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燃机车 构造, 原理计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燃机车 构造, 原理计算](https://www.shukui.net/cover/4/34871961.jpg)
- (苏)帕诺夫主编;冯昌麟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燃机车 构造, 原理计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苏联及其它国家内燃机车制造概况1
§1 苏联内燃机车制造发展初期1
§2 苏联1945年以后的内燃机车制造3
§3 苏联内燃机车制造的未来及发展趋势14
§4 其它国家的内燃机车制造16
第二章未来干线内燃机车基本参数的技术经济论证25
§5 原来的情况25
§6 干线内燃机车技术经济效果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28
§7 未来干线内燃机车基本参数的技术经济评价36
第三章动力装置48
§8 对独立机车动力装置的要求48
§9 柴油机基本参数及技术经济指标49
§10柴油机特性57
§11柴油机在车架上的安装60
第四章内燃机车牵引传动装置70
§12内燃机车牵引传动装置的作用、分类及对它的要求70
§13电力传动装置73
§14液力传动装置78
§15机械传动装置83
第五章内燃机车柴油机特性与牵引传动装置特性的匹配85
§16内燃机车、柴油机及牵引传动装置参数的相互联系85
§17柴油机特性与牵引传动装置特性的匹配87
第六章内燃机车工作控制系统92
§18控制系统的要求及分类92
§19机车操纵94
§20机车控制自动化101
§21水冷却系统108
第七章冷却系统、机油系统及燃油系统108
§22机油系统115
§23柴油机高温冷却系统122
§24燃油系统128
§25柴油机起动前预热各个系统的方法及预热锅炉特性131
第八章柴油机空气供给系统135
§26空气供给系统的用途及主要部件和空气滤清器的特性及对其要求135
§27空气滤清器主要特性的测定方法136
§28空气滤清器的主要型式及构造137
§29增压空气中冷器145
第九章柴油机冷却系统构造及计算152
§30冷却系统的作用、对它的要求、分类及布置152
§31各种散热器的构造及热力计算157
§32各种油水热交换器的构造及热力计算172
§33内燃机车冷却器空气动力计算及冷却风扇178
§34冷却系统效果评价及其基本参数最佳化185
第十章冷却风扇驱动装置及柴油机冷却系统液体温度调节191
§35温度状况自动调节系统的基本要求及冷却风扇驱动装置的分类、191
构造及特性191
§36 内燃机车柴油机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各个环节的静态特性及动态特性211
§37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及调节的效果和在内燃机车上试验温度220
自动调节系统的方法220
§38各种冷却风扇驱动装置经济性的比较222
第十一章 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及牵引电器的通风系统225
§39牵引电机通风系统概论及要求225
§40内燃机车牵引电机通风系统分类及工作方式230
§41牵引电机通风系统设计及计算234
§42牵引电机通风机237
§43通风系统空气滤清器240
第十二章内燃机车风动系统245
§44内燃机车制动系统245
§45风动装置的计算260
第十三章车架及车体265
§46概 论265
§47车体计算方法总则271
§48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平面车架及空间车架计算方法278
§49转向架构架计算294
§50车体及转向架构架试验297
§51焊接及其计算知识299
§52轻合金及非金属材料的应用302
§53对内燃机车走行部分的技术要求304
第十四章转向架及复原装置304
§54转向架的一般特性、分类及主要构件305
§55转向架构造307
§56轮 对314
§61 其它国家内燃机车转向架316
§57轴 箱322
§58转向架构架329
§59旁承及复原装置332
§60 牵引驱动装置及牵引电动机悬挂340
§62转向架制动装置及计算353
第十五章内燃机车弹簧悬挂装置363
§63弹簧悬挂装置系统的分类363
§64各种复杂的弹簧悬挂装置刚度的确定及摩擦核算364
§65板弹簧及螺旋弹簧的计算368
§66橡胶减振器372
§67摩擦减振器374
§68液压减振器375
§69空气弹簧376
第十六章内燃机车总体布置及重量分配382
§70 内燃机车总体布置的一般原则382
§71 内燃机车重量分配计算387
§72内燃机车限界389
第十七章 内燃机车牵引性能393
§73内燃机车牵引力最大值的确定393
§74牵引力与车轮滑动量的关系394
§75单独驱动装置及成组驱动装置的空转过程特点396
§76粘着重量利用系数397
§77因牵引力作用而引起的车轮对钢轨载荷再分配397
§78 由于降低轮对在牵引力作用下的减载而改善内燃机车牵引性能401
§79 由于采用改善的牵引传动装置电力机械特性而增加内燃机车牵引性能403
的稳定性403
第十八章内燃机车牵引特性曲线计算405
§80电力传动内燃机车牵引特性曲线计算405
§81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牵引特性曲线的计算及绘制413
第十九章机车劳保卫生条件的保证416
§82总的要求416
§83噪声及振动418
§84人造气候421
§85作业地点的安排425
§86色彩装饰427
§87人工照明429
参考文献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