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文学编年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先秦文学编年史 下
  • 赵逵夫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5265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383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文学史-编年史-中国-先秦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先秦文学编年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战国部分875

战国部分(前453—前222年)875

前453年 周定王十六年 秦厉共公二十四年 楚惠王三十六年 齐宣公三年 赵襄子二十三年 燕成公二年 晋出公二十二年韩赵魏三家灭知伯,分其地875

《礼记·曾子问》、《大学》、《坊记》、《中庸》、《表记》、《缁衣》、《乐记》当成于战国初875

《考工记》由战国初齐人成书880

《山海经·山经》成于战国初881

前450年 周定王十九年 秦厉共公二十七年 楚惠王三十九年 齐宣公六年 晋敬公二年881

孔子弟子端沐赐(子贡)本年前后卒881

孔子弟子漆雕开(子开)本年前后卒882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末尾一段文字写于本年前后882

《国语·晋语九》三篇写灭知伯内容之文作于本年前后884

《战国策·赵策一·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作于本年前后886

《战国策》记豫让刺赵襄子文作于本年前后889

列子本年前后生于郑,名圄寇、圉寇890

前447年 周定王二十二年 秦厉共公三十年 楚惠王四十二年 齐宣公九年891

孔子弟子颛孙师(子张)本年前后卒891

墨翟闻蔡亡892

前445年 周定王二十四年 秦厉共公三十二年 楚惠王四十四年 齐宣公十一年 魏文侯元年892

吴起本年前后生于卫892

孔子弟子言偃(子游)本年前后卒893

宁越本年前后生893

《孝经》撰成于本年前后894

子夏居西河,为魏文侯师,魏国成为儒学重要中心896

墨翟在鲁,闻公输般将攻宋,与其辩论897

“西河学术中心”始兴898

前444年 周定王二十五年 秦厉共公三十三年 楚惠王四十五年 齐宣公十二年899

魏人本年前后诵《段干木歌》899

李悝为魏文侯上地守,初为秦所败,后败秦900

墨翟自鲁至楚,止楚攻宋并劝楚王勿攻郑,后又献书楚惠王,惠王以老辞。后惠王以书社五里封墨翟,未受。后去楚返鲁900

前436年 周考王五年 秦躁公七年 楚惠王五十三年 齐宣公二十年 燕闵公三年902

曾参本年前后卒902

《礼记·曲礼》篇为曾参或其弟子编著903

前434年 周考王七年 秦躁公九年 楚惠王五十五年 齐宣公二十二年903

《论语·泰伯》“曾子有疾”两章作于本年前后903

《孔子诗论》成于本年前后904

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政治,作“尽地力之教”,行平籴法。李悝始著《法经》905

