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医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医学概论
  • 倪衡建,石增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5225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83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806页
  • 主题词:基础医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上册1

第一篇 人体解剖学1

绪论1

运动系统5

第一章 骨和骨连结5

第一节 概述5

第二节 躯干骨及其连结9

第三节 附肢骨及其连结16

第四节 颅骨及其连结27

第五节 常用的骨性标志31

第二章 肌34

第一节 概述34

第二节 躯干肌36

第三节 头肌41

第四节 上肢肌42

第五节 下肢肌44

内脏学48

第三章 内脏学总论48

第四章 消化系统50

第一节 消化管51

第二节 消化腺62

第五章 呼吸系统66

第一节 呼吸道66

第二节 肺70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72

第六章 泌尿系统75

第一节 肾77

第二节 输尿管78

第三节 膀胱79

第四节 尿道79

第七章 生殖系统81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82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87

第八章 会阴、腹膜94

第一节 会阴94

第二节 腹膜95

脉管系统100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100

第一节 心101

第二节 动脉108

第三节 静脉117

第十章 淋巴系统124

第一节 淋巴管道124

第二节 淋巴器官126

第十一章 视器130

第一节 眼球130

感受器130

第二节 眼副器134

第十二章 前庭蜗器136

第一节 外耳137

第二节 中耳138

第三节 内耳139

第四节 声波的传导141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区分142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总论142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42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142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143

第十四章 周围神经系统144

第一节 脊神经144

第二节 脑神经153

第三节 内脏神经161

第十五章 中枢神经系统164

第一节 脊髓164

第二节 脑166

第三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1181

第三节 主要神经传导通路183

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189

第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195

第二篇 组织胚胎学199

第一章 绪论199

第二章 细胞201

第三章 上皮组织206

第四章 结缔组织212

第五章 血液223

第六章 肌组织229

第七章 神经组织235

第八章 循环系统245

第九章 免疫系统252

第十章 皮肤261

第十一章 消化管268

第十二章 消化腺275

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281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285

第十五章 内分泌系统291

第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统297

第十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302

第十八章 眼和耳309

第十九章 人胚胎早期发生316

第二十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332

第二十一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338

第二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345

第三篇 生理学352

第一章 绪论352

第一节 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352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353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53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356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356

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361

第三节 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367

第三章 血液373

第一节 概述373

第二节 血细胞375

第三节 血液凝固379

第四节 血量、输血和血型382

第四章 血液循环385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385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390

第三节 心肌的生理特性396

第四节 血管生理400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409

第一节 肺通气416

第五章 呼吸416

第二节 气体交换421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424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427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431

第一节 概述431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433

第三节 胃内消化434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437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440

第六节 吸收441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444

第一节 能量代谢444

第二节 体温449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454

第一节 概述454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455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458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464

第五节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465

第六节 尿的排放467

第九章 感觉器官470

第一节 概述470

第二节 视觉器官471

第三节 听觉器官476

第四节 前庭器官480

第一节 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483

第十章 神经系统483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491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94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500

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504

第十一章 内分泌506

第一节 概述506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509

第三节 甲状腺512

第四节 肾上腺514

第五节 胰岛516

第十二章 生殖518

第一节 男性生殖518

第二节 女性生殖519

第四篇 生物化学522

第一章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522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522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535

第三节 酶545

第二章 物质代谢558

第一节 糖代谢558

第二节 脂类代谢581

第三节 生物氧化606

第四节 氨基酸代谢621

第三章 基因表达与基因工程643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643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653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662

第四节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672

第五篇 病理生理学687

第一章 绪论、疾病概论687

第一节 绪论687

第二节 健康与疾病688

第三节 病因学690

第四节 发病学692

第五节 疾病的发展经过和转归695

第二章 水、钠代谢紊乱697

第一节 正常的水、钠代谢697

第二节 脱水701

第三节 水肿705

第三章 缺氧711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711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712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715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720

第五节 氧疗与氧中毒720

第四章 发热722

第一节 概述722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722

第三节 代谢与功能的改变727

第四节 发热的意义及防治729

第五章 休克731

第一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731

第二节 休克的发病机制732

第三节 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和器官功能变化736

第四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738

第六章 心力衰竭740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及分类740

第二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功能743

第三节 心力衰竭发生机制745

第四节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749

第五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751

第七章 肺功能不全753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753

第二节 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758

第三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761

第八章 肝功能不全762

第一节 分类及病因762

第二节 肝性脑病762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768

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770

第九章 肾功能不全770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775

第三节 尿毒症780

第一节 概述785

下册785

第六篇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785

第一章 免疫学概述785

第二节 免疫系统786

第二节 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788

第二章 抗原788

第一节 抗原的基本概念788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790

第四节 抗原的种类791

第五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793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794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794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797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797

