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馈模式的延续与变迁 一项对当代家庭代际支持失衡的再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反馈模式的延续与变迁 一项对当代家庭代际支持失衡的再研究
  • 刘汶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0135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家庭结构-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反馈模式的延续与变迁 一项对当代家庭代际支持失衡的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研究背景1

(一)传统反馈模式的代际均衡1

(二)反馈模式受到的现实挑战4

二、相关研究述评和问题的提出6

(一)既有经验研究结论的矛盾7

(二)既有定量研究的不足11

(三)研究问题和目标14

三、研究意义和价值15

第二章 研究设计18

一、如何研究代际失衡18

(一)进行指标描述和比较18

(二)进行逻辑验证19

(三)研究影响因素19

二、研究视角和框架20

(一)研究视角20

(二)分析框架22

三、研究内容和架构24

四、数据及样本描述25

第三章 代际支持观念的现状30

一、研究理论和问题30

(一)义务本位的家庭主义价值观30

(二)权利本位的个体主义价值观32

(三)研究问题33

二、测量指标操作化35

(一)研究变量及其指标35

(二)解释维度、假设及其测量41

(三)控制变量的操作化49

三、结果与分析50

(一)家庭主义代际观认同的基本状况50

(二)认同状况的群体差异53

(三)多变量分析61

四、结论与讨论75

(一)代际支持观念现状76

(二)群体差异体现出的变迁趋势85

第四章 代际支持行为的现状和逻辑91

一、研究理论和假设91

(一)理论背景91

(二)研究假设94

二、研究指标及其测量98

(一)因变量98

(二)解释变量100

(三)控制变量101

三、结果与分析101

(一)代际支持的基本状况101

(二)代际支持行为的逻辑121

(三)代际关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130

四、结论与讨论139

(一)代际支持关系失衡的表现139

(二)代际支持实践遵循利他和交换的混合逻辑141

(三)子代掌权的家庭合作社模式144

(四)代际互惠失衡影响代际和谐146

第五章 文化价值观对代际支持的影响149

一、研究理论和问题149

二、研究假设和操作化153

(一)代际支持程度的研究假设和操作化154

(二)代际支持关系角色的研究假设和操作化155

(三)代际关系满意度的研究假设和操作化157

(四)控制变量操作化158

三、结果与分析158

(一)文化价值观对代际支持程度的影响159

(二)文化价值观对代际支持角色的影响165

(三)文化价值观对代际关系满意度的影响172

四、总结与讨论175

(一)文化价值观对代际支持实践的解释力有限176

(二)文化价值观对代际和谐有心理效用179

(三)中国代际团结的优势不在于情感联系181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186

一、代际支持失衡的表现186

(一)子代在代际关系中更多扮演“获得者”186

(二)主干家庭的代际支持重心向下倾斜187

(三)亲代的给予与获得之间不平衡187

二、反馈模式的制度基础变迁187

(一)子代掌权的合作社模式187

(二)现代家庭主义代际观188

三、如何看待当代家庭的代际失衡190

(一)反馈模式制度基础变迁的影响190

(二)不能简单归结为“孝道衰落”191

(三)结构性压力在家庭的转嫁192

(四)过度的物质依赖损害代际情感193

四、研究反思195

(一)本研究不足196

(二)未来研究方向198

附录1可供参考的数据模型201

附录2相关分析资料的原始问卷207

附录3职业分类原始编码212

参考文献213

后记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