前431年 周考王十年 秦躁公十二年 楚简王元年 齐宣公二十五年 晋幽公三年906

子夏本年前后卒906

墨翟闻莒亡908

前420年 周威烈王六年 秦灵公五年 楚简王十二年 齐宣公三十六年 韩武子五年 赵献侯四年908

《国语·晋语九·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作于本年前后908

墨翟在鲁,游其弟子公尚过于越,公尚过受越王之托至鲁请墨翟,墨翟答之908

前412年 周威烈王十四年 秦简公三年 楚简王二十年 齐宣公四十四年 燕简公三年909

子思本年前后为鲁穆公师909

吴起仕鲁911

前410年 周威烈王十六年 秦简公五年 楚简王二十二年 齐宣公四十六年911

有人向鲁穆公谮毁吴起,起去鲁至魏911

前409年 周威烈王十七年 秦简公六年 楚简王二十三年 齐宣公四十七年912

吴起为魏将,击秦,拔五城912

前408年 周威烈王十八年 秦简公七年 楚简王二十四年 齐宣公四十八年 韩景侯元年 赵烈侯元年912

墨翟与鲁穆公有所论说912

吴起以攻秦之功被魏文侯封为河西郡守912

魏文侯借道于赵,说客赵利陈辞说赵烈侯913

前406年 周威烈王二十年 秦简公九年 楚声王二年 齐宣公五十年913

李克与魏文侯论置相,治中山,后为中山相913

前405年 周威烈王二十一年 秦简公十年 楚声王三年 齐宣公五十一年914

李悝任魏文侯相,著成《法经》914

前403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秦简公十二年 楚声王五年 齐康公二年915

墨翟自鲁游齐915

《管子·水地》作于本年前后916

前402年 周威烈王二十四年 秦简公十三年 楚声王六年 齐康公三年917

子思卒917

《周易·文言传》、《系辞传》始撰921

今本《老子》改定成书925

前400年 周安王二年 秦简公十五年 楚悼王二年 齐康公五年928

在战国论说体文学发展中占有一定地位的《黄帝四经》作于本年前后928

或为关尹遗说的《太一生水》成于本年前后932

申不害本年前后生于郑934

鬼谷子本年前后生935

前397年 周安王五年 秦惠公三年 楚悼王五年 齐康公八年 韩烈侯三年937

邹忌本年前后生于齐937

前396年 周安王六年 秦惠公四年 楚悼王六年 齐康公九年939

魏文侯卒939

《战国策》记聂政刺韩傀之文作于本年前后939

前395年 周安王七年 秦惠公五年 楚悼王七年 齐康公十年 魏武侯元年941

李悝本年前后卒941

吴起答魏武侯问“元年”事,论治国之道,强调河山之固“在德不在险”942

杨朱本年前后生于秦943

尸子本年前后生于晋,名佼945

墨翟止楚鲁阳文君伐郑946

前393年 周安王九年 秦惠公七年 楚悼王九年 齐康公十二年947

李克本年前后卒947

前390年 周安王十二年 秦惠公十年 楚悼王十二年 齐康公十五年948

卫鞅本年前后生于卫,本名公孙鞅,世称“卫鞅”,号“商君”,史称商鞅948

江乙本年前后生于魏,又作江一、江尹、江已949

前386年 周安王十六年 秦出子元年 楚悼王十六年 齐康公十九年 齐和子元年 韩文侯元年 赵敬侯元年 晋桓公三年宋钘本年前后生于宋,又称宋荣子、宋子、宋?949

陈仲(田仲)本年前后生于齐951

前385年 周安王十七年 秦出子二年 楚悼王十七年 齐康公二十年 齐和子二年953

孟轲本年前后生于邹,字子车,或曰子舆、子居953

孙膑本年前后生于齐956

淳于髡本年前后生于齐957

前384年 周安王十八年 秦献公元年 楚悼王十八年 齐康公二十一年 齐侯剡元年960

吴起遭王错排挤,自魏奔楚960

前383年 周安王十九年 秦献公二年 楚悼王十九年 齐康公二十二年 齐侯剡二年961

吴起在楚,任宛守。适息县,向息公屈宜臼请教961

前382年 周安王二十年 秦献公三年 楚悼王二十年 齐康公二十三年 齐侯剡三年961

楚悼王任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吴起行县,适息,再次向屈宜臼请教,屈宜臼教其“无贵于举贤”961

前381年 周安王二十一年 秦献公四年 楚悼王二十一年 齐康公二十四年 齐侯剡四年962

吴起在楚遭车裂962

墨者孟胜为楚阳城君守国963

前376年 周安王二十六年 秦献公九年 楚肃王五年 齐侯剡九年 韩哀侯元年965

《礼记》中保留的《礼古经》逸篇《奔丧》、《投壶》,有关丧礼、祭祀的《丧服小记》、《大传》、《杂记》、《丧大记》、《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及泛论先秦礼制的《祭法》、《祭义》、《祭统》等十余篇,当成于战国中期前后965

《穆天子传》成书于战国中期前后971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称》篇作于本年前后972

墨翟本年前后卒973

儒家董无心与墨翟弟子缠子有辩难,著《董子》977

河南长台关竹简《墨子》佚篇作于本年前后978

前375年 周烈王元年 秦献公十年 楚肃王六年 齐侯剡十年980

列子本年前后卒980

尉缭本年前后生984

前370年 周烈王六年 秦献公十五年 楚肃王十一年 齐桓公五年 韩懿侯五年 赵成侯五年 燕桓公三年986

惠施本年前后生于宋986

前368年 周显王元年 秦献公十七年 楚宣王二年 齐桓公七年 魏惠王二年987

庄子本年前后生,名周,宋之蒙人987

前365年 周显王四年 秦献公二十年 楚宣王五年 齐桓公十年989

卫鞅本年前后至魏,为公叔痤家臣989

前361年 周显王八年 秦孝公元年 楚宣王九年 齐桓公十四年 韩昭侯二年 燕文公元年989

卫鞅自魏至秦989

前360年 周显王九年 秦孝公二年 楚宣王十年 齐桓公十五年990

《管子·轻重戊》作于本年前后990

甘德《天文星占》、石申《天文》成书于本年前后990

张仪本年前后生,魏贵族后裔,传言曾向鬼谷子学“纵横之术”990

前359年 周显王十年 秦孝公三年 楚宣王十一年 齐桓公十六年991

卫鞅进说秦孝公变法991

前357年 周显王十二年 秦孝公五年 楚宣王十三年 齐桓公十八年992

韩魏易地,于周不利,周臣樊余致辞楚宣王992

韩魏易地,韩国史惕说韩公叔992

前356年 周显王十三年 秦孝公六年 楚宣王十四年 齐威王元年992

秦孝公任卫鞅为左庶长,首次颁布变法令992

邹忌讽齐王纳谏993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鲁共公进辞论酒、味、色、商台、陂池亡国993

