息通道的影响134
二、对选举制度的影响138
三、对媒体自身的影响142
第五章 传播形态:政治新闻145
第一节 综述与界说145
一、政治新闻研究概述145
二、政治新闻的定义147
三、政治新闻的分类148
第二节 政治新闻的发展150
一、萌芽期150
二、低潮期151
三、勃兴期151
第三节 政治新闻的传播152
一、传播主体152
二、传播内容153
三、传播过程154
四、传播渠道155
第四节 政治与新闻的关系156
一、政治新闻的政治主导性156
二、政治新闻与意识形态160
三、政治新闻与社会控制162
第六章 传播形态:政治宣传165
第一节 政治宣传界说165
一、政治宣传的定义165
二、政治宣传与政治新闻166
三、政治宣传策略与方法169
第二节 政治广告171
一、政治广告的概念及特征171
二、政治广告的传播媒介174
三、政治广告的传播效果175
四、政治广告在中国的发展175
第三节 政治说服176
一、政治说服的定义176
二、政治说服的类型178
三、说服效果的影响因素179
第七章 传播符号:政治修辞181
第一节 政治修辞界说181
一、政治修辞的概念181
二、言语行为与政治修辞182
三、新闻修辞与政治修辞183
第二节 政治修辞的要素与范式184
一、政治修辞的基本要素184
二、政治修辞的理论范式189
第三节 政治修辞的起源与发展192
一、政治修辞理论的起源192
二、政治修辞理论的发展193
第四节 政治修辞的功能195
一、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195
二、维系政治权力的合法性196
三、增强政治动员的号召力197
四、政治对话与外交协商198
五、电视辩论的政治功能200
第八章 传播符号:政治象征203
第一节 政治象征界说203
一、政治象征的概念203
二、政治象征与文化205
三、政治象征的功能207
第二节 政治象征理论的开端208
一、沃拉斯、李普曼的论述208
二、梅里亚姆的《政治权力》和《政治系统》209
第三节 政治象征理论的发展213
一、拉斯韦尔与语言政治研究213
二、艾德尔曼与政治象征理论217
第四节 媒介作用于政治象征220
一、政治象征的一般过程220
二、国庆阅兵:政治象征的媒介景观221
三、新媒体推进政治象征多元化224
第九章 传播符号:政治形象226
第一节 政治形象传播226
一、政治形象传播界说226
二、政治形象传播要素与特征227
三、政治形象传播途径229
四、政治形象传播策略232
第二节 政府形象传播235
一、政府形象的内涵与定位235
二、政府形象的系统构成239
三、政府形象传播的意义241
四、危机中的政府形象传播242
第三节 政党形象传播245
一、政党形象的内涵与定位245
二、政党形象传播的意义248
三、大众传媒的作用249
四、领袖形象与执政绩效251
第四节 政治人物形象传播253
一、政治人物形象传播的内涵253
二、政治人物形象传播的意义255
三、政治竞选与候选人形象256
附录:日本广播电视协会的广播电视播放标准261
参考文献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