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花鸟画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花鸟画史
  • 孔六庆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4805535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37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650页
  • 主题词:花鸟画-绘画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花鸟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总论4

绪论15

第一编 花鸟画的萌芽时期(史前至秦汉)23

引言23

第一章 上古中国的地理气候人文环境24

第二章 从花鸟图像形态到“花鸟画”形态初显27

第一节 花鸟图像形态27

一、旧石器时代晚期27

二、新石器时代27

三、殷商时代31

四、商晚期和西周时代33

第二节 “花鸟画”形态初显34

一、春秋战国时代34

二、秦汉时代37

第三章 与花鸟表现有关的画论42

结语44

第二编 花鸟画的独立时期(魏晋南北朝)47

引言47

第一章 花鸟画独立的社会文化背景48

第二章 花鸟画题材的作品52

第一节 花鸟画题材的作品52

第二节 作品的艺术追求53

第三章 专门花鸟画家及兼擅花鸟画的画家57

第一节 专门花鸟画家57

第二节 兼擅花鸟画的画家58

第四章 与花鸟画表现有关的理论62

第一节 成熟的画种分科理论62

第二节 谢赫《画品》对花鸟画家的批评62

结语64

第三编 以工笔形态为主的花鸟画高峰时期(隋唐至两宋)67

引言67

第一章 以工笔形态为主的隋唐花鸟画68

第一节 隋唐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68

第二节 薛稷与隋、初唐花鸟画70

第三节 曹霸、韩幹与盛唐花鸟画74

第四节 韩滉、边鸾与中唐花鸟画79

第五节 刁光胤、滕昌祐与晚唐花鸟画89

第六节 水墨与粗笔形态的花鸟画94

一、水墨形态94

二、粗笔形态94

第二章 两种风格对比的五代花鸟画形态99

第一节 五代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99

第二节 工笔形态的“黄家富贵”与西蜀宫廷花鸟画100

一、黄筌的生平100

二、黄签的花鸟画及其技法特点100

三、黄筌“富贵”风格意蕴109

四、西蜀的黄筌画派110

第三节 水墨形态的“徐熙野逸”与南唐花鸟画110

一、徐熙的生平110

二、徐熙花鸟画及其技法特点111

三、徐熙“野逸”风格意蕴116

四、南唐的徐熙画派117

第四节 关于“黄徐体异”119

一、两个绘画体系119

二、“黄徐体异”有关问题120

三、深远影响122

第五节 五代其他花鸟画家及作品122

第三章 宋代花鸟画的院体形态127

第一节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127

第二节 北宋院体工笔形态130

一、黄居寀130

二、赵昌138

三、易元吉143

第三节 徐崇嗣的院体没骨形态148

第四节 兼融黄、徐的崔白院体形态149

一、崔白的作品149

二、崔白的影响156

第五节 宋徽宗赵佶院体花鸟画的两种形态158

一、关于“宣和体”159

二、工笔形态162

三、水墨形态166

四、赵佶的影响170

第六节 南宋院体工笔形态171

一、李迪171

二、林椿177

三、马远、马麟179

四、其他画家182

第四章 唐宋时期的花鸟画理论195

第一节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的有关谈论195

第二节 白居易的有关记述196

第三节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的有关论说196

第四节 《宣和画谱》的有关论说198

第五节 董逌《广川画跋》的有关论说199

第六节 邓椿《画继》的有关论说200

第七节 罗大经《鹤林玉露》的有关述说200

结语202

第四编 以水墨形态为主的花鸟画转型时期(北宋至元代)205

引言205

第一章 北宋文人花鸟画的水墨形态206

第一节 北宋水墨花鸟画发展的文化环境206

第二节 文人画的纸质基础及书法素养208

第三节 文同墨竹与苏轼文人画观210

第四节 米芾有关花鸟画评论217

第五节 苏、米思想影响的花鸟画家219

一、皇族花鸟画家219

二、其他花鸟画家222

三、金代画家王庭筠225

第六节 释仲仁的墨梅及《华光梅谱》225

第二章 南宋花鸟画的水墨形态230

第一节 南宋水墨花鸟画发展的文化环境230

第二节 水墨写意形态230

一、扬无咎230

二、梁楷234

三、法常235

四、温日观241

第三节 水墨工笔形态242

一、赵孟坚242

二、佚名《百花图》卷245

第三章 以水墨写意形态为主的元代花鸟画251

第一节 元代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251