前355年 周显王十四年 秦孝公七年 楚宣王十五年 齐威王二年994

淳于髡至“稷下”994

齐威王铸青铜器并刻铭文994

《司马穰苴兵法》成书于本年前后994

《管子·权修》写成于本年前后995

申不害相韩,请仕从兄,韩侯论之以理,申子请罪995

赵相大成午予申不害书996

江乙仕魏996

魏惠王臣季梁以“南辕北辙”喻魏王996

前354年 周显王十五年 秦孝公八年 楚宣王十六年 齐威王三年997

申不害答韩王问997

魏围邯郸,赵求救于齐,邹忌与诸人议事于齐威王前997

《杨朱歌》作于本年前后997

前353年 周显王十六年 秦孝公九年 楚宣王十七年 齐威王四年997

《战国策·宋卫策·梁王伐邯郸》作于本年前后997

申不害随韩王朝魏998

孙膑为齐将田忌军师、大败魏军于桂陵时,提出“避实就虚”、“围魏救赵”等著名策略998

屈原本年前后生,名原,字平,楚句亶王熊伯庸之后998

魏围赵邯郸,赵求救于齐,邹忌与段干纶论是否救赵1001

前352年 周显王十七年 秦孝公十年 楚宣王十八年 齐威王五年1002

卫鞅由左庶长升为大良造,率兵伐魏安邑,魏降于秦1002

江乙为魏使楚,揭露楚之贵幸州侯及楚相昭奚恤于楚王前。“狐假虎威”、“恶狗溺井”寓言即出自江乙论昭奚恤之语1002

江乙答楚王问,仕于楚1004

前351年 周显王十八年 秦孝公十一年 楚宣王十九年 齐威王六年1004

秦城商塞,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1004

前350年 周显王十九年 秦孝公十二年 楚宣王二十年 齐威王七年1004

秦迁都于咸阳,卫鞅发布《恳令》,第二次变法1004

彭蒙本年前后生1005

田骈本年前后生于齐,史籍中又作“陈骈”,号“天口骈”1005

慎到本年前后生于赵1006

尹文本年前后生于齐1008

前349年 周显王二十年 秦孝公十三年 楚宣王二十一年 齐威王八年 赵肃侯元年1009

楚欲攻齐,齐王命淳于髡往赵请救兵,淳于髡引《禳田辞》讽谏齐王,后借饮酒以谏之1009

淳于髡以“微言”进说邹忌1010

前348年 周显王二十一年 秦孝公十四年 楚宣王二十二年 齐威王九年1011

卫鞅在秦“初为赋”1011

淳于髡以“一鸣惊人”讔语讽谏齐威王1011

邹忌鼓琴见威王而谏之,被封成侯。威王有辞以褒奖即墨大夫而烹阿大夫1012

苏代本年前后生于东周雒阳1013

前346年 周显王二十三年 秦孝公十六年 楚宣王二十四年 齐威王十一年1015

秦太子犯法,卫鞅制裁之,并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1015

前344年 周显王二十五年 秦孝公十八年 楚宣王二十六年 齐威王十三年《礼记·深衣》、《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或全篇、或部分成于此前后(战国中、晚期)1015

秦孝公本年前后欲传位卫鞅,辞不受1018

前342年 周显王二十七年 秦孝公二十年 楚宣王二十八年 齐威王十五年1018

孟轲自邹游齐平陆后返邹,后又自邹至任,自任至平陆,在平陆与地方长官孔距心有问答。又自平陆至邹,始游诸侯。因观点与齐威王不合,未被重用,也无缘宣传“王道”、“仁政”政治理想。与同行弟子公孙丑及齐大夫蚔蛙有所论说,与齐大将匡章有交往,与淳于髡有“礼”、“权”之辩1018

孙膑为齐将田忌军师,以“添兵减灶”术,大败魏军于马陵1025

惠施在魏1025

苏秦本年前后生于东周雒阳1025

邹忌与田忌论是否救韩1027

前341年 周显王二十八年 秦孝公二十一年 楚宣王二十九年 齐威王十六年1028

《孙膑兵法》有些篇章成于本年前后1028

邹忌说齐威王伐魏1028

受邹忌排挤,田忌至楚1029

前340年 周显王二十九年 秦孝公二十二年 楚宣王三十年 齐威王十七年1029

淳于髡以“疾犬狡兔”的寓言劝齐威王止伐魏1029

淳于髡见梁惠王,辞卿相位1029

卫鞅率兵伐魏,致书魏公子卬,骗至军而虏之,大破魏军1030

乐毅本年前后生于中山灵寿1031

前339年 周显王三十年 秦孝公二十三年 楚威王元年 齐威王十八年1032

楚爱国作家莫敖子华作《对楚威王》1032

前338年 周显王三十一年 秦孝公二十四年 楚威王二年 齐威王十九年1034

孟轲于此年离齐至宋,劝宋行“仁政”,提出“什一,去关税之征”等经济政策。叹宋王少“贤臣”,与宋勾践论游说之道,在宋两次见滕世子,并言 必称尧、舜1034

卫鞅在秦遭车裂1035

莫敖子华欲劝楚威王进行政治改革,受到旧贵族昭釐之流的挑拨与中伤,从此楚威王疏远了莫敖子华。1038

庄周钓于濮水,楚威王使使厚币迎之,许为相,遭拒绝1039

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三种秦律撰成在本年后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1039

前337年 周显王三十二年 秦惠文王元年 楚威王三年 齐威王二十年1039

申不害卒1039

尸佼逃于蜀,有所著述,大约本年卒于蜀1040

楚有长卢、吁子,各有著述,大体为道家言1042

前335年 周显王三十四年 秦惠文王三年 楚威王五年 齐威王二十二年1042

杨朱本年前后卒1042

杨朱学说继承者子华子、詹何活动于韩、楚等地。1044

庄辛本年前后生于楚1046

前334年 周显王三十五年 秦惠文王四年 楚威王六年 齐威王二十三年 魏惠王后元元年1047

惠施相魏,魏用其计尊齐为王,后惠施见庄周、答匡章之诘,辞惠王让国,与白圭有辩论1047

屈原行冠礼,作《橘颂》以明志1049

前333年 周显王三十六年 秦惠文王五年 楚威王七年 齐威王二十四年1051

庄周见梁相惠施,以“腐鼠鹓鶵”之喻讥讽惠施1051

惠施劝魏王朝齐,后又之楚,为楚所重1051

齐人张丑劝楚威王勿逐田婴1051

前329年 周显王四十年 秦惠文王九年 楚威王十一年 齐威王二十八年1052

淳于髡说齐威王止伐魏1052

楚兰台之宫文学与学术活动本年前后兴盛1052

屈原供职楚兰台之宫,作《大招》为楚威王招魂1053

张仪建议秦王助魏攻楚1054

张仪恶陈轸于秦王,陈轸陈辞自解1054

楚魏战于陉山,秦人管浅陈辞于秦王,建议联楚制魏1054

前328年 周显王四十一年 秦惠文王十年 楚怀王元年 齐威王二十九年1055

张仪为秦惠王相1055

前325年 周显王四十四年 秦惠文王十三年 楚怀王四年 齐威王三十二年 赵武灵王元年1055

荀况本年前后生于赵1055

前324年 周显王四十五年 秦惠文王更元元年 楚怀王五年 齐威王三十三年1059

惠施促使韩、魏与齐交1059

张仪将兵攻魏取陕,筑上郡塞1059

前323年 周显王四十六年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 楚怀王六年 齐威王三十四年1059

孟轲本年前后自宋过薛经鲁至邹。在鲁时,曾劝阻鲁君以慎子为将军1059

秦相张仪与齐、楚大臣会于?桑1061

楚大司马昭阳攻齐,陈轸以“画蛇添足”之喻劝阻1061

说客张登陈辞说齐田婴及齐王1062

襄陵之役时,魏人毕长说韩公叔1062

记载楚国水陆贸易交通路线的《鄂君启节》铭文作于本年1063

前322年 周显王四十七年 秦惠文王更元三年 楚怀王七年 齐威王三十五年1063

孟轲自邹至滕,滕君“馆于上宫”,厚待之。孟子答滕文公多次咨询,并回答冉友关于丧、毕战关于井地、公都子关于滕更之疑问。同先儒后农之陈相进行了“儒”、“农”学派间的论战。又答公孙丑“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之问1063

