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析化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4890272.jpg)
- 华东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研组,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绪论1
§1-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1-2分析方法的分类与分析化学的进展2
化学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的进展6
§1-3定量分析中的误差6
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的方法11
§1-4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11
§1-5误差的传递20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20
思考题21
习题22
参考资料22
第二章滴定分析24
§2-1滴定分析概述24
§2-2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与滴定反应的条件24
§2-3标准溶液25
§2-4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27
克当量和克当量数 当量浓度 摩尔浓度 式量和克式量浓度 滴定度§2-5活度与活度系数31
§2-6滴定分析中的计算33
习题36
思考题36
第三章酸碱滴定法38
§3-1酸碱反应的理论基础38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离解平衡44
思考题3-144
习题3-144
§3-2酸碱指示剂46
§3-3一元酸碱的滴定53
§3-4多元酸的滴定62
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 强酸滴定弱碱62
§3-5盐类的滴定65
思考题3-268
习题3-269
§3-6酸碱滴定应用示例70
直接测定 间接测定有机物分析75
§3-7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5
酸标准溶液碱标准溶液77
§3-8酸碱滴定法结果计算示例77
§3-9不同pH值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情况与滴定误差79
§3-10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84
不同pH值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情况滴定误差84
溶剂的种类和性质 物质的酸酸性与溶剂的关系88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标准溶液和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88
§3-11线性法确定酸碱滴定终点88
葛拉恩函数公式殷格曼和伽汉森公式92
思考题3-392
习题3-392
参考资料94
§4-1概述95
§4-2银量法滴定终点的确定95
第四章沉淀滴定法95
摩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佛尔哈德法——铁铵矾作指示剂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思考题101
习题101
参考资料102
第五章络合滴定法103
§5-1络合滴定法概述103
§5-2 EDT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及其稳定性106
§5-3酸度对EDT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的影响109
EDTA的离解平衡 EDTA的酸效应及其对金属离子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酸度和其它络合剂对金属离子的影响§5-4滴定曲线117
§5-5金属指示剂121
金属指示剂的性质和作用原理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常见的金属指示剂§5-6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128
控制溶液的酸度 掩蔽和解蔽的方法分离除去干扰离子或分离待测定离子用其它络合剂滴定§5-7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135
思考题137
习 题138
参考资料140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141
§6-1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次序和反应进行的程度141
电极电位和克式量电位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6-2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与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152
§6-3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确定157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指示剂163
§6-4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163
思考题6-1169
氧化还原当量氧化还原法计算示例169
习题6-1170
§6-5高锰酸钾法172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应用示例178
§6-6重铬酸钾法178
应用示例179
习题6-2179
§6-7碘法180
概述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碘标准溶液 应用示例189
费休法测定微量水分189
§6-8其它氧化还原滴定法189
习题6-3191
铈量法溴酸钾法191
参考资料193
第七章重量分析194
§7-1概述194
§7-2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195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沉淀剂的选择197
§7-3沉淀完全的程度与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97
沉淀平衡,溶度积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204
§7-4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204
§7-5沉淀的形成过程与沉淀作用进行的条件207
共沉淀后沉淀 获得纯净沉淀的措施207
沉淀的形成沉淀条件的选择211
§7-6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211
沉淀的过滤沉淀的洗涤 沉淀的烘干或灼烧215
§7-7重量分析的计算和应用示例215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重量分析应用示例219
思考题219
习 题220
参考资料222
§8-1沉淀分离法223
第八章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223
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共沉淀分离法§8-2溶剂萃取分离法231
分配系数、分配比和萃取效率、分离因数萃取体系的分类和萃取条件的选择§8-3层析分离法237
层析法的基本概念纸层析薄层层析法246
§8-4离子交换分离法246
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分离操作法 离子交换分离法应用示例离子交换层析法思考题252
习 题253
参考资料253
第九章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法255
§9-1概述255
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光的基本性质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9-2光的吸收基本定律259
朗白-比耳定律 吸光度的测量 偏离比耳定律的原因267
§9-3比色分析和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及仪器267
目视比色法光度分析法及光度计273
§9-4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273
显色反应的选择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剂三元络合物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特性简介§9-5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282
入射光波长的选择参比溶液的选择 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9-6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的应用285
高含量组分的测定——示差法多组分分析光度滴定酸(碱)离解常数的测定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思考题292
习题293
参考资料294
第十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95
§10-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296
共振线和吸收线火焰中基态原子和激发态原子的分配 原子吸收测量方法§10-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空心阴极灯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10-3定量分析方法318
§10-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干扰及其抑制321
标准加入法浓度直读法 内标法321
§10-5分析方法和测定条件的选择324
分析方法的选定灵敏度检出极限 测定条件的选择327
思考题327
习题327
参考资料329
第十一章电位分析法330
§11-1概述330
§11-2参比电极331
§11-3指示电极333
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333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惰性金属电极玻璃电极及其膜电位 离子选择性电极§11-4直接电位法及其应用341
pH的电位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11-5电位滴定法354
电位滴定法基本原理 电位滴定的仪器装置 电位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电位滴定法的应用思考题364
习题364
参考资料365
第十二章气相色谱分析法366
§12-1概述366
色谱法简介气相色谱分析流程气相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12-2气相色谱分离理论基础371
气相色谱分离原理气相色谱柱效能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12-3气相色谱检测器389
§12-4气相色谱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399
热导池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99
定性方法定量方法406
思考题406
习题407
参考资料408
第十三章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410
§13-1试样的采取和制备410
组成分布比较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组成分布很不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13-2试样的分解414
分解试样的常用方法试样分解方法的选择420
§13-3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420
参考资料422
附录一弱酸和弱碱的离解常数424
附录二络合物稳定常数426
附录三标准电极电位428
附录四克式量电位ф′431
附录五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433
附录六常用的缓冲溶液435
附录七常用的酸和碱溶液的比重和浓度439
附录八一些化合物的分子量441
附录九国际原子量表444
附录十对数及反对数表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