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构式语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构式语法研究
  • 朱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8833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汉语-语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构式语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构式与构式语法概论1

第一节 构式及其基本特点1

第二节 构式语法及其特点3

第三节 构式语法研究内容4

第四节 构式语法解释功能9

第五节 构式语法研究前景11

第二章 论元结构构式的动态性13

第一节 引言13

第二节 关于动态性15

第三节 构式的动态性18

第四节 动词及物性的动态性22

第五节 论元的动态性26

本章小结28

第三章 构式与成分的互动关系29

第一节 引言29

第二节 构式与成分的互动性30

第三节 构式与成分的互动模式31

第四节 论元结构与语境语体的互动33

第五节 对相关问题的解释37

本章小结40

第四章 四类动宾构式之间的关系41

第一节 引言41

第二节 动词后论元共现形成的四种构式41

第三节 论元在动词后共现的规律49

第四节 意合性程度及构式之间的关系53

第五节 构式界限的模糊性56

本章小结57

第五章 双受事共现构式的特点与联结方式58

第一节 引言58

第二节 双受事共现构式的句法特点59

第三节 双受事共现构式的语义特点63

第四节 双受事共现构式的联结方式68

本章小结73

第六章 从汉语事件宾语中论元隐现规律看构式的管控功能74

第一节 引言74

第二节 宾语核心词的性质对论元隐现的影响75

第三节 动词的特征对宾语论元隐现的制约84

第四节 论元同控制语同指对论元隐现的干扰87

第五节 构式对论元隐现的管控作用90

本章小结91

第七章 从汉语“VN +O”结构看构式的整合功能92

第一节 引言92

第二节“VN + O”构式的整合手段93

第三节“VN+O”构式整合的句法条件95

第四节“VN + O”构式整合的语义条件97

第五节“VN+O”构式整合的语用条件104

本章小结107

第八章 从汉语偏离性结构看构式的部分能产功能108

第一节 引言108

第二节 扩展式能产:以“被X”构式的新用法为例108

第三节 泛化式能产:以“既来之,则安之”的泛化为例114

第四节 跨体式能产:以“有+VP”构式的使用为例118

本章小结123

第九章 从汉语方言“VO直O间”结构看构式的语序类型特征124

第一节 引言124

第二节“VO直O间”构式的性质125

第三节“VO直O间”构式的特点128

第四节 双宾结构的语序类型及共性规律131

本章小结135

第十章 从汉语“主语+动词+小句宾语”句看构式的完形特征136

第一节 引言136

第二节 构式语义的整体性137

第三节 构式语义结构的层级性141

第四节 完形构式的认知模式144

第五节 完形构式的语用特征147

本章小结148

第十一章 从汉语带“被”字的动宾结构看构式的隐喻特征149

第一节 引言149

第二节 表空间位移的带“被”字动宾构式151

第三节 空间位移构式通向其他范畴的隐喻拓展模式153

第四节 特殊构式的可能解释159

第五节 余论:构式的范畴特征161

本章小结162

第十二章 汉语表“程度”的“VP+得+X”构式163

第一节 引言163

第二节“VP+得+X”构式的特点164

第三节“VP+得+X”构式的内部差异性168

第四节“VP+得+X”构式与同形结构的鉴别169

第五节“VP+得+X”构式的来源171

第六节“VP+得+X”构式的“部分能产性”173

第七节“VP+得+X”构式与X的互动关系174

本章小结185

第十三章 汉语表“列举”的“X等(NP)”构式186

第一节 引言186

第二节“X等(NP)”构式及其成分的句法特点187

第三节“X等(NP)”构式及其成分的语义特点194

第四节 构式的规约作用199

第五节“等”及“X等(NP)”构式的语法化与主观化201

本章小结206

第十四章 汉语表“否定”的“X什么X”构式207

第一节 引言207

第二节“X什么X”构式的句法特点208

第三节“X什么X”构式的语义特点211

第四节“X什么X”构式的语用特点212

第五节“X什么X”构式的语篇功能215

第六节“X什么X”构式与相关构式的比较217

本章小结223

第十五章 汉语表“范围”的“从X到Y”构式224

第一节 引言224

第二节“从X到Y”构式的句法特点226

第三节“范围”构式的语义类型233

第四节“范围”构式的表义特征238

第五节 余论:“范围”范畴的进一步讨论242

本章小结242

第十六章 汉语表“强调”的“除了X, Y”构式244

第一节 引言244

第二节“除了X, Y”构式隐含的四种语义关系245

第三节“除了X, Y”式的基本语义关系249

第四节“除了X, Y”式的构式义254

本章小结258

第十七章 汉语表“因果”的“—X就Y”构式259

第一节 引言259

第二节“一X就Y”构式的几种解释及局限性259

第三节“一X就Y”构式蕴涵的语义关系262

第四节“一X就Y”构式所表达的“远距离因果关系”268

第五节 余论:“远距离因果关系”的解释力272

本章小结273

全书总结274

参考文献276

后记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