拟托苏秦说燕王之辞作于本年或稍后1065

《神农》、《野老》为农家隐逸之士搜集以往有关材料杂著而成。当编成于此年前后1066

齐将封田婴于薛,楚闻之,将伐齐,齐王欲罢,公孙闬陈辞说服楚王1066

有人以“海大鱼”之讔说齐靖郭君田婴辍城薛1067

陈轸去楚至魏,张仪恶之于魏王,陈轸听左爽之言,利用张仪之毁而得返楚1067

惠施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说惠王未听而去魏1068

张仪兼相秦、魏1068

屈原本年前后作《九歌》1069

前320年 周慎靓王元年 秦惠文王更元五年 楚怀王九年 齐威王三十七年 燕王哙元年1071

淳于髡为齐使楚,返齐过薛时见孟尝君,并说齐宣王救薛1071

昭阳本年为楚令尹1073

公孙龙本年前后生于赵1074

魏牟(公子牟)本年前后生于魏1075

邹衍本年前后生于齐1076

齐貌辨陈辞解释宣王对靖郭君之疑惑1078

梁惠王与尉缭有问答。《尉缭子》约成书于本年前后1078

前319年 周慎靓王二年 秦惠文王更元六年 楚怀王十年 齐宣王元年1078

邹忌向齐宣王推荐多人出仕,宣王不悦,邹忌陈辞宣王,不久卒1078

孟轲自滕至魏,以“五十步笑百步”寓言说惠王行王道、仁政。因说客景春对公孙衍、张仪的评价,引发何为“大丈夫”之辩,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名言,同白圭有如何定税率及治水之辩,就大禹的评价驳斥了白圭之说,回答了周霄“古之君子仕乎”之问1079

孟轲自魏又至齐,回答了公孙丑关于守孝时间、齐宣王问卿等一系列问话。“王顾左右而言他”成语即出自孟子与宣王谈话1082

孟轲居齐时曾到滕国吊丧,先后与庄暴和宣王论好乐,回答王子垫之问而论“尚志”,严厉责斥从王欢来齐之乐正子,吊公行子丧,答右师王欢责问1082

惠施自宋返魏,说太子更葬期。为魏使楚时与庄周在濠上论“鱼之乐”,后又讨论生与死、有情与无情问题1084

淳于髡为“稷下”“列大夫”1085

季真、接予游齐,为“稷下先生”1085

淳于髡向齐宣王荐举人才,曾一日荐七人,宣王疑之,淳于髡有辞以论好士1086

屈原任左徒之职1087

慎到自赵至齐,为“稷下先生”,有所著述1087

唐勒、景瑳本年前后生于楚。唐勒为楚太史唐眜之孙1087

《管子》中《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侈靡》等多篇当为稷下学者编著1090

前318年 周慎靓王三年 秦惠文王更元七年 楚怀王十一年 齐宣王二年 魏襄王元年1096

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稷下学宫”兴盛1096

《六韬》编成于本年前后1101

《晏子春秋》编成于本年前后1105

六国谋伐秦,孟尝君至楚。屈原劝孟尝君拒楚赠象床1109

苏代为齐使燕,说燕王1111

颜斶陈辞齐宣王1111

前317年 周慎靓王四年 秦惠文王更元八年 楚怀王十二年 齐宣王三年1112

孙膑本年前后卒1112

张仪复为秦相1113

前316年 周慎靓王五年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 楚怀王十三年 齐宣王四年1113

此年前后,屈原受命草拟宪令,在楚国进行变法1113

魏人本年前后为《邺民歌》(又作《魏河内歌》、《漳水歌》)1114

张仪与司马错就伐蜀,各有论说1114

惠施以树杨之喻警示魏相田需1115

义渠君至魏1115

郭店帛书《唐虞之道》作于本年前后1116

前314年 周赧王元年 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 楚怀王十五年 齐宣王六年1116

孟轲劝齐宣王伐燕,后又功效文、武之法取燕1116

苏代为田需说魏王1118

楚司马翦劝楚怀王封周公子咎而立太子,左成为司马翦出主意,以阴谋手段达到受重于王的目的1118

田臣思说齐王乘秦、韩联兵之际攻燕1119

张仪说魏王1119

秦韩战于浊泽,公仲朋欲移祸于楚,陈轸教楚以救韩诳之,公仲朋又说韩王1120

前313年 周赧王二年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 楚怀王十六年 齐宣王七年1120

孟轲答齐国大夫陈贾“周公何人也”问1120

楚旧贵族共谮屈原,怀王疏之。屈原去左徒之职,改任三闾大夫,承担教育王族子弟的工作1121

托名苏秦说齐王之辞作于本年前后1122

前312年 周赧王三年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 楚怀王十七年 齐宣王八年1122

孟轲答齐宣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问,在齐时曾返鲁改葬其母,葬后即返齐,同淳于髡有“名”、“实”之辩。后离齐1122

惠施为魏使赵,卒1125

苏代说韩相公仲不向周征甲与粟1125

楚攻韩雍氏邑,而东周供秦、韩以粮米,楚王怒,有人为周致书楚怀王1126

苏秦说西周为东周下水1127

乐毅为赵王献易地之计,孤齐救燕1127

齐宋围魏煮枣,秦助魏击齐于濮上,虏齐将声子,齐将田盼陈辞齐宣王1128

齐伐楚,陈轸以“两虎相斗”比喻说秦王坐收韩、魏之弊1128

前311年 周赧王四年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 楚怀王十八年 齐宣王九年 韩襄王元年1128

