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绿色生产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绿色生产手册
  • 王安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1273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605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623页
  • 主题词:混凝土质量-质量控制-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绿色生产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2

第一节 我国混凝土发展历程2

第二节 质量与质量控制6

第三节 混凝土的质量8

一、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8

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9

三、混凝土的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10

第四节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1

第五节 混凝土结构实体的质量检验与验收12

第六节 高性能混凝土13

第七节 混凝土绿色生产与评价14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与控制18

第一节 水泥18

一、概述18

二、质量要求20

三、检验方法22

(一)执行标准22

(二)试验条件及材料22

(三)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22

(四)凝结时间测定23

(五)安定性测定24

(六)水泥胶砂强度测定25

(七)细度测定26

(八)烧失量测定28

(九)不溶物测定29

(十)三氧化硫测定29

(十一)氧化镁测定30

(十二)碱含量测定31

(十三)氯离子测定32

(十四)放射性测定35

四、质量控制36

第二节 矿物掺合料37

一、概述37

二、质量要求39

三、检验方法45

(一)执行标准45

(二)试验条件及材料47

(三)细度测定47

(四)胶砂需水量比、流动度比、活性指数及胶砂抗压强度增长比测定47

(五)含水量测定49

(六)密度测定49

(七)硅灰浆固含量测定50

(八)抑制碱骨料反应性测定50

(九)碳酸钙含量测定52

(十)亚甲蓝值测定54

(十一)火山灰性测定54

(十二)游离氧化钙测定57

(十三)五氧化二磷测定60

(十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测定62

(十五)氧化钙、氧化镁测定66

(十六)玻璃体含量测定70

(十七)吸铵值测定70

(十八)氯离子含量测定71

(十九)烧失量测定71

(二十)三氧化硫测定71

(二十一)安定性测定71

(二十二)放射性测定71

四、质量控制71

第三节 外加剂73

一、概述73

二、质量要求76

三、检验方法80

(一)执行标准80

(二)试验材料及配合比81

(三)pH值测定81

(四)密度测定82

(五)细度测定83

(六)含固量测定83

(七)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84

(八)总碱量测定84

(九)硫酸钠含量测定85

(十)氯离子含量测定85

(十一)含水率测定86

(十二)坍落度和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测定87

(十三)减水率测定87

(十四)含气量测定88

(十五)凝结时间差测定88

(十六)泌水率比测定89

(十七)抗压强度比测定89

(十八)限制膨胀率测定90

(十九)收缩率比测定91

(二十)相对耐久性测定92

(二十一)渗透高度比测定92

(二十二)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测定93

(二十三)吸水量比测定93

(二十四)外加剂中氨的释放量测定93

(二十五)净浆安定性测定93

(二十六)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测定94

(二十七)氧化镁测定95

(二十八)相容性测定95

四、质量控制95

第四节 骨料97

一、普通骨料97

(一)概述97

(二)质量要求98

(三)碎石或卵石的检验方法107

(四)砂的检验方法119

(五)质量控制132

二、再生骨料134

(一)概述134

(二)质量要求134

(三)检验方法137

(四)质量控制139

三、铁尾矿砂141

(一)概述141

(二)质量要求142

(三)检验方法143

(四)质量控制143

四、轻骨料145

(一)概述145

(二)质量要求145

(三)检验方法148

(四)质量控制157

五、重晶石159

(一)概述159

(二)质量要求159

(三)检验方法160

(四)质量控制161

第五节 纤维161

一、概述161

二、质量要求162

三、检验方法163

四、质量控制163

第六节 混凝土用水164

一、概述164

二、质量要求165

三、检验方法166

四、质量控制166

参考文献167

第三章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与控制170

第一节 概述170

第二节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要求172

第三节 检验方法178

一、维勃稠度试验178

二、坍落度与扩展度试验178

三、排空时间试验181

四、拌合物流速试验182

五、抗离析性试验182

六、泌水量(率)试验184

七、压力泌水率试验184

八、凝结时间试验184

九、表观密度试验187

十、含气量试验187

十一、氯离子含量试验189

十二、均匀性试验192

十三、钢纤维体积率试验193

第四节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194

参考文献196

第四章 硬化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与控制198

第一节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198

一、概述198

二、混凝土力学性能要求200

三、检验方法203

(一)基本规定203

(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205

(三)轴心抗压强度试验206

(四)劈裂抗拉强度试验207

(五)抗折强度试验207

(六)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208

四、质量控制209

第二节 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要求216

一、概述216

二、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218

三、检验方法231

(一)基本规定231

(二)收缩试验232

(三)受压徐变试验235

(四)碳化试验238

(五)钢筋锈蚀试验239

(六)抗冻性试验241

(七)动弹性模量试验250

(八)抗水渗透性试验251

(九)抗氯离子渗透试验252

(十)碱-骨料反应试验258

(十一)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259

(十二)早期抗裂试验260

(十三)抗压疲劳变形试验262

四、质量控制263

参考文献265

第五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68

第一节 概述268

第二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基本规定和程序269

第三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的选取和计算272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272

