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荒漠化防治系统组织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荒漠化防治系统组织模式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4555546.jpg)
- 王丛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1708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沙漠化-防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荒漠化防治系统组织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3
一、问题提出3
二、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土地荒漠化防治问题研究述评4
(一)荒漠化概念的形成和荒漠化的成因分析阶段5
(二)荒漠化防治的综合研究阶段9
(三)研究述评14
三、追求目标16
四、研究方案16
(一)理论基础16
(二)研究方法17
(三)研究意义17
(四)框架结构18
第一章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视角21
一、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21
(一)生态学的主要规律21
(二)生态伦理学的几对主要范畴26
(三)生态价值观28
(四)生态伦理观29
二、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方法33
(一)生态学方法33
(二)系统方法34
(三)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35
(四)社会调查法36
三、基于生态伦理学视角研究的必要性36
(一)有利于促进荒漠化防治主体思维方式的转变36
(二)有利于深化决策层对荒漠化防治问题的认识38
四、小结39
第二章 荒漠化的防治目标43
一、荒漠化及其防治的相关问题43
(一)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严峻性43
(二)土地荒漠化的成因48
(三)土地荒漠化防治的系统性53
二、对沙漠客体的再认识55
(一)沙漠的形成和演化55
(二)沙漠特性的深层分析58
(三)沙漠认识的历史反思60
三、荒漠化防治的“度”63
(一)把握“度”的意义63
(二)解析“度”的涵义65
(三)超越“度”的后果68
四、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再确立71
(一)“沙进人退”的有效防治72
(二)荒漠资源的适度开发74
(三)生存环境的逐步改善77
五、小结79
第三章 荒漠化防治的困境与探索83
一、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深化83
(一)水资源过度消耗的社会因素分析83
(二)防治主体的目标追求93
(三)对传统治沙组织模式的再认识99
二、以色列治沙组织模式的启示102
(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102
(二)集体农庄的内涵探索105
(三)水资源的集约利用107
三、中国农户式生产组织方式的分析111
(一)农户式生产组织方式的文化内涵111
(二)农户式生产组织方式的弊端113
(三)农户式生产组织方式的优势116
四、小结118
第四章 内散外敛型组织模式探讨123
一、内散结构研究123
(一)内散结构的提出123
(二)内散结构的柔性他组织特性133
(三)内散结构的功能136
二、外敛结构研究143
(一)外敛结构的必要143
(二)外敛结构的刚性他组织特性148
(三)外敛结构的意义150
三、外敛结构与内散结构的结合152
(一)外敛结构与内散结构的互动关系152
(二)外敛结构与内散结构结合的效应153
(三)外敛与内散结合的延伸意义155
四、小结157
第五章 内散外敛型组织模式的实践研究163
一、内散外敛型组织模式的运行前提163
(一)政府决策层必须转换观念163
(二)必须逐步完善荒漠化防治政策172
(三)必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制度179
二、西部贫水地区社会发展的总体把握194
(一)实现多重价值194
(二)获取长远效益199
(三)追求生态政绩203
三、内散外敛型组织模式应用的前景分析210
(一)基础条件210
(二)相关措施213
(三)效果预测216
四、内散外敛型组织模式的初步实践219
(一)宁夏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情况219
(二)宁夏荒漠化防治中的成功典范223
(三)宁夏荒漠化防治的启示230
五、小结233
结论235
参考文献237
后记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