张仪欲以汉中与楚,甘茂驳之1128

张仪请楚之亲秦者昭雎向楚王建议逐淖滑(昭滑)、陈轸,屈原陈辞淖滑1129

屈原本年春使齐1130

陈轸向苏秦问如何使秦、韩之兵不能东进,苏秦为之谋划1131

张仪诳楚绝齐之辞作于本年前后1132

郭隗以“千金市马”之喻说燕昭王求贤1133

前310年 周赧王五年 秦武王元年 楚怀王十九年 齐宣王十年1134

赵武灵王梦见处女歌《鼓琴歌》1134

荀况始游学稷下。在齐期间,作《荀子·赋篇》前半五首“讔”1134

鲁仲连本年前后生于齐1135

虞卿本年前后生于赵1136

鹖冠子本年前后生于楚1138

范雎本年前后生于魏,字叔,号应侯,亦作范雎、范且,后改称张禄1143

黄歇本年前后生于楚,号“春申君”1144

楚怀王令昭雎之秦重张仪,秦武王立而逐张仪,桓臧为昭雎言于楚怀王1146

《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哙立》、《初苏秦弟厉》作于本年前后1146

前309年 周赧王六年 秦武王二年 楚怀王二十年 齐宣王十一年1146

张仪卒于魏1146

四川青川郝家坪出土木牍秦《为田律》或作于本年1147

宋玉本年前后生于楚之鄢1147

前308年 周赧王七年 秦武王三年 楚怀王二十一年 齐宣王十二年1148

苏秦本年前后自周至燕,登上战国历史舞台1148

秦攻韩宜阳前,客卿为韩说秦王1148

甘茂为秦约魏以攻韩宜阳,游士冷向说赵国大臣强国1148

陈轸有答楚怀王问1149

甘茂攻宜阳,客卿为韩上秦王书1149

秦欲攻韩宜阳,甘茂引用“曾母断机”等故事陈辞秦武王1149

河北平山县战国古墓所出三件礼器铭文反复引用《诗经》,并有谴责燕王哙让位于臣子之、中山参加诸侯伐燕之役、中山王室狩猎情景文字1150

前307年 周赧王八年 秦武王四年 楚怀王二十二年 齐宣王十三年1151

赵累论宜阳必拔1151

秦攻韩宜阳,楚臣左成为甘茂分析形势1151

宜阳之役后,秦臣冯章以汉中诳楚1151

秦攻韩宜阳不下,甘茂与秦将有尉有对话1152

有人上书秦王1152

楼?约秦魏或在本年1152

东周与西周争战时,辩士齐明陈辞东周君,另有人陈辞韩王1152

秦假道于周以伐韩,西周君有顾虑,史黡说周君1152

韩公叔欲得武遂城于秦,有人说韩公叔设法使楚助韩求武遂1153

韩公仲欲自秦求武遂之地,楚人唐客劝公仲与楚结好1153

前306年 周赧王九年 秦昭王元年 楚怀王二十三年 齐宣王十四年1153

赵武灵王论“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1153

魏太子在楚派人说魏大臣楼子及秦大臣樗里疾1154

秦攻卫之蒲时,胡衍说秦大臣樗里疾及蒲之守1154

前305年 周赧王十年 秦昭王二年 楚怀王二十四年 齐宣王十五年1154

秦至楚迎妇。初夏,屈原被放汉北云梦,任掌梦之职,掌管云梦山林泽薮及君王、大臣在云梦游猎事宜。作《渔父》1154

秋,屈原作《抽思》1156

范蜎(蠉)在楚,秦楚合婚,楚王欲相甘茂于秦,范蜎以“越乱而楚治”之理对之1157

淳于髡本年前后卒1157

前304年 周赧王十一年 秦昭王三年 楚怀王二十五年 齐宣王十六年1158

屈原被放汉北之初思念怀王,作《思美人》1158

楚王怒责周,有人陈辞周君1159

前303年 周赧王十二年 秦昭王四年 楚怀王二十六年 齐宣王十七年1159

屈原于此年前后作《惜诵》、《招魂》1159

宋钘本年前后卒1162

前302年 周赧王十三年 秦昭王五年 楚怀王二十七年 齐宣王十八年1163

赵武灵王与其臣肥义等辩论胡服之事1163

孟轲本年前后卒1163

屈原在汉北期间曾至楚故都鄢郢,拜谒先王之庙与公卿祠堂后,作《卜居》、《离骚》1167

有人说韩公仲促秦、魏之和1171

冯谖本年前后作《长铗歌》(一作《弹铗歌》)1171

前301年 周赧王十四年 秦昭王六年楚怀王二十八年 齐宣王十九年1171

屈原总结历代兴亡的教训有感于“有道而兴,无道而亡”,作《天问》,将用以献怀王1171

赵武灵王引逸诗说服周绍胡服并为王子傅,有昭谕责赵燕1172

秦、齐、韩、魏四国伐楚,桓臧陈辞楚怀王1173

前300年 周赧王十五年 秦昭王七年 楚怀王二十九年 齐闵王元年1173

《江乙说安陵君》作于本年前后1173

垂沙之战后楚朝廷矛盾激化,分为三、四派势力。将军庄蹻被迫起事。屈原由汉北被召回朝廷、使于齐,使太子质于齐而求平1173

苏代说韩公子咎,后又至秦说芈戎1175

苏秦首次自燕至齐前上书劝燕昭王1175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周君甚敬,楚王怒,让周,周臣游腾陈辞楚王1175

