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转向后翻译概念的嬗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化转向后翻译概念的嬗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4598914.jpg)
- 吴术驰,李超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01666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翻译-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转向后翻译概念的嬗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翻译的文化转向及以后:翻译研究的现状概说17
1.1霍姆斯与《翻译研究的名与实》18
1.1.1开疆扩土,广开大门20
1.1.2是翻译研究还是翻译学?23
1.1.3翻译研究图谱与当下的翻译研究28
1.1.3.1描述翻译研究29
1.1.3.2翻译理论研究31
1.1.3.3应用翻译研究34
1.2埃文—佐哈与《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36
1.2.1中心与边缘:翻译研究中的多元系统论39
1.2.1.1处于中心地位的翻译文学39
1.2.1.2处于边缘地位的翻译文学43
1.2.2何为译本?45
1.2.3多元系统论的影响49
1.3勒菲弗尔、巴斯内特与《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53
1.3.1第三参照物56
1.3.2历史与文本功能60
1.3.3文化内翻译与文化间翻译66
1.4本雅明与《译者的任务》69
1.4.1可译性与理想的译本72
1.4.2纯语言与来世说76
1.4.3翻译是一种模式80
1.4.4本雅明的影响82
第二章 对等:翻译研究中的核心问题85
2.1基于翻译实践的对等研究86
2.1.1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对等研究87
2.1.2 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的对等研究95
2.2系统—描写—文化学派的对等观104
2.3基于哲学视角的对等研究111
第三章 文化、意识形态与权力:社会视角下的翻译研究119
3.1文化与翻译120
3.1.1文化转向中文化的含义120
3.1.2文化翻译123
3.1.3文化翻译的实践探析127
3.1.3.1文化缺省与文化补偿127
3.1.3.2抵抗式翻译130
3.2意识形态与翻译135
3.2.1翻译研究中意识形态的含义135
3.2.2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翻译138
3.2.2.1翻译的意识形态139
3.2.2.2意识形态的翻译142
3.3意识形态背后的权力146
3.3.1交织的社会与文化权力146
3.3.2勒菲弗尔与福柯:改写论背后的权力生产149
3.4和翻译相关的研究与翻译的研究:对翻译知识的区分151
3.4.1学科与跨学科性152
3.4.1.1跨学科的动力:对一门学科之死的危机感154
3.4.1.2跨学科的方向问题156
3.4.2对翻译知识的区分159
3.4.2.1是“翻译的”还是“与翻译相关的”?以目的论中的“translational”为例160
3.4.2.2“跳出去”与“跳回来”:对翻译知识的区分161
第四章 翻译与写作:翻译中的身份与伦理165
4.1翻译研究中的身份166
4.2翻译研究中的主体与主体性175
4.3翻译研究中的伦理184
4.3.1“忠实”伦理与“多目的”伦理184
4.3.2译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标准191
4.4“共谋”概念下的伪译200
4.4.1无原稿翻译201
4.4.2自译203
4.4.2.1自译是翻译吗?203
4.4.2.2文化转向后对自译的研究206
4.4.3虚构的翻译211
第五章 翻译质量评估与翻译教学:翻译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214
5.1翻译质量评估:理解、转换与调整215
5.1.1从翻译比赛的标准和解析看翻译质量评估215
5.1.2翻译质量评估的方法221
5.1.2.1翻译质量评估的对象和内容222
5.1.2.2译本质量评估伦理标准和具体标准228
5.1.2.3翻译质量评估的具体方法233
5.1.2.4翻译质量评估的意义236
5.2译者能力的培养与评估238
5.2.1译者能力的探析238
5.2.1.1译者的角色定位239
5.2.1.2译者的能力要求240
5.2.1.3译者的成长阶梯242
5.2.2译者的能力培养245
5.2.2.1从中外大学翻译专业培养计划设置看译者能力的培养245
5.2.2.2从新手到专家:更多的真实案例与练习249
5.2.3译者能力的评估252
5.2.3.1对测试形式和内容的思考252
5.2.3.2评价者与评价者的标准253
第六章 后现代之后:翻译研究的反思与展望256
6.1翻译需要重新定位与定义吗?258
6.1.1翻译重新定义的必要性259
6.1.2翻译重新定位的必要性262
6.2跨学科与翻译研究的范式演进264
6.2.1两种常见的跨学科方式264
6.2.2对翻译研究范式演进的反思267
6.3如何看待翻译中的创造性?270
6.3.1译者应该追求超胜吗?270
6.3.2翻译中创造性的形式和限度272
6.3.2.1翻译技巧与翻译经验:翻译中创造性的集中体现273
6.3.2.2翻译中创造性的限度274
6.3.3创造性对翻译的意义275
6.4后现代以后:翻译研究的未来278
6.4.1从现代到后现代:循环反思中的翻译研究279
6.4.2一个反思的新时代280
6.4.3重构翻译研究的蓝图282
6.4.3.1属于翻译的研究282
6.4.3.2关于翻译的研究283
6.4.4坚持翻译本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84
结论286
参考文献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