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金元教育论著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辽金元教育论著选](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4810494.jpg)
- 张鸣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0632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57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6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辽金元教育论著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晓谕持身之道3
目录3
辽3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3
教子李胡4
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平)4
耶律倍5
答太祖宜尊孔圣6
马得臣6
谏圣宗戒游乐而研经史书7
辽圣宗(耶律隆绪)8
谕举拔人才诏9
诫诸侄9
马保忠10
上皇帝崇儒书10
述时政文11
耶律常哥11
谕萧韩家奴诏12
辽兴宗(耶律宗真)12
谕萧韩家奴制礼典诏13
志才(沙门)13
永乐村、感应舍利石塔记(节选)14
王鉴14
三河县重修文宣王庙记(节选)15
杨丘文15
柳鸡玄心寺洙公壁记16
金21
金熙宗(完颜亶)21
谒奠孔子庙谕侍臣21
谕量才通用各族人士22
金海陵王(完颜亮)22
谕侍臣教太子23
论修德治国23
唐括安礼24
论论语「夷狄虽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24
广取士之路议25
奏各场宜通考策论折25
梁肃26
奏请赐孝经疏26
上奏世宗皇帝言用人书27
金世宗(完颜雍)27
谕女直习儒学儒行28
谕侍臣重女真进士,尊孔子之道29
谕经籍诵行之事30
诫谕皇太子及亲王力行孝弟30
告皇太子及诸王勿忘女真醇质之风及女真语言文字31
诫太子31
敕宰臣教诫胄子勿滋侈心32
谕刘仲诲教太子32
谕选进士不当限数,当以答题合格论33
敕议御试题33
谕察取文士操行34
谕勿循资格而以才能用人34
敕宰臣勿惑佛道而行德化35
敕举孝弟姻睦35
完颜守贞36
议经童科36
议兴革学校及设制举宏词科37
邓俨37
耶律履38
进宋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表39
奏议策选女直诸生称进士39
徒单镒40
论读经40
奏章宗行网常之教及为政之术疏41
赵秉文42
论时文之弊42
太学(节选)43
原教43
性道教说44
中说46
诚说48
庸说49
叶县学记50
商水县学记51
直论52
习斋铭54
日省斋铭54
时习斋铭54
富义堂铭55
诚斋铭55
思斋铭55
郝天挺56
论读书为学56
王若虚57
论语辨惑57
道学发源后序72
李俊民73
一百字题示商君祥(节选)74
经童76
庙学落成77
李纯甫78
司马温公不喜佛辨78
程伊川异端害教论辨79
凄霞县建学庙碑81
李世弼83
登科记序83
麻革85
重修襄陵庙学碑86
王朋寿87
类林百篇赞(节选)88
元好问97
东平府新学记(节选)98
癸巳岁寄中书耶律公书100
河中府重修庙学碑102
段成己102
奏请太宗考用儒臣施行儒教107
耶律楚材107
元107
贫乐庵记(节选)108
寄用之侍郎109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节选)109
辨邪论序110
重修宣圣庙疏111
贾非熊修夫子庙疏112
云中重修宣圣庙疏112
邳州重修宣圣庙疏112
道性心情教112
周敬之修夫子庙113
太原修夫子庙疏113
寄万松老人书114
论科举取士与育材115
刘祁115
论人生之乐117
许衡118
语录上(节选)119
语录下(节选)127
小学大义137
大学要略(节选)139
小大学或问143