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272

三、水胶比的确定273

四、用水量的确定274

五、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的确定275

六、外加剂用量的确定275

七、砂率的确定275

八、粗、细骨料用量的确定276

第四节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确定277

一、试配277

二、配合比的调整278

三、配合比确定278

第五节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279

一、高强混凝土279

二、抗渗混凝土281

三、抗冻混凝土282

四、泵送混凝土283

五、大体积混凝土284

六、自密实混凝土285

七、轻骨料混凝土291

(一)普通轻骨料混凝土291

(二)大孔轻骨料混凝土298

(三)泵送轻骨料混凝土298

八、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299

九、纤维混凝土302

十、高性能混凝土305

十一、透水水泥混凝土305

第六节 混凝土配合比执行原则308

第七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309

一、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309

(一)配合比计算309

(二)试拌311

(三)试配、调整与确定312

(四)施工配合比313

二、C80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314

三、C40F300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315

四、C35P1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317

五、C3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319

六、LC25轻骨料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321

七、C5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322

八、C30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324

九、掺铁尾矿混合砂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326

十、C20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327

参考文献329

第六章 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与合格验收332

第一节 概述332

第二节 混凝土的初步控制333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与管理333

二、配合比控制与管理336

三、试验管理338

第三节 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339

一、生产工艺及设备管理339

二、混凝土制备过程管理343

三、混凝土运输347

四、混凝土施工347

(一)混凝土的输送347

(二)混凝土的浇筑348

(三)混凝土的振捣与抹面351

(四)混凝土的养护352

(五)混凝土的季节施工353

第四节 混疑土的合格控制和生产质量控制水平的评价360

一、混凝土合格验收控制360

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评价361

第五节 工程实例363

一、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363

二、高强混凝土工程实例366

(一)C100混凝土在国家大剧院中的应用366

(二)高强混凝土在广州西塔工程中的应用370

(三)不掺硅灰C80混凝土工程应用373

(四)沈阳地区高强混凝土工程应用375

三、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378

四、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实例384

(一)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主楼底板工程384

(二)国家游泳中心工程预应力梁388

(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主楼深基础混凝土大底板施工391

五、轻粗骨料混凝土质量控制395

六、轻粗骨料混凝土工程实例397

七、自密实混凝土质量控制401

八、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实例403

(一)广州西江引水工程一输水管线一干线(佛山小塘立交段)盾构施工工程403

(二)天津高银117大厦工程406

(三)泵送顶升自密实钢管混凝土工程实例408

九、纤维混凝土质量控制410

十、纤维混凝土工程实例412

十一、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质量控制414

十二、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工程实例416

参考文献418

第七章 混凝土结构实体的质量检验与验收420

第一节 概述420

第二节 回弹法及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421

一、概述421

二、回弹仪的构造及使用421

三、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原理428

四、检测技术与要求428

(一)回弹法428

(二)超声回弹综合法432

(三)高强混凝土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436

(四)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439

五、工程实例440

第三节 钻芯法441

一、概述441

二、适用条件441

三、检测技术及要求442

四、工程实例444

第四节 结构现场检测基本规定445

一、检测范围和分类445

二、检测基本程序与要求445

三、检测方法和抽样方案447

参考文献450

第八章 高跃居第一 能混疑土452

第一节 概述452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453

二、高性能混凝土发展概况455

第二节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要求457

一、拌合物性能要求457

二、力学性能要求458

三、耐久性能要求459

第三节 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467

一、水泥467

二、矿物掺合料468

三、细骨料472

四、粗骨料475

五、外加剂476

六、水480

七、纤维480

第四节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83

一、常规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83

(一)基本要求483

(二)配制强度的确定483

(三)混凝土耐久性能配合比设计控制目标及要求484

(四)矿物掺合料掺量要求及确定486

(五)水胶比计算及要求486

(六)砂率及原材料用量487

(七)配合比试配与优化487

(八)应用说明487

二、特制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89

(一)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89

(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90

(三)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90

(四)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91

第五节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与验收492

一、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要求492

(一)生产设备设施要求492

(二)绿色生产要求492

(三)原材料进场与贮存492

(四)计量492

(五)搅拌、运输、浇筑与养护493

(六)特制品高性能混凝土生产施工特殊要求493

二、检验与验收495

(一)检验495

(二)验收499

参考文献499

第九章 混凝土绿色生产与评价502

第一节 概述502

一、有关绿色建材的评价体系与方法502

二、发展绿色建材的意义及必要性503

第二节 混凝土的绿色化途径506

一、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措施506

二、节能减排控制技术和措施508

三、环境影响控制技术和措施510

第三节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511

一、厂址选择和厂区要求511

二、设备设施511

三、控制要求512

四、监测控制515

五、绿色生产评价516

第四节 混凝土绿色建材评价520

一、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混凝土520

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组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524

第五节 混凝土环境标志产品认证528

一、预拌混凝土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529

二、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531

参考文献534

附录一常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混凝土质量控制图表536

一、混凝土强度的统计方法536

(一)统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536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简述540

(三)正态分布的检验方法548

(四)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552

(五)有效数字位数与数据修约方法554

(六)异常试验数据的取舍方法557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图及其判断规则560

(一)质量控制图的形式及其参数计算560

(二)控制图的判断规则562

(三)影响混凝土强度变异的因素564

(四)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564

参考文献579

附录二 试验条件对混凝土试件强度影响因素探析582

一、试件尺寸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582

二、不同养护湿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584

三、试件不均匀受力的影响585

参考文献587

附录三 混凝土可泵性分析590

一、什么是混凝土的可泵性590

二、混凝土在管道中的运动591

三、饱和混凝土和非饱和混凝土591

四、混凝土饱和状态的变化595

五、可泵性评定596

六、小结600

参考文献6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