孟尝君将入秦,苏秦以“土偶桃梗”寓言劝阻1176

冯谖以“狡兔三窟”寓言戒孟尝君并为其游说1176

楚臣昭雎陈辞楚将景翠1177

前299年 周赧王十六年 秦昭王八年 楚怀王三十年 齐闵王二年1177

苏秦本年前后与燕昭王有谈话1177

苏子说楚王之文作于本年前后1178

秦昭王遗楚怀王书,约其会于武关,屈原劝怀王勿赴会1179

有游士上书赵王1179

《战国策》中围绕“韩立太子”多篇《策》文作于本年后1179

前298年 周赧王十七年 秦昭王九年 楚顷襄王元年 齐闵王三年 赵惠文王元年1181

二月,秦发兵攻楚,大败楚军,取析十五城而去。屈原被放江南之野,先至陵阳,当年秋冬返沅湘一带,初冬在溆浦作《涉江》1181

游说之士游腾说秦王之辞作于本年后1183

韩庆(或苏代)为西周游说薛公1183

陈轸陈辞齐王1184

前296年 周赧王十九年 秦昭王十一年 楚顷襄王三年 齐闵王五年1184

魏、韩、齐三国攻秦,有人为西周说魏王1184

齐、韩、魏攻秦,秦昭王与楼缓、公子池论是否同三国讲和1184

齐臣魏处游说赵李兑1184

陈翠说燕太后1185

前295年 周赧王二十年 秦昭王十二年 楚顷襄王四年 齐闵王六年 魏昭王元年 韩釐王元年1185

乐毅去赵至魏,后又至燕1185

楚人南公有辞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本年前后1186

屈原在沅湘一带,据民间歌舞词作《湘君》、《湘夫人》在此前后1187

前294年 周赧王二十一年 秦昭王十三年 楚顷襄王五年 齐闵王七年1188

苏代说孟尝君1188

秦大臣韩春说秦昭王取齐女为妻1188

前293年 周赧王二十二年 秦昭王十四年 楚顷襄王六年 齐闵王八年1188

田骈至薛,与孟尝君有对话1188

秦攻魏于伊阙,有人为周最说李兑1189

周臣綦母恢说服魏王予周温囿1189

有人说周相周足免相使秦1189

秦攻魏伊阙前,周臣宫他劝周君勿恃韩、魏而轻秦1190

前290年 周赧王二十五年 秦昭王十七年 楚顷襄王九年 齐闵王十一年1190

吕不韦本年前后生于卫之濮阳1190

白圭劝魏王说服韩成阳君慎入秦1191

前289年 周赧王二十六年 秦昭王十八年 楚顷襄王十年 齐闵王十二年1191

屈原在沅湘一带,作《哀郢》1191

苏秦第二次自燕赴齐前夕献书齐王1194

秦称帝,并劝齐亦称帝,齐王问苏秦,苏秦有所陈辞1195

苏秦上书齐闵王1195

前288年 周赧王二十七年 秦昭王十九年 楚顷襄王十一年 齐闵王十三年1196

苏秦前后三次上书齐闵王1196

前287年 周赧王二十八年 秦昭王二十年 楚顷襄王十二年 齐闵王十四年1197

苏秦上书齐闵王1197

苏秦自齐返燕,又自燕至梁,说梁王,并作书信于燕王、齐王1197

苏秦自梁至赵,在赵分别作书信于燕王、齐王1198

苏代或其他策士作上燕昭王书1198

有人本年前后游说韩公仲与秦合1198

苏秦说韩王长篇说辞作于本年后1199

拟托张仪说韩王长篇说辞作于本年后1199

前286年 周赧王二十九年 秦昭王二十一年 楚顷襄王十三年 齐闵王十五年1200

庄周本年前后卒1200

帛书《伊尹·九主》作于本年前后1203

苏秦自赵返齐,在齐献书燕王1204

前285年 周赧王三十年 秦昭王二十二年 楚顷襄王十四年 齐闵王十六年1204

《墨子·所染》作于本年前后1204

《战国策·宋卫策·宋康王之时》作于本年前后1205

尹文本年前后卒1206

苏秦为齐献书秦穰侯1209

苏秦上书赵王1209

苏秦自齐献书燕昭王1211

苏秦使人自齐传言于燕王1211

荀况说闵王未听而离齐1211

客说燕王及“苏子”(或即苏秦)说齐王之辞作于本年或下年初1212

齐人狐援本年前后陈辞(通称《狐援辞》)劝闵王1212

前284年 周赧王三十一年 秦昭王二十三年 楚顷襄王十五年 齐闵王十七年1213

乐毅为燕、赵“共相”,率军攻入齐都临淄,因功被燕封“昌国君”1213

苏秦被齐车裂于市1213

慎到自齐至韩1215

接子离齐1215

齐人公孙固著书在本年前后1216

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所出竹简文字作于本年前1216

秦、魏、韩、赵、燕五国约以伐齐,楚大臣昭阳答楚王问1217

有人为齐献书赵王1217

田骈本年前后卒1218

公孙龙劝燕昭王偃兵1219

前283年 周赧王三十二年 秦昭王二十四年 楚顷襄王十六年 齐襄王元年1220

四月,屈原从湘水靠近资水地带向北行进时作绝命词《怀沙》。于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1220

秦、韩围梁,有人游说韩大臣山阳君1223

富术说殷顺且1223

孟尝君说燕、赵救魏1223

《荀子·王制》作于本年前后1224

《荀子·王霸》前两段文字作于本年前后1224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作于本年后1224

前281年 周赧王三十四年 秦昭王二十六年 楚顷襄王十八年 齐襄王三年1224

《战国策·齐策六·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作于本年前后1224

苏厉以“养由基善射”之喻说周君1225

楚人有好射雁者借顷襄王之问而献辞1225

唐勒作《论义御》、《奏土论》在此前后1226

前280年 周赧王三十五年 秦昭王二十七年 楚顷襄王十九年 齐襄王四年1227

庄辛拜谒楚襄成君,谈话中引“越人歌”以折服之1227

韩非本年前后生于韩1228

李斯本年前后生于楚之上蔡1228

前279年 周赧王三十六年 秦昭王二十八年 楚顷襄王二十年 齐襄王五年1229

乐毅降赵后被封望诸君1229

齐有婴儿谣(亦称《攻狄谣》)1229

齐田单将攻狄,鲁仲连以为攻之不下,田单不解而问,鲁仲连答之1230

田单破燕时作歌亲唱以鼓舞士气1230

前278年 周赧王三十七年 秦昭王二十九年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齐襄王六年 燕惠王元年1231