论明明德143
时务五事145
元世祖(忽必烈)156
与子师可156
诫贵胄臣子勿欺罔、勿大心157
兴学育才诏158
搜贤招士诏158
命制蒙古字颁行天下诏159
上言国事书160
刘秉忠160
郝经164
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节选)165
养说166
太极书院记166
论八首(节选)169
五经论并序180
思治论(节选)188
辨微论(节选)191
异端 学 经史 万志199
志箴199
师箴199
友箴200
思箴200
正心四箴并引201
立箴202
自恕箴203
与北平王子正先生论道学书203
移诸生论书法书205
与汉上赵先生论性书(节选)207
上紫阳先生论学书209
王恽211
上世祖皇帝论政事书(节选)211
贡举议213
帝王镜略序215
投壸引216
南鄘诸君会射序(节选)216
儒用说217
士当教子说219
进学220
承华事略卷第二(节选)220
谨习221
崇儒222
选士(节选)223
论明经保举等科目状223
请举行科举事状225
论科举事宜状226
复见其天地之心(节选)227
便民三十五事(节选)228
养人材228
设学校228
议复立国子学〔附〕229
用中选儒士229
论教官俸给事状230
送刘孟章濮州教授序(节选)231
王旭231
送张教授之卫州序232
送焦教授序233
中和书院记233
中和堂记233
砀山县新修学记(节选)235
金履祥236
孟子性命章解义(节选)239
刘埙241
儒者职分242
古人自少力学242
论悟一(节选)243
论悟二245
周易遗论(节选)246
论悟三(节选)246
刘敏中247
奉使宣抚回奏疏(节选)247
送王学录序248
济阳文庙加封圣号记249
尚志斋记251
戴表元253
虚室记253
讲义(节选)255
于景龙注朱氏小学书序263
急就篇注释补遗自序264
左氏蒙求序265
伍典蒙求序266
昌国应君类书蒙求序267
叙学268
刘因268
程钜夫272
学校273
好人274
福宁州学记275
闽县学记(节选)276
武昌路学修造记277
南湖书院记278
东庵书院记279
送虞德常记279
吴澄280
尊德性道问学斋记281
中庸纲领283
评郑夹漈通志答刘教谕285
武城书院记287
儒林义塾记288
勉学吟(四首)289
答人问性理(节选)291
思无邪斋说293
思诚说294
象山先生语录序295
女教之书序296
学则序297
刘将孙298
吉州路重修学记(节选)298
建宁县重修学记(节选)299
南安路上犹县新建县学记(节选)300
蒙斋书院记301
中兴志能之士如何论(节选)302
张之翰303
崇安县重修县学记303
陈栎305
送吴玄庵序305
随录(节选)307
上冯路教抱翁先生书(节选)308
拟唐处士阳城除谏议大夫诰(节选)309
天命之谓三句310
经疑310
历试卷310
陆文圭322
志学解(节选)323
请曹教启327
拟求贤诏327
拟劝学诏328
儒学吏治策329
选举策(节选)332
古今文孝经集注序335
重修安定先生祠记336
吴县学田记338
赵孟俯339
送吴幼清南还序(节选)340
第一山人文集序340
叶氏经疑序341
古今历代启蒙序342
刘孟质文集序343
薛昂夫诗集序344
定武兰亭跋(节选)345
徐明善346
送医教授方实惠序346
学而时习说347
德兴儒学记(节选)348
刘岳申349
白沙书院记(节选)350
盛如梓351
论学语录选351
论科举353
马端临353
选举考序354
学校考序355
论周时乡里教养考校之法356
周礼乡遂大夫之职质疑357
论立教举贤必赏罚相胥而行357
论九品中正法359
评孝廉诸科之试360
评唐时贡举人试老子361
论唐科举之弊362
评欧阳修之科举考试议363
评五代之科举363
评王安石改科举之法364
评宋徽宗时立科造士之变革365
评宋时分路取人之法365
评天子亲策贤良366
评汉之举贤良方正366
许武为弟延誉以举孝廉事之按语367
论制科367
论儒生与胥吏之进身368
论周时造士之法369
论鸿都门学369
评征光学钱370
评三舍法及庆历法之长短371
评宋熙宁时试进士用太学学规殿罚371
不忽木372
请兴儒学建置学校疏373
孝弟力田篇第三(节选)375
王祯375
袁桷377
昌国州重修学记(节选)378
昌国州医学记379
国学议380
