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检验工考级实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学检验工考级实用手册
  • 季剑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9630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化工产品-检验-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学检验工考级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1

第一节 职业概况1

一、职业名称1

二、职业定义1

三、职业等级1

四、职业环境1

五、职业能力特征1

六、基本文化程度1

七、培训工作要求1

八、鉴定要求1

第二节 职业基本要求3

一、职业道德3

二、职业基础知识3

第三节 化学检验工各级别国家考核标准3

一、化学检验初级工国家考核标准3

二、化学检验中级工国家考核标准5

三、化学检验高级工国家考核标准7

四、化学检验技师国家考核标准8

五、化学检验高级技师国家考核标准9

六、化学检验工各等级考核比重表10

第二章 化验室基础知识12

第一节 化验室常识及基本操作12

一、化学类实验室安全规则12

二、化学基本操作13

(一)加热13

(二)物质的干燥15

(三)物质的冷却16

(四)过滤16

(五)固体溶解与重结晶20

(六)萃取21

(七)蒸馏22

三、物理常数的测定25

(一)熔点的测定25

(二)沸点的测定26

(三)密度的测定28

(四)黏度的测定29

(五)旋光度的测定30

(六)折射率的测定32

第二节 化验室常见玻璃仪器的配备与使用方法34

一、玻璃仪器分类34

二、常用的玻璃仪器35

三、玻璃仪器的洗涤36

四、玻璃仪器的干燥37

五、部分特殊玻璃仪器37

第三节 化验室常用电器设备的配备和使用39

一、电热设备39

二、电动设备42

三、真空泵43

四、移液器44

五、自动滴定装置44

第四节 化学试剂44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分级和规格44

二、化学试剂的包装及标志45

三、化学试剂的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45

四、化学试剂的保管46

五、化验室常用制冷剂和干燥剂47

六、实验室用水48

第五节 化验室基本安全知识49

一、化验室消防知识49

二、实验室意外事故的一般处理51

(一)化验室中毒51

(二)化验室外伤及急救55

(三)化验室安全用电56

第六节 化验室认证与认可57

一、认证与认可57

二、国家计量认证的相关规定57

三、实施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验收)工作程序58

四、计量认证内容60

五、化验室认可的基本条件61

六、化验室认可的基本程序61

七、化验室认可标志62

第七节 企业的质量管理62

一、GB/T 19000—ISO 9000知识简介62

二、2000版ISO 9000族标准63

三、质量认证(可)作业指导书64

第八节 化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简介65

一、质量管理65

二、质量管理的职能65

三、化验室检验工作的质量管理66

四、国外质量管理发展的动向66

第九节 能力测试66

第三章 化学分析69

第一节 数据处理69

一、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69

(一)有效数字69

(二)有效数字修约规则70

(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70

二、分析测试中的误差70

(一)误差的表征——准确度和精密度71

(二)误差的表示——误差和偏差71

(三)误差的分类和来源73

三、正态分布和t分布74

四、分析数据的可靠性检验76

五、异常值的检验与取舍78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过程80

一、滴定分析专用术语80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81

三、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81

四、基准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82

五、滴定分析的计算83

(一)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83

(二)滴定剂与被滴定剂之间的关系83

(三)滴定分析法计算84

六、定量分析过程87

第三节 酸碱滴定法87

一、溶液的酸碱度计算87

二、酸碱缓冲溶液90

三、酸碱指示剂91

四、酸碱滴定条件的选择94

(一)一元酸碱的滴定94

(二)多元酸、混合酸和多元碱的滴定99

五、酸碱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02

(一)HCl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02

(二)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02

六、滴定案例103

(一)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103

(二)工业硫酸的测定103

(三)混合碱的测定104

(四)铵盐中氮的测定106

(五)SiO2含量测定106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107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107

二、条件电极电位107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09

四、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110

五、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11

六、氧化还原指示剂112

七、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113

(一)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的条件113

(二)常用的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114

八、高锰酸钾法115

九、重铬酸钾法118

十、碘量法120

十一、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简介123

第五节 配位滴定法124

一、无机配位剂与简单配合物125

二、有机配位剂与螯合物125

三、乙二胺四乙酸125

四、乙二胺四乙酸的螯合物126

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27

六、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128

七、金属指示剂131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131

(二)金属指示剂具备的条件131

(三)金属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132

(四)常用金属指示剂132

(五)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存在的封闭与僵化现象133

八、配位滴定曲线133

九、酸效应曲线及其应用135

(一)单一离子的滴定136

(二)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137

十、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39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139

(二)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140

十一、配位滴定方法及应用140

十二、滴定案例——水中硬度测定142

第六节 沉淀滴定法简介143

一、沉淀反应用于滴定分析的条件143

二、银量法滴定终点的确定143

(一)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144

(二)佛尔哈德法——铁铵矾作指示剂144

(三)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145

第七节 常用分离与纯化方法146

一、分离和富集146

二、沉淀分离法147

(一)用无机沉淀剂的分离法147

(二)用有机沉淀剂的分离法149

(三)共沉淀分离和富集150

(四)提高沉淀分离选择性的方法150

(五)沉淀分离法的应用151

三、萃取分离法151

(一)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151

(二)主要的溶剂萃取体系153

(三)溶剂萃取分离的操作技术和应用154

四、离子交换分离法155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155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和性质156

(三)离子交换分离操作技术157

(四)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158

第八节 能力测试159

第四章 电位分析测试技术166

第一节 电位分析法简介166

一、电位分析法的分类166

二、电位分析法的原理167

三、电极的类型167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172

一、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172

二、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离子活(浓)度175

三、影响电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177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178

