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复合材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复合材料
  • 周曦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899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复合材料-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复合材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绪论1

1.1 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1

1.2 复合材料的命名和分类2

1.3 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基础3

1.4 复合材料的应用4

第2章 复合材料的界面和优化设计5

2.1 复合材料界面的概念5

2.2 复合材料的界面6

2.2.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6

2.2.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10

2.2.3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11

2.3 复合材料界面的表征13

2.3.1 界面形态的表征13

2.3.2 界面层结构的表征13

2.3.3 界面残余应力的表征13

2.4 复合材料的界面优化设计14

第3章 复合材料的增强体16

3.1 增强体的概念和分类16

3.1.1 增强体的概念16

3.1.2 增强体的分类16

3.2 无机非金属纤维17

3.2.1 碳纤维17

3.2.2 硼纤维21

3.2.3 碳化硅纤维23

3.2.4 氧化铝纤维24

3.2.5 氮化硅纤维25

3.2.6 玻璃纤维25

3.3 金属丝(纤维)37

3.4 有机纤维(芳纶纤维)37

3.4.1 概述37

3.4.2 芳纶纤维的性能37

3.4.3 芳纶纤维的结构38

3.4.4 芳纶纤维的用途39

3.5 晶须及颗粒增强物40

3.5.1 概述40

3.5.2 晶须增强物40

3.5.3 颗粒增强物41

第4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43

4.1 概述43

4.2 聚合物基体43

4.2.1 热固性树脂43

4.2.2 热塑性树脂44

4.2.3 橡胶45

4.3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46

4.3.1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46

4.3.2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48

4.3.3 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增强塑料50

4.3.4 其他纤维增强塑料51

4.4.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52

4.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加工52

4.4.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特点52

4.5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57

4.5.1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GFRP)的应用58

4.5.2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FR-TP)的应用60

4.5.3 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增强塑料的应用61

4.5.4 其他纤维增强塑料的应用62

第5章 金属基复合材料63

5.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种类和性能63

5.1.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63

5.1.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征65

5.2.2 液态金属法67

5.2.3 自生成法及其他制备法67

5.2.1 固态法67

5.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67

5.3 铝基复合材料68

5.3.1 颗粒(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68

5.3.2 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70

5.3.3 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73

5.4 钛基复合材料74

5.4.1 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75

5.4.2 连续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76

5.4.3 钛基复合材料的应用77

5.5.3 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78

5.5.2 镁合金复合材料常用增强体78

5.5.1 镁合金复合材料常用的基体合金78

5.5 镁基复合材料78

5.5.4 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和性能79

5.5.5 镁合金材料的应用79

5.6 镍基复合材料80

5.6.1 镍基复合材料常用基体和增强体80

5.6.2 镍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80

5.6.3 镍基复合材料的性能81

5.6.4 镍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82

第6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83

6.1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种类和性能83

6.1.1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种类83

6.1.2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征85

6.2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86

6.2.1 概述86

6.2.2 制备工艺86

6.3 氧化物基陶瓷复合材料92

6.3.1 Al2O3基复合材料92

6.3.2 ZrO2基复合材料95

6.4 非氧化物基陶瓷复合材料96

6.4.1 SiC陶瓷基复合材料96

6.4.2 Si3N4陶瓷基复合材料100

6.5 碳/碳复合材料104

6.5.1 碳/碳复合材料的发展104

6.5.2 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105

6.5.3 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109

6.5.4 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110

6.6 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111

6.6.1 微晶玻璃基体111

6.6.2 碳纤维/微晶玻璃复合材料112

6.6.3 SiC纤维/微晶玻璃复合材料112

6.6.4 A12O3纤维/微晶玻璃复合材料114

6.6.5 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应用114

第7章 水泥基复合材料115

7.1 混凝土概述115

7.1.1 混凝土的分类115

7.1.2 混凝土的组成116

7.1.3 混凝土的性质116

7.2 高性能混凝土120

7.2.1 工艺原理121

7.2.2 微观结构和特性121

7.2.3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122

7.3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123

7.3.1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原材料的基本要求123

7.3.2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123

7.3.3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124

7.4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124

7.4.1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原理124

7.4.2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125

7.4.3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125

7.5.2 水泥混凝土路面126

7.5.1 高抗渗、抗侵蚀混凝土126

7.5 其他水泥基复合材料126

7.5.3 无宏观缺陷水泥127

7.5.4 超细粒子均匀排列密实填充体系128

7.5.5 活性粉末混凝土128

75.6 渗浆纤维混凝土129

7.5.7 透水性混凝土130

7.5.8 绿化混凝土131

7.5.9 吸音混凝土132

7.5.10 水泥基复合智能材料133

7.5.11 导电混凝土133

7.5.12 水泥基磁性复合材料134

7.5.13 水泥基屏蔽电磁波复合材料134

8.1 材料仿生概念的提出136

第8章 仿生复合材料136

8.2 复合材料的仿生设计和制备138

8.2.1 复合材料的仿生设计138

8.2.2 复合材料仿生设计方法分类145

8.2.3 复合材料仿生制备的可行途径探索149

8.2.4 陶瓷仿生工艺156

8.3 仿生复合材料的应用161

第9章 纳米复合材料163

9.1 概述163

9.2 纳米粉体的分散163

9.2.1 超声波分散163

9.2.3 分散剂分散164

9.2.2 机械搅拌分散164

9.3 纳米粉体的制备165

9.3.1 物理法制备纳米粉体165

9.2.4 化学改性分散165

9.3.2 化学法制备纳米粉体170

9.3.3 纳米粉体的表征方法174

9.4 纳米复合材料174

9.4.1 纳米固体复合材料174

9.4.2 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176

9.4.3 纳米层状材料184

9.5.3 纳米隐身材料190

9.5.5 用于化妆品工业的纳米复合材料190

9.5.4 光学材料190

9.5.2 高韧性、高强度的纳米复合陶瓷材料190

9.5.1 纳米复合涂层材料190

9.5 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190

9.5.6 用于医药工业的纳米复合材料191

第10章 材料复合新技术192

10.1 概述192

10.2 原位复合技术192

10.2.1 原位复合的基本概念192

10.2.2 金属基复合材料原位复合技术193

10.2.3 陶瓷基复合材料原位复合技术195

10.2.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原位复合技术195

10.3.1 自蔓延复合技术的形成与发展196

10.3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196

10.3.2 自蔓延燃烧合成的基础理论197

10.3.3 自蔓延复合技术200

10.4 梯度复合技术204

10.4.1 梯度功能材料概念的提出204

10.4.2 梯度功能材料的设计204

10.4.3 梯度复合技术207

10.4.4 梯度复合技术的应用210

10.5 金属直接氧化技术210

10.5.1 金属直接氧化技术的由来210

10.5.2 铝合金熔体直接氧化生长机理211

10.5.4 增强Al2O3/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212

10.5.3 Al2O3/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212

10.5.5 Lanxide复合材料和Lanxide工艺的特征213

10.6 分子自组装技术213

10.6.1 分子自组装的原理及特点213

10.6.2 分子自组装体系形成的影响因素214

10.6.3 分子自组装的应用215

第11章 复合材料的可靠性216

11.1 复合材料的可靠性描述216

11.2 复合材料可靠性控制的复杂性219

11.3 提高复合材料可靠性的途径220

11.3.1 复合材料性能的分散性220

11.3.2 从控制工艺质量入手提高复合材料可靠性220

主要参考文献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