第二节 赵孟頫的“贵古”思想与花鸟画253

一、“贵古”思想254

二、工笔形态与水墨写意形态255

三、意义及其影响260

第三节 陈琳《溪凫图》260

第四节 王渊、边鲁墨花墨禽的工笔形态262

第五节 张中墨花墨禽的写意形态266

第六节 其他画家的墨花墨禽表现269

第七节 文人花鸟画的工笔形态272

一、钱选273

二、任仁发279

第四章 元代墨竹、墨兰、墨梅的写意形态284

第一节 墨竹284

一、李衎284

二、高克恭、柯九思、管道升287

三、倪瓒、吴镇290

四、张逊295

第二节 墨兰295

第三节 墨梅297

第五章 宋元时期文人花鸟画思想300

第一节 品格的“逸”与用笔的“草草”300

第二节 书性的“写”与“不求形似”301

结语304

第五编 以水墨大写意形态为主的花鸟画多元化时期(上·明代)307

引言307

第一章 明代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308

第二章 明代宫廷院体花鸟画新发展315

第一节 复兴的院体工笔形态315

一、边景昭315

二、吕纪319

三、其他画家与作品323

第二节 新创的院体粗笔形态325

一、孙隆的粗笔没骨形态325

二、林良的粗笔水墨形态331

第三节 皇帝画家朱瞻基342

第三章 吴门画派文人花鸟画的大写意形态349

第一节 沈周349

第二节 文徵明359

第三节 陈淳360

一、生平及思想360

二、大写意花鸟画形态362

三、历史地位和影响371

第四节 吴门画派其他花鸟画家各形态373

一、徐霖、杜堇的大写意形态373

二、周之冕等的小写意形态374

三、孙克弘等的工笔形态378

第四章 徐渭的文人水墨大写意形态384

第一节 生平及思想384

第二节 大写意花鸟画形态387

第三节 画论392

第四节 历史地位和影响394

第五章 陈洪绶等的写意和工笔形态396

第一节 陈洪绶396

一、水墨写意形态396

二、工笔形态398

第二节 其他画家的写意形态399

第六章 明代墨竹、墨梅、墨兰的写意形态403

第一节 王绂、夏昶403

第二节 陈录、王谦405

第三节 周天球、马守真、薛素素408

结语410

第六编 以水墨大写意形态为主的花鸟画多元化时期(下·清代)413

引言413

第一章 清代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414

第二章 八大山人和石涛的水墨大写意形态418

第一节 八大山人418

一、造型诙谐怪诞419

二、画学思想通脱425

三、笔&墨精粹426

第二节 石涛431

第三章 恽南田的没骨形态与“常州画派”447

第一节 恽南田的没骨花卉画447

第二节 常州画派457

第三节 恽南田没骨形态的影响459

一、清代早期459

二、清代中后期461

第四章 高其佩“指画”大写意形态465

第五章 “扬州八怪”花鸟画的写意形态471

第一节 大写意形态472

一、高凤翰472

二、边寿民475

三、李鱓479

四、黄慎483

五、李方膺486

第二节 小写意形态490

一、华喦490

二、汪士慎494

三、金农497

四、郑燮501

五、罗聘505

第六章 清代宫廷院体花鸟画各种形态510

第一节 院体中西合璧形态510

一、郎世宁510

二、冷枚513

三、其他画家514

第二节 有关画家的院体没骨形态514

一、蒋廷锡、邹一桂514

二、其他画家517

第三节 院体传统工笔形态517

第七章 岭南花鸟画的小写意形态520

第一节 居巢520

第二节 居廉522

第八章 明清花鸟画著述525

第一节 画家们的有关论述525

一、论“摄情”525

二、论“得化工之巧”526

三、论“胸无成竹”527

四、论“生意”527

第二节 邹一桂《小山画谱》529

第三节 画谱533

一、《芥子园画传》第二集、第三集533

二、梅、兰、竹、菊画谱535

结语539

第七编 传统花鸟画形态的继承与变革(近现代)541

引言541

第一章 近现代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542

第一节 晚清时期542

第二节 民国时期543

第三节 毛泽东时期545

第二章 近代海上画派的花鸟画形态547

第一节 大写意形态547

一、赵之谦547

二、虚谷549

三、蒲华551

四、吴昌硕552

第二节 小写意和工笔形态554

一、任熊、任薰554

二、任伯年558

三、其他画家563

第三章 现代花鸟画诸种形态及其理论566

第一节 继承传统形态的大写意花鸟画566

一、陈师曾、陈半丁566

二、齐白石568

三、黄宾虹572

四、潘天寿574

第二节 融汇中西形态的大写意花鸟画577

一、刘海粟577

二、徐悲鸿579

三、林风眠581

第三节 汲取日本画风的岭南花鸟画584

一、高剑父586

二、高奇峰589

三、陈树人591

第四节 工笔花鸟画新形态592

一、于非闇593

二、陈之佛595

三、刘奎龄598

四、李长白、陈子奋、郑乃珖599

第五节 诸家论花鸟画604

结语607

余论609

后记613

再版后记616

图版目录619

主要参考书目6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