一、基本原理178

二、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178

三、电位滴定装置180

第四节 案例分析182

案例一 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182

案例二 直接电位法测定水中氟含量183

案例三 电位滴定法测定锰含量184

案例四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绿矾的含量185

第五节 能力测试186

第五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测试技术188

第一节 基本原理188

一、光的性质188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89

三、光吸收定律189

第二节 可见分光光度法190

一、显色剂应具备的条件190

二、显色条件的选择191

三、测量条件的选择192

四、定量方法193

第三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194

一、紫外吸收光谱常用术语194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195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96

一、仪器的组成部件196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97

三、分光光度计的检验198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维护保养200

第五节 案例分析205

案例一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205

案例二 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微量酚206

案例三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208

案例四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209

第六节 能力测试210

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试技术212

第一节 基本原理212

一、共振线和吸收线212

二、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212

三、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化程度的关系213

四、原子吸收值与待测元素浓度的定量关系213

第二节 测定条件的选择214

一、吸收线的选择214

二、光谱通带的选择214

三、灯电流的选择214

四、火焰的选择215

五、燃烧器高度的选择215

六、进样量的选择215

七、光谱干扰及其抑制215

第三节 定量分析及方法评价216

一、工作曲线法216

二、标准加入法217

三、方法评价——灵敏度、检出限和回收率217

第四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18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218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维护221

第五节 案例分析223

案例一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微量锌223

案例二 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法测定水样中微量铜224

案例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Ca、Mg含量225

案例四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蒸馏酒中的铅含量226

第六节 能力测试227

第七章 色谱分析测试技术229

第一节 方法原理229

一、色谱法分类229

二、色谱分析法的分离原理230

三、色谱流出曲线及其术语231

四、色谱分析法的特点233

第二节 色谱分析法基本理论233

一、塔板理论233

二、速率理论234

第三节 色谱法定性与定量分析237

一、定性分析237

二、定量分析238

第四节 气相色谱法240

一、气相色谱仪240

(一)气相色谱仪的组成241

(二)常见气相色谱仪的使用248

(三)气相色谱仪的维护与保养250

二、气相色谱固定相252

三、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254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256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256

二、常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及维护259

三、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261

四、实验技术263

第六节 案例分析264

案例一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样品的色谱分析264

案例二 乙醇中少量水分的测定(外标法)265

案例三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266

案例四 气相色谱法分析白酒主要成分267

案例五 HPLC法测定维生素E胶丸中α-维生素E的定量268

案例六 果汁中有机酸的HPLC分析270

案例七 HPLC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271

第七节 能力测试272

第八章 文献检索概论275

第一节 分析化学文献检索和检索工具275

一、化学类文献的现状及特点275

二、分析化学文献275

三、一级文献的其他来源279

四、化学和分析化学检索工具280

(一)CA280

(二)分析化学文献的检索工具介绍287

(三)专利文献检索工具288

(四)化学与分析化学参考书290

第二节 标准文献293

一、标准文献的特点293

二、标准文献的类型293

三、中国标准文献294

四、国际标准文献295

第三节 查阅文献的方法295

一、文献检索步骤296

二、手工检索工具查找法296

三、计算机检索方法298

四、化学文献检索方法的参考书目301

五、我国引进的部分CD-ROM光盘数据库目录302

第四节 能力测试302

第九章 化验室规划与设计306

第一节 化验室设计306

一、化验室设计要求306

二、化学分析室306

三、精密仪器室308

四、辅助用室309

第二节 化验室配套设施设计309

一、管道的铺设309

二、给排水工程309

三、电气工程310

四、照明工程310

五、地面加固工程311

第三节 能力测试313

第十章 技术管理与创新315

第一节 实验室管理规划315

一、化验室检验工作的管理315

二、质量监督工作的管理316

三、化验室药品的管理317

(一)药品的贮存317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318

(三)化学试液的管理319

(四)化验室废料的处理320

四、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323

(一)玻璃仪器及器具的管理323

(二)仪器设备的管理323

五、化验室资料、档案的管理327

六、化验室安全管理328

七、化验室环境的管理328

第二节 制定检验标准329

一、标准及标准化的基本知识330

二、检验标准的制定与修正331

(一)制定检验标准的目的331

(二)制定标准的原则331

(三)制定标准的程序333

(四)检验标准的内容335

(五)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正335

(六)企业标准的制定和修正338

第三节 检验方法的改进340

一、国内外化学检验技术发展动态340

二、产品质量检验的发展各阶段的特点341

三、检验方法的选择、验证和审定342

四、新技术新方法研究344

五、检验方法改进举例345

第四节 能力测试346

第十一章 试题库349

第一节 初级工应知模拟试题库349

第二节 中级工应知模拟试题库364

第三节 高级工应知模拟试题库382

第四节 技师应知模拟试题库397

参考答案417

附表444

附表一 8501型标准口综合仪组件444

附表二 8541型标准口有机制备仪组件445

附表三 成套特殊仪器名称、规格、用途445

附表四 有关气体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名称、规格、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446

附表五 国产滤纸的型号和性质447

附表六 常用瓷器皿的名称、规格、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447

附表七 非危险品化学试剂的分类贮存方法分类表448

附表八 混合后能燃烧、爆炸的化学试剂的分类贮存448

附表九 危险品化学试剂的分类贮存449

附表十 弱酸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I=0)450

附表十一 弱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I=0)451

附表十二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452

附表十三 金属离子与氨羧配位剂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对数453

附表十四 标准电极电位(25℃)454

附表十五 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25℃)455

附表十六 难溶化合物的活度积(K?)和溶度积(Ksp,25℃)455

附表十七 部分有机化合物在TCD上的校正因子456

附表十八 部分有机化合物在FID上的校正因子459

附表十九 相对原子质量(Ar)表460

附表二十 化合物的摩尔质量(M)表460

参考文献4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