假托隐逸之人贯珠答齐王之辞作于本年前后1231

拟托张仪说燕王之辞作于本年前后1232

荀况于本年前后自楚至齐“稷下”,三为“祭酒”1232

燕王遗乐毅书,乐毅作《报燕王书》,后卒1233

庄辛本年前后作《谏楚王》1234

庄辛自赵回楚后作《说剑》以劝谏顷襄王1236

唐勒《远游》作于本年至顷襄王末年间。1239

唐勒《惜誓》作于本年后的十多年间1242

公孙龙与赵惠文王论偃兵1244

周君之秦时有人游说周最1245

有人献书秦王1245

前277年 周赧王三十八年 秦昭王三十年 楚顷襄王二十二年 齐襄王七年1245

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作于本年前后1245

前275年 周赧王四十年 秦昭王三十二年 楚顷襄王二十四年 齐襄王九年 魏安釐王元年1246

慎到本年前后卒1246

庄辛与楚顷襄王关于“君子之行”对话在本年前后1248

拟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及赵王之辞作于本年前后1248

前273年 周赧王四十二年 秦昭王三十四年 楚顷襄王二十六年 齐襄王十一年1249

梁大夫须贾说穰侯1249

前272年 周赧王四十三年 秦昭王三十五年 楚顷襄王二十七年 齐襄王十二年 韩桓惠王元年1250

魏人孙臣或以“抱薪救火”之喻说魏王1250

前271年 周赧王四十四年 秦昭王三十六年 楚顷襄王二十八年 齐襄王十三年 燕武成王元年1250

范雎随须贾使齐,受器重,返魏后魏相欲置其于死地,得脱后更名张禄1250

秦客卿造上书秦穰侯魏冉1251

前270年 周赧王四十五年 秦昭王三十七年 楚顷襄王二十九年 齐襄王十四年1251

范雎自魏至秦,献书并面说秦昭王,后拜为客卿1251

邹奭本年前后生于齐,时人称为“雕龙奭”1252

周最说秦昭王1254

前269年 周赧王四十六年 秦昭王三十八年 楚顷襄王三十年 齐襄王十五年1254

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竹简《墓主记》文字作于本年前后,其内容类似《搜神记》,为后世流行的志怪故事之滥觞1254

前266年 周赧王四十九年 秦昭王四十一年 楚顷襄王三十三年 齐襄王十八年1255

范雎说秦昭王收韩,并引逸诗及以“博胜神丛”、“郑人卖璞”寓言说秦王除“四贵”,被封应侯1255

秦昭王与左右有所问答1257

前265年 周赧王五十年 秦昭王四十二年 楚顷襄王三十四年 齐襄王十九年 魏安釐王十二年 赵孝成王元年1257

荀况本年前后至秦,答昭王与范雎问1257

魏公子牟本年前后说应侯1257

范座献魏王与信陵君书在本年前后1258

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封诊式》部分文字作于本年后1258

虞卿辞赵相,与魏齐亡至梁,后著书,后人总名之曰《虞氏春秋》1259

秦臣庸芮说宣太后1260

齐使者与赵威后有对话1261

赵左师触龙说赵太后1261

前264年 周赧王五十一年 秦昭王四十三年 楚顷襄王三十五年 齐王建元年1262

范雎与秦昭王有对话1262

秦攻韩陉,陈轸为韩说秦止攻,未果1262

前263年 周赧王五十二年 秦昭王四十四年 楚顷襄王三十六年 齐王建二年1263

赵相田单与大将赵奢论用兵1263

信陵君无忌说魏王1263

唐勒、景瑳本年前后卒1264

前262年 周赧王五十三年 秦昭王四十五年 楚考烈王元年 齐王建三年1265

黄歇自秦返楚。楚顷襄王卒,考烈王立。黄歇相楚,被封“春申君”,招门客1265

宋玉大约在此前后因国内的变故而受谗被疏,离开朝廷,流寓于外。宋玉的《悲回风》、《九辩》当作于此后数年中1267

前261年 周赧王五十四年 秦昭王四十六年 楚考烈王二年 齐王建四年1267

荀况本年前后至楚,后至赵,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1267

秦攻赵长平,有人以“唇亡齿寒”寓言说齐王助赵,而托名苏秦1267

“长平之役”前夕,秦昭王与公子他等讨论伐韩及有关事宜1268

“长平之役”时,赵国平都君说魏王为纵1268

前260年 周赧王五十五年 秦昭王四十七年 楚考烈王三年 齐王建五年1269

虞卿说赵王联楚、魏以与秦和1269

前259年 周赧王五十六年 秦昭王四十八年 楚考烈王四年 齐王建六年1269

苏代说秦相应侯范雎,后卒1269

虞卿与楼缓论和秦得失,后使齐1270

秦破赵于长平,进而围邯郸时,有人陈辞应侯范雎1270

前258年 周赧王五十七年 秦昭王四十九年 楚考烈王五年 齐王建七年1271

《荀子·议兵》自“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至“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一段文字作于本年前后1271

