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32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32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4796240.jpg)
- 唐祎玲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0451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微型计算机-理论-高等学校-教材;微型计算机-接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32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部分 综述1
第1章 PC机的发展及基本结构1
1.1 微机的发展变化1
1.2 微机的体系结构1
1.2.1 基于PC/XT总线的微机结构2
1.2.2 基于PC AT/ISA总线的微机结构2
1.2.3 基于南北桥结构/中心结构的微机系统3
2.1 32位微机原理的教学内容5
第2章 32位微机教学的内容及方法5
2.2 32位微机原理教学参考6
2.3 32位微机接口技术教学内容6
2.3.1 学习基本接口原理及常用接口芯片的使用6
2.3.2 PC机总线扩展技术的学习与应用7
2.4 32位微机接口技术教学参考8
第3章 教学实验的主要设备9
3.1 TD-PIT实验系统的构成及特点9
3.1.1 系统构成9
3.1.2 系统功能及特点10
3.2 32位微机原理教学实验环境11
3.3 32位微机接口教学实验环境12
3.4 TD-PIT-B实验系统简介16
第二部分 32位微机原理17
第4章 32位微机原理概况17
4.1 实模式和保护模式17
4.2 寄存器组织17
4.2.1 通用寄存器18
4.2.2 段寄存器18
4.2.3 指令指针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18
4.2.5 控制寄存器19
4.2.4 系统地址寄存器19
4.2.6 调试寄存器和测试寄存器20
4.3 存储器寻址20
第5章 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1
5.1 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21
5.1.1 伪指令21
5.1.2 语句格式23
5.2 DOS系统功能调用24
6.1.3 实验内容及说明26
6.1.2 实验设备26
第6章 32位微机实模式原理实验26
6.1 显示程序实验26
6.1.1 实验目的26
6.1.4 实验步骤27
6.1.5 参考程序清单27
6.2 数据传送实验28
6.2.1 实验目的28
6.2.2 实验设备28
6.2.3 实验内容28
6.2.4 实验步骤29
6.3 数码转换实验30
6.3.1 实验目的30
6.3.2 实验设备30
6.3.3 实验内容及说明30
6.3.4 实验步骤32
6.4.2 实验设备33
6.4.3 实验内容及说明33
6.4 运算类程序实验33
6.4.1 实验目的33
6.4.4 实验步骤34
6.5 分支程序设计实验34
6.5.1 实验目的34
6.5.2 实验设备34
6.5.3 实验内容及说明34
6.5.4 实验步骤35
6.6.4 实验步骤36
6.7.1 实验目的36
6.7 子程序设计实验36
6.6.1 实验目的36
6.6.3 实验内容及说明36
6.6.2 实验设备36
6.6 循环程序设计实验36
6.7.2 实验设备37
6.7.3 实验内容及步骤37
6.8 综合程序设计实验38
6.8.1 实验目的38
6.8.3 实验内容及步骤39
6.8.2 实验设备39
第7章 32位微机保护模式工作原理40
7.1 保护模式下的分段存储管理机制40
7.1.1 综述40
7.1.2 分段管理的概念41
7.1.3 分段管理机制的实现过程45
7.2 任务管理的概念47
7.2.1 任务状态段TSS47
7.2.2 门描述符48
7.2.3 保护模式下的转移48
7.3 任务内的转移49
7.3.1 任务内的转移过程49
7.3.2 任务内不同特权级的转移过程51
7.4 任务间的转移52
7.4.1 通过TSS进行任务切换52
7.4.2 通过任务门进行切换52
7.4.3 任务切换过程52
7.5.1 中断/异常的概念53
7.5 中断/异常管理53
7.5.2 中断/异常处理过程54
7.6 基于Tddebug的32位保护模式程序设计56
7.6.1 指令集选择56
7.6.2 基本约定57
7.6.3 常用数据结构及标号定义57
7.6.4 一个实例58
8.1.3 全局描述符表实验61
8.1.2 实验设备61
8.1.1 实验目的61
8.1 描述符和描述符表实验61
第8章 32位微机保持模式原理实验61
8.1.4 局部描述符表实验64
8.2 任务内及任务间的控制转移实验66
8.2.1 实验目的66
8.2.2 实验设备66
8.2.3 任务内无特权级变换的控制转移实验66
8.2.4 任务内有特权级变换的控制转移实验70
8.2.5 任务切换实验71
8.3.1 实验目的73
8.3 保护模式下的中断/异常处理实验73
8.3.2 实验设备74
8.3.3 用中断门、陷阱门实现中断/异常处理实验(1)74
8.3.4 用中断门、陷阱门实现中断/异常处理实验(2)75
8.3.5 调用任务门实现中断/异常处理实验75
8.4.2 实验设备77
8.4.4 实验内容77
8.4.3 预备知识77
8.4.1 实验目的77
8.4 进入和离开虚拟8086环境实验77
8.4.5 实验步骤78
8.5 实模式和保护模式间切换实验78
8.5.1 实验目的78
8.5.2 实验设备78
8.5.3 预备知识78
8.5.4 实验内容79
8.5.5 实验步骤79
9.1.2 实验设备81
9.1.1 实验目的81
9.1.3 实验内容81
第9章 基本接口技术实验81
9.1 中断特性及8259单一中断应用实验81
第三部分 32位微机接口技术81
9.1.4 实验原理82
9.1.5 实验步骤及说明88
9.2 DMA特性及8237应用实验88
9.2.1 实验目的88
9.2.2 实验设备88
