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
  • 刘志雄主编;刘涛副主编;丁寿勇,万昌海,王卫青,王慧元,师丁,刘志雄,刘涛,初冬,张攀攀,赵旭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3073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骨疾病-诊断-标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常用诊断分类方法2

第一章 常用检查参数2

第一节 脊髓神经2

一、肌肉运动和相应脊髓节段关系2

二、皮肤感觉和相应脊髓节段关系2

目录2

第二节 关节活动范围和测量方法3

一、人体各关节正常活动方式和范围3

二、关节活动度测量和记录方法——中立位零度法8

第四节 骨龄测定10

一、原发性骨化中心出现时间10

一、肌肉萎缩程度的评估标准10

二、肌力分级及测量10

第三节 肌肉萎缩和肌力10

二、骨骺出现和闭合时间11

三、各部位骨核出现及骨性连接11

四、临床上常用的骨龄测试方法11

第五节 常用的神经根相应感觉、运动及反射关系16

第六节 足型分类的检查参数17

一、肉眼非量化观测17

二、人体测量学参数17

三、足印参数18

第七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骨水泥分代标准19

一、第一代骨水泥19

四、放射线学评估19

二、第二代骨水泥20

三、第三代骨水泥20

第八节 颅底凹陷征的诊断测量20

一、侧位X线片测量标志20

二、前后位X线片测量标志21

第九节 脊柱的X线测量21

一、椎体旋转程度的测量方法21

三、表示脊柱滑脱程度的参数24

二、脊柱侧弯的角度测量方法24

第十节 髋关节的X线检查参数28

一、髋臼角及Idelrberger角测量28

二、髋关节的X线测量28

三、前倾角(扭转角)测量29

四、CE角测量29

五、髋外展位股骨轴线通过部位30

六、骨盆的X线测量30

七、股骨头指数(r/R)31

八、Shenton线和Calve线31

十一、婴幼儿髋关节X线测量(Hilgeneiner检查法)32

十、K?hler骨盆泪滴像32

九、Ombredanne垂线32

十二、Perkin线33

十三、骨骺商34

十四、头颈商34

十五、髋臼商34

第十一节 髋臼X线测量35

一、髋臼正位X线测量35

二、髋臼斜位X线测量36

第十二节 膝关节X线测量36

一、膝关节正位片测量36

二、膝关节侧位片测量37

第十三节 足的X线测量参数41

一、跟骨B?hler角测量41

二、足的X线测量41

三、踝穴的放射线检查42

第十四节 腕关节X线测量43

一、腕关节正位片测量43

二、腕关节侧位片测量46

第十五节 肩关节X线测量47

一、肩CE角(SCE)和盂角(GA)47

二、肱骨头后倾角48

一、Baumann角49

第十六节 常用儿童X线测量49

三、盂肱关节测量49

二、干骺-骨干角50

三、儿童股骨头干角测量50

第十七节 椎间盘51

第二章 四肢创伤52

第一节 管状骨骨折通常分类系统52

一、传统分类系统52

二、Winquist-Hansen分类系统52

三、AO/ASIF分类系统53

四、OTA分类系统56

六、Tscherne分类系统57

五、SUD分类系统57

七、Gustilo分类系统58

八、骨折严重程度的评估标准59

第二节 常见四肢骨折的分类59

一、肩胛骨骨折59

二、锁骨骨折60

三、肩锁关节脱位60

四、肩袖损伤62

五、肱骨近端骨折62

六、肱骨远端骨折66

九、肘关节损伤70

八、侧击骨折70

七、肱骨小头骨折70

十、桡骨小头骨折71

十一、尺骨鹰嘴骨折72

十二、前臂骨折73

十三、孟氏骨折76

十四、桡、尺骨远端骨折77

十五、掌、指骨骨折81

十六、创伤性月骨缺血性坏死85

十七、舟骨骨折85

十九、拇指截指87

十八、锤状指87

二十、骨盆骨折91

二十一、骶骨骨折97

二十二、髋臼骨折99

二十三、髋关节脱位和髋关节骨折脱位101

二十四、股骨头骨折104

二十五、股骨颈骨折105

二十六、股骨粗隆间骨折107

二十七、股骨粗隆下骨折111

二十八、股骨下端骨折113

二十九、髌骨骨折117

三十、膝关节开放性损伤118

三十一、胫骨平台骨折119

三十二、胫骨骨折125

三十三、胫骨下端关节面骨折128

三十四、踝关节骨折131

三十五、跟骨骨折133

三十六、距骨骨折139

三十七、足舟骨骨折141

第三节 常见小儿骨折脱位142

一、骨骺损伤142

二、指骨骨折144

三、第1掌骨骨折145

四、桡骨颈骨折146

五、儿童喙突骨折147

六、儿童孟氏骨折148

七、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48

八、儿童肱骨内髁骨折149

九、儿童肱骨近端骨折150

十、儿童肩锁关节脱位151

十一、儿童骨盆骨折151

十二、儿童髋关节骨折153

十三、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154

十五、漂浮膝155

十四、儿童胫骨结节骨折155

第四节 韧带损伤156

一、美国医学会运动医学学会关于韧带损伤的分类156

二、膝关节韧带损伤157

三、腕关节不稳症159

四、肩关节不稳症161

第五节 半月板损伤161

第六节 骨折的延迟愈合、不愈合及假关节162

一、骨折愈合标准162

二、常见骨折愈合时间162

四、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假关节分类163