第四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重要特性798

第五节 人工制备的抗体类型799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801

第四章 补体801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与性质801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805

第四节 补体活化的调节806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807

第五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黏附分子和细胞因子807

第二节 黏附分子808

第三节 细胞因子811

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814

第二节 NK细胞817

第七章 免疫细胞817

第一节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817

第二节 淋巴细胞818

第一节 概述823

第八章 免疫应答823

第二节 细胞免疫824

第三节 体液免疫826

第四节 免疫耐受828

第五节 免疫调节830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833

第九章 超敏反应833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837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839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840

第一节 免疫预防843

第十章 免疫学防治843

第二节 免疫治疗845

第一节 检测抗原抗体的方法848

第十一章 免疫学诊断848

第二节 检测免疫细胞的方法850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检测851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和基本形态852

第十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852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853

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检查859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860

第十三章 细菌的生理860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861

第三节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意义863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865

第十四章 消毒灭菌865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866

第二节 噬菌体与宿主的相互关系869

第十五章 噬菌体869

第一节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869

第一节 表型变异与基因型变异871

第十六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871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872

第三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875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876

第十七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876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性877

第三节 细菌性感染的传播879

第四节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881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884

第十八章 球菌884

第二节 链球菌属887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890

第四节 脑膜炎奈瑟菌891

第五节 淋病奈瑟菌893

第一节 大肠埃希菌属895

第十九章 肠道杆菌895

第二节 沙门菌属897

第三节 志贺菌属899

第四节 其他肠道杆菌901

第一节 霍乱弧菌903

第二十章 弧菌属903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905

第一节 厌氧芽孢梭菌906

第二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906

第二节 无芽孢厌氧菌910

白喉棒状杆菌912

第二十二章 棒状杆菌属912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915

第二十三章 分枝杆菌属915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919

第一节 布氏菌属921

第二十四章 动物源性细菌921

第二节 鼠疫杆菌922

第三节 炭疽芽孢杆菌923

第二节 百日咳鲍特菌926

第二十五章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926

第一节 流感嗜血杆菌926

第三节 嗜肺军团菌927

第四节 弯曲菌和幽门螺杆菌928

第五节 铜绿假单胞菌929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931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931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932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934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935

第五节 病毒的遗传变异936

第六节 病毒分类的原则和亚病毒因子937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方式与途径939

第二十七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939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临床类型940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941

第四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943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946

第二十八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946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948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950

第二十九章 呼吸道病毒950

第二节 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952

第三节 副黏病毒954

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956

第一节 肠道病毒958

第三十章 肠道感染病毒958

第二节 轮状病毒959

第三节 其他病毒960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962

第三十一章 肝炎病毒962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963

第三节 其他肝炎病毒969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971

第三十二章 人类疱疹病毒971

第二节 其他疱疹病毒97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976

第三十三章 反转录病毒976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980

第三十四章 其他RNA病毒980

第二节 汉坦病毒981

第三节 狂犬病病毒982

第一节 衣原体984

第三十五章 衣原体、立克次体和支原体984

第二节 立克次体986

第三节 支原体988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990

第三十六章 螺旋体990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993

第三节 其他疏螺旋体995

第一节 放线菌属997

第三十七章 放线菌997

第二节 诺卡菌属998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999

第三十八章 真菌999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1001

第三节 主要病原性真菌1002

第一章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1006

第七篇 寄生虫学1006

第二节 线虫纲1011

第二章 医学蠕虫1011

第一节 概述1011

第三节 猪巨吻棘头虫1033

第四节 吸虫纲1036

第五节 绦虫纲1048

第三章 医学原虫1059

第一节 概述1059

第二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1061

第三节 疟原虫1065

第四节 其他原虫1075

第一节 节肢动物的形态与分类1084

第四章 医学节肢动物1084

第二节 节肢动物的发育与生态1085

第三节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1085

第四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1089

第八篇 病理解剖学1091

第一章 病理学绪论1091

第二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1098

第一节 适应1098

第二节 细胞、组织的损伤1100

第一节 再生1107

第三章 修复1107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1109

第三节 创伤愈合1111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与常见心血管疾病1115

第一节 充血1115

第二节 血栓形成1117

第三节 栓塞1121

第四节 梗死1124

第五节 常见心血管疾病1126

第一节 概述1137

第五章 炎症1137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1138

第三节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1143

第四节 炎症的组织学类型1145

第五节 影响炎症过程的诸因素1149

第六节 常见器官的炎症1149

第六章 肿瘤1178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1178

第二节 肿瘤的异型性1179

第四节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1184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184