9.2.4 实验原理及说明89
9.2.3 实验内容89
9.2.5 实验步骤94
9.3 了解PCI总线94
9.3.1 PCI配置空间94
9.3.2 基地址寄存器95
9.3.3 中断请求线寄存器96
9.3.4 PCI BIOS96
9.4.4 实验说明97
9.4.3 实验内容97
9.4.2 实验设备97
9.4 用PCIBIOS获取PCI设备配置资源实验97
9.4.1 实验目的97
9.4.5 实验步骤100
9.5 PCI中断应用实验100
9.5.1 实验目的100
9.5.2 实验设备100
9.5.3 实验内容100
9.5.4 实验说明100
9.6.2 实验设备103
9.6.3 实验内容103
9.5.5 实验步骤103
9.6.1 实验目的103
9.6 8254定时/计数器应用实验103
9.6.4 实验原理104
9.6.5 实验说明及步骤105
9.7.4 实验原理108
9.7.3 实验内容108
9.7.1 实验目的108
9.7.2 实验设备108
9.7 8255并行接口应用实验108
9.7.5 实验说明及步骤109
9.8 16550串行接口应用实验111
9.8.1 实验目的111
9.8.2 实验设备111
9.8.3 实验内容111
9.8.4 实验原理111
9.8.5 实验说明及步骤115
9.9 A/D转换实验118
9.9.1 实验目的118
9.9.2 实验设备118
9.9.3 实验内容118
9.9.4 实验原理118
9.9.5 实验步骤及说明119
9.10.3 实验内容120
9.10.2 实验设备120
9.10.4 实验原理120
9.10 D/A转换实验120
9.10.1 实验目的120
9.10.5 实验步骤及说明121
9.11 静态存储器扩展实验121
9.11.1 实验目的121
9.11.2 实验设备121
9.11.3 实验内容121
9.11.4 实验原理121
9.11.5 实验步骤122
9.12 FLASH ROM扩展实验123
9.12.1 实验目的123
9.12.2 实验设备123
9.12.3 实验内容123
9.12.4 实验原理及说明123
9.12.5 实验步骤124
9.13.3 实验内容125
9.13.2 实验设备125
9.13.4 实验原理及说明125
9.13.1 实验目的125
9.13 步进电机实验125
9.13.5 实验步骤126
9.14 计算机控制综合应用实验127
9.14.1 实验目的127
9.14.2 实验设备127
9.14.3 实验内容127
9.14.4 直流电机调速实验原理及步骤127
9.14.5 温度控制实验原理及步骤128
10.1.1 了解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xD)和虚拟机(VM)132
10.1 初识VxD132
第10章 高级接口技术实验132
10.1.2 Windows 9x的运行及执行环境133
10.1.3 在Windows 9x中实现虚拟环境133
10.1.4 VxD简介134
10.1.5 VxD开发工具简介137
10.2 基本VxD实验137
10.2.1 实验目的137
10.2.2 实验设备137
10.2.3 实验内容137
10.2.4 实验原理137
10.2.6 参考实验程序清单141
10.2.5 实验步骤141
10.3 Win32应用程序和VxD之间的通信143
10.3.1 实验目的143
10.3.2 实验设备144
10.3.3 实验内容144
10.3.4 实验原理144
10.4.1 实验目的149
10.4.2 实验设备149
10.4 为PCI总线扩展卡设计VxD实验149
10.3.5 实验步骤149
10.4.3 实验内容150
10.4.4 实验说明150
10.4.5 实验步骤155
10.5 在Windows 9x下获取PnP设备的配置资源实验155
10.5.1 实验目的155
10.5.2 实验设备155
10.5.3 实验内容156
10.5.4 实验原理156
10.5.5 实验说明160
10.6.3 实验内容162
10.6.2 实验设备162
10.6.4 实验原理162
10.5.6 实验步骤162
10.6.1 实验目的162
10.6 在Windows 9x下处理PCI中断实验162
10.6.5 实验步骤165
10.7 在Windows 9x下实现串行通讯应用实验165
10.7.1 实验目的165
10.7.2 实验设备165
10.7.3 实验内容165
10.7.4 实验说明及步骤165
10.8 在Windows 9x下实现存储器扩展实验167
10.8.1 实验目的167
10.8.2 实验设备167
10.8.3 实验内容167
10.8.4 实验原理167
10.8.5 实验说明及步骤170
11.1.3 实验原理及内容172
11.1.2 实验设备172
11.1 认识S5933172
11.1.1 实验目的172
第11章 PCI总线扩展应用实验172
11.2 访问S5933操作寄存器实验173
11.2.1 实验目的173
11.2.2 实验设备174
11.2.3 实验内容174
11.2.4 实验原理174
11.2.5 实验说明178
11.3.1 实验目的179
11.3 邮箱应用实验179
11.2.6 实验步骤179
11.3.2 实验设备180
11.3.3 实验内容180
11.3.4 实验原理180
11.3.5 实验说明182
11.3.6 实验步骤184
11.4 访问PASS-THRU区域实验184
11.4.1 实验目的184
11.4.4 实验原理185
11.4.2 实验设备185
11.4.3 实验内容185
11.4.5 实验说明188
11.4.6 实验步骤190
11.5 用FIFO实现总线DMA实验190
11.5.1 实验目的190
11.5.2 实验设备190
11.5.3 实验内容190
11.5.4 实验原理190
11.5.5 实验说明195
11.5.6 实验步骤198
附录A Tddebug集成操作软件使用说明199
附录B PCI BIOS功能调用参数说明207
附录C S5933管脚图及管脚功能说明211
附录D VtoolsD的安装及VC++6.0配置216
附录E VxD调用接口说明219
附录F ispLSI 1032简介223
参考文献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