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国家机构和行政区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历代国家机构和行政区划](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4736526.jpg)
- 孟昭华,王涵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80146530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67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683页
- 主题词:国家机构-研究-中国-夏代~现代;政区-研究-中国-夏代~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国家机构和行政区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
第二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4
第三节 国家和政府8
第四节 政权建设与基层政权组织建设10
第五节 行政区划12
第二章 原始社会19
第一节 原始人群时期19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20
一、氏族社会概况20
二、九州的传说24
第三章 夏27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瓦解与夏朝的建立27
第二节 夏国家的产生28
第三节 夏之统治范围与地方行政管理体制31
第四节 夏之王权与职官35
一、夏王与巫史35
二、元老咨询部门36
三、政务部门37
四、宗教历法部门37
五、记事宣政部门38
六、征收贡赋部门38
七、服伺夏王部门38
第四章 商40
第一节 成汤灭夏与商朝的建立40
第二节 商的活动地区和统治范围41
第三节 商代王权与国家管理机关的发展44
一、中央政务机关45
二、巫卜祭祀部门47
四、王室内廷48
三、军事机关48
第四节 商代地方体制49
一、商王直接统治区49
二、商王直接统治区以外的其他地区50
第五节 官吏始有“告归”50
第五章 西周51
第一节 西周的建立51
第二节 西周初期社会形势和它的若干统治策略55
第三节 西周的王权59
第四节 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62
一、分封制63
二、宗法制65
三、等级制67
一、周天子69
第五节 西周的国家机构和基层组织69
二、内服卿事寮70
三、外服诸侯74
四、基层组织75
第六节 西周的疆域与其行政区域76
第七节 西周的官吏制度81
第六章 春秋84
第一节 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形势84
第二节 王权下移与诸侯争霸86
第三节 春秋列国的国君与国家机构91
一、朝廷治事官93
二、宫廷内务官94
第四节 地方政权中出现县、郡体制与城邑的扩展95
第五节 春秋时期的官吏制度98
第七章 战国100
第一节 诸侯国封建制的确立与变法101
第二节 王权的变化与国家机构的发展104
第三节 郡县体制的确立,郡、县、乡、里四级地方行政组织的形成与城市的兴起109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官吏制度114
一、官吏的选拔与任用114
二、爵位等级116
三、俸禄制度117
四、上计制度117
五、致仕制度118
第八章 秦汉119
第一节 秦120
一、秦朝社会概况与巩固统一的措施120
二、创立皇帝制度和皇权125
三、秦朝中央国家机构127
四、秦朝行政区划和地方机构、基层组织129
五、秦朝的官吏制度137
第二节 汉143
一、西汉皇权146
二、西汉国家机构与朝议制度150
三、东汉皇权的发展变化156
四、东汉的中央机构157
五、西汉的行政区划与地方设置159
六、东汉的行政区划与地方设置166
七、两汉时期的官吏制度170
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175
第一节 三国175
一、魏178
二、蜀184
三、吴186
第二节 两晋189
一、皇权189
二、分封制度的重现192
三、中央国家机构192
四、门阀制度与官吏任用194
五、西晋的地方设置和行政区划195
六、北方人民的南迁与东晋的地方管理198
第三节 南北朝203
一、南朝203
二、北朝213
第十章 隋唐五代十国240
第一节 隋240
一、三省制的确立243
二、地方机构的变化与行政区划的改革245
三、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创科举制度249
第二节 唐251
一、唐代皇权252
二、中央国家机构256
三、地方机构265
四、行政区划267
五、唐朝官吏制度285
第三节 五代十国288
一、唐末方镇割据288
二、五代的更迭289
三、十国的兴亡290
四、五代十国的区划设置293
第十一章 两宋辽金西夏298
第一节 宋298
一、宋朝的基本国策与皇权299
二、宋代中央国家机构301
三、宋代地方机构与行政区划306
四、宋代文官制度315
第二节 辽318
一、辽国的皇权319
二、官僚机构320
三、辽国的疆域和地方设置320
第三节 金324
一、金国的皇权324
二、勃极烈制度325
三、猛安谋克制度325
四、金国中央机构326
五、金国地方设置和行政区划327
一、西夏皇权331
第四节 西夏331
二、官僚机构332
三、西夏疆域及其设置332
第十二章 元334
第一节 元朝统治中国的基本政策337
一、对汉族地主的笼络政策337
二、武力上的控制政策338
三、种族分化和压迫政策338
四、利用宗教的麻痹政策339
第二节 暴力征服中原与对外侵略340
第三节 千户的编制与分封343
第四节 皇权345
第五节 元朝国家机构346
一、中央机构347
二、地方机构352
第六节 元朝地方管理与行政区划356
第七节 元朝官吏制度364
第十三章 明368
第一节 明朝的皇权373
第二节 明朝的分封宗藩制度379
第三节 明朝的国家机构382
一、中央行政系统382
二、地方行政系统389
三、军事系统391
四、监察系统393
五、廷议制度395
第四节 明代地方管理和区划设置396
第五节 明朝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401
一、北部边疆403
二、西北边疆404
四、西南边疆405
三、西部边疆405
五、东部边疆406
六、东北边疆408
第六节 明朝的官吏制度408
一、官吏的考选制度408
二、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制度413
三、品级俸禄制度413
四、官吏致仕制度414
第十四章 清416
第一节 入关前的政治制度419
第二节 清朝的皇权426
第三节 清代中央机构428
一、中央中枢机关——内阁、军机处及有关机关429
二、分掌国政的各部院衙门443
三、军事机构467
四、掌管皇族和宫廷事务的机构475
五、司法监察机构479
六、特设机构483
第四节 地方管理与行政区划485
第五节 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理497
一、东北地区497
二、北部、西北部498
三、西部边疆499
四、西南边疆500
五、东部边疆501
第六节 清朝的文官制度501
一、科举制度501
二、任官制度502
三、官吏任用制和考课制503
四、爵禄品级制度505
五、官吏致仕制度506
第七节 太平天国506
一、中央政府507
二、地方政权与基层组织508
三、地方设置509
四、官吏制度510
第十五章 中华民国512
第一节 频繁的政权更迭513
一、南京临时政府513
二、北洋政府514
三、孙中山三次在广东建立政权519
四、广州国民政府520
五、武汉国民政府521
六、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523
一、南京临时政府527
第二节 民国期间的中央国家机构527
二、袁世凯统治时期的中央机构528
三、中华民国军政府531
四、广州国民政府532
五、武汉国民政府534
六、国民党南京政府534
第三节 民国期间的地方机构和行政区划545
一、北京政府时期546
二、广州国民政府时期558
三、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时期560
第四节 官吏制度569
第十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573
一、人民民主政权的特征577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577
第一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其特征577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政权582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政权583
五、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585
第二节 政权机构和官职设置589
一、土地革命时期589
二、抗日战争时期594
三、解放战争时期599
四、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601
第三节 地方管理和行政区划617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61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624
第四节 干部制度与公务员制度657
一、建国前革命政权的干部制度657
二、建国后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