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视角下的隋唐佛教管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视角下的隋唐佛教管理研究
  • 张径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1341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视角下的隋唐佛教管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3

一 宏观的历史的研究3

二 断代的研究6

三 微观的专题研究9

四 民族地域研究12

五 古今借鉴的研究13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方法14

一 法律学的研究视角14

二 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15

第四节 本书结构和主要内容16

一 本书结构16

二 创新之处16

第五节 选题意义17

一 理论上的借鉴意义17

二 实践上的指导意义18

第一章 隋唐的律、令、格、式与佛教管理19

第一节 唐律中和佛教有关的法条辑录20

一 直接规范僧尼道士的法律条文21

二 唐律中间接和佛教相关的法律条文29

第二节 唐令对佛教的规定31

一 官品令32

二 职员令33

三 祠令35

四 田令35

五 狱官令37

六 仪制令38

七 衣服令39

八 假宁令40

九 杂令41

第三节 唐式对佛教的规定42

小结49

一 僧尼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在正律中出现始于隋代49

二 完整的唐律法条的辑录为研究唐代僧道法提供的信息51

第二章《道僧格》考证53

第一节《道僧格》溯源55

一 日本《僧尼令》与唐代《道僧格》的关系55

二《道僧格》与《祠部格》的关系58

三《道僧格》与《僧格》《道格》60

第二节《道僧格》的形成63

一 两汉初传时期戒律传译的滞后和僧团规制的杂乱63

二 魏晋时期的僧团高度自治和僧制、戒律的二元并行64

三 南北朝时期“俗施僧制”和内律僧制“不许俗看”66

四 隋开皇十五年的《众经法式》与南北朝僧制的区别69

五唐《道僧格》的制定以及“权依俗法”“宜依条制”的过渡70

第三节《众经法式》考证71

一“式”的历史渊源72

二“法式”“众经”“有司”72

三《众经法式》的性质73

四《道僧格》与《众经法式》的联系74

第三章《道僧格》复原77

第一节 复原的依据77

一 日本《养老令·僧尼令》条文及其注书《令集解》77

二 戒律、僧制及唐代律、令、式中的相关条文78

三 前人的复原成果78

第二节 复原条文79

第三节 郑显文复原的《道僧格》新条文辨析110

一“禁毁谤条”110

二“和合婚姻条”112

三“度人条”113

第四节《道僧格》未复原条文可能涉及的内容115

一 关于“还俗”的刑罚执行115

二 关于僧道的丧葬116

三 关于僧道免囚禁、刑讯的规定117

四 关于外籍僧人管理118

五 关于僧尼违反杀人以外杀戒的处罚119

第四章《道僧格》内容剖析120

第一节《道僧格》的内容和法源121

一《道僧格》的内容121

二《道僧格》的法源124

三《道僧格》复原条文列表135

第二节《道僧格》的法律原则139

一 皇权高于教权140

二 等级特权制度141

三 封建宗法原则144

四 严惩左道厌蛊原则145

第三节《道僧格》的特点148

一 诸法合体,以政统教148

二 僧道地位平等,维护宗教和谐149

三 逐渐适用于其他宗教150

四 理想法典之色彩154

第五章 隋唐佛教与法律的关系157

第一节 佛教对隋唐立法的影响158

一 帝王奉佛影响立法思想158

二 佛教戒律向法律形态转化163

三 佛教习俗被设定为刑罚特例166

四 佛教用语入律171

第二节 佛教对唐代司法的影响172

一 寺院对审判权的分割172

二 对行刑制度的影响174

三 御史台精舍和唐代监狱制度180

第三节 隋唐法律对佛教的影响184

一 僧尼社会身份之法律定位185

二 僧团社会身份之法律定位186

三 寺院社会身份之法律定位190

第四节“刑事从严、民事从俗”等观点辨析191

一“对司法影响大,对立法影响小”辨析192

二“刑事从严、民事从俗”辨析193

结论206

第一节 古代宗教法的发展与封建法制的发展同步207

一 中国封建法制发展的早期207

二 中国封建法制的发展演变期208

三 中国封建法制的成熟鼎盛期209

四 中国封建法制的发展后期210

第二节 隋唐时期僧尼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在正律中的定位210

一僧尼的社会地位高于普通民众,享有一定的法律特权211

二 僧尼作为法律主体,其法律义务是严守佛教戒律211

三 僧团在法律上被比附为世俗家族,以适应唐律的亲等制度212

四 寺院成员的尊卑等级被强化,以适应唐律同罪异罚的等级制度212

第三节 隋唐时期出现专门适用于僧尼的宗教法213

一《众经法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宗教法典213

二 贞观十年颁布的《道僧格》是约束佛道二教的唐代宗教法214

三《道僧格》复原研究和内容剖析214

第四节 佛教和隋唐时期法律制度间的相互影响215

一 佛教对隋唐时期法律的影响与渗透215

二 隋唐法律对佛教发展的影响216

第五节 本课题还可以进一步挖掘的地方217

一 唐前期《道僧格》和中后期《道僧格》的演变217

二 独立于国家立法之外的习惯法、民间法对僧尼的定位与规约218

三 少数民族地区的僧道法和唐中央政府僧道法的联系和区别218

四 宋元明清诸朝代僧尼法律地位的变化与历史原因219

五 唐之后各朝代的宗教法和《道僧格》的联系与区别219

参考文献221

热门推荐