鲁仲连本年前后游赵,陈辞以说新垣衍,使赵不帝秦1271

秦攻赵邯郸,有名“庄者”以“三言成虎”寓言,劝范雎推荐的秦将王稽赐军吏以求胜,未听,军吏反,秦昭王欲诛范雎,范雎陈辞昭王1273

秦围赵邯郸不利,秦昭王欲以武安君白起为将,白起辞之1274

前257年 周赧王五十八年 秦昭王五十年 楚考烈王六年 齐王建八年 燕孝王元年1274

虞卿为平原君请封,公孙龙谏止1274

魏、赵、韩三国攻秦,有人说周相与秦交1275

客(一作“唐且”)说信陵君1275

秦取魏宁邑,魏臣吴庆说魏王1275

前256年 周赧王五十九年 秦昭王五十一年 楚考烈王七年 齐王建九年1276

荀况在赵,为春申君寄言作《荀子·赋篇》后一部分之佹诗(包括“小歌”部分)1276

《庄子·盗跖》作于本年后至前239年间1276

有人上书秦王1278

前255年 秦昭王五十二年 楚考烈王八年 齐王建十年1279

荀况谏齐相不听,自齐至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1279

“兰陵学术中心”兴于本年1279

蔡泽说范雎功成身退1280

范雎被免相,卒1280

虞卿论赵与魏应合纵1281

韩非、李斯从荀卿在楚兰陵学帝王之术1282

前254年 秦昭王五十三年 楚考烈王九年 齐王建十一年 燕王喜元年1282

《荀子·强国》“荀卿子说齐相”一段文字作于本年前后1282

邹衍本年前后由齐过赵,驳公孙龙“坚白”之辨,绌公孙龙1283

《商君书·徕民》篇成于本年前后1283

前251年 秦昭王五十六年 楚考烈王十二年 齐王建十四年1284

邹衍为燕王喜攻赵占卜1284

公子牟说赵王1284

前250年 秦孝文王元年 楚考烈王十三年 齐王建十五年1285

鲁仲连遗聊城燕将书1285

上秦王政“存韩书”,李斯有上秦王政书、上韩王安书1315

前236年 秦始皇十一年 楚幽王二年 齐王建二十九年1316

秦王作《与吕不韦书》,吕不韦之河南后又被迁于蜀1316

前235年 秦始皇十二年 楚幽王三年 齐王建三十年 赵王迁元年1316

《鹖冠子·世贤》作于本年前后1316

黄歇说秦昭王之辞或作于本年1316

吕不韦死1317

前233年 秦始皇十四年 楚幽王五年 齐王建三十二年1317

韩非使秦,劝秦先伐赵,缓伐韩,遭李斯、姚贾陷害,被囚自杀1317

前231年 秦始皇十六年 楚幽王七年 齐王建三十四年1319

赵有民谣1319

前230年 秦始皇十七年 楚幽王八年 齐王建三十五年1319

齐大夫国子或上书齐王1319

邹奭本年前后卒1320

前227年 秦始皇二十年 楚王负刍元年 齐王建三十八年 魏王假元年 赵代王嘉元年1320

《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出走》作于本年后1320

荆轲欲刺秦王,离燕时唱《易水歌》1321

荆轲行刺时秦王乞听《琴女歌》1323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南郡守腾文书》发布1323

前224年 秦始皇二十三年 楚王负刍四年 齐王建四十一年1324

拟托唐且说秦王之辞作于本年或其后1324

前223年 秦始皇二十四年 楚王负刍五年 齐王建四十二年1325

《荀子·强国》自“今秦南乃有沙羡与俱,是乃江南也”至“是地遍天下也,威动海内,强殆中国”一段文字作于本年或下年1325

拟托苏代上燕王书作于本年后1325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载最早的两封家信作于本年1325

《文子》完成于战国时期,当秦统一六国前1326

战国文学综论1328

附:秦代部分(前221—前206年)1349

前221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 齐王建四十四年1349

《列子·汤问》除第十七段外,其余作于本年前后1349

秦王政下《除谥法制》、《令丞相御史议帝号》、《报王绾等议帝号》等诏令,丞相王绾等上《议帝号》、《议封建》,廷尉李斯作《议废封建》,提出“车同轨,书同文”等建议并作《苍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勿敬作《博学篇》1350

秦更周舞《五行舞》为《五行》1352

李斯作《秦宫金人铭》1352

民间有“阿房阿房亡始皇”童谣流行1353

前220年 秦始皇二十七年1353

齐人为《松柏歌》1353

前219年 秦始皇二十八年1353

《荀子·强国》中“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至“若是则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殆可矣”一段文字作于本年前后1353

秦始皇作骊山陵,有《报李斯治骊山陵》。民怨之,作《甘泉之歌》1354

李斯随秦始皇巡游,在峄山、泰山、之罘、琅琊分别立碑刻石,作《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等颂秦德文字1354

秦始皇欲自泗水求周鼎,泗上为之谣曰“称乐太早绝鼎系”1356

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上神山,请为求之1357

前218年 秦始皇二十九年1357

李斯随秦始皇第二次东游,登之罘后又作《之罘刻石》1357

前215年 秦始皇三十二年1358

李斯随秦始皇巡游至碣石并刻石1358

前214年 秦始皇三十三年1358

秦始皇令蒙恬率30万人筑长城1358

前213年 秦始皇三十四年1358

民间有谣曰“秦始皇,何强梁”云云1358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博士淳于越进《谏》,丞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焚书,始皇从之,李斯与零陵令有辨1359

送治狱不直之人去筑长城,死者相属,有民歌反映此1360

秦有长水童谣1361

前211年 秦始皇三十六年1361

秦始皇使博士为《仙真人诗》。秦博士疵有《黄公》四篇。又秦之成公有《成公生》五篇1361

前210年 秦始皇三十七年1361

李斯随秦始皇巡游至会稽,作《会稽刻石》1361

前209年 秦二世元年1362

李斯随二世东巡,收始皇刻石具刻之。并刻秦二世诏书,明其原委1362

李斯上书秦二世1363

赵高设计陷害李斯,李斯上书二世言赵高之非,二世信赵高而非李斯,下李斯狱,李斯在狱中上书1363

前208年 秦二世二年1364

李斯被腰斩于咸阳1364

秦代文学综论1364

主要参考文献1366

后记1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