三、常见骨折钢板取出的时间163

第三章 脊柱骨折165

第一节 颈椎骨折165

一、颈椎骨折分类165

二、颈椎稳定性的评估167

三、颈椎复位时推荐的牵引重量169

四、枕骨髁骨折169

五、环枢椎旋转脱位170

六、齿状突骨折170

七、创伤性枢椎滑脱(Hangman骨折)171

三、胸腰椎骨折的分类173

二、三柱学说173

一、两柱学说173

第二节 胸腰椎骨折173

四、胸腰椎不稳定的评估180

第三节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183

一、欧洲骨质疏松研究小组分类系统183

二、梁秉中等(香港)分类184

第四章 周围神经损伤185

第一节 Seddon分类法185

第二节 Sunderland五度分类法185

第三节 两种分类方法的比较186

一、肢体损伤程度评分(MESS)188

二、肢体损伤综合征指数(MESI)188

第一节 肢体伤情评估188

第五章 肢体伤情评估188

第二节 Glasgow昏迷评分法(GCS)189

第三节 修订的创伤评分标准(RTS)190

第四节 儿童创伤评分190

第五节 简化损伤评分系统(AIS)191

一、钝挫伤的AIS计分191

二、锐性损伤的AIS计分193

三、AIS的简化形式194

第六节 损伤严重程度评分系统(ISS)196

第七节 解剖部位评分法(AP)196

第九节 失血量的临床估计197

第八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的评分系统197

第十节 脂肪栓塞综合征诊断标准198

第六章 骨病199

第一节 颈椎病199

第二节 后纵韧带骨化(OPLL)200

一、放射线分型200

二、CT分型200

第三节 齿状突异常201

第四节 Klippel-Feil综合征201

一、Klippel-Feil综合征分型201

一、脊柱滑脱的分型202

二、Klippel-Feil综合征经常合并出现的其他病变202

第五节 脊柱滑脱202

二、脊柱滑脱程度的测量方法203

第六节 腰椎管狭窄症205

一、腰椎管狭窄症的分类205

二、腰椎管狭窄的影像学改变206

第七节 脊柱侧凸207

一、与脊柱侧凸相关的几个常用概念207

二、脊柱侧凸的分型208

三、神经肌肉性脊柱畸形214

二、神经纤维瘤病214

第八节 发育异常性疾病214

一、先天性后凸畸形214

四、手的先天畸形215

五、先天性肢体发育缺陷216

第九节 Blount病217

一、Blount病的分类217

二、Blount病的X线诊断参数-干骺-骨干角217

第十节 髌骨痛218

一、髌骨形态学Wiberg分类218

三、髌骨痛的分类——Fulkerson-Srhutzer分类法219

四、引起髌骨痛的疾病分类219

二、髌骨软化的Quterbridge分度219

第十一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0

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期220

二、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分型221

三、儿童股骨头坏死的分型222

四、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股骨头坏死分类223

第十二节 ?外翻223

一、?外翻的X线测量223

二、?外翻的分度225

第十三节 Kienbock病225

第十四节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226

第十五节 风湿性疾病的分类227

一、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例资料管理232

第七章 人工关节232

二、非骨水泥型假体的放射线评估240

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分型标准243

四、人工髋术后骨缺损的分类标准245

五、人工髋置换术骨折并发症分类标准249

六、全髋关节术后感染的评定标准250

七、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异位骨化251

八、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的分型251

第一节 骨和骨骼肌肿瘤252

一、骨肿瘤分类252

第八章 骨及软组织肿瘤252

二、Enneking肌肉骨骼肿瘤外科分期系统258

三、Malawer肩胛带切除手术分类262

四、Enneking软组织肿瘤的外科分类系统263

第二节 脊柱肿瘤的分期263

一、Enneking分期系统263

二、Tomita评分系统263

三、WBB分期系统264

四、DeWaald分期系统264

五、脊柱肿瘤的手术切除分类265

一、Harris标准268

第一节 髋关节功能临床评定标准268

第九章 关节功能评价系统268

第二篇 功能评价系统268

二、Charnley髋关节疗效评分系统270

三、改良Aubigne-Postel临床评估系统271

四、北京标准(1982)272

五、滨州医学院标准272

六、全髋翻修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273

第二节 膝关节功能临床评定标准274

一、HSS膝关节评定系统274

二、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系统(1989)275

四、膝关节功能问卷评估系统277

