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摄影新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戴菲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226562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2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31页
- 主题词:摄影技术-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摄影新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盛满光线的盒子——了解手中的照相机5
1.相机的基本种类6
1.1 每天带在身边的相机——手机6
1.2 随处可以找到的相机——便携相机/傻瓜相机7
1.3 职业摄影师使用的相机——单镜头反光相机8
1.4 摄影家偏爱的相机——旁轴相机9
1.5 商业广告摄影师的相机——中画幅相机10
1.6 建筑摄影师使用的相机——大画幅相机11
1.7 即将消失的相机——一次性成像相机/宝丽来12
2.相机的品牌特征14
2.1 相机品牌之——尼康14
2.2 相机品牌之——佳能15
2.3 相机品牌之——美能达和索尼16
2.4 相机品牌之——康泰时和宾得17
2.5 相机品牌之——奥林巴斯19
2.6 相机品牌之——徕卡20
2.7 相机品牌之——哈苏21
2.8 相机品牌之——玛米亚22
第二章 光线进入盒中——照相机的工作原理25
1.照相机的镜头26
1.1 镜头的种类26
1.2 镜头的焦距31
1.3 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36
2.对焦模块——光线流动的通道38
2.1 对焦的原理38
2.2 估焦39
2.3 手动对焦39
2.4 自动对焦40
2.5 正确的对焦方法41
3.曝光模块——光线与艺术结合的控件44
3.1 照相机的快门44
3.2 照相机的光圈50
3.3 如何来测光52
3.4 曝光原理55
第三章 光线盛放的位置——胶片和电子感光元件57
1.胶片58
1.1 胶片的规格58
1.2 胶片的特性59
1.3 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60
1.4 胶片的识别与保存63
2.电子感光元件65
2.1 CCD或CMOS65
2.2 图像的储存66
2.3 图像的传输67
3.胶片与数字技术的融合67
第四章 光线的基本特性——光的种类与滤光镜69
1.各种光线的角度70
1.1 正面光70
1.2 侧面光71
1.3 逆向光73
1.4 顶光与底光74
2.各种光线的质感76
2.1 直射光线76
2.2 散射光线76
2.3 光线质感的转换77
3.大自然的光线79
3.1 一天里的自然光79
3.2 一年里的自然光79
3.3 自然光的特点与运用81
4.室内的光线82
4.1 室内现场光的特征82
4.2 室内现场光的优势83
4.3 现场光的控制方式83
5.光线控制的道具——滤镜84
5.1 滤光镜的固定方式84
5.2 黑白摄影专用滤光镜84
5.3 通用滤光镜85
5.4 特殊效果滤光镜86
第五章 光线与造型——成为塑造光线的魔术师89
1.自然风貌的光线运用90
1.1 自然风貌中的光线“精灵”90
1.2 自然风景中的造型93
2.山景的光线与造型95
2.1 山中的日出95
2.2 山体的表现95
2.3 山间的雾霭96
2.4 山涧与瀑布96
3.水的光线和造型97
3.1 水波粼粼的光影97
3.2 水势的变幻98
3.3 水体的色彩98
3.4 海景的表现98
4.特殊自然气候的应对99
4.1 雾与风沙99
4.2 阴霾天气100
4.3 雨中即景101
4.4 白雪皑皑102
4.5 树挂与冰雕103
5.人像的光线与造型103
5.1 人像用光的基本要素104
5.2 人像的摆姿和造型107
5.3 表现人的精神与灵魂109
5.4 孩童拍摄的小技巧111
5.5 “造星”摄影114
5.6 记录完美的婚礼115
6.人造光线的使用117
6.1 闪光灯的手动控制117
6.2 自动闪光的使用118
第六章 如何来主导构图——平面造型的特点119
1.来自绘画的给养120
1.1 分割平面120
1.2 黄金定律120
1.3 三分法121
1.4 视觉中心121
2.颠覆传统的构图观念122
2.1 定义式构图122
2.2 定义式构图的适用范围123
2.3 叙事式的构图123
2.4 叙事式构图的适用范围124
3.调节画面的内部透视124
3.1 视点的平移124
3.2 视点的升降125
3.3 视点的前后126
4.利用环境调节画面126
4.1 主次分明126
4.2 前后协调127
4.3 内画框127
4.4 背景的选择128
4.5 至简无瑜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