第六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185

第七节 肿瘤的命名1186

第八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及原位癌1187

第九节 常见器官肿瘤举例1188

第十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1219

第九篇 药理学1227

第一章 绪言1227

第一节 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任务1227

第二节 药理学的发展1228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1230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1230

第二节 药物的量效关系1231

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1233

第四节 药物与受体1234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1236

第一节 药物跨膜转运1236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1237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1240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243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1243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1244

第五章 药品管理1246

第一节 药品和药品标准124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248

第三节 新药管理1249

第四节 有效期药品的管理1251

第五节 特殊药品管理1252

第六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1252

第七章 拟胆碱药1258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1258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1259

第八章 M胆碱受体阻断药1261

第九章 骨骼肌松弛药和神经节阻断药1264

第一节 骨骼肌松弛药1264

第二节 神经节阻断药1265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266

第一节 α受体激动药1266

第二节 α、β受体激动药1267

第三节 β受体激动药1269

第十一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272

第一节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272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273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1275

第一节 苯二氮?类1275

第二节 巴比妥类1276

第十三章 抗癫癎药及抗惊厥药1278

第一节 抗癫癎药1278

第二节 抗惊厥药1280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1281

第一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1281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1283

第三节 抗焦虑症药1284

第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1285

第一节 概述1285

第二节 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1285

第三节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配伍应用1288

第十六章 镇痛药1289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1289

第二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1290

第三节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1292

第十七章 抗高血压药1293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1293

第三节 β受体阻断药1294

第四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1294

第二节 利尿药1294

第五节 钙离子拮抗药1296

第六节 AT1受体阻断药1296

第七节 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1297

第八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1299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1301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1301

第十八章 抗心律失常药1301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1302

第四节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1305

第十九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1306

第一节 正性肌力药1306

第二节 降低心脏负荷药1308

第三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1309

第四节 β受体阻断药1309

第二十章 抗心绞痛药1310

第一节 硝酸酯类1310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1312

第三节 钙离子拮抗药1312

第二十一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1314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1314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1318

第三节 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1318

第二十二章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1320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1320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1321

第二十三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324

第一节 胰岛素1324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1325

第一节 化学治疗1329

第二节 常用术语1329

第二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论1329

第三节 抗菌药作用机制1330

第四节 细菌的耐药性1331

第二十五章 合成抗菌药1332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1332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物1333

第三节 硝咪唑类抗菌药物1334

第二十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1336

第一节 青霉素类1336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1338

第二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生素1340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340

第三节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1341

第四节 杆菌肽1341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1341

第二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1342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342

第二节 多黏菌素类1344

第二十九章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1345

第一节 四环素类1345

第二节 氯霉素1346

第三十章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1347

第一节 抗真菌药1347

第二节 抗病毒药1349

第三十一章 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1351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1351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1355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分类1356

第二节 常见抗恶性肿瘤药物1356

第三十二章 抗恶性肿瘤药1356

第三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毒性和联合用药原则1363

第一章 绪论1365

第一节 遗传病的特征1365

第十篇 医学遗传学1365

第二节 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1366

第三节 遗传病的分类1366

第四节 医学遗传学的分支学科1367

第五节 医学遗传学大事记1369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371

第一节 细胞核1371

第二节 染色质与染色体1372

第三节 细胞分裂1374

第四节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1379

第一节 基因概念的发展1381

第二节 基因的化学本质1381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1381

第三节 基因的分子结构1382

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1384

第五节 基因的功能1387

第六节 基因突变1391

第七节 线粒体基因组1394

第四章 人类染色体及染色体病1396

第一节 人类染色体1396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畸变1401

第三节 染色体病1407

第五章 单基因遗传病1416

第一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417

第二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420

第三节 X连锁遗传1422

第四节 Y连锁遗传1424

第五节 单基因遗传分析的几个问题1425

第六章 多基因遗传病1427

第一节 多基因遗传的特点1427

第二节 多基因病1430

第三节 多基因遗传病复发风险估计1433

第七章 分子病及遗传性代谢缺陷1436

第一节 分子病1436

第二节 遗传性代谢缺陷1442

第八章 药物、肿瘤、免疫遗传问题1447

第一节 药物遗传问题1447

第二节 肿瘤遗传问题1450

第三节 免疫遗传问题1456

第九章 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1462

第一节 遗传病的常规诊断1462

第二节 分子诊断1467

第三节 遗传病的治疗1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