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会议电视系统及应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秀昌,刘峰编著(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81638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会议电视系统及应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会议电视发展回顾1
第二节 会议电视的优越性及现状3
一、优越性3
二、国外状况4
三、国内状况4
第三节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5
一、终端设备5
二、通信网络6
三、多点控制单元(MCU)6
第四节 会议电视的关键技术6
一、信息压缩技术6
二、多点控制技术7
三、传输和接口技术8
四、国际标准化8
第五节 音像质量的评价9
一、语音质量的评价9
二、图像质量的评价10
三、其它评价方法12
第二章 通信网络和会议电视系统13
第一节 通信网络基础13
一、信息交换13
二、基本网络结构15
三、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16
四、常见通信网络18
五、网络接口24
六、计算机网络互连和Internet32
第二节 视频、音频信号简介36
一、模拟视频信号37
二、数字视频信号38
三、模拟音频信号及其数字化40
第三章 会议电视中的信息处理42
第一节 图像压缩编码42
一、图像信号的统计特性43
二、变换压缩编码46
三、预测压缩编码48
四、量化50
五、变长编码51
六、运动估计53
第二节 H.261建议55
一、视频编解码器56
二、图像格式和码流结构57
三、zigzag扫描58
四、速率控制和缓存59
第三节 语音压缩编码59
一、波形法压缩60
二、参数法压缩62
三、混合法压缩62
四、G.7××系列标准63
第四节 信道编码65
一、三种纠错编码65
二、前向纠错66
第五节 数据传输69
一、会议电视中的数据传输69
二、T120系列建议69
第六节 芯片技术70
一、视频编解码芯片70
二、音频编解芯片74
三、视音频芯片一览表75
第四章 会议电视的终端技术76
第一节 终端主要功能76
第二节 终端的组成77
第三节 信号的输入和输出79
一、视频输入输出79
二、音频输入输出82
三、数据输入/输出83
第四节 主要技术83
一、视频编码83
二、音频编码86
三、信道复用技术87
四、BCH纠错编码90
五、通信控制和指示91
六、通信过程92
七、相关建议95
第五节 终端设备96
一、终端设备概况96
二、主要技术指标97
第五章 会议电视的网络技术100
第一节 会议电视网100
一、传输网络100
二、网络拓扑结构101
三、H.320系列建议102
四、组网特点和网络接口104
五、时钟同步105
第二节 多点通信过程106
第三节 多点会议的控制107
一、信息切换方法107
二、语音控制方式108
三、主席控制方式108
四、演讲人控制方式110
五、导演控制方式110
第四节 多点控制单元110
一、有关国际控制110
二、MCU的作用111
三、MCU的原理和构成112
四、设备简介113
第五章 会议电视的组网技术118
一、国内会议电视网118
二、不同网络环境中的会议电视120
三、会议管理123
第六章 会议电视的应用126
第一节 两类会议电视终端126
第二节 会议室型会议电视128
一、国家会议电视网128
二、省内会议电视网129
三、专业部门的会议电视网130
第三节 会议电视室130
一、会议室要求130
二、分裂屏幕显示132
第四节 桌面型会议电视133
第五节 会议电视的应用领域133
一、各种会议133
二、远程医疗134
三、远程教育135
四、其它应用135
五、收费参考136
第七章 多媒体可视电话技术138
第一节 多媒体可视电话138
一、H.324终端138
二、调制解调器140
第二节 先进的H.263视频编码技术140
一、对H.261的改进140
二、四项可选编码技术142
三、其它选项144
四、图像格式和码流结构144
五、可视电话的图像质量146
第三节 低速音频编码146
一、语音编码器的特性146
二、G.723语音编码149
第四节 通信控制和复用技术150
一、逻辑信道和H.223建议150
二、通信控制和H.223建议152
三、软件编解码154
第五节 可视电话实例156
一、初期市场情况156
二、不同的产品形式156
三、可视电话实例157
第六节 新一代图像编码技术159
一、模型基编码159
二、分层编码161
第八章 会议电视技术的发展163
第一节 从会议电视到多媒体会议系统163
一、通信发展的多媒体趋势164
二、多媒体通信的要点165
三、多媒体会议的通信控制167
第二节 ATM——理想的传输网络168
一、ATM的基本概念168
二、ATM中的会议电视172
第三节 基于IP的会议电视174
一、IP向实时、宽带发展174
二、Internet上的会议电视175
第四节 H.323会议电视系统176
一、系统组成177
二、会议方式178
三、实时、地址和呼叫179
四、终端结构和协议179
五、定时和带宽控制181
六、网闸、MCU和网关182
七、系统控制183
八、系统的分层结构和实时性184
九、通信过程185
十、终端实例185
十一、广阔的应用前景186
第五节 交互多媒体应用——MPEG-4187
一、MPEG-4的特点187
二、MPEG-4的主要内容187
三、MPEG-4的应用189
四、MPEG-4及其它190
第六节 会议电视的发展趋势190
一、四类会议电视系统190
二、技术的发展及有待解决的问题191
三、价格、产业与市场192
参考文献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