三、膝关节学会放射线评估和计分系统277

第四节 足功能的临床评定标准280

第三节 肩关节临床评定标准282

一、Neer评定系统282

二、美国矫形外科学会评定标准282

三、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估的标准282

第四节 肘关节评分标准285

一、HSS评分标准285

二、Morrey评分系统286

三、Morrey疗效评估标准287

四、Mayo Clinic肘关节翻修术X线评分系统287

五、肘关节置换术后X线评价系统288

第五节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评价标准289

第十章 四肢骨折功能评价系统292

第一节 髋臼骨折的疗效评定标准292

第二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292

第三节 股骨头骨折294

第四节 股骨骨折294

一、股骨干骨折疗效评定标准294

二、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定标准294

第五节 髌骨骨折295

第五节 浮膝损伤肢体功能恢复分级标准295

二、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后最终结果评定标准296

一、Edwards评价系统296

第六节 胫骨骨折术后功能评价296

第七节 Pilon骨折临床评估标准297

一、骨折复位的放射线标准297

二、临床结果评定标准297

第八节 踝关节骨折的结果评定298

一、Baird-Jackson标准298

二、Mazur踝关节评估分级系统299

三、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评分系统301

第九节 距骨骨折302

第十节 跟骨骨折功能评价系统302

二、张铁良综合评分法303

一、Fernandez跟骨骨折功能评价标准303

第十一节 肩关节损伤的功能评定304

一、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手术治疗结果评分系统304

二、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结果评定标准305

第十二节 断指再植疗效评定标准305

一、再植指功能评定内容305

二、再植指功能综合评定法306

二、House功能评估系统307

第十四节 关节滑膜切除后疗效评定标准307

一、天津医院汪锡纯标准307

一、Sollerman法307

第十三节 上肢重建术功能评估方法307

二、吕厚山标准308

第十五节 髌骨软骨面修复后功能评定308

第十一章 脊柱和脊髓功能评价系统310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功能评价系统310

一、Frankel评价标准310

二、ASIA评价标准311

三、国际脊髓损伤评分标准(ASIA)312

四、截瘫指数法314

五、《实用骨科学》脊髓损伤疗效评定标准314

六、四肢瘫上肢残存功能国际分类法315

二、JOA计分法316

一、岗本吉正法316

第二节 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定316

三、改良的JOA计分法317

四、40分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评分法)319

五、Nuiick颈髓病变分度320

第三节 脊柱功能评价系统320

一、Odom颈椎病手术疗效评定标准320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评价标准321

第十二章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结果的综合评价322

第一节 周围神经功能评价标准322

一、周围神经运动功能的评价322

二、周围神经感觉功能的评价325

三、周围神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326

第二节 周围神经疗效评定方法327

一、Sakellaride(1962)法327

二、韦加宁法327

三、朱家恺法328

四、陆裕朴法328

五、中华手外科学会(1989)法328

第十三章 肌肉骨骼肿瘤术后肢体重建功能评价系统329

第一节 Enneking肢体保留术后功能评定标准329

一、Enneking标准评定记录表329

二、人口统计资料330

三、评分标准331

第二节 Toronto保肢术后生活能力评估系统333

第十四章 疼痛评价系统335

第一节 疼痛程度测量方法335

一、十分法335

二、视觉疼痛记分法335

三、Denis疼痛测定法335

第二节 腰痛治疗结果评定标准336

一、Greenough-Fraser腰痛治疗结果评定标准336

二、腰痛问卷调查系统337

三、下腰痛的JOA评分339

二、残疾定义341

三、劳动强度分类标准341

第十五章 伤残评定标准341

一、永久性伤害定义341

第一节 一般概念341

第二节 现代伤害计分办法342

一、AMA持久损害评估指南342

二、AAOS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学会矫形外科医师评估永久性损害手册342

三、中国残废等级标准342

第三节 颈腰椎骨折后持久性部分损害和工作限制343

第四节 骨折损害评估记录表343

参考文献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