袁氏新书目序(节选)381
张养浩382
家训383
为政忠告(节选)384
克性之偏384
法律为师384
勉学385
求进于己385
风节386
蔫举386
全节387
许谦388
山中次韵酬马生389
送郭子昭序(节选)389
赠李仲谦序(节选)390
学校论391
八华讲义393
学箴395
柳贯396
国学私试十一首(节选)397
其十397
其十一398
思学斋箴有序399
建德县修学记(节选)400
浦江县修学记(节选)402
读书分年日程序403
程端礼403
读书分年日程(节选)405
集庆路江东书院讲义(节选)424
胡助427
尚志斋铭428
诚铭428
纯一斋铭429
省心斋铭429
敬止斋铭430
惟善铭430
纯白先生自传(节选)431
朱思本431
答族孙好谦书(节选)432
观猎(节选)433
存心论434
刘鹗434
揭傒斯436
送刘以德赴化州学正序437
庐江县学明伦堂记(节选)438
孝友堂铭439
吾读吾书斋铭439
思无邪斋铭440
读书处铭441
忍恕堂铭442
静虚解442
欧阳玄443
贞文书院记(节选)444
安成李氏重修安贤义塾记(节选)445
虞集446
上议学校疏447
送李扩序448
易启蒙类编序(节选)450
西山书院记451
克复堂记452
舒城县学明伦堂记453
刘氏求志斋铭455
女教书序456
益斋铭456
王结459
上中书宰相八事书(节选)460
知行说463
十二日勤学问464
善俗要义(节选)464
二十日亲师儒465
送东川书院陈山长序466
黄溍466
敏学斋记467
马祖常468
建白一十五事(节选)469
程端学470
与单良能论学书471
与友人书475
李存475
吴师道478
送刘教授序479
教经堂记480
原士481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482
晓谕尚儒学用儒士483
整饬学校诏484
行科举以德行经术取士诏485
许有壬486
论语衍义序487
性理一贯集序488
端本堂十月甘五日进讲489
讲议489
止罢科举与太师伯颜辨490
陈旅491
逊敏斋记492
读书舍记493
郑元祐493
懒斋记(节选)495
上都庙学碑阴记496
苏天爵496
杨州路学田记(节选)497
新乐县壁里书院记498
常州路新修庙学记(节选)499
伊洛渊源录序500
乞增广国学生员502
鲁斋先生遗书后503
浯溪书院记(节选)504
巙巙505
孛术鲁翀神道牌(节选)505
与达官论儒道506
向顺帝进言天心仁之理及复科举议506
吴莱507
白云先生许君哀颂辞(节选)508
请整学校并论儒佛二教509
拜住509
送唐仲实赴乡试序(节选)510
郑玉510
送葛子熙之武昌学录序511
三乐堂记512
静虚斋记513
耕读堂记514
王居敬字序515
与汪真卿书516
与鲍仲安书518
跋太极图西铭解后(节选)519
送曹季修赴建宁路儒学教授序(节选)520
贡师泰520
知学斋记522
送翟生北还序522
一经堂记523
徐元瑞525
贾循正善善斋铭525
习吏幼学指南序526
才能527
行止527
送归彦温赴河西廉使序(节选)528
余阙528
穰县学记529
两伍张氏阡表(节选)532
勉学斋铭为汪泽民作532
贡泰父文集序(节选)532
刘仁本533
奉化州儒学重修尊经阁记(节选)534
钝庵记535
约庵记536
尚志斋记537
定海县兴修儒学记(节选)538
兴学颂有序辛巳540
危素540
送陈子嘉序戊寅541
送湖州吴教授诗叙丙戌543
明伦传序辛卯544
上饶祝先生行录(节选)545
省试策(节选)546
汪克宽546
志学斋记549
大学正心四戒铭550
思复斋铭552
存诚铭553
主静铭553
陈高554
四书管窥序555
易书二经通旨序556
送刘景玉赴金华县学教谕序557
送章氏二生游国学序558
蒙斋记560
平阳州儒学增田记(节选)560
积善堂记561
赵氏书塾记562
感兴(节选)563
科举564
陶宗仪564
后德565
受孔子戒566
三教566
宁国路旌德县重建宣圣庙学记567
黄道婆567
非程文568
吴海570
送林生赴延平学正叙571
赠闽县学教谕叙572
送郑训导之古田叙573
读书室记574
阜林乡学记(节选)575
惜阴斋箴576
书祸(节选)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